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
1.练习助跑跨跳过40~50厘米高的障碍物,发展弹跳能力。
2.借助同伴间的经验分享、自主探索、练习、团队竞赛等方式掌握跨跳动作要领,逐渐使动作协调、灵活。
3.勇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
准备:
1.幼儿会做热身操。
2.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了解本班幼儿助跑跨跳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3.皮筋、椅子、起始垫、球、筐若干,录音机,伴奏带。
过程:
一、听音乐做热身操
师幼模仿运动员动作随音乐做热身操,顺序依次为:游泳、射击、举重、踢足球、跳远、跑步、整理。
二、自由探索和练习助跑跨跳,并逐步挑战不同高度
1.模仿刘翔跨栏,感受助跑跨跳的动作。
师:你们知道刘翔是谁吗?他是怎么跨栏的?谁来模仿一下?
2.教师引导幼儿从同伴的经验中提炼出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师:我们一起来学刘翔跨栏。跑跑跑,单脚起跳,后腿也抬高,跨过去轻轻落地,再向前跑几步。
3.幼儿自主练习无障碍的助跑跨跳动作。
4.幼儿自选高度(分别有30、40、50厘米高的“花栏”共6组)练习助跑跨跳,探索助跑跨跳的方法。
5.经验分享。
师:你跳过了多少高度的“花
换个角度思考
江苏南京市第二幼儿园 陈学群
原方案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目标定位准确。目标中既有幼儿要达到的动作技能要求,又有幼儿如何获得技能的学习要求,还关注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准确的目标定位为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2.重点突出。无论是目标、环节还是策略,都紧紧围绕学习助跑跨跳一定高度的障碍物这一核心内容来设计。3.关注幼儿能力差异。如使用皮筋作为“花栏”,缓解了幼儿对高度的恐惧;提供了30、40、50厘米的“花栏”供幼儿自选、探索,既为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又为幼儿了解自身的运动能力提供了条件。4.重视幼儿的探索分享。教师运用了先让幼儿自由探索动作,再让幼儿分享探索经验的方式,促使幼儿互相学习。不仅如此,教师的示范策略也非常巧妙,如“用你们的好经验来跨跳一次,看看是不是也能成功”,鼓励孩子们积极探索,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助跑跨跳主要是双腿、双臂协同运动所产生的身体腾空、落地动作。据此,我觉得可以换角度来设计,引导幼儿习得基本动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引导重点从学习跨栏分解动作转向感受身体上下肢协同运动。在自由探索环节中引导幼儿不断感觉自己在跑动、发力起跳、腾空、落地时身体动作的协同配合。2.分享方式从倾听幼儿表述转向观察同伴动作并模仿。幼儿运用“观察→模仿→实践”习得基本动作。伴随幼儿的动作展示,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同伴灵活协调的动作姿态,尤其在跑动、发力起跳、腾空、落地过程中身体的协同运动。3.环节安排从紧凑递进式转向松散指导式。教师一方面减少组织环节,给予幼儿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和个别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尝试。4.运用小组活动促进同伴互助。在幼儿不断展示自我和挑战自我的基础上,小组活动能使幼儿之间密切接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建立自信心。
要体现幼儿体育的特点
上海民星幼稚园 陈 静
随着对幼儿体育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体育不应以动作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和评估标准,而应以幼儿运动能力是否提高、体质是否增强、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否浓厚作为其主要目标和评估标准。幼儿体育不再强调单一的动作练习和发展,而是注重动作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强调这种发展是过程性的,是综合的和可持续的,是经过幼儿自身的体验和探索而逐步达成的。原方案过于关注幼儿动作技能的掌握,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和幼儿跳过了多少高度,而没有让幼儿真正通过尝试来萌发运动兴趣并达到锻炼的目的。建议教师在第二环节不要一并呈现三种高度的“花栏”,而应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统一出示同一高度的“花栏”,让每个幼儿充分练习。接着,让不同能力的幼儿介绍各自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在交流中建构运动经验。第二步,出示不同高度的“花栏”,让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地选择高度,挑战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跨栏的积极性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教学研究室 夏 方
我觉得原方案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改进:
一、跨跳高度应适中
原方案将“40~50厘米”作为幼儿必须完成的目标高度,将“30、40、50厘米”作为幼儿分组练习跨跳的高度,虽然目标具体明确、可测性强,但幼儿未必人人都能跨越30厘米高的障碍物。因此,我建议适当降低目标下限,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材料,尽可能由低到高地设定跨跳高度,使每个幼儿都乐于尝试,挑战自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跨跳方法应正确
助跑跨跳是由跑和跨跳两个动作组成的,这两个动作的共同特点就是快且协调。众所周知,要做到快和协调,必须在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基础之上,特别是跨栏动作难度较大,若方法不当,动作不协调,极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建议教师多引导幼儿进行无障碍跨跳练习,待动作协调之后再选择饮料瓶等危险性较小的材料做栏架。待绝大多数幼儿熟练掌握基本动作之后再启用20、30、40厘米高的木质栏架,让幼儿逐步增加难度进行练习。
三、跨跳过程应有趣
