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 创新举措 着力推进中大毕业生充分就业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zhang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中山大学就业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一方面在认识上,我们将就业工作摆在关系到学校办学方向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战略位置上,将其与学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就业工作的意义;另一方面在机制上,秉承“善待学生”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制度,狠抓政策落实,形成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筹管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格局。
  
  一、党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一)认真执行中央国家机关及广东省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时向毕业生宣传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将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利用校报、网络、电视台等校内媒体及时宣传和解读国家、广东省和我校的就业政策,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舆论引导、树立典型、政策支持等途径贯彻落实就业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二)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切实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研究部署学校就业工作。2009年黄达人校长还在我校首个校友日大会上中,呼吁校友提供一些就业岗位来帮助师弟师妹们,此举在媒体和毕业生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得到广大校友的积极响应,对促进2009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8年,我校成立了中山大学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黄达人校长任组长,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从2006年起,黄达人校长每年都与省教育厅签订“一把手”责任书,并与各毕业生培养单位(各学院、直属系,各附属医院、研究中心)签订中山大学就业工作“一把手”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院系“一把手”的就业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
  2009年6月22日-23日,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报道了中山大学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着力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就业工作,建立全校“一盘棋”的就业工作机制,统筹全校的力量共促就业,我校于2009年3月颁布了《中山大学学生就业工作规程(暂行)》。此《规程》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各职能部门、各毕业生培养单位以及后勤保障部门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任务和责任,以及毕业生在就业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为实施就业二级化管理,加强我校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院系毕业生就业管理、建立我校《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
  为做好毕业生资格审查,简化毕业生办理手续流程,制定了一系列就业工作制度和规程,如《签约流程》、《签约注意事项》、《暂缓就业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解约流程》、《就业追踪注意事项》、《中山大学毕业生就业鉴证专用章使用管理办法(暂行)》、《协议书、推荐表遗失补办流程》、《关于民族生就业政策的说明》等。
  同时,我校根据国家及广东省的就业政策,每年制定《中山大学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二、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
  
  (一)就业指导课程
  我校从2003年开始,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必修课,并列入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各类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选修课,经过多年积极探索,基本建立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此外,我们还创建了集职业测评、职业导航、精品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就业追踪为一体的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我校现有“朗途职业规划测评系统”、“时代英杰网络教育学堂”等测评软件,免费提供给本校学生自行测试个人性格、价值观、职业倾向等,协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二)团体和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导师计划
  职业导师计划是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引导并协助学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我校部分院系已开展职业导师计划。如管理学院聘请了119位在各自行业有丰富阅历和成功经验的校友及专业人士成为204名大四学生和291名大三学生的职业导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聘请了12名班级职业导师,为每一个毕业班配备一名职业导师。
  2.“职业规划工作坊”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
  “职业规划工作坊”是在校、院系整体性指导的基础上开展小规模“作坊式”指导。每期围绕目前学生面临的就业方面的疑惑拟定一个主题,邀请与主题对应的专家主持工作坊,学生自愿报名参与,形成规模小、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的就业指导模式。“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是07年就业指导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截至目前,已接受咨询5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百千万”学生就业互助计划
  我校于2009年5月开展“百千万”学生就业互助计划。该计划是通过已经签约但未离校的部分优秀毕业生“以现身说法”对在校学生开展就业咨询和指导,并将愿意继续为学校师弟师妹服务的同学聘请为“中山大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参与到今后我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此计划是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开展十几期,直接参与人数超过500人。
  (三)就业指导刊物和行业分析报告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指导的“中山大学职业发展协会”发布了《2009信息与通信行业分析报告》、《2009快速消费品行业分析报告》、《2009电子电器行业分析报告》、《2009金融行业分析报告》等多份行业报告,以较为专业的分析为毕业生择业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此外,还调查撰写了《珠海新生职业规划调查报告》、《东校区新生职业规划调查报告》、《东校区首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中山大学学生职业规划调研分析报告》等报告。我校《就业指导报》以“解读就业政策,架设就业平台,聆听学生心声,指导就业规划”为宗旨,由学生策划、采编,现已成功出版二十九期,每期印量10000余份,成为学校就业信息共享、传播的平台。2008年开始,《就业指导报》改版为《就业工作通讯》。
  
