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后的中国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将7月1日作为正式的周年纪念日,但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召开的。
  向前追溯近四分之三个世纪,1848年2月,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这部在人类历史上最具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著作,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向人们提供了社会转型的一种愿景,即没有剥削者或被剥削者存在,物质财富可均等获取,每个人都拥有相同公民权利的社会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向中国传来了马列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早在1915年,支持列宁主义和世界革命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五四运动的革命先行者就创办了《新青年》杂志,最早在中国传播和推动共产主义运动。这些中国先进分子怀揣着让世界变得更加公正的理想,开始谋划建党的准备工作。
  1921年3月召開了共产主义团体会议,会上发表了关于其目标和原则的宣言。这次会议为建党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李达的领导下,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做了筹备。
  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出席1921年7月23 日召开的中共一大,到会的13人代表了当时全国的五十几名共产主义战士,他们是:上海代表李达和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和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和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和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和邓恩铭,广州代表陈公博和旅日代表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陈独秀当时身在广州,无法前往上海。作为观察员,来自莫斯科的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代表共产国际出席了会议。
  当时的中国已然贫困交加,这些聚集在上海的人试图为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寻找一条道路。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没有出席一大,代表们仍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与张国焘和李达共同组成党的第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会议始于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在被当地政府密探发现后遭到租界巡捕房围捕,迫使会议成员离开上海约100 公里,在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继续举行会议。
  出生在湖南韶山的毛泽东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看到了农民的革命潜力,重振了中国社会之精神。在经历过长征和国内革命战争后,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76年 9 月9日,执政27年的毛泽东去世,华国锋接替了他。之后1978年权力移交给务实的邓小平,邓开启了经济和体制改革,引导国家的经济政策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相继接任最高领导人,中国的改革在继任者中不断得到加强。习近平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正致力于在多边主义的基础上带领中国走向新的改革开放。“一带一路”这一明星项目和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加倍努力的承诺,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之际,无论我们是否赞同其主张,拥有近 9200 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之一。作为国家的脊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巨大转型,从极端贫困变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光影如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党早年曾势力单薄,而今已成功造就超5亿的中等收入群体。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懂得与时俱进,使中国成为世界唯一40年来实现高度成长的国家。自1979 年以来,我访问了四川、云南等省份,西藏和内蒙古等自治区,以及北京和上海等城市,成为这片土地和人民所经历变化的忠实见证者。
  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北京或重庆、成都等其他中国城市中几乎没有机动车,而是充满了难以计数的由自行车组成的川流人群。
  北京大街上的影像和记忆给我留下深刻回忆。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人穿着蓝色、绿色,还有些灰色的统一制式服装,叫做“毛式中山装”,而这款服装的原型“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推广普及的。北京天安门前长安街双向拥挤的自行车流与如今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市民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与拥挤的车流汇聚在一起,车流中既有国产品牌也有进口品牌,其中不乏连我们许多西方人都买不起的豪华品牌。
  在这一百年,特别是最近这40年中,在中国民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转型。而在欧洲同样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来的更平缓,没有这么强烈。
