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宫腔灌注方法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83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BMC、G-CSF和hCG子宫宫腔灌注均是近年来应用在生殖领域中最受到关注的方向。三者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刺激子宫内膜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利于胚胎的种植。国内外均有不少文献报道这三种宫腔灌注治疗可用提高RIF患者的妊娠结局。本文就这三种宫腔灌注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hCG;宫腔灌注;反复种植失败(RIF)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胚胎种植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需要有高质量胚胎、具有良好容受性子宫内膜。反复种植失败的一个明显的原因就是: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影响了胚胎的着床,导致种植失败。目前尚无明显改善RIF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有效方法,如何提高RIF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目前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治疗RIF的方法:内膜微创术、宫腔镜检查、抗凝治疗和抗免疫治疗。然而进行相应处理,以期提高再次移植的成功率,然而仍有一半以上宫腔镜检查未见子宫内膜异常者,对于这部分患者还需要别的进一步治疗。
  (一 ) 粒细胞一集落刺激因子(G-CSF)
  近年来对粒细胞一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f stimulating factor ,G-CSF)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影响胚胎种植的作用也受到关注。外源性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可以刺激骨髓内皮细胞增殖,使其发生造血调控作用,最早被应用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近年来发现G-CSF具有免疫调节。G-CSF通过对T细胞免疫调节,抑制T细胞的异种反应性使T细胞处于免疫低反应状态,使T细胞的应答不足,并促进T细胞由Thl型向Th2型。
  2014年Rahmati M[10]等研究得出宫腔内灌G-CSF调节子宫内膜因子的表达,有利于胚胎的着床,主要包括:血管的形成,局部免疫的调节、粘附分子的通路,可作为不明原因妊娠失败的一种治疗方法。国内高明霞等研究G-CSF宫腔灌注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可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基底回声,对于内膜较薄、基底低回声及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妊娠率较高。关于G-CSF安全性,有研究证实患有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妊娠患者长期使G-CSF,未见胎儿受药物的影响,且宫腔灌注使用的是低剂量,较为安全。202年meta分析得出宫腔灌注G-CSF后可以顯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1].
  (二)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免疫学调控在胚胎着床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丈夫或第三方外周血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cuclear cells)上臂皮下注射可能促进RIF患者的妊娠率,但是这种方法存在需要多次注射、注射部位疼痛、可能招致血源性病毒感染和诱发母胎变态反应等缺点,另外也有不少专家认为PBMC注射缺乏坚实的循证医学基础,明确反对进行该项治疗。
  Ideta等[2]发现PBMC能分泌IL-1、IL-8,和LI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细胞介素(IL-1)等已是目前公认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标记物,LIF、IL-1分泌增加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林奇等[3]研究排卵日自体PBMC宫腔内灌注治疗可以提高RIF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故可作为R1F患者胚胎移植前提供可选择的处理方案。2021年国内刘聪等[4]研究人生PBMCs宫腔灌注可能通过调整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了 PCOS 患者 FET 周期的妊娠结局。2020年宫腔内灌注自体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5]得出:宫腔内灌注自体培养PBMC能提高RIF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是治疗RIF的有效措施.
  (四)hCG
  近十几年来众多研究表明,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在正常妊娠过程中发挥了广泛的作用,宫腔内灌注hCG能够引起子宫内膜水平各种生长因子的显著变化,进而引发其下游效应而有助于妊娠发生。孙家珍等研究排卵期宫腔灌注hCG,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的临床妊娠率。Zarei A[6]和Aaleyasin A[7]等研究在IVF-ET中宫腔灌注HCG等明显改善临床妊娠结局。最新的meta分析[8]胚胎移植前行宫腔灌注HCG500单位,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妊娠率。
  (四)总结
  PBMC、G-CSF和hCG均是近年来应用在生殖领域中最受到关注的方向。三者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刺激子宫内膜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利于胚胎的种植。但是尚未有研究表明哪种宫腔灌注效果最佳,得出最佳的宫腔灌注方法,避免盲目选择治疗方案,有利于指导临床及技术方法推广,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减轻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可以促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总体妊娠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Hou Z, Jiang F, Yang J, Liu Y, Zha H, Yang X, Bie J, Meng Y. What is the impact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i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r intrauterine infusion and during both the fresh and frozen embryo transfer cycles on 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21 Aug 13;19(1):125   [2]Ideta, A., Sakai, S., Nakamura, Y., et al. Administ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to the uterine horn to improve pregnancy rate following bovine embryo transfer. Anim. Reprod. Sci, 2010,117(1-2);18–23.
