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放发展是当今中国发展理念的重要部分。中国正在深度参与全球化、日益开放发展,承担起世界振兴的大国责任。在此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多领域、多层次的压力和挑战,也就是各种各样的风险。
【关键词】 中国 开放发展 国际法 风险
1 疏离国际法开放发展的风险与评估
1.1疏离国际法开放发展的风险表现。一国以疏离国际法的方式推进自身的开放发展,遇到的风险总体上可归结为认同风险和声誉风险。
1.1.1偏离国际法发展导致身份认同的风险。身份认同风险是国家自身和其他国际行为体对于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和身份的认同。偏离了作为国际交往基础设施的国际法,也就脱离了大多数国家人认可的轨道,国家同时遇到了一系列的此类风险。
1.1.2偏离国际法发展导致声誉降低的风险。对于国家而言,发展是一条长期而缓慢的路程,可能并不仅仅在于其一时一刻、一事一处的成败。正如一国可以赢得很多战斗、战役,却会输掉整个的战争。所以,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利益获得,而更应当考虑能否长期的保证和认可它的利益。而这种长期的利益实际上是基于该国的国际形象,此种形象往往与文化紧密相关,文化的构成、形象的确立,更多是来自于该国的法律表达,也就是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的具体策略。
1.2认同风险与声誉风险的不可克服性。在已经发现习惯于疏离国际法而进行开放发展的思路中潜在的问题、了解此种路径依赖所可能带来的国家发展路途上的风险,就有必要进一步对于此种风险的严重性及其后果进行评估。
1.2.1 国际法的制度弹性与观念力量。分析此种后果,必然先从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存在开始。国际法虽然在形式上主要体现条约、习惯,但是背后还有一种观念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学理上被称为自然法,在国际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渊源)上被称为“一般法律原则”,在一般生活中被称为公理和正义。
1.2.2 认同风险和声誉风险具有系统性。国家采取疏离国际法的方式去寻求开放发展的道路,其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外部的身份认同 和声誉评价。进而言之,当一个国家遇到争端、其他国家在采取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之时,这一国家采取了疏离甚至拒斥的态度,更倾向于采用硬实力的手段,也就是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对比、甚至是军事力量的显示来试图解决问题,或者,将问题诉诸外交斡旋来解决,那么就很难认为这个国家对国际法存在亲和性。
1.2.3认同风险和声誉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与不可逆性。延续前述的推理,如果一国选择采用国际法之外的方式来确立它的外交政策框架、表达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意志与要求,解决与其有关的利益问题,则其所面临的名誉、认同等风险都可能转换为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2 借助国际法开放发展的风险及应对
借助国际法进行开放发展的策略选择将会面临观念风险和能力风险。当一国能够更多地采用国际法的手段确立本国的发展战略之时,则基于各国对于法律这一概念的广泛接受,对于法治这一理念的深刻认同,该国家的立场和行为方式就会受到更多国家和民众的接受与认可,如果国家的行为按照规则行事,工作模式公开透明,则其形象和声誉都会改善,国内支持度和国际支持度也会相应提升,在国际社会上的阻力就会减少,动力就会增加。不过,情况也不全然是一派乐观的景象。
2.1借助国际法开放发展的风险表现.如果一国采取借助和融入国际法的方式推进自身的发展,所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包含观念风险和能力风险两个大的方面。
2.1.1长期疏离于国际法而存在的观念风险。中国长期属于国际法文化圈的边缘,所以在借助国际法的规范与体系开放发展为世界大国的进程中,必须直面观念认同上的风险,也就是国内主要的理论研究机构、智库和实践部门对于国际法应用的功能及适用可能上的怀疑声音甚至反对态度。
2.1.2陌生于国际法运行而呈现的能力风险。如果中国利用国际法来辅助或促动开放发展,那么它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作为近半个世纪以来采用不多的行为方式,我们理论界的积累和实践界的准备明显不足。人们在缺乏路径依赖的情况下,在心理上会进入不舒适区,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其所以忧虑的是在国际法的话语体系之内所提出的主张不为其他国家所接受,或者,在国际法的体系之内,中国的相关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认可和保护。
2.2观念风险与能力风险的应对策略。国际法是开放发展的中国减小上行压力、克服开放发展之路上的困难、消除发展进程中的阻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为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提供了制度介质,而且为维护中国利益提供了重要的规则基础。尤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国家立场与倾向的话语表达,国际法对塑造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声誉,巩固中国在各国政府及民众中的认可、信任与支持程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1借助國际法发展的观念风险跨越。采用国际法的方式助推中国的开放与发展,从知识和能力的建设角度固然是面临着一切困难,也就是说存在的技术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并不是系统性的、难于解决的。真正难于解决的却是一种观念上的倾向,也就是说,中国到底是不是有必要、有可能采用国际法的方式来发展自己,是不是在发展的路途上应当更多地借助于国际法这个体系和进程。只有对观念风险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认知并且由此而跨越,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如何应对技术风险。
2.2.2借助国际法发展的能力风险抵御。前文已述,如果中国借助国际法开放发展,面临的主要是技术风险。这种风险,比起其所带来的潜在利益而言,是非系统性的,是可以抵御的。那么,如何防御和应对此种风险呢? 最好的方式是对国际法在当代世界的功能有较为明确的认知。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需要尽力地支持、认识、了解和把握国际法,用国际法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愿望,用国际法的方式来解决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法治国家的形象去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从而促进中国发展的积极因素,阻滞中国发展的消极因素,以国际法治的引领者和维护者的形象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美]汤姆·R.泰勒:《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黄永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5 年版.
