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学生有效预习方法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预习有助于农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高效。农村学生的预习习惯要注重学生年级段的差异,明确预习要求,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激发预习兴趣,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质量,使课堂更加高效,减轻教学的负担。
  关键词: 新课程 农村学生 预习方法
  我校地处香泉镇东南角,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学生多是周边的农村孩子。孩子的父母多数在外打工,只留爷爷奶奶在家看护孩子,并且爷爷奶奶多数为文盲和半文盲,这就造成孩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另外村镇文化氛围不浓,孩子们的教育只能紧紧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失衡。这就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等问题。同时我们学校所使用的是北师大教材,比较贴近城市学生的生活实际,识字量和课文容量较大。结合我区开展的高效课堂改革,如何让农村小学生也能适应北师大教材,适应今夏的高效课堂?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掌握贴近于本地生活实际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基于此,我校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落实农村学生预习的方法研究》课题。学校的老师是主研人员之一,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预习至关重要,现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根据年级段的差异,明确预习要求
  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不一,学生的认识、知识的积累、学习的习惯、自学的能力等千差万别,教师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提出相应预习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如:一年级注重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朗读课文时尽量连贯,不读破句;二年级注重汉字的字形分析,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字词;三年级注重字义的理解及课文的分段;四年级注重分析段意和略说主要内容;五年级注重对词句的理解,以及提出较深刻的问题,分析课文中心;六年级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预习,从字、词、句、段入手、概括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注重学生的理解、感受。
  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发展各有特点,即学生有个体差异,那么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排走,就是一种苛刻要求,也是对学生天性的一种扼杀。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没必要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次都全部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尖子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预习中完成字、词的掌握和理解、文意的理解、情感的把握和提出各种疑难问题等。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认真对待预习,掌握字词和知道课文的内容,能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就行了。对于后进生来说,只要学生能完成力所能及的就行了。
  二、从低年级入手,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提高预习兴趣
  学生任何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预习习惯也是如此。预习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低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低年级的预习要求,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起点要低,要循序渐进的设立预习目标。我从一年级下册开始要求学生学习预习。首先,我将预习在课堂中进行,初步教会学生一些预习方法:翻开课本,一圈生字,标出音节。二读课文,画出词语。按照方法一步步带领孩子们完整地完成一次预习的过程,如此反复让预习流程牢牢地印在他们的小脑袋里。
  经过半学期的坚持,我班95%以上的孩子能主动完成预习作业,之后我又加入一条要求:标出自然段或儿歌小节。在预习习惯养成的初期,我的要求是比较程式化的。因为学生毕竟还小,过多的花样不利于操作。事实证明:程式化的方法有利于低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进入二年级以后,学生的知识储备多了,理解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学会了查字典,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预习要求上我做了一些调整,简单归纳为:一读、二标、三圈、四组。其含义为:一读,读通课文,最少两遍;二标,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三圈,即学生在完成“二标”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会认”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里是要求“学会”的,哪里是要求“会认”的;四组,利用字典对课后生字表中需要“会写”的生字组两个词。新的要求,我仍然一步一步教给学生。这些要求简单,学生稍做努力就能完成,也就比较乐于完成预习作业。
  低年级预习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落实。对作业检查,老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一定要每天按时检查预习作业,对认真完成的学生要积极表扬,对没完成的给予一定处罚,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环节,让认真预习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让他们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再经过教师的评价表扬(老师的评价要真诚而富有强烈感情色彩),使学生充满成就感,让学生从中感觉到老师对他付出的认可、赞许,从而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完成预习。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就能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三、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提高预习质量
  教给小学生的预习方法,要求尽量细化,低年级段重在培养学生的习惯,进入中高年级段后,对学生的预习要求进行再调整。在这儿,我主要谈谈中高年级段学生的预习方法步骤:“一读,二查,三问,四思,五抄”(低年级段学生要求放低,不要求做笔记,在书本上标记即可),每一步骤的具体方法、要求如下:
  一读:拿到一篇新课文,通读全文。从头至尾地把课文读一遍,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比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哪些场景,让我们了解一些什么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主要目的是对全文有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然后画出全部生字,画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
  二查: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对生字词进行初步学习,读准字音,查明字义、词义,给生字组词。另外可以查一些课外资料,如作者的资料,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文中提到的一些人物、事件、科学知识,等等。
  三问:就是质疑,对课文中的题目、事件等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金色的鱼钩》这一课: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为什么红军要过草地?……这样的疑问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意义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有很强的目的性,强化听讲效果。当然,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四思:就是思考,通过前面的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有的初步了解,这时要静下来认真思考一番,这篇课文在字词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是需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于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用“?”标记,有的可以在笔记上写下来。
  五抄:就是摘抄,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十遍,不如手写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表达中心思想的,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等等。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對环境的描写尤其是对雾的描写让人感受深刻,有学生在第一次雾的描写处这样批注:这样愈来愈浓的雾预示着将要发生悲惨的事情;最后一次写雾处:夜雾的险恶给哈尔威船长带来了严峻挑战,也更加突出了他的忠于职守和沉着勇敢。学生通过对雾的理解,我们感受到:学生对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写作特点都有了深入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经过教师的引导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课上有针对性地检查和评价,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逐步形成,从而真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减轻教学的负担,让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其他文献
现今社会,到处充满绿色,食品要吃绿色的,衣服要穿生态的,游玩要到自然之中。当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贴近自然的时候,教育也顺应时代趋势,把绿色引进了我们的课堂。创建
期刊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乃至与决策的结合上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因此,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素有定评的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语言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而且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堪资借鉴。但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的得分率达不到80%,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有惧怕情绪,觉得学文言文时负担极重。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多从理性分析方面贯彻教学内容,这种重视理性思考的教学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很枯燥,忽视了初中生的特点,忽视了从感性认识方面引
期刊
新媒体时代,老年电视节目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中国老年电视节目的现状,以《养生堂》《我们退休啦》《桃花朵朵开》三档品牌栏目在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如字词的美、修辞的美、文章结构布局的美、自然之美、人间真情及心灵之美、人格魅力之美等。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美的世界,语文老师要善于发掘美的潜质,引导学生品尝美,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揣摩语言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揣摩语言美是发掘教材中美的
期刊
摘 要: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树立学生的法制观念;在习作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入法制教育,加深“法制”理念。  关键词: 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 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纲要》对小学生的德育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師对德育
期刊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开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合理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术后发生34例切口感染,单因
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平台上,农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方面有其自身的显著优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教师应怎样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
期刊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读书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语文课是要追求一定效率的,这个效率就是学生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内在人文素养与情感的激发。在我看来,这个效率还有挖掘的潜力,可以提升的不仅是学生,教师不也是吗?因此,所谓听者,是前来听课的,也是参与演绎教学过程的学生和老师,其所得所感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和成长的阶梯,收获适合于各自的“金子”,得大同而又获小异。下面我仅以两点点试以说之。  1.教不加框  现在的语文随堂课常常会有这样两个司空见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