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46-01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语文课,一样蕴含其理。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担心学生学不会,学不全,面面俱到,什么都抓,什么都不敢放手,学生们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却难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从而有所得。语文课,要想求实效,只有做到有所“舍”,才能让学生日有所感所思所悟,月有所进。年有所长。
一、舍得时间,才能读得有滋有味。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综合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更能体现—个人的语感能力。在课堂E教师常常被那么多的知识点、难点所牵制,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屈指可数。
特级教师于永正、贾志敏的课返璞归真,甚至有用一整节课,都来和学生一起读书的场面,那真是读得有滋有味,读得有情有感有悟。可是普通老师能这样上课吗?上了后别人会怎么看?又会怎么评呢?常常,我们评价一节好课标准是被“听说读写思”的条条框框给框住的。尤其是公开课,更是每一环节都反复压缩对准榫头力图设计得天衣无缝的超强“压缩”饼干,我们都以为是营养丰富全面的精华,可是学生真能消化吸收吗?
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顺着文章自然流动的过程,是他们不断调动自己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是他们的思想、情感、心灵受到触动、陶冶、洗礼的过程,是他们渐渐领悟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奥妙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舍得花时间,和学生一起读,让学生反复地读,大声地诵读、朗读,不断地读,不停地读,层层地读,只有这样才能读出理解,读出体悟,才能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二、舍去条分缕析,方能见木又见林。
新课标中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建议是“随文讲解”,一些老师对要不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采用什么方式教学语文知识等问题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和偏差,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知识目标缺失、含糊。在课堂中我们的老师常常恨不能倾其所有,想把自己所读所悟都倒给学生,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所读所悟以及他们的生活积累水平。当我们在课堂上力求面面俱到后,却发现要教的太多,课程改革后,课内阅读量大幅上涨,许多老师都惊呼课都上不完,他们只得向课外伸手抓,用力挤,老师学生都苦不堪言。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并非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反之,并非老师讲了学生就一定会。我们不能总是担心这个学生不懂,担心那个学生还不清楚,把什么都条分缕析,让学生失去我自我阅读自我体悟的过程。什么都教什么都不放心的语文教学,就像是教学生游泳,却拉着学生的手在水边浮了几年,学生还是不得游泳的要领。这样教出的学生大都既不会朗读,又不会习作,只会跟着老师一起把一篇篇文章肢解、贴标签,拿起笔来写习作就更头疼了,不知从何下手。我们应当相信学生的热情、能力,课堂上能放则放,能舍弃的就不讲,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悟,从而让学生心中有篇章,让学生的心中不只是些枝枝条条,而是整棵的树、整片的林。
三、舍去老师的细嚼慢咽;学生的消化组织才不会萎缩。
新课改实施以来,各科新课程早已进行,考试大纲却一直未出台。长期以来不少老师习惯了根据考试大纲来安排上课重点,如今感到茫然,干脆拿着新课本,套用过去的老方法,逐篇逐词逐句讲解。以理性分析和机械训练为中心建立起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实际的语文能力不仅没有实际价值,反而造成了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畸形和情感世界的贫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类情意目标本身模糊、隐性,更难落实。
课改后的语文课上,多吞食,少咀嚼,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课堂节奏快、容量大。例如,韩兴娥老师一节课要讲一个单元的内容。她的课堂没有精彩的导人,一篇课文只提一个能够牵一问而动全篇的,可以触及课文灵魂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表达的广度和深度。课堂上注重大量的阅读、思考、讨论,学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和知识储备。学生的语文素养由识字、阅读、积累、发展四个阶段,它们相互承接,互为条件,呈南低到高的阶梯状发展,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四、舍去浮化,关注文本,才能识得其中真意。
课程改革以来,老师对教学方式和内容各有侧重,百花齐放,但同时也引出了尴尬事:有的太过求新,语文课上成了“娱乐课”;有的因为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与整合,语文课上成了拼盘课、杂烩课;公开课更是面面俱到,十八般武器都用到。音乐、表演、动画样样俱全,非要把每一篇课文都演绎成华彩乐章;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成了评断一节课是否是好课的一条重要准则,于是乎,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相当多的只图形式的现象,而一些媒体的运用不仅没有很好地辅助学生的学习,反而弱化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课文中有些能给学生带来丰富想像的文字描述,被一些动画、实景图片一演示,使活生生的东西凝固、僵化了,使本可以由一个个大脑想像出一幅幅图画变成了教师大脑加工成的一幅画,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再造想像……这样形成了典型的学科“泛化”现象,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意。这样的解读,离文本越来越远,哪里还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呢?
