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级水平留学生在语音音素和语流方面仍存在一些偏误。从这些偏误表现可以看出当前对来华留学生语音教学的现状尚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在语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语音能力的提高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级水平 留学生 语音偏误 语音教学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语音教学在各种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来华留学生的语音教学目的在于让留学生学会汉语普通话,并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本文对高级水平留学生的语音偏误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语音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方向提出一己之见。
一、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表现
我们对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2010级秋季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班的学生进行了语音调查。这些学生学习汉语的平均时间为6年,汉语水平均达到了高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偏误表现如下:
(一)语音音素偏误表现
总偏误537个,偏误率为26.9%。其中,声母出现95个偏误,偏误率为17.7%;韵母出现364个偏误,偏误率为67.8%;声调出现78个偏误,偏误率为14.5%。
1.韵母偏误表现
1)介音丢失或时值太长,占14%。一是介音丢失或残缺,如“guān”和“guāng”中,学生就容易把介音“u”丢失,听起来像“gān”和“gāng”。二是介音和声母结合不够紧密,听感上介音时值太长。如“biǎo”“piào”的发音,介音i发音过长,失去了汉语发音的自然度。
2)韵腹丢失或不响亮,占18.4%。测试显示,以“iu、ui、un”为韵母的音节偏误较为集中,主要体现在韵腹丢失。在“xiān”“chǎn”“xiǎo”等音节中,偏误表现为“a”的发音听起来不响亮,影响了发音的准确自然。
3)韵尾趋向不明显,占28%。主要集中在以“ai” “ao”“iao”为韵母的音节中,其偏误表现主要是韵尾丢失或收声不到位致使发音变形。如“shǎo”因收音不到位,听起来像“shǎ”。
4)韵尾的音色不稳定,占12.4%。这类偏误导致发音变形,影响准确性。
2.声母偏误表现
声母偏误中,发音部位偏移占了主要部分,占79%,集中出现在舌尖后音和舌面音。比如:舌尖后音成阻部位靠前,介于舌尖前音和后音之间;舌面音的成阻部位靠前,有尖音化倾向等。发音方法的偏误占21%,集中体现在塞音、擦音和塞擦音的混淆,比如将“ch”读成“sh”,“q”读成“x”。
3.声调偏误表现
声调偏误比例最高的是上声,占37.2%,主要表现为下降不够或者是没有下降直接上升,听起来像阳平。其次是去声,占29.4%,表现为起点太低或没有下降的过程。阳平偏误占19.2%,表现为起点太高,没有上升的过程。阴平偏误占15.3%,主要表现为起点低,发音不平稳。
(二)语流层面偏误表现
语流层面的偏误主要通过短文的朗读体现出来。在所有学生中,仅有4人能较为流畅地进行朗读。80%的学生表现为语流不畅,不能根据短文的内容和情感进行韵律特征的表达。主要表现如下:
缺乏停顿意识,随意停顿。停顿的位置完全根据生理换气的需求或个人习惯,考虑语意的连贯紧密不够。
缺乏重音意识,表达平淡。不能根据内容合理地设置重音,听起来平均用力或一字一顿现象较多。
语调偏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乏变化,念的倾向严重。二是受母语影响,语调不符合汉语韵律特点。当然,语调偏误的表现较为复杂,有的是受声调的影响,有的受重音的影响、有的是没有根据句子结构进行变化等等。
二、从语音偏误看高级水平留学生语音教学现状
(一)语音教学地位薄弱
从调查中看到,这些留学生虽然达到汉语高级水平,但语音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正像有学者感叹的:“不仅一、二年级的学生存在很多严重的语音错误,就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其语音方面的问题也不少。甚至许多已经作为‘成品’在毕业典礼上‘展示’的学生,发音错误也仍然很多,包括声、韵、调等各种音节成分的错误。”(张宝林,2005)。语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地位薄弱。
(二)韵律部分被忽视
语音教学内容中,声韵调部分较受重视,而韵律部分往往被忽视。留学生的语音偏误中,体现在汉语韵律方面的更为突出。很多学生完全没有韵律意识,不知道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来设置停延、重音,进行语调、节奏的变化。因此,语流缺乏流畅度和自然度。甚至有些声韵调偏误极少的学生也不能流畅地朗读一段文章,表述言不达意,支离破碎。在对学生的访问中,绝大部分同学说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韵律方面的学习。这说明,在语音教学中,声韵调占了主要位置,而韵律教学完全被忽视了。
(三)韵母教学被忽视
声韵调教学中,声调教学较受重视,而韵母教学被忽视。汉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声调的学习对外国人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在音素教学中,声调教学一直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认可,林焘认为“在汉语语音基本结构阶段,声调教学比声母和韵母教学更为重要一些。”其原因在于“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并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语音层次。”(林焘,1996)。这种认识在学生的语音偏误中得到集中体现,最难学习的声调偏误比例最小,因为是语音教学中着力最多的部分;而最容易学习的韵母偏误比例反而最大,因为在语音教学中没当作重点。
三、从语音偏误看高级水平留学生语音教学改进方向
(一)完善语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韵律意识