  三、强化就业信息服务,有效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一)强化就业信息服务
  2003年开通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年度点击大约120万,起到了良好的信息传递作用,极大地方便了学生。2006年起,启用中山大学就业管理系统,经过3年来的建设和改进,已经实现毕业生签约手续、信息发布、职业指导的网络化。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建立了用人单位数据库,为用人单位提供在生源信息、网络招聘、形象宣传、场地协调、消息发布、现场招聘会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的中山大学就业在线已在调试中,就业服务电话咨询语音系统和飞信平台拟于近期开通。
  (二)独具特色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近年来,根据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采取大型校园招聘会和专业性、区域性中小型招聘会相结合的模式,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职位信息。近几年来,学校每年都承办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本科生综合场、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并举办7到8场大中型的主题专场招聘会以及超过300场次的宣讲会。在招聘会上我校积极推进招聘会的品牌化建设,力促招聘会的小型化、特色化、专业化。
  1.中山大学全球500强企业·中国领军企业精英学子见面会
  该活动包括精英学子见面会、精品就业论坛、精英盛宴酒会,参会企业是世界五百强及中国领军企业,参会学子除了主要来自我校的毕业生,还包括来其他高校的精英学子。自2005年开展以来,该见面会已经举办了五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功地搭建了名企与精英学子交流互动的平台,树立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高端品牌。
  2.中山大学校友企业家招聘会
  依托我校丰富的校友资源,中心进一步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联合校友总会及校友企业家联合会举办了校友企业家专场招聘会,为校友企业的发展和学校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平台。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校友企业家招聘会。
  (三)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的结合
  在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中心选择长期合作的伙伴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进一步提升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目前已和宝洁、可口可乐、高露洁、中国移动、海珠区人事局、东莞市人事局、海珠区科技园等单位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建立校院两级的实习基地共200多个。我校2009年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85个,提供见习岗位2000多个。
  实习生招聘会是我校为推动学生就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展的沟通供需双方的企业与学生的见面活动,身受用人单位和高年级学生的欢迎。
  
  四、积极开展毕业生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
  
  我校的创业知识传播与教育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十年来,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初步建立了创业讲座(名家讲堂)、创业论坛(校友企业家)、创业比赛(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创业课程(公共选修课)、产业孵化等多位一体的创业体系,初步形成了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一)开设KAB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2007年,我校首次开设了由联合国劳工组织和共青团中央联合设置的KAB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并获团中央授予“大学生KAB创业基地”的称号。课堂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商业模拟游戏、创业人物访谈、案例讨论等有效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基本的创业技巧和技能。2007年我校就业指导中心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青年创业教育示范高校”。2008年,我校就业指导中心获“全国青年创业教育2008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中山大学本科生创业教育实验区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9年1月(教高函【2009】4号)批准我校成立“中山大学本科生创业教育实验区”(全国高校仅30个)。该实验区的设立为我校大力开展学生创业教育注入了强心剂,为弘扬校园创业文化建立了新平台。近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正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探索科学的运作模式、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推动可行的创业实践,我校已初步建立具有中山大学特色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三)成立中山大学创业学院
  我校于2009年7月成立了“中山大学创业学院”,旨在整合我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资源,共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平台,同时也为我校“本科生创业教育实验区”的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在硬件配置方面,我校已专门为创业学院在大学城校区安排了用于教学、实验、管理、学生创业实践工作的场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三)积极推动创业实践
  我校为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成立了创业协会;与海珠区政府
  合作建立了“中山大学创业与实践基地”,三年来共推荐超过30个项目入园,其中三个项目获得海珠区科技局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一个项目获得广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一人获得“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举办了两期“赢在中大”创业技能及策划大赛,每年吸引四个校区的近千名学生参加,不仅弘杨了大学创业文化,而且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起到了良好的标杆作用。
  为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中山大学产业集团、中山大学科技园正和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商定共同出资20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资助中大学子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2009年7月,我校组织15个项目申报广东省科技厅2009年度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并成功立项,已于近期公示,占全省立项总数的10%,每个项目将获得5万至20万元的资金支持。
  
  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一)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的帮扶
  我校重视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定期开展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摸查工作,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档案,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跟踪,了解就业困难的原因,在信息收集、个人推荐、面试和笔试等方面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此外,对于残疾毕业生,中心每年都和残联沟通联系,重点关注。在中心和各相关单位的努力下,自2004年以来,我校共20多位残疾毕业生先后走上工作岗位。
  (二)设立科研助理岗位
  根据《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O09】97号)的要求,我校为部分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1-2年的就业缓冲期,我校设立200多个助教、助研、助管临时岗位。截至2009年9月1日,共近100名毕业生到我校相关部门报到上岗。同时一部分毕业生通过科研助理这个平台也找到了更加适合的工作单位。
  (三)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专项经济补贴
  我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设立就业专项补贴资金,2009年获得学校层面补贴的毕业生超过100人。与此同时,部分院系已经建立了院系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基金,用于解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交通费、住宿费等。2008年,我校为来自地震灾区的毕业生免费托运行李至工作地,并为地震灾区毕业生手续办理开辟了绿色通道。
  
