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达斡尔族的萨满造型艺术的研究,将达斡尔族的社会民俗和信仰民俗中适合动画创作表现的部分进行研究,并借助动画这一媒介,传承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民族的民俗文化。在动漫产品中再现达斡尔族的民俗风情,不仅符合国家的政策,又能将达斡尔族的民风民俗保存下来。达斡尔族的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萨满信仰,可以为影视动漫创作和动漫游戏创作的剧本提供丰富而神秘的题材。
  关键词:达斡尔族 萨满造型艺术 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祖居黑龙江流域,清顺治年间由于受到沙俄的侵扰,而迁居于嫩江流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跟其他地处北方的少数民族一样主要信仰萨满教,神秘的萨满信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 动画技术在影像创作中的作用
   现代数字动画技术使用画面,用形体去表现达斡尔族文化,营造和渲染神秘气氛和画面成为可能。
   1 对历史场景的再现
   萨满祭司活动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消失过,这种祭司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可以通过二维动画、三维仿真和画面合成技术完成该场景的再现。
   在海拉尔地区有一个关于萨满的传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时候,日本人抓走30多个萨满,同时还拿走了他们的神服和神器。让他们打鼓请神,看谁是真萨满。在萨满们打鼓唱神歌时,日本人把房子围起来,并放火烧房子。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鼓声和歌声也响了三天三夜,最后只有两个萨满活了下来。
   关于这个传说中的萨满故事可以通过运用全景式的还原,重现并展开故事情节。表现出具有真实性特征的影像,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发生在过去的真实故事,这不仅使观众感受到了画面,还是观众融入到了故事的发展中。在表现这个传说时,既可以通过当事人主观的个人记忆,也可以通过一个民族关于一件事、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进行表现。这些记忆也许与事件、场景、时代本身有一定的出入,具有鲜明的主观情感色彩,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带了情感的记忆也是真实的。而动画制作的景观成为这段真实情感记忆的承载者。
   同样可以用后人对先人的回忆视角开始表现这段故事,在场景中配合着萨满的歌声和鼓声,将这一段神秘的故事表现出来。在火烧房屋的同时,可以从各个视角,如日本人的视角、萨满的视角,旁观者的视角来进行对当时情景的主观想象。动画技术给我们营造出的这种画面是符合现代人对情景期许的想象。这些画面也许和真实历史的细节有差别,但这些主观的表达也能反映出客观的事实。
   另外,也可以通过场景故事的展现,通过动画技术,刻画人物的动作,面部表情,眼神,可以自然表现出萨满们在火中的心境,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使观众感受到事件发生时的气氛、环境以及当事人的心情。
   2 对原理的阐释
   达斡尔族萨满服饰有着特殊的造型与装饰特征,它不是简单的日常装束,而是典型的原始宗教服饰。其造型与装饰独具特色,任何一个物件,都是同达斡尔族萨满教信仰融为一体的,是绝不能随意处置或更改的。例如,萨满服饰中帽顶的小鸟,象征雅德根的神灵;鹿角的叉数是雅德根资格的标志;鹿角上系有各种颜色的哈达和绸缎,象征彩虹;扎瓦钉有八个大铜纽扣,象征八座城门;下摆部间隔约二寸,有刺绣花卉图案,黑大绒做的条带共八条,象征雅德根的四肢八节;每个绒带上都缝上七只虎头小铜铃至膝盖下,共五十六只,意味着护城的卫士;在长袍的左右大襟上各安置着半叠起的六层小铜镜,左右各十八个,象征城墙;背部铜镜称护背镜,胸口的铜镜为护心镜;法衣上面嵌三百六十只小贝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两肩配木制或布制小鸟,左肩上是雄鸟,右肩上是雌鸟,代表传递神的旨意的使者;在法衣两腋下各有九个细皮条或者绸缎,它既是法衣的牵引带,又表示雅德根请神送神的专用线条。因此对其每个物件的阐释都可以用动画表现手法进行说明。观众可以先看现有的萨满神服、神器等物品,然后用三维动画演示神服上各种物品的功能,详细展示萨满神服上每件物品的作用。通过三维动画构成真实再现的段落,为观众展现传统达斡尔族萨满在达斡尔人心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动画展示出达斡尔族萨满服饰中每样物品所代表的意义,让观众了解达斡尔族萨满神服和神器的作用原理,看到达斡尔族萨满如何通过萨满词的说唱与神灵进行沟通。
   在以叙事为主的段落中,素材的内容以事件本身发展的逻辑关系为主,动画说明手段只是对叙事起到了辅助作用;而在以揭秘为主的段落中,动画的阐释说明是主体和核心,如果没有这些说明的部分,整个作品的内容都将无法展现。因此可以看出,通过影视作品表现达斡尔族萨满祭司的神秘仪式,动画技术无疑是最好的说明手段。
   3 对幻想情节和画面营造
   特异的出神现象在真实的世界中并不存在,就像达斡尔族的传统信仰萨满教的产生一样,它用一种浪漫的表现手法,将现实与幻想联系起来。通过对镜头语言的表述,抓住观众,使观众通过影像,在幻想中穿梭,从而主动反思。同样在表现萨满的出神现象时,通过动画手段,再现神灵附体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即使是在萨满祭祀的现场,人们也只是通过萨满的表现而进行的猜测。但我们可以通过当事人事后的描述和想象构造这种奇异的灵魂附体现象。通过对这种奇异现象的影像描述,可以将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带给观众,以期达到让观众反思的目的。