创设一定的情境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态度的培养。否则,枯燥单调的练习不仅容易导致幼儿疲劳和转移注意力,还会挫伤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因此,建议以举办“小小运动会”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激发幼儿学习跨栏的积极性。
夯实基础很重要
江苏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幼儿园 朱 麟
对于原方案中第二环节的安排,我有一些想法:
一、基本动作是重中之重
原方案中幼儿没有进行难度较低的跨栏练习,教师在幼儿没有掌握基本跨栏动作的前提下就直接让他们选择不同高度的花栏进行练习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做幼儿容易盲目选择较高的花栏,或者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而不敢跨栏。另外,基本动作掌握不到位也很容易使幼儿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危险,最终影响他们对跨栏的兴趣。
二、不要为了自主而自主
教师安排幼儿自主探索的目的是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而实际上幼儿对跨栏并没有多少经验,要他们自主探索并提炼动作要领难度较大。建议在第一次探索后直接引导幼儿说出做法,由教师归纳动作要领,再示范并引导幼儿无障碍练习。在无障碍练习中,为了避免枯燥可采用比赛、小组观摩等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动作,为正式跨栏作好准备。
三、提升难度的时机要适当
提供不同高度的花栏让幼儿自主练习,是为了鼓励幼儿挑战自我。但这需要幼儿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把它放在以学习基本动作为重点的第二环节显然不合适,不如放在最后。那时幼儿已能熟练跨栏,也有了一定的运动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挑战不同的高度,或在一边观战休息,这样既调适了幼儿的身体状态,又尊重了他们的意愿。
合理设计各环节
辽宁大连市西岗区教师幼儿园 李 媛
原方案有许多亮点,如教师让幼儿模仿刘翔来学习跨栏动作,让幼儿交流经验来提炼动作要领,设置不同高度的“花栏”供幼儿自主选择,给予幼儿足够的练习时间,等等。但原方案中也有一些做法值得推敲:第一,应根据活动内容进行热身运动,如对助跑跨跳而言,教师应多带领幼儿抬腿和活动脚踝,以提高活动效果,避免幼儿受伤。第二,在分组竞赛时,教师增加了“赶鸭子”的动作要求,明显妨碍了幼儿助跑跨跳。建议在幼儿练习时设置连续障碍,这样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达到锻炼的目的。
教学活动要有梯度
浙江宁波市江北求知幼儿园 张美华
原方案是一次高结构的体育教学活动,我认为有三处地方需要仔细推敲。首先,一味地进行技能练习和竞赛,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会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其次,环节推进太快,在幼儿还没有正确掌握动作要领的情况下,就调整花栏高度和进行边赶“鸭子”边跨跳的比赛,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三,材料投放的梯度不够,没有给能力弱的幼儿充分尝试、体验的机会。建议作如下调整:首先,让幼儿练习无障碍跨栏,掌握动作要领;其次,从低到高设置三种不同高度的花栏,并分别标上“▲”的标志:“▲”为第一层次(30厘米),“▲▲”为第二层次(40厘米),“▲▲▲”为第三层次(50厘米),从而照顾到不同体能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感。在接下去的练习中,教师可采取递增跨栏数量的方式,使幼儿既保持新鲜感,又感受到不同的挑战,生发不断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到战胜自我的快乐。
自主探索 勇于挑战
江苏常熟市星城小学幼儿园 黄晓燕
活动时直接给每两个孩子提供一组跨栏(两把椅子和一根牛皮筋),让孩子从自己能够跳过的高度开始,比原方案中提供30、40、50厘米的跨栏更为灵活、开放。由于大班幼儿都有一定的跨跳经验,教师可先让每个幼儿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挑战自我,然后分享经验,着重提炼出该动作要领:助跑快、蹬地起跳有力。接下来的环节可依然以分散探索、自主选择跨跳高度为主。幼儿在跨过自己选择的高度以后,可自行调节牛皮筋高度,不断挑战自我,最终探索发现自己最高的跨跳水平,以实现“勇于挑战自我”这一目标。
此外,该跨跳活动还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牛皮筋的长度应大于100厘米,保证幼儿有80厘米的跨跳幅度,增强幼儿自我挑战、获取成功的信心。二是跨栏位置的摆放要合适,用小椅子和牛皮筋搭成的跨栏方向要统一,距离要合适,保证幼儿练习跨跳时助跑充分。
遵循规律 重视练习
江苏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 蒋锡云
心理学家指出,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它与其他技能的学习一样,也要经历形成、保持和迁移的过程。原方案的第二个环节基本可以看作是幼儿助跑跨跳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此时幼儿主动地慢节奏地练习、体会、观察非常重要。开始模仿学习时,他们的精神和全身肌肉会紧张、呆板、不协调,这些都是正常的。此时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动作要领,只会使幼儿更加忙乱,不知所措。幼儿将外部语言指令表现为肢体动作需要一个过程,反复练习有助于幼儿建立动作之间的联系,并使动作逐步达到“自动化”程度。但要注意的是,练习时不应有太多的干扰,立即增加花栏高度和数量、边运球边跨跳等都会增加动作的难度,使幼儿产生紧张感,从而难以达到巩固动作技能的目的。
1.练习助跑跨跳过40~50厘米高的障碍物,发展弹跳能力。
2.借助同伴间的经验分享、自主探索、练习、团队竞赛等方式掌握跨跳动作要领,逐渐使动作协调、灵活。
3.勇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
准备:
1.幼儿会做热身操。
2.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了解本班幼儿助跑跨跳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3.皮筋、椅子、起始垫、球、筐若干,录音机,伴奏带。
过程:
一、听音乐做热身操
师幼模仿运动员动作随音乐做热身操,顺序依次为:游泳、射击、举重、踢足球、跳远、跑步、整理。
二、自由探索和练习助跑跨跳,并逐步挑战不同高度
1.模仿刘翔跨栏,感受助跑跨跳的动作。
师:你们知道刘翔是谁吗?他是怎么跨栏的?谁来模仿一下?
