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写作艺术的灵动诠释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enguo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雄又一部新作《〈红楼梦〉写作之美》,近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王雄以他独特视角,从谋篇的技巧、语言的张力、修辞的艺术和美学的意境四个方面,对《红楼梦》在写作方面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用清代大诗人黄遵宪的话来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变者。”王雄敢于拿文学经典说事,可见其底气和胆量。
  在文明史上,有一些著作标志着人类的精神高度。毫无疑问,《红楼梦》属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精神坐标。这部伟大的小说,以居于人类审美创造乃至整个精神价值创造的最高水平线,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学高度,又展示了人类灵魂的高度。《红楼梦》问世200多年来,经历了流传,也经历了禁锢。不知天高地厚的禁锢者,其权力早已灰飞烟灭,但巨著却真的如同天上星辰永存永在。进入19世纪下半叶之后,《红楼梦》更是从少数人的刻印、评点和阅读状态中走了出来。奇迹般地大规模走向社会,走向课堂,走向戏剧、电影、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尤其宝贵的是,正在走进深层的心灵领域。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晴雯等,正在成为人们越来越熟悉的朋友。至于研究探索《红楼梦》的书就太多了,先不说中国,就连外国都有数不清的“红学”研究组织。而王雄的这部书,却是另辟蹊径,他不是对《红楼梦》一般意义上的探究、考证和解构,而是选择了写作之美的角度,将《红楼梦》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或者说,他是在借曹雪芹的写作范例,诠释如何将汉字、文法、修辞,用活、用鲜、用实和用精。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名誉主编张庆善先生在本书序言中,开篇点题地写道:“读完王雄先生的大作《〈红楼梦〉写作之美》,令人耳目一新,感觉这确实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好书。全书重在《红楼梦》的写作借鉴与艺术审美,采取实例评点、夹叙夹议方式,从谋篇技巧、语言张力、修辞艺术和美学意境等方面,分析、探讨《红楼梦》的写作艺术之美。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红楼梦》的文学艺术成就,引导更多的人学习、鉴赏文学名著的写作艺术,帮助人们走进红学艺术世界,都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段话,对王雄这部著作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了高度概括,对其价值予以了充分肯定。
  《紅楼梦》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宝典,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了精美绝伦的样板和借鉴。王雄犹如一位挖宝人,带领读者一层一层地剥开表象,探究曹雪芹的写作秘诀,欣赏深层次的美学意义。
  一
  我很喜欢《〈红楼梦〉写作之美》的叙述文字。
  一般来说,学术类著作的文字相比于文学作品显得枯燥、专业,甚至晦涩难懂。而王雄的这部评点名著的书却不是这样,它以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以其特有的艺术性、示范性和趣味性,让学术类著作的文字变得灵动起来,引人入胜,不忍掩卷。
  学术著作向来重学问学理、重逻辑论证、重理论阐发,是一种硬性文字。但是,王雄却脱离了这条轨道,让笔下的文字硬中有软,温和多情。因为他的作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大胆地将抽象与具象、理性与感性杂糅在一起,既敏感于情感,又善于用意象、意境,提炼概括和表达情感,将自己的情感沉淀于作品之中,引导读者从文学名著中,汲收精华,寻找乐趣,感受汉语文字的魅力,从生命机体中发育出属于自己的文学艺术细胞来。