   营造特殊的历史画面和幻想情节是现代数字动画技术的特色。为了使影片生动,不仅仅表现萨满造像,就要通过对故事的整体布局,将萨满活动加入其中。例如,再现达斡尔族的迁徙,建城过程,达斡尔族村落的布局结构,将齐齐哈尔市的建城历史的演绎,浓缩在影像中。动画制作人员可以运用全三维的方式真实再现这一过程。通过故事的编排,把为了建城进行选址、选择建城的日期等仪式过程,结合整个达斡尔族的民俗文化融合在动画中,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故事中间可以加上神秘的达斡尔族的萨满附体现象,如在萨满出马仪式上,洒酒、撒米后,萨满穿神服。此时萨满一边唱一边舞蹈,其助手帮助穿神服。然后到祭台前打鼓请神,神上身后唱神歌,说规矩,要求、过程、注意事项等仪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萨满的表演,看萨满的反映,听他们说唱。通过动画制作人员的创作,表现萨满附体的意境,表现萨满的自身经历。通过对光、色的夸大运用,可以更加传神地刻画现场气氛。同时配合时间的另类运行模式,传达出神秘的意境。另外,通过数字造像,将萨满请的神灵与实际拍摄的内容进行处理,更好的让观众体会到萨满本人及参加者的感受。
   总体来说,无论是展现回忆,还是展现幻想,或是其它,动画手段在对历史的情景、场景、事件进行再现的同时,把现代人的情感、意念、理想都融进了所要表达意境的建构当中,这就使故事本身的展现具有了明确的主体意识特征,这种特征,也正是创作人员建构神秘意境的重要体现。
   二 达斡尔族萨满信仰在创作中的应用
   作为达斡尔族传统信仰的萨满教在进行创作表现中,需要从达斡尔族的民俗中找到原始的形象为参考。通过动漫的剧本写作、角色造型设计、角色服装设计、道具造型设计、背景绘制、动作设计、对白设计、音效录制、音乐创作等创作元素,寻找如何将达斡尔族的精神信仰融合在剧情中进行表现。
   在动漫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策划作品的背景、故事情节等内容。达斡尔族的神话故事,萨满传说丰富多彩。在创作中不能仅仅为了表现萨满的神秘性而一味的宣扬,而是在这些传说故事中寻找适合动漫表现的、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路清晰的、逻辑合理的、民族特色浓郁的民间文学,并将其文字的表述视觉化。
   达斡尔族的民间文学,描写情节具体,语言丰富,比较口语化,很少有抽象的心理描述,其题材尤其适合动漫表现。例如,2002年出版的乌钦体长诗《少郎和岱夫》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推行土地开放,移民垦荒后,阶级矛盾日趋尖锐。雇农出身的少郎和岱夫不堪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举行武装起义,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少郎和岱夫英勇就义。开篇中“四弦琴声多悠扬,达子香花开百灵唱;悲壮的歌儿动人心,英雄的故事传四方。”这几句就表现出达斡尔族的四弦琴、民居环境的情节,配上英雄的故事,是很好的动漫表现题材。在动画创作表现上,选择这些积极的达斡尔族英雄故事加入达斡尔族的萨满教信仰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不仅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同样也能对传统民俗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三 达斡尔族民俗题材的动漫表现方法
   根据所要表现的故事内容对角色造型、角色服装、道具造型、背景、音乐等元素进行设计。通过对达斡尔族传统生活的方式,如传统院落,房屋的布局,传统农耕、渔猎的生活方式这些素材的搜集整理,对故事所发生的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动作形态等作出具体交待。用动画的表现方式把脚本分解成一系分镜头,把连续动作分解成以一个镜头为中位的画面,并在分镜表上标注这个画面运镜的方式、每个镜头所需要的时间、人物对白、特殊效果等。
   根据登场的人物设计人物造型、服装以及佩戴的饰物等细节。在人物设计过程中,达斡尔族青年穿羊皮长袍,腰扎宽幅红绸,脚上穿其卡米靴骑在马上;中老年人的腰间别着烟袋;萨满法师头戴法帽,身穿法衣,手持萨满鼓并且根据达斡尔族的节日服饰、日常服饰包括萨满的服饰传统服饰民俗,进行服饰设计,包括服饰上的图案,都可以适当表现其民族特色。
   根据剧本、角色造型和时间线索,为人物的活动设计必要的场景环境。剧情要依照这些场景来展开。在创作中,体现达斡尔族特殊的村落、房屋建筑及室内装饰,特殊的物品摆放方式来体现达斡尔族的物质生活民俗。场景围绕剧情发展进行设计,例如,达斡尔族的房屋建筑、院落布局具有浓厚的北方少数民族的特色,通过对原有民族房屋照片的提炼,再现具有真实感的历史环境,以年代、地域、气候、风俗习惯等客观依据,根据角色身份选择合适的建筑去居住和生活。并且通过对环境气氛的处理,提升作品的美感、强化渲染主题,营造出一个小社会中的真实。
   根据剧情的需要设计动画中出现的机械道具,如:交通工具、狩猎工具、生产工具、武器等。在这里可以根据动漫的剧情适当表现达斡尔族的传统工具肯古楞、大轱辘车、猎枪等。通过这些传统生产工具与表达内容的结合,体现达斡尔族传统的物质生产民俗。
   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达斡尔族传统的口弦琴、萨满鼓、鹿哨、四胡演奏的声音都可以作为背景音乐来衬托故事的情节,营造出与影片内容相衬的氛围。在观众更好了解传统的达斡尔族乐器的同时,烘托出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气氛。同时,可以很明确的将这些娱乐用乐器的形象和音乐表现形式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对这些物品有更形象,更具体的了解。