语音教学内容通常分为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音素教学只管声、韵、调,至多管到汉语备用单位(词语)内部的语音问题;语流教学则要把包括轻重音、停顿、语调等韵律特征的所有的语音内容都纳入教学计划。语音的教学过程通常如此:“在汉语教学的开始阶段安排2~3周时间集中进行语音教学”(张宝林,2005)。此后,再无集中的时间学习语音方面的内容,对于二年级以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语音错误,是否指出并予以纠正就只能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因素了。至于更高层次的语音教学,如韵律特征的教学,则更不在教学内容之列了。因此,学生在语流方面出现的这些偏误就不足为怪了。
语音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个人可以自己学习主动扩展词汇和语法点,可是很难完全靠自己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而且正确的发音习惯必须在反复的操练、纠正中得以形成。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单音节、双音节甚至多音节声韵调的准确并不意味着语音学习的成功。因为这些音节在连续的语流中必然会相互影响发生变化。所以,如果要保证语音教学效果,就必须做到首先完善语音教学内容,让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相结合;其次,让语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当最初的音素教学完成后就束之高阁,听之任之。
当然,如果我们不分教学对象,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的语音教学内容加给学生是不现实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对象的需要和实际接收水平结合起来作一个合理的分布安排。在初级阶段,以音素教学为主,语流教学为辅。可以继承传统的做法,集中时间让学生熟悉了解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规律。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主要在口语课中)应该争取每次课都安排一些语音教学内容,对学生常出现的语音偏误进行纠正。同时,适当灌输语流中的韵律意识。可以安排一些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进行轻重音的朗读练习,选取一些较短的典型的句子进行语调的模仿练习。
进入中级阶段后,逐渐由音素教学过渡到语流教学。应有集中的时间较为系统地为学生讲授汉语韵律特征的知识,同时进行口头操练。在音素教学方面则重点对初级阶段遗留的声韵调问题进行纠正,注重发音的标准自然。
高级阶段完全以语流教学为主。在中级阶段的基础上,可以选用不同语体、篇幅较长的材料进行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风格的表达。同时,对声韵调的遗留问题仍然不能放松,只要出现就应纠正。
(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与语法、汉字阅读等其他课型相比,语音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缺乏直观性。其次,语音转瞬即逝,不像一个汉字可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看。学生的发音可能第一遍正确,但转瞬间第二遍可能就错了。第三,我们的教学对象多数没有语言学背景,特别是没有语音学背景。鉴于这些特点,改善语音教学方法是提高语音教学质量的必经之道。
首先,我们应该增加语音教学的直观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为这一想法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语音动态分析和显示。发音时舌位、颚位、唇形的变化过程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演示。这样不但增加了语音教学的直观性,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除了技术手段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体态语来实现直观性。比如,借助手势可以把一些看不到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来。一个具体的形象化的手势可以使枯燥的语音讲解和练习变得生动起来。(张园,2002)
其次,丰富教学手段。针对语音教学机械性重复易枯燥的特点,教师可以变换更多的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绕口令、诗歌朗读等材料丰富练习,也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加强针对性,重视特例。比如特殊的书写形式iu、ui、un,读的时候应该注意韵腹的完整。对一些相近的、难度大的读音也要重点强调,如i和e,传统的语音教学往往强调舌尖元音i和舌面元音i的教学,其实应该加强“zi、ci、si”和“ze、ce、se”两组音的辨析。
(三)提高教师语音能力和语音教学水平
语音教学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因此作为教学设计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其语音能力和教学水平就至关重要了。一个合格的汉语语音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语音理论素养,而且应该有敏锐的听音、辨音能力以及有效的纠音能力,同时自己的普通话也应该标准地道,能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能把语音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教学手段,通过合适的方式教给学生。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显然大部分教师还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通过培训强化,改善教师的语音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改善语音教学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3).
[2]张宝林.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6).
[3]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4]李泉,关蕾.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J].汉语学习,2009,(2).
