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在翻译过程中受众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翻译目的论打破了传统等值观的限制,能有效指导译者实现译文功能的最终目标,为综合多种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服务,产生易被读者接受的译文最终实现预期功能。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跨文化 译者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弗米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陈宏薇,2002)。“目的法则要求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和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刘四龙,2001)。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段自力,2000)。本文拟采纳目的论的观点,对《大卫·科波菲尔》的两种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等方面探讨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一、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以下篇目选自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小说:David Copperfield: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 i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 is engaged. 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 i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译文(1):我爱我的所爱,因为她长得实在招人爱。 我恨我的所爱,因为她不回报我的爱。 我带着她到挂着浮浪子招牌的一家,和她谈情说爱。 我请她看一出潜逃私奔,为的是我和她能长久你亲我爱。 她的名字叫做爱弥丽,她的家住在爱仁里。译文(2):吾爱吾爱,因伊可爱;吾恨吾爱,因伊另有所爱。吾视吾爱,神圣之爱,吾携吾爱,私逃为爱;吾爱名爱米丽,吾东方之爱。这段话其实是一个流行于英国的关于文字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出整段话都与英文字母E有关, 比如enticing,engaged,exquisite,elopement,Emily,east;行文比较流畅 ,简洁明快 ,读起来朗朗上口。 要把这样一段英文字母游戏的话翻译成中文并且要求不失原味,不是一件易事。
从目的法则的角度对以上两段译文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翻译的语体和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目的论的原理中翻译的最高法则应该是 “目的法则”: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也就不同。译文(1)采用的是现代汉语体,译语相当地道。用地道的译文译地道的原文,可能是希望让目的语读者读了译文后能够产生源语读者读原文时产生的类似的审美效果。译文(2)采用的是文言体,比如“吾”、“伊”,运用的也是归化翻译策略。译者为什么要采用文言体?其目的首先排除的是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因为原文采用的是现代英语,而且原文作者狄更斯生活在19世纪,当时的英语已经演变成了现代英语,几乎没有什么中世纪英语的痕迹。译者也许是想运用文言这一文体在翻译中作一番尝试,使译文独特有趣。
二、翻译参与者和翻译活动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译者的作用和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从属于原文。但翻译目的论的观点与之相反(程跃,2008)。翻译活动中共有三个参与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但目的论出现之后,除了前文提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以外,又加入了翻译发起者和最后译文使用者两个角色。这样在整个翻译活动中便出现了五位参与者。翻译过程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 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刘四龙,2001),我们还要关注译者这个群体。
(1)译者的地位
根据翻译目的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译者应熟悉整个翻译活动的流程,并且对翻译活动的结果负责 (Nord,2001:21)。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参与者。译者的任务首先是研究分析翻译要求在法律经济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接受性和可行性,确定翻译是否必要,与翻译的发起者协商修正翻译要求。然后在翻译要求的影响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生产出符合译入语的译语文本。
(2)译者的素质
翻译不只是一种文化的复制和语言的转换。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译者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同时,道德条件要求译者具备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鲁迅曾就翻译说过这样一番话:“极平常的预想,也往往会给时间打破。我说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无须构思。但真正地搞翻译,就会遇到困难。”(何圆月)最后,专业条件是一个译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三、结语
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南,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种种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中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现代翻译学起了无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宏薇.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走向成熟[A].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2]程跃.翻 译 目 的 论 中 译 者 的 角 色.文学语言研究考试周刊[J].2008(46):216.
[3]段自力.翻译目的论介评[J].渝州大学学报,2000(2):81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跨文化 译者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弗米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陈宏薇,2002)。“目的法则要求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和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刘四龙,2001)。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段自力,2000)。本文拟采纳目的论的观点,对《大卫·科波菲尔》的两种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等方面探讨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一、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以下篇目选自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小说:David Copperfield: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 i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 is engaged. 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 i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译文(1):我爱我的所爱,因为她长得实在招人爱。 我恨我的所爱,因为她不回报我的爱。 我带着她到挂着浮浪子招牌的一家,和她谈情说爱。 我请她看一出潜逃私奔,为的是我和她能长久你亲我爱。 她的名字叫做爱弥丽,她的家住在爱仁里。译文(2):吾爱吾爱,因伊可爱;吾恨吾爱,因伊另有所爱。吾视吾爱,神圣之爱,吾携吾爱,私逃为爱;吾爱名爱米丽,吾东方之爱。这段话其实是一个流行于英国的关于文字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出整段话都与英文字母E有关, 比如enticing,engaged,exquisite,elopement,Emily,east;行文比较流畅 ,简洁明快 ,读起来朗朗上口。 要把这样一段英文字母游戏的话翻译成中文并且要求不失原味,不是一件易事。
从目的法则的角度对以上两段译文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翻译的语体和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目的论的原理中翻译的最高法则应该是 “目的法则”: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也就不同。译文(1)采用的是现代汉语体,译语相当地道。用地道的译文译地道的原文,可能是希望让目的语读者读了译文后能够产生源语读者读原文时产生的类似的审美效果。译文(2)采用的是文言体,比如“吾”、“伊”,运用的也是归化翻译策略。译者为什么要采用文言体?其目的首先排除的是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因为原文采用的是现代英语,而且原文作者狄更斯生活在19世纪,当时的英语已经演变成了现代英语,几乎没有什么中世纪英语的痕迹。译者也许是想运用文言这一文体在翻译中作一番尝试,使译文独特有趣。
二、翻译参与者和翻译活动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译者的作用和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从属于原文。但翻译目的论的观点与之相反(程跃,2008)。翻译活动中共有三个参与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但目的论出现之后,除了前文提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以外,又加入了翻译发起者和最后译文使用者两个角色。这样在整个翻译活动中便出现了五位参与者。翻译过程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 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刘四龙,2001),我们还要关注译者这个群体。
(1)译者的地位
根据翻译目的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译者应熟悉整个翻译活动的流程,并且对翻译活动的结果负责 (Nord,2001:21)。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参与者。译者的任务首先是研究分析翻译要求在法律经济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接受性和可行性,确定翻译是否必要,与翻译的发起者协商修正翻译要求。然后在翻译要求的影响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生产出符合译入语的译语文本。
(2)译者的素质
翻译不只是一种文化的复制和语言的转换。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译者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同时,道德条件要求译者具备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鲁迅曾就翻译说过这样一番话:“极平常的预想,也往往会给时间打破。我说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无须构思。但真正地搞翻译,就会遇到困难。”(何圆月)最后,专业条件是一个译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三、结语
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南,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种种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中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现代翻译学起了无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宏薇.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走向成熟[A].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2]程跃.翻 译 目 的 论 中 译 者 的 角 色.文学语言研究考试周刊[J].2008(46):216.
[3]段自力.翻译目的论介评[J].渝州大学学报,2000(2):81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