谈科学史名词的特点及其界定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历史上存在的间作稻为例,讨论科学史名词的界定及其特点,指出科学史名词和一般科学名词的最大不同之处。间作稻是在早稻行间套插晚稻的一种双季稻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在宋代已出现,明清时期得到广泛推广。选取“寄生”这一科学史名词为例,并加以界定。
  关键词:科学史名词,界定,间作稻
  中图分类号:N04;S359,9;N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09)05-0055-03
  
  科学史名词和一般科学各词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科学名词只要给出明确概念即可,而科学史名词,除了明确概念之外,还需指出概念的源流。以间作稻为例,如果将其界定为在早稻的行间栽种晚稻以获两熟,这只是个科学名词,但作为科学史的名词,还必须指出间作稻的由来和演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个名词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展现出来。
  但有些时候,要搞清一个科学名词的源流是很困难的。就间作稻来说,这首先涉及双季稻(doublecropping rice)这一概念。双季稻是指同一块稻田中一年之内有两次收成。一般认为汉代杨孚《异物志》记载的“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是双季稻的最早记录,但并没有确切记载这一岁再种的稻是否种在同一块稻田中。晋代郭义恭在《广志》中记载:“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东晋张湛《养生要集》载:“稻已割而复抽日稻孙。”由此虽然可以肯定是在同一稻田中,但明显属于再生稻。西晋左思《吴都赋》提到“国税再熟之稻”,也被视为早期双季稻的记载之一。但“再熟之稻”可理解为同一田块中种早稻和晚稻的再熟,也可理解为不同田块分别种植的早稻和晚稻,也是一年再熟。前者属于双季稻,而后者仍是单季稻。即便这个“再熟”是双季稻,其实现的方式也不清楚,因双季稻的方式有多种,一是再生稻(reborn rice),二是间作稻,三是连作稻(continuous cropping rice)。宋人认为《吴都赋》中的“再熟之稻”为再生稻。但今也有学者将其视为连作稻。由于古人记载的简略,使得在确定具体科学史名词的源流时变得非常困难。
  再说间作稻。14世纪中期一本名为《农田余话》的书中提到:“闽广之地,稻收再熟,人以为获而栽种,非也。予常识永嘉儒者池仲彬,任黄州黄陂县主簿,询之,言其乡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一垄之间,释行密莳,先种其早者,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刈去早禾,乃钮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也。”过去认为这是间作稻最早的记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能肯定这是间作稻最明确的记载,但却很难说这是间作稻最早的记载,因为间作稻的历史至少可以追述到宋代。宋代在浙江永嘉的邻近地区台州,已经出现了间作稻品种——寄生。南宋嘉定《赤城志》(赤城,今浙江台州)载:“以次言之:则献台、相连、寄生、第二遍之类是也。”“寄生”就是间作稻。据明嘉靖十九年(1540)《太平县志》(太平,今浙江温岭)卷三《物产》载:“寄生,以寄种早禾中,故名,一日晚儿。”以此证明,宋代闽广地区已有间作稻心]。
  和“源”相比,“流”更为复杂。中国地大物博,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往往有不同的名称。就以稻而言,“稻”是中国文字统一后,全国范围内通用的书面语,而中国南方口语则一直保留称稻为“谷”或“禾”的习惯。因此宋元时期同一个品种,在江西人《禾谱》作者曾安止的笔下称为“黄穆禾”,“禾谱”之“禾”指的也是水稻,而并不是北方人所说的粟。《禾谱》应是一部水稻专著(monograph onrice),而不是像国外学者所译的那样是关于禾谷类粮食的著作(monograph on cereal)。而黄穆禾在江浙人《陈舅农书》的作者笔下则称为“黄绿谷”,《王祯农书》的作者称为“黄穆稻”。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间作稻上。间作稻自宋代在浙江、福建一带出现之后,随着元、明、清三代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及流动,又传播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甚至广西等许多地区,间作稻的名称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
  最早的间作稻名称当是“寄生”,后来又出现了“晚儿”这一名称,随后“寄生”和“晚儿”又合二为一,称为“寄晚”。清嘉庆十六年(1811)《太平县志》载:“迩年竞尚寄晚,于早稻初活之时,即戽水布秧其内,早稻收时,高已尺数,遍野皆青。”所以,清光绪《黄岩县志》说:“日寄生,亦日寄晚。”由“寄晚”3L引出了“继晚”这一概念。清光绪《太平续志》载:“稻禾,迩年竞尚寄晚,或谓之‘传稻’,或谓之‘孕稻’。按:‘寄晚’亦作‘继晚’,言继早稻而晚收也。‘传稻’俗名稻传谷,乃早稻割后,其根株再抽成谷者,非继晚也。传稻治痢甚验。孕稻之名未闻。”和寄晚同时,还有一个概念在流行,这便是“补晚”。明弘治《温州府志》载:“春夏之交,分早秧日:插田;又分晚秧,插于空行之中,日:补晚。”
