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关系探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春秋》對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二者基本重合。《左传》解释《春秋》,其经、传的对应关系有三种:无经有传、有经无传、经传皆有。本文本着经、传决不能割裂的原则,就其有经无传之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春秋;左传;有经无传
  《春秋》本是当时周王朝与各诸侯国史书的通名,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对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先秦至汉为《春秋》作传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三传”除了本身是部史书外,也部是非常重要的解经之作。《公羊传》、《谷梁传》致力于在《春秋》的字句之间探求圣人的微言大义,而《左传》不仅补充了大量的《春秋》史实,还有大量的文字是直接阐发经义的。“三传”之中,最为后人所推崇的是《左氏春秋》。因而,研究《春秋》与《左传》的关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有经无传的现象在《左传》中十分常见,本文采取分类研究的方法,就其经传对应关系作简要分析。
  《左传》与《春秋》所载条目,并非完全对应。经常出现经有传无、传有经无的情况,从内容上看,以下四类基本上是有经无传的:第一,四时的记载;第二,自然现象与灾害;第三婚丧、卒葬、朝觐、改元等礼制的记载;第四,关于征伐、会、盟、内乱等的相关记载。这些无传的条目,一般都是内容简单,没有特殊情况和意义的。
  第一,清楚明确的四时记载。《春秋》有明确的时间记载,突出“四时”的框架,这与《春秋》的记事方式——“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是分不开的,但《传》一般是不加以详述的。例如,文公四年《经》云:“四年春,公至自齐。”,文公五年《经》云:“夏,公孙敖如晋。”《传》都没有记载。以及此后的“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等,有些条目,《左传》除了复叙经文外不做任何解释,还有些条目《左传》中直接没有记载,“这类见于《春秋》而《左传》未提及者的条目约五十有六。”因为,《春秋》具有很强的即时性特点,在何时发生了何事,均有明确的记载;而且,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时间意识和历史观念的民族,在《尚书》中已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载;加之,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跟节气时令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古人非常重视节气时令,对四时的变化也格外關注。
  第二,自然现象与灾害记载。《春秋》中有很多关于日、月食,蝗灾、饥年、地震、雨雪等的记载,其内涵明确,不需另作解释,《左传》往往不书。例如,文公十三年《经》云:“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八年《经》云:“螽。”宣公十年《经》云:“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饥。”,“大水。”以及此后的“秋,螽。”,“无冰”,“六月癸卯,日有食之。”等,《传》都不书。除了特例,例如,昭公二十五年《传》云:“秋,书再雩,旱甚也。”解释其原因----旱甚,传的重点在于解经而不在于记事。
  第三,婚丧、卒葬、朝觐、即位等礼制的记载。《春秋》对天子、诸侯、鲁公以及其夫人等的婚丧、卒葬、即位等,除了特例“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外,其他均有记载。而《左传》往往不载,《传》载的多为“非礼”、“避讳”等内容。例如,宣公十年《经》云:“葬曹文公。”成公元年《经》云:“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宣公二年《经》云:“冬十月己亥,天王崩。”宣公八年《经》云:“戊子,夫人嬴氏薨。”庄公元年《经》云:“王姬归于齐。这些条目都是经有载而传无文的。天子、诸侯的即位,若顺利过渡,不发生内乱,《左传》一般是不加以书的,反之,《左传》要详叙其事,解释原因、结果。
  第四,征伐及会、盟、内乱等的记载。整个春秋史可以说是一部诸侯争霸史,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攻城掠地是当时的重大事件,《左传》对此类内容,有传与不传之分。《传》对规模宏大、人物众多、事件繁复的征战以及大国之间的争霸等军事活动,往往不惜笔墨,详细叙述。而不书的往往的是没有重大影响或意义的会、盟以及在征伐、会、盟中鲁国有违礼的行为,还有小国之间小规模的攻城争地,没有大国、强国的插手和命令。例如,文公七年《经》云:“遂城郚。”文公十年《经》云:“冬,狄侵宋。”宣公四年《经》云:“秋,公入齐。”宣公七年《经》云:“秋,公至自伐莱。”宣公九年《经》云:“齐侯伐莱。”宣公十一年《经》云:“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及此后的“公伐杞”、“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二月,公至自伐郑”等,均没有传文。综上所述,可将无传解经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内容简单没必要解释;第二,没有特殊意义的不加解释;第三史料散佚。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版)[M].中华书局,2009.