[5]张园.手势在语音教学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
(任前方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100024;李金津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
关键词:高级水平 留学生 语音偏误 语音教学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语音教学在各种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来华留学生的语音教学目的在于让留学生学会汉语普通话,并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本文对高级水平留学生的语音偏误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语音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方向提出一己之见。
一、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表现
我们对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2010级秋季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班的学生进行了语音调查。这些学生学习汉语的平均时间为6年,汉语水平均达到了高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偏误表现如下:
(一)语音音素偏误表现
总偏误537个,偏误率为26.9%。其中,声母出现95个偏误,偏误率为17.7%;韵母出现364个偏误,偏误率为67.8%;声调出现78个偏误,偏误率为14.5%。
1.韵母偏误表现
1)介音丢失或时值太长,占14%。一是介音丢失或残缺,如“guān”和“guāng”中,学生就容易把介音“u”丢失,听起来像“gān”和“gāng”。二是介音和声母结合不够紧密,听感上介音时值太长。如“biǎo”“piào”的发音,介音i发音过长,失去了汉语发音的自然度。
2)韵腹丢失或不响亮,占18.4%。测试显示,以“iu、ui、un”为韵母的音节偏误较为集中,主要体现在韵腹丢失。在“xiān”“chǎn”“xiǎo”等音节中,偏误表现为“a”的发音听起来不响亮,影响了发音的准确自然。
3)韵尾趋向不明显,占28%。主要集中在以“ai” “ao”“iao”为韵母的音节中,其偏误表现主要是韵尾丢失或收声不到位致使发音变形。如“shǎo”因收音不到位,听起来像“shǎ”。
4)韵尾的音色不稳定,占12.4%。这类偏误导致发音变形,影响准确性。
2.声母偏误表现
声母偏误中,发音部位偏移占了主要部分,占79%,集中出现在舌尖后音和舌面音。比如:舌尖后音成阻部位靠前,介于舌尖前音和后音之间;舌面音的成阻部位靠前,有尖音化倾向等。发音方法的偏误占21%,集中体现在塞音、擦音和塞擦音的混淆,比如将“ch”读成“sh”,“q”读成“x”。
3.声调偏误表现
声调偏误比例最高的是上声,占37.2%,主要表现为下降不够或者是没有下降直接上升,听起来像阳平。其次是去声,占29.4%,表现为起点太低或没有下降的过程。阳平偏误占19.2%,表现为起点太高,没有上升的过程。阴平偏误占15.3%,主要表现为起点低,发音不平稳。
(二)语流层面偏误表现
语流层面的偏误主要通过短文的朗读体现出来。在所有学生中,仅有4人能较为流畅地进行朗读。80%的学生表现为语流不畅,不能根据短文的内容和情感进行韵律特征的表达。主要表现如下:
缺乏停顿意识,随意停顿。停顿的位置完全根据生理换气的需求或个人习惯,考虑语意的连贯紧密不够。
缺乏重音意识,表达平淡。不能根据内容合理地设置重音,听起来平均用力或一字一顿现象较多。
语调偏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乏变化,念的倾向严重。二是受母语影响,语调不符合汉语韵律特点。当然,语调偏误的表现较为复杂,有的是受声调的影响,有的受重音的影响、有的是没有根据句子结构进行变化等等。
二、从语音偏误看高级水平留学生语音教学现状
(一)语音教学地位薄弱
从调查中看到,这些留学生虽然达到汉语高级水平,但语音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正像有学者感叹的:“不仅一、二年级的学生存在很多严重的语音错误,就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其语音方面的问题也不少。甚至许多已经作为‘成品’在毕业典礼上‘展示’的学生,发音错误也仍然很多,包括声、韵、调等各种音节成分的错误。”(张宝林,2005)。语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地位薄弱。
(二)韵律部分被忽视
语音教学内容中,声韵调部分较受重视,而韵律部分往往被忽视。留学生的语音偏误中,体现在汉语韵律方面的更为突出。很多学生完全没有韵律意识,不知道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来设置停延、重音,进行语调、节奏的变化。因此,语流缺乏流畅度和自然度。甚至有些声韵调偏误极少的学生也不能流畅地朗读一段文章,表述言不达意,支离破碎。在对学生的访问中,绝大部分同学说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韵律方面的学习。这说明,在语音教学中,声韵调占了主要位置,而韵律教学完全被忽视了。
(三)韵母教学被忽视
声韵调教学中,声调教学较受重视,而韵母教学被忽视。汉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声调的学习对外国人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在音素教学中,声调教学一直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认可,林焘认为“在汉语语音基本结构阶段,声调教学比声母和韵母教学更为重要一些。”其原因在于“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并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语音层次。”(林焘,1996)。这种认识在学生的语音偏误中得到集中体现,最难学习的声调偏误比例最小,因为是语音教学中着力最多的部分;而最容易学习的韵母偏误比例反而最大,因为在语音教学中没当作重点。
三、从语音偏误看高级水平留学生语音教学改进方向
(一)完善语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韵律意识
语音教学内容通常分为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音素教学只管声、韵、调,至多管到汉语备用单位(词语)内部的语音问题;语流教学则要把包括轻重音、停顿、语调等韵律特征的所有的语音内容都纳入教学计划。语音的教学过程通常如此:“在汉语教学的开始阶段安排2~3周时间集中进行语音教学”(张宝林,2005)。此后,再无集中的时间学习语音方面的内容,对于二年级以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语音错误,是否指出并予以纠正就只能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因素了。至于更高层次的语音教学,如韵律特征的教学,则更不在教学内容之列了。因此,学生在语流方面出现的这些偏误就不足为怪了。