  这是浙江的情况,再来看看福建。明清时期福建有名为“输”的水稻品种。如,明何乔远《闽书·南产志上》(成书于明崇祯四年,1631):“与晚稻同熟者日占城、日榆、又日土榆。”榆,指的就是间作稻。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福州府志》卷三十七《物产》:“日榆,早稻既获后,苗始蕃;亦与晚稻同熟。日土榆,多出洲田。”明清时期福建的福清、连江、长乐等地的县志中都有类似记载。如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长乐县志》卷三《物产》:“又有芒、米俱赤,与早稻混种,逮早稻获方发,至十月获谓之榆。”特别是清乾隆五年(1740)《连江县志》卷四《物产》还记载了两个以“榆”命名的间作二季晚稻品种:“白米榆:三月下种,早稻播后即夹播入早田,九月熟,俗呼金包银。长芒榆:一名百箭芒,米红。亦俟早播后夹种,早收再插,至十月熟。”清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早稻之法”所介绍的“福建稻早晚两熟稻之法”中详细介绍了间作稻“榆”的种植方法。
  明清时期的广东也有间作稻,清光绪十六年(1890)《高州府志》卷七就有“田榆”“红马尾榆”的水稻品种名。不过在广东间作稻还有一个名字,即“撑子”。清同治二年(1863)《石窟一徵》“日用”载:“《农田余话》谓:先莳其早者,旬日后即莳晚苗,以为非获而后种,盖亦未到广之言耳(按:《农田余话》所云乃吾乡撑子,此种宜低田,不忌浸,以其挤于早禾之间,故云撑子也,撑俗语犹言挤也)。”
  考“撑子”一名,在福建原指再生稻。福建长乐等地除有间作稻“榆”之外,又有一种称为“撑子”的晚稻。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长乐县志》卷四《物产》载:“撑子,与早稻同莳。及六月割早稻,而再抽苗至九月收。”传人到广东以后,有的地方仍然将再生稻称为“撑子”,如民国三十七年(1948)《五华县志》卷五《谷类》载:“撑子:此系早谷、冬谷混合播种,与普通早稻同时莳,至六月收割 后,不用犁锄,原根再行抽苗,十月与冬稻同时收获,收成略次。”从“原根再抽苗”来看,撑子似为再生稻,而从与“早稻同莳”来看,又似间作稻。严格说来,“撑子”可能是一种间作再生稻(intercroppingreborn rice)。但从“撑子”这一名称所表达的实际意思来看,主要还是指间作稻。
  意为间作稻的“撑子”还从广东传到了江西,再由江西传到了湖南。在江西会昌便有“撑子糯”的水稻品种。据清乾隆十五年(1750)《会昌县志》卷十六《土物》:“撑子糯,米与大糯相仿佛,即于早稻捌稠中莳之,收粳稻后收糯,一田而粳、秫两种,其种法,亦自东粤传来。”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浏阳县志》卷十六《风俗》:“又有撑禾,栽间早稻中。”
  然而,在江西、湖南,名为撑子的间作稻又有了新的名字,即丫禾(或写作桠禾、亚禾),并衍生出二禾、禾孙等名称。口语中,丫(桠、亚)表示在两者间插入,因此土语中便用“丫”来表示间作的意思。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龙泉县志》卷十三《物产》:“丫禾稻,早稻将成,丫种其中。”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萍乡县志》卷二《释谷》第一:“夹莳于早稻中者:丫禾(稃黄,无芒)。”清道光三年(1823)《萍乡县志》卷八《物产志》:“莳于早稻之中者,日丫禾,一名禾孙。”清道光五年(1825)《万载县志》卷十二《土产》:“丫禾谷,有红、白二种,嘉庆初(1796)来自闽广,早禾耘毕,就行间莳之,刈去早禾,乃粪而锄理焉,性耐旱,近日艺者特多。”
  清代江西间作稻主要分布于赣西地区,如萍乡、万载等地,与之邻近的湖南醴陵、浏阳等地的间作稻也称为“亚禾”。清同治十年(1871)《醴陵县志》卷一《风俗》:“莳稻早不过立夏,晚不过芒种。晚亦两种,夹莳早稻缝中者,日亚禾。另莳早稻获后者,日翻子。”清同治十二年(1873)《浏阳县志》卷七《物产》:“撑禾粘,一名丫禾,或呼二禾,插早稻中,颇耐旱。”
  “亚禾”一名还从江西、湖南等地传到了广西。在广西荔浦等地也有称为“亚禾”的水稻品种。据民国三年(1914)《荔浦县志》卷三《物产》载:“红米谷亚禾,此禾夏至前后三日播种,大暑后分秧,插予早禾缝里,宜于山冲田。”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寄生”这一科学史名词。寄生(intererop rice),各地又名晚儿、寄晚、继晚、养儿、寄种、榆、补晚、丫禾、亚禾、桠禾、二禾、禾孙等,指间作稻。
  从“寄生”这一科学史名词可以看出,科学史名词,首先要体现科学名词的特点,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概念;其次要有历史的特点,能分清这一科学名词的源流。只有这样才构成一个科学史名词的全部含义。
其他文献
测绘学 surveying and mapping, SM 研究与地球有关的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管理、利用的科学与技术。    测绘标准 standard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为使测绘活动获得最佳秩序,对测绘活动及其成果所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surveys 对测量成果内容、质
期刊