   四 结语
   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萨满的造型丰富,具有神秘性,作为动漫题材可以达到吸引青少年的目的。同时达斡尔族在外部文化和资本的冲击下,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民风民俗都悄然消失。
   动画技术的发展,使很多不容易实现的场景可以真实地显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动画这种形式,将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作为动画创作素材,利用动画片对青少年的重要影响,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熏陶,不仅可以记录达斡尔族的传统习俗,也可以使青少年了解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为国产动画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素材汲取空间,并且借助动画这一媒介,同时传承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民族的民俗文化。因此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与动画的融合,不仅能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达斡尔族萨满造型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0C035。
  
   参考文献:
   [1] 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少郎和岱夫:中国达斡尔族乌钦体民间叙事诗经典》,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 满都尔图:《达斡尔族百科词典》,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3] 巴图宝音:《达斡尔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主桥为主跨1418m的双塔三跨悬索桥方案,总结了其工程技术特点,系统阐述了围绕本工程项目建设开展技术研究工作总体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所开展关键
本文以作者20多年在青藏高原牧区研究经历和收集的大量资料,尤其是2004年以来在玉树州积累的特定研究经验和中英文文献为依据,就玉树州在虫草资源开发之前和开发之后的生计状态与生计转变,以及变化特征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对政府和学者进一步了解玉树及东部西藏牧区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我矿曾以OM-506型凿岩机,在4-5级岩石探矿水平掘进及巷道桿柱打眼时,进行了小直径钎头凿岩爆破的试验.其结果证明,小直径钎头比中直径的钎头提高孔速度25-30%;火药消耗每米
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主持的GZ45-1型手扶振动压路机鉴定会,于1983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城乡建设部有关主管局、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同行业厂和用户代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是每一位人民教师的不懈追求。然而,随着部分地区社会·思品学科考试评价改革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思品学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大被降低,现状令
压缩空气在水中最新的运用是按空气升液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清泥泵。它可用在严重淤积处(如港口),将淤泥或河沙吸起并吹到水面,再利用水流使泥沙扬起,然后将泥沙冲走。这种方法
南京四桥跨江大桥采用主跨1418m三跨悬索桥,由于南京四桥特殊的建设条件和工程规模,存在着许多关键技术特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建设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差;结构控制因素多,设计难度
会议
三元桥予制构件的质量要求不论在外观上和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上都比局订技术标准和市标要高。因此我厂在去年接到任务后,在公司直接领导下积极地进行了各项技术准备,其中主要
暑假期间,我校王见新、马许、庞世兴、陈籙生、许庆斌、张国伍、李士珍、李士群八名同志,从八月八日至二十九日参加了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现有港口和准备开发利用的深水港
全世界共有大小海港9800多个,其中年货物吞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港口有400多个,1000~5000万吨的港口有40多个,5000万吨以上的港口有20多个,1亿吨以上的港口有9个,其中日本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