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恋情留在日记里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v_cool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四十年代,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恰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的博士论文是在飞机的轰鸣声中饿着肚子写成的。写好以后,没有条件打印出来。这时,一位名叫伊姆加德的德国女孩热情地帮助了他,并对他产生了热烈的感情。季老在1945年9月24日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段恋情的大概:“吃过晚饭,七点半到Meryery家去,同Itmgard(伊姆加德)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她今晚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像我这样的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美丽的女子。”
  随后季老还是离开了德国,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为何离开德国?为何说是不配?季老谈了两个原因:一是他深深地爱着伟大的祖国;二是因为他已有妻子德华在家。
  半个世纪后,季老之所以毫无忌讳地谈起这段往事,缘于他对日记的深刻理解。他在1995年8月26日曾说:“写日记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真诚感。不管什么时间翻看过去的日记,都不能随意修改。因为用现在的感情去改过去的情感,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正由于此,他才一字未改地将上个世纪40年代的那段恋情,十分真诚地予以公开。
  ——摘自《名家谈日记》康健 杭世金 著 同心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其他文献
11月10日 晴  有时候自己很痛恨自己的一种怪癖,在路过报刊亭的时候总是忍不住驻足观看,在几个内容看似不错的杂志中犹豫辗转,然后手指蠢蠢欲动的伸向钱包,心里叫嚣着心疼着那几张青色的人民币,最终却还是出手,青色的人民币易主,而我则等价交换了一本本厚重的杂志,至于是爱不释手还是束之高阁,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说它们厚重,是因为纸张的质量越来越好,柔者自然轻灵润滑,硬者厚实可靠,抱在手里就有一种亲切
期刊
十五、皇居二重桥、科技馆、东京塔  以前在东京塔上可以看到东京全景,现在高楼大厦多了,东京塔根本啥也不是。  2009年9月15日  去所泽高中之前,有1个多小时参观皇居二重桥,那是天皇一家住的地方,但只能在围墙和护城河外面看,皇宫在一年中只有两天能对游人开放,一天是1月2日(日本新年),还有是天皇的生日。我们在那儿拍照留念就走了,后来看地图居然发现靖国神社离这儿很近。  9月15日上午去了机械技
期刊
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无可质疑,但具体到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思考和感受。山西省翼城县武池初中由学生“找关系走”到现在“找关系进”的变化,成为当地初中学校“不差生源”的红旗单位。学生由2004年的不足百人到今天的六百多人,校长杨树仁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学校的好坏重点在人,只要人的素质提高了,责任心强了,学校也就好了。而杨校长对学校定格并不高,只希望和大家把学校办
期刊
2月18日 阴  又与父亲吵架了。  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与父亲吵架了,但却是我最生气的一次,也是父亲最伤心的一次。仅仅是因为寻找一个小小的电话本的踪迹,便引燃了我与父亲之间的战火。  父亲把一个很重要的电话号码随手记在了小电话本上面,此时急需却到处找不到了,于是父亲喊正在外面与朋友玩得起劲的我回来帮忙,我答应了一声,没当回事儿,继续玩就没回去。  不一会儿,父亲又出现在门口,没好气儿地再次喊我回
期刊
也许,  我们的距离很远  一个在天  一个在地    也许  我们的距离很近  因为我门的间隔  仅是稀稀薄薄的空气    各自  我们有彼此舒适的环境  一个深邃浩渺  一个芳草流萤    彼此  我们相伴  有鲜花和蓝天的陪衬  一切都那么美满    只是  大风起  吹散了你  朦胧了我们彼此的心灵  山西省岚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
期刊
1月28日 晴  小丁生了一场病,住进了医院,住院的日子单调而乏味,他给母亲打去电话:“妈,我太痛苦了,你快来看我吧!”  几天之后,小丁的母亲赶到医院,与她同时到来的还有一盆尚未长成的小树,她把这棵小树放在病房里的窗台上,对小丁说:“孩子,好生照料这棵红豆杉,它会让你摆脱痛苦,找到通向幸福的捷径。”  母亲走后,小丁静下心来,一边养病,一边照料红豆杉。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没过多久,红豆杉已经变成一
期刊
12月20日 多云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上,还生存着另外一群人。  他们总是受到轻视却无能反抗,他们处在社会底层每天摸爬滚打地度日。然而即使过着令人绝望的生活,他们中也有极少数人把自尊放在云层之上,坚信不懈地努力会换来明亮的未来。  他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被逼入人生死角,厚实的围墙早就遮挡了他的半边天空,他就像是一只被迫进入马戏团里的小丑,老天连哭的权利都没有给他……只因在他结实的双肩上顶着沉甸甸的
期刊
12月15日 晴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照例开始批阅学生的日记。我将这个繁忙的过程看作是我工作中的一段欢乐时光,乐此不疲。借这个平台,我与学生沟通心灵、增进友谊;也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丰富自己。  但今天日记的批阅,却让我不寒而栗、心潮起伏。  李明的日记片断:  仇恨,仇恨,我浑身血液里沸腾的全是仇恨!就因为你是老师,你就可以蹂躏一颗稚嫩的心灵吗?你就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无情地撕毁我的自
期刊
12月12日 晴  和妻子出去逛街,在中山路街心右侧一小片废墟地上,我发现了一个别致的塑胶小熊,挺立着身姿,被一圈小木块、小铁条、断砖头给包围在正中央。仿佛那是一场小型的聚会,焦点当然是那个被注视着的塑胶小熊。  真正注视着塑胶小熊的,其实是一个中年男子。中年男子衣衫褴褛,头发脏乱,像倦鸟的巢穴,一张脸缀满了黑乎乎的泥垢。他蹲坐在塑胶小熊一侧,神情却是清澈而专注。或许,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木块、小
期刊
夕阳随手向天际漫撒了一把金色的余晖,淡淡地用镀金色勾勒出远山的边边角角,日落时分,整个小城一片静悄悄的景致,沉心摒气,闭上双眼那一刻,仿佛感到远山夕阳的光芒渐渐敛入我的眼眸,多少思绪从脑海间迸发……   犹太人世世代代以“一日的开始是日落”的独特思想教育子孙后代。他们将黑暗降临作为开始,认为只有黑暗之始,才有成功之终。这里的日落静悄悄,仿佛伴随着我的思考,夕阳敛住了光芒,赠予我一份暗夜前奏般的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