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出版角度浅谈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e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和2000年至今的国产纪录片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概括性描述,继而从拍摄题材变化、拍摄技术变化和传播方式变化三个方面对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产纪录片;拍摄题材;拍摄视角;未来发展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人们对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此时充斥在我国人民眼前大小屏幕上的却大多是模仿韩国的以真人秀为代表的综艺节目,这些综艺节目娱乐有余,却文化性不足,属于典型的快餐节目,看后即忘,很难真正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综艺节目增多,但真正能走进观众心中的节目却越来越少,这不能不算是我国电视和网络节目发展的尴尬阶段。
  而就在此刻,以《舌尖上的中国》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的国产纪录片却杀出重围,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两部纪录片都是一经播出,就广泛收获好评,网络上经久不息的话题讨论度和几大视频网站上多达几百万的视频播放量都足以显示,这样的节目就是现在观众真正需要的节目。纪录片,这个似乎已经在我国大众眼前消失很久的节目形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和让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又回来了。
  然而,仅有两部纪录片的成功并不能真正代表国产纪录片的光辉岁月就要到来,我国的纪录片产业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步一步走向辉煌,还有很多努力要做。本文就旨在通过对我国国产纪录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简要概括,进而探析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要点和方向。
  一、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通俗意义上讲,纪录片就是创作者对真实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进行跟踪拍摄,力求展现真人真物的真实生活状态,随后辅以一些艺术加工手法,最终以电影或者电视节目的展现形式表达出来。通常其表达内容都是客观、公正、且发人深思的。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人民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不足,所以我国的纪录片行业发展得也十分缓慢。再加上特殊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因素,此时我国拍摄的纪录片非但内容和画面不够精彩出色,还大都带有浓浓的政治色彩,其中以新闻纪录片最为常见。
  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之前,这一时期我国人民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效益和崭新的生活。此时,我国和国际其他国家的文化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从事电影、电视和纪录片行业的工作人员的拍摄理念和手法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观念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内外在因素都在推动着我国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拍摄的纪录片题材不再局限于政治新闻纪录片,而是广泛取材,包括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军事战争片等等。
  2000年至今,我国纪录片行业正式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群众也更加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所以早期传统的、叙事节奏缓慢的、教化意味强烈的纪录片几乎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下人们的生活需要,逐渐要被市场淘汰。这十多年里,评价高的、影响广泛的纪录片比如《大国崛起》《故宫100》《舌尖上的中国》《最美中国》《鸟瞰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皆是叙事节奏清晰明了,剪辑快速,声音画面完美契合,并且又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可以说甚是符合现代中国人心理需要和生活节奏。而这也正是国产纪录片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二、我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要素及其方向
  (一)拍摄题材的变化
  1、题材的多形性
  从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和近些年受到广泛瞩目的纪录片类型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加之特殊的政治制度和刚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科学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我国的纪录片拍摄取材更多地集中在人文历史方面,而较少关注现实社会题材和自然科学题材。这无疑是不利于我国国产纪录片的多样化发展的。纪录片作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时代特征的记录者,有权利更有义务重点聚焦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现实热点话题,通过真实、客观的拍摄记录,向广大人民群众揭露事情的真相,展示事情的原委,引发群众的思考与反省,以此才真正算得上是记录时代的声音。这也应该是所有纪录片从业人员引以为傲的源泉。
