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更需提防“维特效应”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特效应”是指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描述了一个青年因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在欧洲名声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最近,韩国艺人朴龙河自杀的新闻,让维特效应在韩国娱乐圈再度出现,让人恐慌的自杀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心灵声音】
  
  为何自杀离我们这么近?
  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些青少年对近段时间自杀潮出现的看法,发现很多人都表示,看到这类新闻后,心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感,若是联系到自身的一些不顺遂的情况时,更是产生了很消极的感觉。
  
  “黑夜的寂静像漩涡”
  王铭17岁学生
  看到朴龙河自杀的新闻之后,我对着电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心里很堵,很想发泄。那天晚上,我玩电脑玩到深夜,突然觉得一个人的屋子很空很静,走到阳台透透气,脑子里反复想象着朴龙河临死前的样子。我在12楼的阳台看着地面,觉得世界黑得像个漩涡,差点也有了一跃而下的念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活着,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世界这么黑暗……
  “我在梦里失去了呼吸”
  靳莹22岁投资顾问
  可能因为应酬的时候喝多了吧,回到家的时候晕晕沉沉,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之后,脑子又变得很清醒。我在想,我也是一个女人,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为什么别人却可以倚在一个肩膀上轻松度日?回想起这段时间,有关自杀的新闻一个接一个,我不由苦笑原来自杀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迷迷糊糊中,做了一个梦,梦里我从高楼坠下,没有听到粉身碎骨的声音,却在不断的下坠中紧张得失去了呼吸。当被这一口气憋醒,我惊叫着起身,虽然还活着,但我却痛哭流涕。
  “给我—点勇气也许我也会自杀”
  陈志华28岁软件工程师
  晚上看着妻子沉睡的脸庞,我真的很想把她掐死再自杀。我后悔没有在婚前仔细认识这个女人,她赌博的嗜好对我隐藏得太好,直到30万的欠款摆在了我的面前。我从没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变成这样,背着巨款债务,就像被关在囚牢里,完全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也渐渐地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看着报纸上的新闻,我笑得很凄凉,若是再给我一点勇气,我真的也想用死亡结束这一切,到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
  【事态分析】
  自杀效仿者的三种心理反应
  “无人沟通、压力过大、需要伴侣、对未来恐慌。”心理专家指出,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后,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这里面贯穿着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采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
  心理专家认为,负面新闻容易引发人的几种心理反应,这些反应若是不断扩大,就可能产生维特效应。
  第一。痛苦认同感
  当自己有一定的痛苦经历时,看到一些自杀的人,也是因为类似的痛苦而自杀,比如债务,失恋,工作学习压力等等。这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同情自杀者,并认为事情还不至于到这样的地步;另一种是深深的认同感,觉得的确死亡是很好的解脱方式,于是想效仿之,若是无法自杀,便会陷入抑郁中。
  第二,死亡神秘感
  一些本来就有轻微抑郁倾向的人,会有些神经质的想法,对于别人很害怕的事情,突然产生浓烈的好奇感。若是站在高楼,会想跳下去:若拿着刀子,会想朝手腕划去;若看到深水,会想让自己沉下去等等。因此,这些自杀的新闻,反而让他们很想体验死亡的感觉,如果没有得到控制,就会因无法排遣而走向自杀之路。
  第三,同侪鼓励感
  还有一部分就是已经有自杀倾向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自杀成功,看到别人自杀的案例后,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于是对自杀这件事更加增添几分勇气和肯定,仿佛无形中得到别人的鼓励一般。这种心理不难理解,从古到今,情侣殉情的案例不在少数,一般这种结伴死亡会让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减轻。
  【养心支招】
  想尽一切方法去减压
  神经内科专家指出,目前有一半以上的现代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很多失眠患者都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而引起的,而失眠通常又成为抑郁症的源头,抑郁症则是大多数自杀者的病因。因此,想尽一切办法来减压,是减少自杀潮的根本。饮食上:夏季更重养心
  虽然一年四季都应该养心,但是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夏季养好心,能避免很多心因性疾病的发生。从饮食上来说,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作息上:尽量早睡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睡觉这一行为实际上是人体的阳气潜入阴气之中,若是阳气不足,无法潜藏于阴之中,则引起失眠。而从时间上来说,越晚,大自然中的阳气就越弱,阴气越重,因此,对于本身阳气就不足的人,在阴气加重的情况下,更加无力潜入。所以,若是早睡一点,能与自然界的阴阳相配合,那么入睡就会快一点。
  运动上:水盐平衡
  运动能让人排出体内的污浊之气,从而减轻压力。夏季运动的原则,在于保持水,盐平衡和少量多次,晨练前饮用一两杯水,对身体大有裨益。另外,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强度适当减小,可选择游泳、散步,慢跑,拳操,非对抗性球类运动等。