  王雄的这本书,其文字特点的具象性和情感性,是最紧要的,也是最珍贵的。当然,他的文字还有准确、鲜明、凝练、含蓄、富于节奏感等特点。说其珍贵性,是因为只有这种品质的文学作品语言,才是真正属于审美的。其他的表现方式,则都是紧紧围绕着具象性和情感性而存在,为之助力,为之增辉。否则,就会让次要东西淹没了主要东西,模糊了文学作品语言该具有的特色面貌。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说:“我的写作是同每一个词搏斗。”因为他希望,他的作品从第一行起到最后一行都能紧紧抓住读者。好的文学作品真是需要“苦吟”、需要靠“同每一个词搏斗”才能赢得。
  王雄常说,他非常喜欢曹雪芹的写作姿态,特别是小说的语言。在王雄看来,曹雪芹的《红楼梦》语言华美、隐形、灵动,而且富有张力。好的语言,首先是准确、简洁,再就是灵魂活泼。有时就那么几句,就完成了一种跳跃和留白。气象万千,情思饱满,童趣盎然,直钻读者的心里,欲罢不能。王雄倡导喜欢《红楼梦》的人,都应该把欣赏、感悟小说的写作之美放在首位。借鉴文学名著的写作方法,包括细节组织、故事编织、文字运用等,细心品味,为我所用。
  诚然,我们阅读《〈红楼梦〉写作之美》,也是在享受汉语语言的诸多美质,享受一种怡情益智的审美,享受诗心、童趣和意境。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文学家在主观与客观的遇合中,要获得诸多意绪情思、寻找适当的表现形式,必须首先求助于语言。如果他们的文字没有区别于普通语言和一般日常语言,缺乏敏锐的感染力,是很难引导读者走进文学审美的。所以真懂文学而又有出息的作家,自然懂得“同每一个词搏斗”的意义。
  作家同文字的“搏斗”,实际上指的是作家用适当的文字对文学审美的苦苦寻找。把这种寻找说成搏斗,是因为得之不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等,都是吐露出这种不易的名句。说穿了,这是为文学审美特性所逼。王雄说:“写作是语言的艺术。”他喜欢有张力的语言。他认为,有张力的语言,能给人一种阅读快感,如澄澈的山溪地,流水潺潺,滋润心田,使人心生爽朗和愉悦。丰富的词意,美妙的语句,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给人陶醉其中的美感。直入心灵,引发共鸣,令人叹为观止。王雄善于炼字炼句,喜欢用一两个精心选取的词语,点活全句。单个的字词摆放在那里,无所谓精彩不精彩,只有放在具体的句子里,才能见出那个字词使用得妙或不妙。
  王雄的炼字炼句,就极善于用平常字眼造传神之句,向极普通的词语要神奇的表现力,从而展现出驾驭语言的不凡功力。洗练、简约、有节奏。一种文言句式的语势,与所论文章的语体韵味流畅地贯通一气,给人一种整体的韵律感。   二
  我以为,《〈红楼梦〉写作之美》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诸多审美要素融为一体。
  王雄作为一位易感多情的作家,动笔于学术,会天然地往他的学术写作中流淌进诗性、诗情,以及活泼和灵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这本书都是一个精致艺术品。全书的结构、布局、版式、语言和图片,诸多要素于一体,成就了一种审美情趣表达。
  让我惊异的是,在王雄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中,从汉水文化小说三部曲,到非虚构作品铁路三部曲,再到《〈红楼梦〉写作之美》,其审美要素丰富多彩,各有侧重,多种笔调、笔墨,可见王雄才气之一斑。
  尤其是这部书的审美品质,提升了学术类著作表达。说句调侃的话,王雄动情地把《红楼梦》写作之予以了充分展示,诱导你深深地爱上了《红楼梦》,爱上了《红楼梦》写作之美,也就爱上了文学写作。
  写作审美的本质上,就是非功利地去爱你面对的书写对象。值得记忆和谈论的,不是因为写作对象的富有,而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审美视角去观照,去认识理解活生生的生命体以及生命本质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王雄写作是动了诗心、诗性和诗情的。虽然不只是审美方式呈现,却是激情的言说,是对《红楼梦》写作艺术的审美表达。王雄理性、感性并用地抒写,让我们快乐地享用。学术诉诸理论认知,是逻辑解决问题;审美诉诸感兴形象,是情感解决问题。学术著作辅以某种审美品性,从修辞学上讲,无疑是加强了学术的说服力量,增强了可读性,使学术著作拥有更广阔的阅读群和更长久的生命力。
  我们知道,学术著作要求严谨,要求自圆其说。王雄是作家,是懂文学、有情愫、重艺术的作家,所以在特定的学术主题面前,他很轻松地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我认为,要谈论王雄这部学术著作的特色,我愿意把学术性与审美性俱佳排在鲜明特色的位置上。