  除了缺少更多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外,我国上好的自然科学题材纪录片也寥寥无几。央视九套的纪录频道曾经播放过很多品质极佳的有关自然风光、自然科学题材的优秀纪录片,比如《地球脉动》《南太平洋》《非洲》《冰冻星球》等等,然而这些名震一时、引得人们交口称赞的纪录片都是引进BBC或美国电视台的纪录片,到目前为止,我国还从未拍摄出来过能和这些纪录片比肩的同等质量的自然科学片,这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缺憾。而想要弥补这些遗憾,更绝非一日之功,这背后所仰仗的不仅仅是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力量,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和为了拍好片子可以守候多年的耐心。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自然科學教育的不断普及,更多具有开阔眼界和先进拍摄理念的人才逐渐进入纪录片工作领域,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拍摄出更多高质量的自然科学纪录片。
  2、题材视角的变化
  在我国时间不长的纪录片史里,特别是2000年以前,大多数纪录片中都弘扬着一股主旋律的味道,讲述的视角也是从上而下的精英视角,文案和旁白经常渗透着大量的说教意味,或者掺杂着许多突如其来的煽情桥段,很多时候这都让观众难以理解,甚至感到莫名的尴尬和不适。这无疑是脱离普通观众的,尤其是在每个人都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今天,可想而知这样精英视角的纪录片的市场只会变得越来越萎缩。从近些年受欢迎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出,如今观众正在摒弃说教意味浓的纪录片,取而代之的是接地气的、风趣幽默的、能和现代网络社会相融合的纪录片。人们已经厌弃了高高在上的指引教导式宣传,只有改用和普通群众相接轨的平民视角,在客观讲述中添加一些时髦用语,以此谆谆善诱,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   (二)拍摄技术的变化
  1、剪辑节奏和文案旁白的变化
  现如今随着新技术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以往以人文历史题材为主的那种叙事节奏缓慢、文案冗长复杂、旁白语调拖沓的纪录片已经愈来愈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了。纪录片既然以作为记录时代特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为己任,那么其技术的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潮流,符合时代的发展节奏。以这些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其剪辑风格快速清晰,层次分明,需要深入刻画的情节循序渐进,不该拖沓的画面便一带而过,配合着轻快动听的背景音乐,甚是引人入胜。
  文案与旁白的转变更该是重中之重。现如今的观众用户都是长期沉浸在互联网中的资深网民,所习惯接受的信息大都是简洁、清晰,足以一言以蔽之的。所以傳统纪录片那种冗长、煽情、刻意说教般的文案风格已经不能再继续沿用下去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平实真切又带着几许诙谐幽默,能真正抓住观众耳朵、走进观众心里的从“平等视角”来写的文案。对于纪录片来说,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自然是不该缺少,但如何寓教于乐,让观众在轻松观看的同时思考其中深意,这才该是未来纪录片发展的方向。倘若一味的注重深刻内涵,却没有找到让观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其效益必然是有所折损的。
  2、内容情节和表演的变化
  如今大部分纪录片的拍摄技术都紧跟着时代的脚步,比如在《大明宫》和《楚国八百年》等纪录片中就用到了大量的CG技术,其画面较之前更加逼真、精致,让人很有代入感。同时在这些纪录片中也加入了很多真实演员的现场表演,配合着CG画面,使整部纪录片看起来甚至不输电影。这种运用新技术和真实表演使纪录片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的方法无疑是未来纪录片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纪录片中的演员表演水平、服化道的应用和整个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相较于国外还是存在一些差距,这也是未来国产纪录片发展需要重视的一点。
  (三)传播方式的变化
  1、新媒体的运用
  《我在故宫修文物》短短仅有三集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不久,就在B站上达到了两百多万次的播放量,极好的口碑迅速传播,微博上的话题讨论度也是节节攀升,而随后的大电影的拍摄及播出也先是在B站和其他社交媒体上造足声势,最终引起了全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广泛热议,播出效果甚佳。这一例子便让我们看清了新媒体在如今传播领域的优势。所以说,未来的纪录片行业要想拍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引起积极社会效应的一流纪录片,除了自身实力要过硬外,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广泛掌握各种宣发渠道,质量优势与传播优势相结合,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2、国际合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产纪录片想要向更高的一个台阶迈进,就需要和众多拍摄出经典纪录片的电视台和节目组开展广泛合作,比如BBC、NHK、ABC等,这些节目组拍摄纪录片时间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与他们展开深入合作,有利于国产纪录片行业取其精华,快速发展。同时这也是个软文化输出的机会。通过国际合作,很多优秀的国产纪录片也有可能在国外播出,让他国人了解中国当下发展和生活状态,有利于文化走出去。
  三、结语
  国产纪录片从其诞生之日起到现在,风风雨雨几十年,经历过低谷,也经历过高潮,但风雨不动的就是幕后从业人员始终如一的坚守与奋斗。如今国内娱乐产业风起云涌,纪录片人理应抓住此机会,推陈出新,积极寻求发展之道,为将国产纪录片带向一个新的高峰而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刘晓萍; 张茂铃. 201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热点现象述评[M].民族艺术研究,2019.
  [2]江海岸.浅议历史性题材电视纪录片的画面呈现方式[M].新闻世界,2019.