  [2] 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 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吕思勉.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并不是静止的,从历时态的角度看,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影响语言发展的原因很多,通感只是外部原因中的一个,但是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修辞和认知手段,它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所以值得对通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本文以中俄语料为基础,阐述通感在汉英俄中的定义和产生共因探讨了通感的泛时性特征。  关键词:通感 ;定义;共因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在浓缩了其主要思想的《普通语
期刊
摘要:湘西乡话是一种分布于湘西地区的归属未明的濒危汉语方言。古丈乡话处于西南官话、苗语、土家语等语言(方言)的多重包围之中,尤其在西南官话长期渗透之下,古丈乡话的语言活力正在逐步衰退,日趋濒危。本文从古丈乡话的语言活力、语言态度对古丈乡话的濒危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古丈乡话;语言活力;语言态度  第一节 古丈乡话的语言活力研究  “古丈,是湖南省湘西武陵山区中的一个小县。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茂密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现代文论不容忽视的一个存在。它是一座宝库,但是如何挖掘这座宝库却也是众说纷纭,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童庆炳先生提出了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策略,包含着“历史优先”、“對话”“自洽”三个原则。本文就这三个原则进行阐述,分析其合理性,希望中国古代文论能闪现新的光辉。  关键词:古代文论;原则;转换  在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文艺
期刊
公木自1961年到吉林大学任教,至1998年去世,这37年里,他不仅开设了《中国文学史》、《诗经》、《毛主席诗词》等课程推动吉大中文系学科建设,引进贤能之才、培养青年教师壮大文学院的师资队伍,还潜心钻研学术带动文学院的师生严谨而创新的从事科研与学术活动,并且引导青年学生成长,培育出了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平等一大批文学界知名诗人,为中文系、文学院、吉林大学做出巨大贡献。在这些事情的背后蕴含着的公木可
期刊
摘要:产生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卓越课堂理念,是对有效教学的超越与批判,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为更好地提现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卓越课堂理念的阐述,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探讨其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并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卓越课堂理念;高中地理;应用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了追求卓越的教学改革浪潮,“卓越教育”、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是非遗重要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整体性的保护方法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的整体化特征。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民俗是当地民众在长久的历史经验中自发形成的跨区域的用水合作组织,在这个以水为主导的乡村区域社会里,蕴含了众多的民俗事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土壤。对四社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非遗整体性保护的重要探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
期刊
摘要:钱南园是公认的学颜大家,李瑞清在《跋钱南园行书册》中说道“南园先生学鲁公而能自运,又无一笔无来历,能令君谟却步,东坡失色,鲁公后一人而已。”杨守敬也曾经高度评价“自来学前贤书者,未有不变其貌而能成家,惟钱南园学颜书如重规叠矩。”这些评价都指出了钱南园在“学颜”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兼容欧、褚、米各家之长,形成了“颜书钱字”的独特风格。南园先生作为一个师古、入古最后出古而天成的成功典范,他的
期刊
一、班会主题:十四而搏,青春万岁!  二、班会对象:全體学生  三、班会时间及地点:周三下午班会课(2课时) 会议室  四、班会目的  1.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多侧面了解青春,进一步感受青春的活力、青春的拼搏与努力,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而特别把活动时间定在5.12这一天,除了悼念逝者,更想让学生深切体会生命的价值、青春的珍贵,激发学生拼搏向上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对学生进
期刊
一、班会主题:我要做习惯的主人  二、班会对象:全体学生  三、班会时间:班会课  四、班会目的  (一)通过本次班会懂得个人的习惯对自己的命运有重要的影响。  (二)认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靠长期的自律来规范。  (三)通过同学的实例展示坏习惯是我们进步道路上的巨大绊脚石,好习惯对于学习和生活有积极影响。自觉摈弃坏习惯,提高自控能力,努力养成好习惯。  (四)通过讲解、问答、小品、游戏等班会方式来告
期刊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政策的普及,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农村初中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农村初中生辍学的现象随处可见。笔者将针对农村初中生辍学的现象进行进一步探讨,分析农村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初中生辍学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  一、背景  习近平同志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