  这些诸多审美要素,不仅包括艺术气质表达和艺术样式强调,还包括打版定样的教科书特色。实际上,这是王雄的创见。我们在谈论这部书的特征时,一定不要忽视它实际上是一部关于写作的教科书。完全可以作为中学、大学写作课的教材。从这种意义出发,这本书,一定可以教会人们掌握创作和写作的本事。这本事不是小事。追溯百年之前,我们的先辈对少儿的语言教育就是从阅读《红楼梦》开始的。而王雄所做的更加具体的一件事,就是将这种阅读细化,细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试图将一整本《红楼梦》撕开,再进行拼凑,把那些属于写作知识的部分合并同类,让我们对潜藏于《红楼梦》巨著中,那些浩如烟海的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条清缕晰地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三
  阅读《〈红楼梦〉写作之美》,还有一个深刻感受,就是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简洁明快,轻松活泼,韵味十足。
  王雄花了很长时间,立足于写作艺术视角,对《红楼梦》进行挖掘、梳理和归纳,从谋篇技巧、语言张力、修辞艺术和美学意境等多个方面,总结归纳了《红楼梦》的写作之美和文学价值。依据自己的阅读心得,梳理列举了一系列《红楼梦》的写作案例,包括人物对话、故事用典、场景描写等,进行形象化表达,方便读者阅读和借鉴。
  王雄的讲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往往是一番到位的交代或描述后,跟上一串儿贴切而活泼的比喻,简直就是为精神感觉摆出一席美餐,让人品尝没够。如:“动词是肉”“形容词是化妆品”“金蔷薇的价值,在于它是由无数金子碎屑合成。”“《红楼梦》是一场文学大梦。”等等。
  多方设喻,是这部书中随处可见的表述方式。写细节的运用时,比喻为“聚叶泼成千点墨”;写对比表达,比喻为“玉是精神难比洁”;写道具运用,比喻为“失去幽灵真境界”。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王雄太喜欢比喻也善用比喻,他能为他所写引来无穷无尽的比照物,让读者在活蹦乱跳的意象里,行走自如,滋情动容。
  王雄高度赞赏《红楼梦》的写作意象。同时,也在借鉴学习曹雪芹的意象表达方式。所谓意象,即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王雄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没有意象,作家必须有很强的营造意象的能力。在这部著作的写作中,王雄营造意象的手法很丰富、很高明。譬如说,解析动词的运用时,题目是《花谢花飞花满天》;漫谈形容词的运用时,题目是《风流文采胜蓬莱》;讲解含蓄表达时,题目是《半卷湘帘半掩门》;谈论比喻手法时,题目是《偷的锣儿敲不得》。很显然,这些题目实际上都是《红楼梦》中的诗句或人物对话,却被他借用得恰到好处,宛如特意为他设置的一般,形成了一种或多种意象表达,趣味十足,韻味无穷。
  我们说,中国文学并不缺“地上捡起来的语言”,也不缺所谓的一些浪漫词语,中国文学最缺少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端庄、肃穆、高贵与宁静。读一本好书,往往有一种感觉,天地间虽然苍茫四合,但总好像天边传来熟悉而温和的人声。这既是一种幻觉更是一种真相,那种声音是从书中生发出来的,是从精神世界里生发出来的,宛如天籁之音,悠远深沉且肃穆庄重。我们读《〈红楼梦〉写作之美》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
  评价一本书的价值,有些人只是从思想角度出发,而生生忘记了艺术。其实,一部好作品,其维度也不当只是一项,还有审美之维、情感之维、语言之维等等。那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就在于他们能够将各种维度均衡地结合在一起。
  如何学习借鉴《红楼梦》写作之美?王雄对青年人的建议,一是要善于借鉴。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善于发现和学习文学名著中的闪光点,仔细品味欣赏,实现融会贯通,变别人的为自己的。二是要坚持写作。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必须多写多练,写作实践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写多了,感受就多,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形成自己的写作特点和风格,成就自己的作家梦。
其他文献
爱,不设防  新冠肺炎病毒,在接触中传播  在飞沫中传播  它们在追杀着鲜活的生命  一场战“疫”在全国打响——  消除停靠在人们心间的阴霾  阻击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彻底将恶魔般的病毒消灭  从未如此沉寂的长江大桥啊  焦虑地关注着历历晴川  关注着“火神山”“雷神山”的进展  关注着停摆的轮渡,停运的车辆  隔离,隔离——  路与路隔离、村庄与村庄隔离  城市與城市隔离,列车与列车隔离  座位
