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gangd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江泽民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应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历史教学),走学科渗透为主,专门训练为辅的道路。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积极挖掘创新教育因素,自觉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历史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历史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教师应努力营造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和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历史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历史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并用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2.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3.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3.2 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途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一代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他文献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同样,中学历史教学也应以创新教学来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  1.创新教学的必然性  中学历史学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向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是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受传统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落后
期刊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即“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
期刊
1.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质。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学习打好基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两个观念需要更新:  1.1 强调化学“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升学需要,不只是为学生考进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还要
期刊
【摘要】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素质差,自治能力弱的状况。文章针对当前职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问题,健康心理,途径  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文化学习、技能训练及日常交往,进而影响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普通劳动者的任务,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社会各个职业人群的心理健
期刊
艺术体验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体验性学习所需的生活素材或某种艺术形式,在自由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现实活动中主动去想象、去革新、去尝试、去探索,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就是艺术。而幼儿美术教育是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位学者曾经感慨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剑,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育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深受伤害
期刊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从学校中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新政治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目标。高中政治课担负着德育和智育双重功能,教学过程的实施不是知识的克隆,而是在情感的平台上心灵的碰撞。正如前人所说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1.构建人性课堂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
期刊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怎样教好学生是一项重要任务。怎样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英语也一件重要的事情。经过几年的教学,我觉得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让学生喜欢教师本人。  初中学生非常注意别人的欣赏或批评。他们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要花很多时间和心力来应付这些假想的观众。当他们感到自责的时候,便感到别人也在责备自己,所以,常会有加倍的“疚罪感”;在公众场合中,他们会感到无数双眼睛在监督自己,因而常感到手足无措;
期刊
1.声乐教学中选择教学曲目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在声乐作品的安排上,选择曲目与学生的声种不合适,如抒情型的声音给了戏剧性很强的曲目,戏剧性给了花腔的曲目。另外有些曲目的选择对学生学习的程度不适合。有些学生没有能力演唱比较大的作品,会破坏发声状态,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演唱受到了限制,不能针对学生自身的条件和需求来演唱和学习声乐作品。  1.2 所选的曲目单调,范围狭窄。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盲目
期刊
兴趣是一个人力争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推动人们成才的起点。而诱导的作用是在人与事物之间架起桥梁,使人们的心理活动指出并集中于某一对象,使其能细致观察,正确思维,引起兴趣。学生若对所学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并随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他们在整个学习或训练过程中就会使终具备饱满的情绪,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是诱导学生提高
期刊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