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在备考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aiyan1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記得我读研的第一天,博士师兄带领我们一众新生参观实验室并交代实验室安全规范,
  师兄让我们要做好规划、珍惜研究生生活。
  我问:“师兄,你为什么要读博呢?”
  师兄一时错愕,尴尬地回答:“我……我也不知道,就一路念下来了。”
  当你决定加入考研百万大军时,不妨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考研?好吧,你可能会回答,我要上名校。那考上名校呢?当然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考上名校就一定意味着体面的工作吗?
  这里,和大家聊聊让我印象深刻的考研人。
  大雨
  大雨,是我在看戏时认识的一个小孩,同为理工科出身,又同样对戏剧有着痴迷的热爱,我们从初识后便相见恨晚。不同的是,他接触戏剧的年龄段比我更早一些。而且,戏剧于他而言,已不单单是一种爱好,他想融入其中并作为自己的事业。但是,对于非戏剧出身的他,谈何容易。一方面,虽因兴趣读过不少剧本和戏剧理论书,但毕竟不具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缺乏戏剧专业学历背景使得他在这个圈子步履维艰。
  大四,大雨在小剧场实习一段时间后,毅然决定跨考戏剧专业。第一年,由于专业知识的出入和经验的缺乏,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未能进入复试。大雨一边在剧场工作,一边二次备考,这一次他以初试第二的成绩进入复试,奈何高手云集,经过复试层层筛选,他还是被刷了,这一次,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接下来,怎么打算呢?”
  “先工作,不过,我想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
  静静
  静静,是我在考研时认识的。我们时常交流一些复习心得,她很聪慧,我在专业知识上跟她请教很多。那一年我们分数相近,距离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分数差了那么一点儿,但是可以申请校内调剂。不知道为什么,她对调剂讳莫如深。后来,在一次聊天中,她道出了原委,个中缘由令人唏嘘不已。
  静静曾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乖巧懂事。高中时,她的成绩名列前茅,自然被学校和父母寄予厚望。高考,她考出了近700分的全校最高分,在当年足以上国内顶尖学府。静静参照往年成绩报考了那所学校最好的专业,却选择服从调剂。结果当年形势不同往年,她直接被刷。于是,静静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选择了复读。父母给了她最大程度的支持和理解,学校依然把她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人们顺理成章地认为她会进入顶尖学府。但这一切,无形中转化为一种压力。第二年高考,她考得一塌糊涂,上了一所非常普通的院校。要强的静静在大学中依然是最闪亮的那一个,专业第一,年年一等奖学金。进大学的第一天,她就决心考研。期望越高,压力越大。第二年、第三年,她接连败北。后来,她在一所教育机构做老师,看似接受了平淡又稳定的生活。
  前段时间聊天,静静说:“有个事一直没告诉你。”
  “你不会又考研了吧?”我问,“那……怎么样呢?”
  “还是不行,没这个命吧。”
  无名大哥
  本科晚上自习时,我时常能看到一个大哥在学习,年纪大致有奔四左右,穿着很寒酸,但非常干净,也很有礼貌。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学校出了一个励志保安哥之类的。后来和学长聊天,学长说他刚来学校时,就看到这位大哥一直在准备考研。没人知道他叫什么,没人知道他考了多少年,只知道2009届学长就看到他在考研,这样算下来,至少有七八年了吧。而且,没人知道他到底要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每到傍晚,我就看到他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带着两个烧饼,背着一个破旧的书包,一本泛黄的初版《生物化学》,书已经被他看成了两本厚。
  从大一时就看到大哥在复习考研,因为时常在同个教室自习,混个脸熟,我们会点头致意,不过没更多交流。直到大四我准备考研,大哥依然在。复试过后,偶然碰到了大哥,我们攀谈起来。
  “哥,今年怎么样?”
  “不太理想……”
  “哥,你考哪里?”
  “没有考上,就不值得说了。”
  “那接下来怎么打算呢?”
  “接着考吧。”
  我一时冒失地问了困惑我多年的问题:“哥,为什么要一直考呢?”
  大哥有些错愕,愣了一阵,缓缓说:“读完研以后,眼界肯定不一样了,也能找个好工作。”
  “读研和好工作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当然了,读个好研究生还是能找个好工作的。”大哥毫不迟疑地答。
  “哥,那你边工作边考研吗?”
  “不,我就专心考研了。”
  不知道大哥的生活来源是什么,只能看得出他过得窘迫。大哥每晚都会自习到很晚,待学生走得差不多了,捡一些饮料瓶子。去年夏天,本科舍友来找我玩,我提起大哥,舍友说他依然在备考。
  为什么要考研?