语音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个人可以自己学习主动扩展词汇和语法点,可是很难完全靠自己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而且正确的发音习惯必须在反复的操练、纠正中得以形成。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单音节、双音节甚至多音节声韵调的准确并不意味着语音学习的成功。因为这些音节在连续的语流中必然会相互影响发生变化。所以,如果要保证语音教学效果,就必须做到首先完善语音教学内容,让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相结合;其次,让语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当最初的音素教学完成后就束之高阁,听之任之。
当然,如果我们不分教学对象,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的语音教学内容加给学生是不现实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对象的需要和实际接收水平结合起来作一个合理的分布安排。在初级阶段,以音素教学为主,语流教学为辅。可以继承传统的做法,集中时间让学生熟悉了解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规律。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主要在口语课中)应该争取每次课都安排一些语音教学内容,对学生常出现的语音偏误进行纠正。同时,适当灌输语流中的韵律意识。可以安排一些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进行轻重音的朗读练习,选取一些较短的典型的句子进行语调的模仿练习。
进入中级阶段后,逐渐由音素教学过渡到语流教学。应有集中的时间较为系统地为学生讲授汉语韵律特征的知识,同时进行口头操练。在音素教学方面则重点对初级阶段遗留的声韵调问题进行纠正,注重发音的标准自然。
高级阶段完全以语流教学为主。在中级阶段的基础上,可以选用不同语体、篇幅较长的材料进行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风格的表达。同时,对声韵调的遗留问题仍然不能放松,只要出现就应纠正。
(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与语法、汉字阅读等其他课型相比,语音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缺乏直观性。其次,语音转瞬即逝,不像一个汉字可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看。学生的发音可能第一遍正确,但转瞬间第二遍可能就错了。第三,我们的教学对象多数没有语言学背景,特别是没有语音学背景。鉴于这些特点,改善语音教学方法是提高语音教学质量的必经之道。
首先,我们应该增加语音教学的直观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为这一想法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语音动态分析和显示。发音时舌位、颚位、唇形的变化过程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演示。这样不但增加了语音教学的直观性,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除了技术手段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体态语来实现直观性。比如,借助手势可以把一些看不到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来。一个具体的形象化的手势可以使枯燥的语音讲解和练习变得生动起来。(张园,2002)
其次,丰富教学手段。针对语音教学机械性重复易枯燥的特点,教师可以变换更多的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绕口令、诗歌朗读等材料丰富练习,也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加强针对性,重视特例。比如特殊的书写形式iu、ui、un,读的时候应该注意韵腹的完整。对一些相近的、难度大的读音也要重点强调,如i和e,传统的语音教学往往强调舌尖元音i和舌面元音i的教学,其实应该加强“zi、ci、si”和“ze、ce、se”两组音的辨析。
(三)提高教师语音能力和语音教学水平
语音教学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因此作为教学设计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其语音能力和教学水平就至关重要了。一个合格的汉语语音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语音理论素养,而且应该有敏锐的听音、辨音能力以及有效的纠音能力,同时自己的普通话也应该标准地道,能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能把语音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教学手段,通过合适的方式教给学生。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显然大部分教师还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通过培训强化,改善教师的语音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改善语音教学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3).
[2]张宝林.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6).
[3]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4]李泉,关蕾.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J].汉语学习,2009,(2).
[5]张园.手势在语音教学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
(任前方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100024;李金津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