【关键词】 中国 开放发展 国际法 风险
1 疏离国际法开放发展的风险与评估
1.1疏离国际法开放发展的风险表现。一国以疏离国际法的方式推进自身的开放发展,遇到的风险总体上可归结为认同风险和声誉风险。
1.1.1偏离国际法发展导致身份认同的风险。身份认同风险是国家自身和其他国际行为体对于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和身份的认同。偏离了作为国际交往基础设施的国际法,也就脱离了大多数国家人认可的轨道,国家同时遇到了一系列的此类风险。
1.1.2偏离国际法发展导致声誉降低的风险。对于国家而言,发展是一条长期而缓慢的路程,可能并不仅仅在于其一时一刻、一事一处的成败。正如一国可以赢得很多战斗、战役,却会输掉整个的战争。所以,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利益获得,而更应当考虑能否长期的保证和认可它的利益。而这种长期的利益实际上是基于该国的国际形象,此种形象往往与文化紧密相关,文化的构成、形象的确立,更多是来自于该国的法律表达,也就是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的具体策略。
1.2认同风险与声誉风险的不可克服性。在已经发现习惯于疏离国际法而进行开放发展的思路中潜在的问题、了解此种路径依赖所可能带来的国家发展路途上的风险,就有必要进一步对于此种风险的严重性及其后果进行评估。
1.2.1 国际法的制度弹性与观念力量。分析此种后果,必然先从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存在开始。国际法虽然在形式上主要体现条约、习惯,但是背后还有一种观念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学理上被称为自然法,在国际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渊源)上被称为“一般法律原则”,在一般生活中被称为公理和正义。
1.2.2 认同风险和声誉风险具有系统性。国家采取疏离国际法的方式去寻求开放发展的道路,其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外部的身份认同 和声誉评价。进而言之,当一个国家遇到争端、其他国家在采取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之时,这一国家采取了疏离甚至拒斥的态度,更倾向于采用硬实力的手段,也就是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对比、甚至是军事力量的显示来试图解决问题,或者,将问题诉诸外交斡旋来解决,那么就很难认为这个国家对国际法存在亲和性。
1.2.3认同风险和声誉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与不可逆性。延续前述的推理,如果一国选择采用国际法之外的方式来确立它的外交政策框架、表达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意志与要求,解决与其有关的利益问题,则其所面临的名誉、认同等风险都可能转换为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2 借助国际法开放发展的风险及应对
借助国际法进行开放发展的策略选择将会面临观念风险和能力风险。当一国能够更多地采用国际法的手段确立本国的发展战略之时,则基于各国对于法律这一概念的广泛接受,对于法治这一理念的深刻认同,该国家的立场和行为方式就会受到更多国家和民众的接受与认可,如果国家的行为按照规则行事,工作模式公开透明,则其形象和声誉都会改善,国内支持度和国际支持度也会相应提升,在国际社会上的阻力就会减少,动力就会增加。不过,情况也不全然是一派乐观的景象。
2.1借助国际法开放发展的风险表现.如果一国采取借助和融入国际法的方式推进自身的发展,所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包含观念风险和能力风险两个大的方面。
2.1.1长期疏离于国际法而存在的观念风险。中国长期属于国际法文化圈的边缘,所以在借助国际法的规范与体系开放发展为世界大国的进程中,必须直面观念认同上的风险,也就是国内主要的理论研究机构、智库和实践部门对于国际法应用的功能及适用可能上的怀疑声音甚至反对态度。
2.1.2陌生于国际法运行而呈现的能力风险。如果中国利用国际法来辅助或促动开放发展,那么它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作为近半个世纪以来采用不多的行为方式,我们理论界的积累和实践界的准备明显不足。人们在缺乏路径依赖的情况下,在心理上会进入不舒适区,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其所以忧虑的是在国际法的话语体系之内所提出的主张不为其他国家所接受,或者,在国际法的体系之内,中国的相关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认可和保护。
2.2观念风险与能力风险的应对策略。国际法是开放发展的中国减小上行压力、克服开放发展之路上的困难、消除发展进程中的阻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为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提供了制度介质,而且为维护中国利益提供了重要的规则基础。尤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国家立场与倾向的话语表达,国际法对塑造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声誉,巩固中国在各国政府及民众中的认可、信任与支持程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1借助國际法发展的观念风险跨越。采用国际法的方式助推中国的开放与发展,从知识和能力的建设角度固然是面临着一切困难,也就是说存在的技术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并不是系统性的、难于解决的。真正难于解决的却是一种观念上的倾向,也就是说,中国到底是不是有必要、有可能采用国际法的方式来发展自己,是不是在发展的路途上应当更多地借助于国际法这个体系和进程。只有对观念风险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认知并且由此而跨越,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如何应对技术风险。
2.2.2借助国际法发展的能力风险抵御。前文已述,如果中国借助国际法开放发展,面临的主要是技术风险。这种风险,比起其所带来的潜在利益而言,是非系统性的,是可以抵御的。那么,如何防御和应对此种风险呢? 最好的方式是对国际法在当代世界的功能有较为明确的认知。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需要尽力地支持、认识、了解和把握国际法,用国际法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愿望,用国际法的方式来解决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法治国家的形象去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从而促进中国发展的积极因素,阻滞中国发展的消极因素,以国际法治的引领者和维护者的形象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美]汤姆·R.泰勒:《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黄永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5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