  [3]林奇、连若顿、陈现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宫腔内灌注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生殖医学杂志,2013,22(12):922-926.
  [4]刘聪,李伟伟,殷秀荣.PBMCs宫腔灌注对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1,50(14):2407-2411.
  [5]谭艳,龙文香,周春慧,李娟娟,杨章莉.宫腔内灌注自体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20,39(5):365-369.
  [6]Zarei A1, Parsanezhad ME2, Younesi M, et al.Intrauterine administr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fore embryo transfer on outcom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ran J Reprod Med, 2014 ,12(1):1-6.
  [7]Aaleyasin A1, Aghahosseini M, Rashidi M,  et al.In vitro Fertilization Outcome following Embryo Transfer with or without Preinstillation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into the Uterine Cav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14 Dec 20.
  [8 ] Gao M, Jiang X, Li B, Li L, Duan M, Zhang X, Tian J, Qi K.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fore embryo transfer can improve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Fertil Steril. 2019 Jul;112(1):89-97.e1。
  國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155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9JJB14017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案,明确胃镜下不同止血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12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根据胃镜下止血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包括金属钛夹止血(钛夹组)、微波凝固止血(微波组)、局部喷洒止血(喷洒组)和药物注射止血(注射组),从止血效果、血红蛋白含量两方面着手,比较4组疗效。结果:微波组与喷洒组24h止血率、7d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为了促进药剂科临床用药合理性,通过开展抗菌药用药管理重要性。方法:66例住院患者样本纳入时间由2020年1月开始,到2021年4月结束,随机均分为33例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与33例抗菌药用药管理治疗观察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药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用药合理率与观察组比较,前者显著偏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药剂师主导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收诊已开具门诊处方用药患者1200例,以处方开具时间分设对照组(n=600例,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未实施药学干预);研究组(n=600例,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实施药学干预),比对两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结果:研究组多维度临床用药合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与药物花费均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为了促使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显著下降,开展PDCA循环法重要性。方法:116例因西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治疗患者样本纳入时间由2019年3月开始,到2021年5月结束,随机均分为58例常规管理对照组与58例PDCA循环法管理观察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西药房药品调剂质量变化情况以及管理后内差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对照组西药房药品调剂质量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前者显著偏低,观察
期刊
摘要:传统药学服务是以药品为中心,更多的工作是仅保障药品的正常供应,而随着近几年医疗改革工作的深入推广,取消了药品加成,使得药学服务的工作中心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工作中心的转变,更加拉近了药学与临床的关系,突出了高质量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药师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c-TCD)在反复脑卒中病因追查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以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20.7-2021.6收治的360例反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归性分析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c-TCD,记录检查的各项情况。结果:经试验检查后,所有360例患者中,阳性患者(卵圆孔未闭)90例,占比25%;阴性患者270例,占比75%。经试验检
期刊
摘要:目的:对注射用蜂毒制剂中蜂毒肽及蜂毒明肽的含量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8色谱柱,进行不同液相条件洗脱检测,确定方法后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建立了适宜的HPLC检测方法,并完成了方法验证。结论:本研究结果确定了注射用蜂毒制剂中蜂毒肽及蜂毒明肽的含量HPLC检测方法。  关键词:蜂毒肽;蜂毒明肽;HPLC检测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To
期刊
摘要:目的 在感染预防工作当中,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处理,评定其价值。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1-12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以感染管理相关科室为对象,如手术室、新生儿病房及烧伤治疗室等,对其室内空气、消毒灭菌物品、医护人员实施采样、检测,分别就2020年1-6月(未开展规范化护理管理)、2020年7~12月(已进行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合格率进行比较与处理。结果 2020年7~12月的监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青霉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药物用来治疗身体疾病,而这些药物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而成的。在药物开发及制造领域,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经过长期研究,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已形成完善的药物开发及制造工艺,许多环节也有相应的成熟技术。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的工艺过程进行梳理分析。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  【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理常见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护理的方式,制定更为详细的护理方案,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表明,心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主要来源于药物、设备、患者及其护理人员。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