学语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应该是集中的,情感是专注的,心灵是沉静的。这样才能使他们从字里行间捕捉到关键的言语信息,深深地思考,形成独特感受和独立见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品出意味、情味,悟出道与理。在多重的对话关系中,其核心应该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个体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
语文包含着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静心进入其中,可以启心智、长见识,能够陶冶性情、诱发遐想。我们的语文课,无论是识字教学或者是阅读、拓展……其实追根溯源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对教材,对教学形式,对内容,对生字词以及重难点的讲解训练做出了一定的取与舍,教师的教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在教法中渗透学法,用教法指导学法,那样学生才能真正获得与文本对话的空间,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得。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舍去浮华,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积淀成长。
语文课,只有“舍得”,才能“得到”。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语文课,一样蕴含其理。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担心学生学不会,学不全,面面俱到,什么都抓,什么都不敢放手,学生们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却难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从而有所得。语文课,要想求实效,只有做到有所“舍”,才能让学生日有所感所思所悟,月有所进。年有所长。
一、舍得时间,才能读得有滋有味。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综合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更能体现—个人的语感能力。在课堂E教师常常被那么多的知识点、难点所牵制,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屈指可数。
特级教师于永正、贾志敏的课返璞归真,甚至有用一整节课,都来和学生一起读书的场面,那真是读得有滋有味,读得有情有感有悟。可是普通老师能这样上课吗?上了后别人会怎么看?又会怎么评呢?常常,我们评价一节好课标准是被“听说读写思”的条条框框给框住的。尤其是公开课,更是每一环节都反复压缩对准榫头力图设计得天衣无缝的超强“压缩”饼干,我们都以为是营养丰富全面的精华,可是学生真能消化吸收吗?
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顺着文章自然流动的过程,是他们不断调动自己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是他们的思想、情感、心灵受到触动、陶冶、洗礼的过程,是他们渐渐领悟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奥妙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舍得花时间,和学生一起读,让学生反复地读,大声地诵读、朗读,不断地读,不停地读,层层地读,只有这样才能读出理解,读出体悟,才能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二、舍去条分缕析,方能见木又见林。
新课标中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建议是“随文讲解”,一些老师对要不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采用什么方式教学语文知识等问题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和偏差,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知识目标缺失、含糊。在课堂中我们的老师常常恨不能倾其所有,想把自己所读所悟都倒给学生,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所读所悟以及他们的生活积累水平。当我们在课堂上力求面面俱到后,却发现要教的太多,课程改革后,课内阅读量大幅上涨,许多老师都惊呼课都上不完,他们只得向课外伸手抓,用力挤,老师学生都苦不堪言。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并非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反之,并非老师讲了学生就一定会。我们不能总是担心这个学生不懂,担心那个学生还不清楚,把什么都条分缕析,让学生失去我自我阅读自我体悟的过程。什么都教什么都不放心的语文教学,就像是教学生游泳,却拉着学生的手在水边浮了几年,学生还是不得游泳的要领。这样教出的学生大都既不会朗读,又不会习作,只会跟着老师一起把一篇篇文章肢解、贴标签,拿起笔来写习作就更头疼了,不知从何下手。我们应当相信学生的热情、能力,课堂上能放则放,能舍弃的就不讲,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悟,从而让学生心中有篇章,让学生的心中不只是些枝枝条条,而是整棵的树、整片的林。
三、舍去老师的细嚼慢咽;学生的消化组织才不会萎缩。
新课改实施以来,各科新课程早已进行,考试大纲却一直未出台。长期以来不少老师习惯了根据考试大纲来安排上课重点,如今感到茫然,干脆拿着新课本,套用过去的老方法,逐篇逐词逐句讲解。以理性分析和机械训练为中心建立起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实际的语文能力不仅没有实际价值,反而造成了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畸形和情感世界的贫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类情意目标本身模糊、隐性,更难落实。
课改后的语文课上,多吞食,少咀嚼,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课堂节奏快、容量大。例如,韩兴娥老师一节课要讲一个单元的内容。她的课堂没有精彩的导人,一篇课文只提一个能够牵一问而动全篇的,可以触及课文灵魂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表达的广度和深度。课堂上注重大量的阅读、思考、讨论,学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和知识储备。学生的语文素养由识字、阅读、积累、发展四个阶段,它们相互承接,互为条件,呈南低到高的阶梯状发展,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四、舍去浮化,关注文本,才能识得其中真意。
课程改革以来,老师对教学方式和内容各有侧重,百花齐放,但同时也引出了尴尬事:有的太过求新,语文课上成了“娱乐课”;有的因为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与整合,语文课上成了拼盘课、杂烩课;公开课更是面面俱到,十八般武器都用到。音乐、表演、动画样样俱全,非要把每一篇课文都演绎成华彩乐章;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成了评断一节课是否是好课的一条重要准则,于是乎,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相当多的只图形式的现象,而一些媒体的运用不仅没有很好地辅助学生的学习,反而弱化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课文中有些能给学生带来丰富想像的文字描述,被一些动画、实景图片一演示,使活生生的东西凝固、僵化了,使本可以由一个个大脑想像出一幅幅图画变成了教师大脑加工成的一幅画,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再造想像……这样形成了典型的学科“泛化”现象,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意。这样的解读,离文本越来越远,哪里还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呢?
学语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应该是集中的,情感是专注的,心灵是沉静的。这样才能使他们从字里行间捕捉到关键的言语信息,深深地思考,形成独特感受和独立见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品出意味、情味,悟出道与理。在多重的对话关系中,其核心应该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个体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
语文包含着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静心进入其中,可以启心智、长见识,能够陶冶性情、诱发遐想。我们的语文课,无论是识字教学或者是阅读、拓展……其实追根溯源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对教材,对教学形式,对内容,对生字词以及重难点的讲解训练做出了一定的取与舍,教师的教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在教法中渗透学法,用教法指导学法,那样学生才能真正获得与文本对话的空间,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得。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舍去浮华,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积淀成长。
语文课,只有“舍得”,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