  当今世界第二强国的民众,希望他们的领导人巩固发展成果,能够与所有国家和谐共处,共享繁荣。我们西班牙中国友好协会在将近 35年时间里一直致力于维护与像中国这样在世界舞台上负有重要责任的大国之间的友谊纽带。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所起到的作用是最突出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共产党人在历届代表大会上竭力推动创新,推动政府实施有利于整个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的方案,并顺应中国的历史。
  祝贺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
  ◆作者为西班牙中国友好协会主席。
其他文献
在1921年7月的一天,没有人能想到聚集在简陋桌子旁的13人所创造的党派,日后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  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年,回顾当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毫无疑问,这13个人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变革壮举。  那些创始人,或多或少拥有这样的信念和决心:团结和解放人民的事业不是胜利就是灭亡。  为了了解这一壮举的重要性,有必要记住,中国经历了至少一个世纪的外国入侵、军
期刊
我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土耳其友好协会及中国18个省市友协代表与土耳其中国友好协会、土耳其妇女友好文化交流协会、土耳其马尔马拉战略与社会研究基金会、土耳其商业促进和友好协会代表于2021年8月4日以“民间力量推动实现中土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主题举行视频对话会,就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坦诚、友好、深入交流,并一致同意发表以下联合倡议:  我们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敌人
期刊
7月30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东盟协会在京以视频形式举办“2021年中国—东盟民间友好组织领导人特别会晤”。中国与东盟10国民间友好组织领导人围绕“团结抗疫,推动经济复苏,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并一致同意发表《关于加强团结合作、反对疫情政治化的共同宣言》。全文如下:  我们,来自中国与东盟10国的民间友好组织领导人,于2021年7月30日
期刊
6月18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斯诺”国际论坛在延安成功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陕西省副省长魏建锋、延安市长薛占海出席论坛并讲话。伊莎白·柯鲁克之子、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爱泼斯坦夫人黄浣碧,傅莱夫人江国珍,海伦·斯诺侄子埃里克·福斯特,汉斯·米勒与中村京子之子米德华,郑律成女儿郑小提,阳早、寒春之子阳和平等著名国际友人的亲属,部分在华工作
期刊
回顾我的外交生涯,有11年半是在中国度过的。1980至1985年,我担任马来西亚驻华外交官。13年后,即1998年,我就任马来西亚第八任驻华大使。我非常珍视在中国的这两段时光。两次来华任职让我有机会目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看到中国的沧桑巨变以及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1980年9月,我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此时距离文化大革命结束和改革开放开始已经过了四年。在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带领下,中国已稳步走上现代化
期刊
6月22日,中国邛崃市与日本多治见市举行线上签约仪式,邛崃市市长王德彰、多治见市市长古川雅典分别代表两市政府签署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成都崃岭投资集团与多治见陶瓷器批发商业协同组合签署了商贸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刘晓军、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主任朱丹在线致辞,向两地缔结友好合作关系表示诚挚祝贺。成都市政府外办、多治见市议会等两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邛崃市是四
期刊
南京作为明初的都城,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这段伟大航行的终点,正是意大利。往事越千年,丝路双城结前缘  “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  ——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  1980年2月,在外交部牵线、全国对外友协促成,前驻意大使张越的推动下,南京市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结为友好城市。这是江苏省对欧的第一对友城,也是中欧之间的第三对友城。从此揭开了江苏对欧交往的崭新
期刊
“我们怀着神圣的爱,  保卫祖国同仇敌忾,  自由,自由,可亲可爱,  为自由而战多豪迈!  高唱战歌夺取胜利,  胜利旗帜迎风展开,  自由胜利我们光彩,  垂死敌人目瞪口呆!……”  谈起老师戴维·柯鲁克,年已九旬的外交家周南,躺在北京医院病床上,用法语为我唱起《马赛曲》。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鼓舞斗志的自由赞歌;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也广泛流传。  那天是2018年5月16日上午,明媚阳光洒进病房
期刊
啊,长城!……你是通往永恒之路,  沿着你走下去就会失去自我。  然而,何必死守着一个“自我”,  如果换来的是永恒!  而况天下田野尽敞怀抱,  也容不下我的灵魂.  一个“自我”有何用?  携起手来,我们的力量会强大无穷;  善意使我们团结在一起,  凝聚成不可分割的一体。  我并不需要变得更加谦虚,  因为我早已抛却了傲气。  人们心中的焦虑,虚无缥缈,又十分可笑,  如同这条命运之路上的埃
期刊
玩体验、玩技巧、玩积累、玩价值感,玩家的花样越玩越多,架式越玩越大。运动、装备、视野,他们被强大的好奇召唤,被热烈的兴趣点燃,一头扎进自我沉迷的深海。他们有最笃定的信念,最卖力的头脑,最浪漫的情怀,甚至最无畏的勇气。他们心无杂念,用区别化的生存方式迷倒了自己,也感化了众生。   生活在成都的田,几乎总是与荒野为伴,徒步、探险、摄影,聆听自然的声音,在篝火边观察壮美的星空,在溪流边品尝泉水的甘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