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养成“悟”的习惯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Bird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高效课堂不再是满堂灌,填鸭式。 高效的课堂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而这学习不是盲目的,是有的方矢。我认为学习过程是悟的过程,只有悟出的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悟出的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记,悟更易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悟不是凭空出现的,更不是胡思乱想。养成悟的习惯尤其重要。
  一、悟需要地理语言
  高效课堂注重小组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归纳结果。归纳的内容地理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用地理语言(专业术语),用地理语言进行归纳显得有方向,更易找到探究的方向,显得学生归纳的水平较“专业”。更易对问题产生“悟”。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抽象的。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用地理语言,用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例如学习某国或地区的地理时,引导学生归纳区域地理知识时,使用地理语言,如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进行学习归纳。又如平时教学中学生经常说这个地方的下雨多,那个地方下雨少。作为地理教师引导学生用地理语言纠正学生的说法。应说年降水量多,年降水量少。有了地理语言更易自主学习,悟出地理的“道道”。学生展示归纳的成果时,学生就会用地理语言进行展示,展示显得学生更具有专业性。能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二、悟需要地理方向
  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而在学习中不能盲目瞎看,盲目学习。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学不到知识,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更谈不上高效。为了悟,作为教师必须给学生确定悟的地理方向。方向是具体的,难度适中,可操作的,学生可探究的。例如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出此问题时,让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分析问题可不能盲目的,胡思乱想。为了能悟出此关系,地理老师引导学生确定悟的方向,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学生有了悟的方向,学生可以迅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有利于养成此学习方法,有利于悟习惯的养成。
  三、悟需要地理思考
  学生悟的过程就是地理思考的过程,学生的思考也不能胡思乱想,这样的思考没有效果,不利于解决地理问题。作为地理老师引导学生会地理思考,掌握规律,更易达到悟。地理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理现象的背后离不开地理规律,离不开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性。思考过程理清有那些地理要素,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各要素之间是否相互影响。有这种思考方法更利于达到悟。例如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引导学生罗列出影响畜牧业的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等方面。罗列了地理要素后,让学生去思考各要素之间是否有联系,要素是怎样影响畜牧业的。学习中要惯用地理思考,让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有了地理思考更易让学生悟出地理的“道道”。学生更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悟需要地理读图
  地理图像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地理學习离不开地图,学生悟的过程更要重视读图,让学生养成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习惯,及利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有了读图的习惯更易让学生养成悟的习惯。例如美国的领土组成、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等。引导学生通过美国地图来展示悟的成果。图文并茂更让学生接受,更显得学生专业。读图更易让学生产生悟。
  如果养成悟的习惯,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更易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下面两例分别取材于实际生活的节水问题和个人收入所得税的问题,它能通过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使问题获解,是考察建模能力的好题。但遗憾的是一些参考解答的建模不够合理,甚至由于建模不合理出现解答错误的情况。本人认为此类应用题易建立不等式模型解之。  例1.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城市制定了以下水费收费办法:每户每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时,每立方米收费1.0元并加收0.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超过7立方米的部分每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入门教学要针对初中生的特点,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化学开端,最主要的是利用兴趣,激发和发展他们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能够顺利地从好奇的“试一试”,过渡到充分运用大脑的“想一想”,从不稳定的“几分钟热度”,顺利过渡到定向追求的“冷思索”,这样的心里过程,是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  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我都是严格按照课本的内容及顺序进行着;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一些表
期刊
近些年来,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民教育观念的转变,进城务工子女越来越多,农村拆迁户增加,农村户口进城购房、学校服务半径大等原因,导致城区学校班额大大超过教育部规定标准,最大班额78人,学生由最初的四百多名增至一千二百多名,学校所有班级平均每班68人。班额过大,严重“超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就会不充分,师生近距离的交流也很难实施。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如何让数学教学灵动起来,让每个学
期刊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方向,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依据现代创新教育教学原理,联系农村学生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
期刊
作为小学老师,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为10—15分钟。这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如何解决上述問题,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众所周知,枯燥的数字和低学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半速记”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小学一
期刊
物理图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优点有:一是能形象直观地表达许多物理过程和规律;二是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思路清晰,分析过程巧妙、灵活,使问题解答起来变得简单。从历年来高考中出现的有关图象问题来看,高考命题在这个领域几乎“深不可测”,究其原因,图象问题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极大作用。本文就直线运动中v-t 图象的教学谈几点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数学教育家斯卡特金子也强调过:未经人们积极情感和加温的知识,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被人遗忘。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巧妙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练习听算设疑,导入新课
期刊
时下,许多老师都面临这样的困惑,就是课堂沉闷无趣,活跃不起来。沉闷的课堂既不利学生学习,也不利教师教学开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我想到了多法同用。  教师上课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如果一节课,单纯一种方法进行到底,往往容易造成课堂的沉闷,特别是老师讲授过多更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所以,我们县提出了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不得多于20分钟。一节课,教师教师讲
期刊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本单元在2、3、4的乘法口诀后面即教材的第58页,编排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试题。这样编排,一方面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这样编排是科学合理的。然而,我的学生在
期刊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种语言,它在各个阶段的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平时在生活中,能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微乎其微,所以,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能更高效的学好英语是摆在所有英语教师面前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能更高效的学好英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灵活应用“英语小口诀”  相比平时给学生讲一些单词的用法,还不如直接让学生背诵一些简单而精炼的用法口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