期刊
当新冠病毒席卷而来  当出行的旅客急于启程  是你们挺身而出,冲向前线  踏入没有硝烟的战场  别过父母妻儿  身着铁路制服  佩戴防护口罩  拿起体温检测仪  小心翼翼  迎来送往着匆匆过客  与无影无踪的病魔抗争  明知危险依然逆袭而上  架起人们渴望出行的通道  只为肩负的责任,人民的重托  血脉的传承  逐个排查依次检验  不错过一个疑似患者  携带工具走入车内  消毒扑杀  让病毒无处可
期刊
一曲《葬花吟》,道出了林黛玉的哲思。那是无视儒释道的学说,自杀式、自虐式的哲思,像春蚕吐丝一样,为的是将自己缠牢、缠死。  提到《葬花吟》,不得不提《好了歌》及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读,“陋室空堂……”那是曹雪芹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总认识、总概括,是整部《红楼梦》的基石。“好即是了,了即是好。”“甚荒唐,到頭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像《易经》一样,道出了变幻莫测的命运;和《易经》不一样的,是里边渗透
期刊
告诉你,在没得这场病之前,我耳不聾眼也不花,腿还杠杠有劲儿,你说气人不。有几个老邻居常常对我说:“看老魏头,都93岁了还这么结实。”我就对他们说:“93岁不算大嘛,我还想往100以上奔呢,我还想用微信告诉我才两个月不到的孙子,那个羊蛋别给你爷我烤得太老,我就想吃带血筋儿的那种,听见没?”  说实话,就凭这四肢灵活的体格,我总惦记着再长个一两厘米的。我还老是幻想在我这样一个岁数上,身上会不会突然出现
期刊
这是一篇现实感与共情性很强,情绪表现气息浓烈的小说。作家通过细微末节行为描写和条分缕析心理分析,将马可尚和雷主任两个人物活生生地描摹出来。  小说明暗两条线齐头并进。明写马可尚伴随追求爱情、得到爱情又失去爱情,想方设法写稿、送稿,后来又阻止发稿的全过程,将一个急功近利、心机算尽、为了得到爱情不遗余力的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暗写雷主任试图通过刊發优秀稿件彰显业务能力,以期达到升迁目的的心理路程。非常现
期刊
1  梨花姓薛,是哑巴铁匠的独生女。她生在旧社会,出生半年后迎来了全国解放。  多少年来多少代,石牛镇的铁匠铺都集结在骚味浓郁的尿巷里,捣腾出一种气候。可哑巴不按规矩出牌,在尿巷甩了五年二锤出师后,就独自一人把砧墩安放到了斜在街对面的水巷里。一天到晚敲打出叮叮当当的噪声,肆无忌惮破坏着水巷与生俱来的宁静。  哑巴饭量惊人,顿顿喝三斗碗洘洘,却永远精瘦如柴,每根翘起的骨头和暴涨的青筋都充满了力量。哑
期刊
五爷最怕的是遇上冲撞的日子,两家都等着要,他只有一双手,再怎么忙也忙不过来。无奈之举,只能喊徒弟一起上,可主人家有些不满,觉得五爷一个人做才是最好的。当看到是五爷画的墨、起的斧、把的关时,主人家的脸上才有点喜色。村人们只相信五爷的手艺。几十年来,五爷割了多少口千年屋,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只记得15岁离开师傅独立从艺,今年已八十有五。村人们在闲聊的时候,给五爷算过,以三天割一口计算,一年算三百天,几十
期刊
清晨,天刚麻麻亮,老张便从床上爬起来,小心翼翼地穿好衣服。他怕惊醒老伴,就在前一天晚上,把要穿的衣服和帽子偷偷地放在一个布兜里。他这样做,是几十年从警生涯中遇有紧急突发事件出发前惯用的做法。只是这一次,老伴压根也没有想到他还会如此出招,去赴战疫情战场。因为老张满打满算还有20天就要退休了。  老张轻轻起来没有开灯,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前去拿那装着警服的布兜,但还是不小心碰响了昨晚上锻炼后放在门边的那副
期刊
我喜欢王雄的长篇小说《传世古》,一半源于故事的精彩,一半源于语言的优美。  初读《传世古》,几乎是断断续续地拖了两年,几度拿起,又几度放下。小说时空交错的穿插式手法,以及难懂的古钱币文化,让我一次次“望而却步”。然而,好奇心又促使我要去读完它。当我把小说囫囵吞枣地读完第一遍后,竟然又情不自禁地读了第二遍、第三遍,乃至多遍。我发现,小说不仅仅只是讲故事那么简单。  《传世古》以中国古钱币作为全书的中
期刊
英雄是什么  英雄是在生死考验关头  敢于迈步向前的人  英雄是什么  英雄是在危难来临之时  毅然挺身而出的人  英雄是什么  英雄是在形势纷纭复杂之时  仍然不失冷静和坦然  能够理性分析、作出客觀判断的人  英雄是什么  英雄是在人们恐惧绝望之时  依然保持淡定和乐观  不断传播正能量  给人们以信心和力量的人  英雄是什么  英雄是在看到同胞遭受痛苦和磨难之时  感同身受、心疼流泪  虔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