  [3]张锦.文献纪录片概念异变史考[M].当代电影,2019.
  [4]王家东.技术驱动与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样态[M].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
  [5]潘婷婷.重大主题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建构[M],2019.
  作者简介:魏一迪,女,1994年2月,民族:汉,辽宁葫芦岛人,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民报》是近代革命党人中最具影响力的政论报刊之一。其“来稿”专栏表面具有互动性,但是随着主笔人员的变化,“来稿”专栏逐渐成为革命党人以及同盟會内部不同思想的争鸣平台。《民报》“来稿”专栏互动性的背后是不同思想的宣传与争论。  关键词:《民报》;“来稿”专栏;互动性  《民报》于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办刊,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译丛、小说、
期刊
摘要: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软件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最重要的就是超级电容器在某工作环境下的续航能力以及寿命的长短。如今,对于数据的挖掘越来越深入,因此数据的预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利用Matlab强大的绘图功能对超级电容器的剩余放电时间和寿命进行合理预测,找到拟合度较高的曲线。结果表明,指数函数f(x)=aebx对
期刊
摘要:在2017年5月,Google公司开发的AlphaGo人工智能程序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冠军柯洁,随后社会的各界都掀起了一股人工智能的浪潮。人工智能甚至还被写入了政府的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已经无需置疑,并且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同时,专门为油画艺术创作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也已经涌现。那么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对未来油画艺术创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面对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冲击,本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幼儿园教师都以文字书面形式分析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使用的表征方法,往往存在遗忘重要信息等问题,而视频可以再现幼儿在活动中是如何使用各种各样的表征方法,也可以让教师看到幼儿学习的动态过程,起到重温和反思的作用,改进刺激幼儿新的表征方法。本文以学习活动《食物大市场》为例,根据《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幼儿活动的属性,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和借鉴了瑞杰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中关
期刊
摘要:社交网络依靠信息传播,信息的传递依赖于渠道,这也是一种信息的呈现方式。作为日常生活中向人们告知风险信息的方式之一,信息传递的渠道对于风险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学生在社交网络的使用频率和在社交网络上主要浏览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对社交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中学生对社交网络传播的信息的态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社交网络;知觉风险  一、社交网络知觉风险的
期刊
摘要:極简主义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作为一个先锋艺术流派,在全美的年轻一代都将抽象表现主义视为完美的样式并进行效仿时,极简主义以反叛者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以工业的机械性、非个人化、物性的艺术形式抨击抽象表现主义的感情过剩。其中极简主义雕塑又因对当代雕塑的观念、技术、材料、位置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弄清极简主义艺术家对空间
期刊
摘要:本篇论文以古典舞《吉祥天》为例,分析在舞蹈作品中舞蹈与音乐节奏的关系。笔者从舞蹈作品出发在三个层面上分析音乐节奏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作品节拍与节奏之间的关系,分析作品中的节拍类型与节奏相呼应,带来的听觉效果;然后分析舞蹈風格和节奏的关系,从舞蹈动作分析,动作的质感、形象、风格与不同节奏之间配合带来视觉效果与情绪体验;最后对作品中的主要元素节奏进行多层次对比,分析舞蹈动律与音乐律动之间的关系。 
期刊
摘要:脱贫攻坚是一项重要任务,是全局性工作,要发挥体育行业在脱贫攻坚中特有优势,近期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将体育扶贫融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本文通过对甘洛县旅游资源调查,从休闲体育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开展特色休闲体育旅游对甘洛县脱贫在丰富改善产业结构、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提升区域形象改善投资环境、身心健康与文明新风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培训与就
期刊
摘要:人类置身的新闻环境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本文就是在对新闻有一定接触与了解的基础上,对世界新闻发展状况做一个整体观照,介绍目前世界新闻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并分别对其主要矛盾做一定的分析。重点从不平衡状态产生的原因入手,具体以经济、政治、科技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其中,经济实力分化主要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传媒集团与资本运作两方面;政治间接影响体现在政治局势与政治制度等与之相关的因素点;而科技水平也在新闻传
期刊
摘要:19世纪初,中华民族正处于军阀混战,内忧外患的存亡之际。在对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以及探索的路途上。孙中山设想通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以及民生主义所构成的三民主义思想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统治,消除封建残余影响。其中,民权思想尤为重要,但实践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的进步性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对我在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一定价值。由于受到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