  对于大雨来说,他想将爱好转变为自己的专业;对于静静来说,她太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弥补自己的遗憾,证明自己的优秀;对于大哥来说,在他脑海中或许描绘着这样一幅图景,读完研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做着让人尊敬的工作;至于我,我想考入心仪的学校,再多几年时间做积累。
  大雨来年考研一定能成功吗?未必。艺术类考研竞争激烈,甚至更残酷。我们必须得接受,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静静和大哥会一直考下去吗?我想会的,静静是出于心结,大哥则是为了幻想的乌托邦,相同的是,他们都陷入了死循环。
  其实,很多考研学子如同大哥的想法一样,想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来改变自己的就业和生活,只是大多数人一次不成,再考几次,慢慢就放弃了。大哥却深陷其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大哥真的是太过于沉浸在自己营造出的美好幻想中了。
  责任编辑:张蕾磊
  不知道大哥的生活来源是什么,只能看得出他过得窘迫。
  大哥每晚都会自习到很晚,待学生走得差不多了,捡一些饮料瓶子。
  去年夏天,本科舍友来找我玩,我提起大哥,舍友说他依然在备考。
  被不公平对待?想多了
其他文献
燕园生态圈丰富多彩,虽在北方,也会有一些蛇出没,如虎斑颈槽蛇。2019年6月,我就遇见两条虎斑颈槽蛇正在草丛中“约会”,彼时正是它们交配的季节,我拍到这张照片后,就匆匆离开了,绝对不能搅黄它们的神圣仪式。  也曾有同学说,在未名湖邊遇到过几次虎斑小蛇,不过都是在夜里。未名湖岸较为光秃,很少有适合它们隐藏和捕食的草丛,再加上白天湖边人来人往,所以它们通常藏匿在石缝中,很难被看到。到了晚上,四周安静下
认识我的人基本都知道,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白色鸦片”成瘾者。“白色鸦片”指的就是滑雪场令我肾上腺素飙升的那一片白雪皑皑。不滑雪的朋友都说,每到雪季我就人间蒸发了,无影无踪,只有在滑雪场或者去滑雪场的路上才能逮到我……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的成瘾程度——重度。冰雪产业管理班,等你很久了  一个白色鸦片重度患者,真正进入冰雪产业管理班,正式学习这个产业的知识,还要从4年前的机缘巧合说起。  刚进入北京体育大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上一期杂志中,我们梳理了国家扩宽的九大就业渠道(如推进升学扩招、补充教师队伍、扩大基层项目等等),帮助大家利用政策就业突围。  最近,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2020应届毕业生突围有路、成功就业的故事。总的来看,这些同学突围成功,或是善用政策,或是调整目标,或是对疫情求职下的关键点如视频面试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或是有长期积累的“底蕴”。善用政策  公务员一扩招,同学
沙漠植物室地中海岩蔷薇——破案了,我就是纵火犯!  岩蔷薇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因此也也被为地中海岩蔷薇,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引入栽培。  岩蔷薇花朵多为白色,花型美丽。它们的叶子为纸质(即叶片质地柔韧而较薄),其貌不扬,但叶片却能分泌出很多挥发油,因此岩蔷薇叶片中提取的挥发油可应用于化妆品以及香水等。  这些挥发油在温度达到三十多度的时候,就会突然燃烧。岩蔷薇生长的地方,当气温过高而野外突然失火的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一直鼓励学生创作原创、本土、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其中有不少获奖作品在这些方面展现了很大的创新。回顾这些优秀作品,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资深动画专家孙立军老师对荣获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学院奖”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制作奖提名奖的作品《塘》印象深刻。  孙老师这样评价《塘》:“《塘》是水墨动画的一次大胆尝试和突破,当时我看了这个片子后眼前一亮。一是因为中国风,当时大家比较推
编者按:对于就业,2020届毕业生的经历是大起大落。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过三年来最火爆的秋招后,未曾想却迎来了受新冠疫情沉重打击的春招。又一年秋招开始,2021届毕业生在后疫情时期的就业“低气压”下,会面临怎样的形势和变化呢?  看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晓杰如何分析北科大今年的秋招情况。  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需求不减  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重点大学,进校招聘的企业大部分集中
戒瘾  奥地利设计师KlemensSchillingqer设计了一款戒除手机成瘾的手机。想触摸手机屏,打开网页……不妨握一握“手机”,摸一摸滚珠。  睡觉不难  据研究,呼吸频率与睡眠质量相关性强:舒缓的呼吸,有助于降低心率,促进入睡。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四名学生,利用这一睡眠理论,设计了睡眠抱枕。这款抱枕能测量呼吸频率,创建平稳呼吸节奏,帮助放松。  “四君子”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名大
疫情中,我的父母都参与到了社区防疫工作中,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来到社区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  每天,我的工作时间是上午9:00到11:30,一般我都会8:45左右到岗,做好一系列防护准备,并完成工作交接。我的工作地点是在小区门口,工作装备很简单:门口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种登记用表、两台电脑和一次性手套等,工作人员们还为我们搭起了一个大棚子,便于我们在交接班时可以休息一下。我的工作主要包括查找或登记
大多初到北京上学的同学都想好好游览一下首都的名胜,当然我也不例外。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感触同父母分享,可是父母此时都在不同的地方为了我努力打拼。尤其是我的母亲,她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来首都北京看看,可是面对这样一次送我来北京上学的机会,她却婉言拒绝了。  还记得我和父亲启程来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说:“我就不跟你们去了,在这边还有很多活儿要干呢。我就算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搬运“神器”——帆布传送滑道打包的行李毕业季变毕业“寄”  6月16日晚,北京宣布高校毕业生停止返校。第二天,学校告知我们,行李收拾打包事宜另行通知。与此同时,在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各种诉求后,学校发布了各种通知广发征求同学们对行李收拾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宿舍里的行李如何处理,大家当然非常在意。那间不过十几平米的宿舍,承载了大学四年的回忆和值得被保留珍藏的物件。  一周后的6月25日,学校通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