  行为上:多做善事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慈善团体,明星也不停地发展自己的慈善事业,这是因为很多人意识到,做善事能让自己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当从善举中得到一种对自己的肯定和自信,会让压力减轻不少。
其他文献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从前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由于过分疼爱,便什么事都不让他做,于是儿子长大以后连最起码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担心儿子饿死,便在临行前烙了一张中间带眼儿的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告诉他饿了的时候就咬一口。可是,儿子只知道吃眼前的饼,而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等这对夫妇回家时,大饼只吃了不到一半,儿子竟活活饿死了。   这个故事虽有夸张的成分,而现实生
认识木鱼是在中专学校假期开办的补课班上。进入补课班的学生大多都是年级排名八百多名的。而我由于期末考试数学缺考,不幸地被扣除150分,于是也落到八百多名。和这些成天捣乱无所事事的阔少爷,“特长生”在一起补课,我心里很不平衡。  早知道缺考之后会落得如此下场,当初就不会和前男友跑出去玩了。之所以是前男友,是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是了。  在补课班上课的第一天,我去得很晚。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座位几乎都坐满了
不可否认,教师这一职业是愈发受追捧了。  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人数近900万——上半年的报考人数是290万,而下半年的报考人数直接增加了一倍,一下子增长到590万。  而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大的行业类是“教育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進入教育圈,身在其间的人又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呢?
简介  贺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书画协会理事,北京慈善艺术院研究员,湖北汉川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多家书画院客座教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山水精神高研班,作品被国务院、中央电视台、人民画报社、民族文化宫等多家单位及个人收藏。  作品曾入选中国美协第16次新人新作展、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第16次国际造型艺术展(被收藏),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铜奖(被收藏并参加中
何立柱,新沂市黑埠中学校长  在黑埠中学的通吾文化广场上,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一首题为《英雄》的诗作:  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于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難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岗位恪尽职守/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光荣必将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这首慷慨激昂的颂诗,正出于
作 者:(英)艾登·钱伯斯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关于环境育人的重要性,自古就很重視。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环境的优劣造就了教育效果的不同。对于阅读,同样需要环境的影响,艾登.钱伯斯说:“人类是一种地域性的动物,并经常自我设限。‘阅读’也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必须有这么一个可以让我们心无旁骛的场所,才能专注地融入书本。”  正如
写文章不同于知识教学,如果没有切实的观察,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特别是写景,一定要调动感官去观察、感受,才能写得生动,富有趣味。  “老师,我从师范大学毕业了,入秋后咱俩就是同事了!”手机那头,小卉激动地向吴平诉说着这个好消息。  小卉是吴平最早的学生之一,父母常年不在家,奶奶身体也不好,自從几年前爷爷病逝,家里所有的担子就都落到这个小姑娘身上。在学校,小卉一向很懂事,学习认真,还主动承担了班长的职责
王小涛  现任重庆市朝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名师、重庆市高中物理骨干教师、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物理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教育学会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专委会理事、北碚区第五届骨干教师、北碚区十佳教师、北碚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参加重庆市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在重庆市北碚区,美丽的嘉陵江畔,坐落着一所被称作“城中桃源”的园林式学校——朝阳中学。
初识高进儒老师,是从他的微信公众号“儒见”,简介上写着:在一个人的读写世界里,寻找更好的情节,始终看到希望。在他的这一方写作乐土上,乡愁小文、教育笔记、读书体会、时事点评……总能让人透过文字感受到他热爱生活的样子。他的文字朴实真切,笔触敏感细腻,一些看似寻常无奇的场景也能写得别有一番风味。他写陇南的“洋芋搅团”,写出了特岗教师这个群体奉献背后的烟火气;他写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设计,从降妖除魔的《西游
同样是作为这个孩子的教育者,他的母亲却能从心灵深处与孩子平视,她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妥善处理孩子身上的行为偏差,她真正做到了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并与之进行平等的对话。  ——杨梅  有个男孩,这么多年来,一直住在我的记忆里,他的出现,改变了我太多曾经执着的教育观念。  他爱听音乐,会弹吉他,喜欢毛不易。  他喜欢读书,从路遥《平凡的世界》到Jk·罗琳的《哈利·波特》,从《百年孤独》到《苏菲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