2012年10月30日,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电气工程名词》(原《电工名词》第二版)第二次审定工作会议,3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顾国彪院士主持。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裴相精讲话,感谢各位专家百忙之中积极参与名词审定的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情况,进一步讲解了科学技术名词
期刊
记者:请您谈谈海峡两岸开展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的重要意义。  路甬祥: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对于发展两岸科教、经贸、文化关系十分重要,是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方针的重要体现。两岸已分隔半个多世纪,这个时期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历史阶段。两岸由于互不沟通,各自定名,导致科技名词不一致。例如,导弹/飞弹、软件/软体、航天飞机/太空梭、等离子体/电浆、信息/资讯等
期刊
教育 education (1)广义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 pedagogy, education 以人类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归纳和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建构教育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并解决教育问题
期刊
本刊讯 2009年12月3日,档案学名词审定工作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赵国俊院长、张斌副院长、梁继红副教授,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与研究室温昌斌和王琪博士参加座谈。  结合档案学名词审定工作,温昌斌博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名词审定工作大体程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了其他社科名词工作经验,并对与会专家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表达了真挚的谢意。  赵国俊院长十分热心档案学名词审定工
期刊
2011年3月5---6日,数学名词(第二版)一审会在北京召开。严加安院士、李文林研究员、余德浩研究员、陈家鼎教授等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员,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室邬江主任等共46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严加安院士介绍了数学名词委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已基本完成词条收集。邬江主任对第二版要注意的问题及科学名词审定的工作原则、方法做了介绍。潘承彪研究员、孙六全研究员等介绍了工作经验。
期刊
李竞,浙江余姚人,1928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主要从事恒星物理、银河系天文和天文学史的研究。历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天文学进展》《天体物理学报》《中国国家天文》《天文爱好者》《自然科学史研究》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第二版)副主编。  李竞先生从事天文研究40多
期刊
栗爱纲博士,台湾著名的材料学专家。1968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现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著有多部专著。  2009年6月7—14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团参加海峡两岸材料科技名词对照的交流座谈会。会议期间笔者采访了台湾材料科学名词编译委员会主任委员栗爱纲博士。  才磊:台湾材料学名词定名的现状是怎样的?  栗先生:1972年,台湾材料科学学会开始编译材料科
期刊
摘要:structural robustness的意义在结构工程领域已受到广泛认可,但在国内还没有公认合适的译名,这不利于国内技术人员对此概念的理解和交流。通过简要回顾structural robustness的产生思路,探讨了结构鲁棒性等几种定名。  关键词:structural robustness,结构工程,结构鲁棒性,减灾  中图分类号:N04;TU3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氨水曾用NH4OH为分子式,现多以NH3·H2O为分子式,文章认为以NH3为妥。  关键词:氨,氨水,氢氧化铵  中图分类号:N04;0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09)04—0056—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