  六、就业工作与招生工作、学生培养相结合
  
  我校从人才培养的大局出发,一方面将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制度挂钩,对各专业招生规模进行适度调整,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将就业状况与培养方案挂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从2009年9月份开始我校实施三学期制,有专门的一个学期用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同时,我校还整合学校各方资源大力来推动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着力推广实践教学,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七、认真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各类就业项目
  
  我校制定了《关于做好引导和鼓励我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硕师计划”、“毕业生入伍预征”等项目。
  近三年来,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有所增加,“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每年保持稳定,特别是参加“硕师计划”毕业生2010届毕业生显著增加,2009届毕业生中报名入伍预征人数超过60人。
  
  八、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就业
  
  我校积极推动“南拓、北上、西进、东移”的就业区域新的布局,鼓励毕业生走出广东、服务全国;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需要,支持毕业生到国家重要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就业选择,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在毕业班学生中开展就业形势、求职技能及心理调整等内容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稳定就业心态,积极主动地就业。
  在毕业生毕业教育和离校工作中,对毕业生离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出细致的安排和规定,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在各个校区组织毕业生离校“一条龙”服务,让毕业生心情舒畅离校,高高兴兴走向新的学习、工作岗位。
  近几年,我校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就业的奖励力度,每年对面向基层和西部的毕业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人数持续增长。
  
  九、建立规范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
  
  (一)就业工作二级化管理制度
  从2003年开始,我校明确提出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扁平化管理,强化学院的管理责任,工作重心向院系下移。实施二级化管理,以院系为主体,配置人、财、物,达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根据各院系学生人数按比例配置学生辅导员,学校下拨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给院系,支持院系就业活动的开展并鼓励各院系设专职就业工作人员。
  (二)就业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就业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
  近几年来,我校本科生最终就业率保持在92%左右,研究生最终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为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了就业满意度调查,完成了《中山大学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报告》、《中山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及社会声誉调查》等调查报告,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高。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多元化的发展对辅导员本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实现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通过职业化建设、专业化培养,使辅导员能更好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
期刊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工作定位、角色定位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和他们的工作成效低,严重影响了其职业化的推进。探讨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对策,对于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收集工作。但目前高校档案收集工作存在不少难点,本文采撷了新升本科院校的档案收集工作为视点,剖析了当前高校档案工作难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档案;收集工作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部份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院校,面临着机遇的同时,在开展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中,也迎接着各种挑战。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
期刊
【摘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要,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村镇的有效途径。本文选择六安市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调查方法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引言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依靠传统的销售方式获得利润的空间已经越来越狭窄。而对于纺织品行业来说,那些从金融危机中艰难存活下来的企业已失去对于国外市场的期望。巨大的风险迫使那些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转战国内市场,这使得本来竞争就十分激烈的国内市场变得更加残酷,从而运用崭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开拓市场、获得商机以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整
期刊
【摘要】1968年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首次提出“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于阐释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声望不断追加于知名专家的社会现象,对其原因的分析也大多限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本文立足于社会学视角,对“专家”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重新的解构,通过“话语”“权力”等概念以及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的有关思想重新描述此类现象。  【关键词】马太效应;专家群体;权力    1968年,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马太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一些由于家长太爱孩子而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家长要对孩子正确的关爱,不要因为家长的爱而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障碍。  【关键词】家长;爱;孩子;桎梏    1、引言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温饱已不再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对于城市的人们来说,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于是众多家长就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在了孩子身上,什么事都为孩子做好,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规定孩子只能一
期刊
【摘要】高校学费的居高不下和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都使得高校解决贫困生问题的资源缺口越来越大,高校在助困资源的分配过程中能否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均衡引发了新的思考和讨论。本文试分析高校助困资源的分配困境的根本原因,从而获求解决高校助困资源分配的困境的途径。    1997年高校实行收费政策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实现“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基本目标,国家不断
期刊
长期以来,南京邮电大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为理念,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建设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工作成效。几十年来,南京邮电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10万余名,主要分布在通信、邮政、广电、国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
期刊
就业问题是当代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事关国计民生、社会进步稳定,是值得全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时间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任务日趋艰巨。解决就业问题,从根本上靠的是国家经济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年,GDP年均增长率超9%,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每年都有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