2.教师引导幼儿从同伴的经验中提炼出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师:我们一起来学刘翔跨栏。跑跑跑,单脚起跳,后腿也抬高,跨过去轻轻落地,再向前跑几步。
3.幼儿自主练习无障碍的助跑跨跳动作。
4.幼儿自选高度(分别有30、40、50厘米高的“花栏”共6组)练习助跑跨跳,探索助跑跨跳的方法。
5.经验分享。
师:你跳过了多少高度的“花
换个角度思考
江苏南京市第二幼儿园 陈学群
原方案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目标定位准确。目标中既有幼儿要达到的动作技能要求,又有幼儿如何获得技能的学习要求,还关注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准确的目标定位为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2.重点突出。无论是目标、环节还是策略,都紧紧围绕学习助跑跨跳一定高度的障碍物这一核心内容来设计。3.关注幼儿能力差异。如使用皮筋作为“花栏”,缓解了幼儿对高度的恐惧;提供了30、40、50厘米的“花栏”供幼儿自选、探索,既为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又为幼儿了解自身的运动能力提供了条件。4.重视幼儿的探索分享。教师运用了先让幼儿自由探索动作,再让幼儿分享探索经验的方式,促使幼儿互相学习。不仅如此,教师的示范策略也非常巧妙,如“用你们的好经验来跨跳一次,看看是不是也能成功”,鼓励孩子们积极探索,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助跑跨跳主要是双腿、双臂协同运动所产生的身体腾空、落地动作。据此,我觉得可以换角度来设计,引导幼儿习得基本动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引导重点从学习跨栏分解动作转向感受身体上下肢协同运动。在自由探索环节中引导幼儿不断感觉自己在跑动、发力起跳、腾空、落地时身体动作的协同配合。2.分享方式从倾听幼儿表述转向观察同伴动作并模仿。幼儿运用“观察→模仿→实践”习得基本动作。伴随幼儿的动作展示,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同伴灵活协调的动作姿态,尤其在跑动、发力起跳、腾空、落地过程中身体的协同运动。3.环节安排从紧凑递进式转向松散指导式。教师一方面减少组织环节,给予幼儿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和个别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尝试。4.运用小组活动促进同伴互助。在幼儿不断展示自我和挑战自我的基础上,小组活动能使幼儿之间密切接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建立自信心。
要体现幼儿体育的特点
上海民星幼稚园 陈 静
随着对幼儿体育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体育不应以动作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和评估标准,而应以幼儿运动能力是否提高、体质是否增强、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否浓厚作为其主要目标和评估标准。幼儿体育不再强调单一的动作练习和发展,而是注重动作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强调这种发展是过程性的,是综合的和可持续的,是经过幼儿自身的体验和探索而逐步达成的。原方案过于关注幼儿动作技能的掌握,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和幼儿跳过了多少高度,而没有让幼儿真正通过尝试来萌发运动兴趣并达到锻炼的目的。建议教师在第二环节不要一并呈现三种高度的“花栏”,而应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统一出示同一高度的“花栏”,让每个幼儿充分练习。接着,让不同能力的幼儿介绍各自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在交流中建构运动经验。第二步,出示不同高度的“花栏”,让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地选择高度,挑战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跨栏的积极性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教学研究室 夏 方
我觉得原方案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改进:
一、跨跳高度应适中
原方案将“40~50厘米”作为幼儿必须完成的目标高度,将“30、40、50厘米”作为幼儿分组练习跨跳的高度,虽然目标具体明确、可测性强,但幼儿未必人人都能跨越30厘米高的障碍物。因此,我建议适当降低目标下限,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材料,尽可能由低到高地设定跨跳高度,使每个幼儿都乐于尝试,挑战自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跨跳方法应正确
助跑跨跳是由跑和跨跳两个动作组成的,这两个动作的共同特点就是快且协调。众所周知,要做到快和协调,必须在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基础之上,特别是跨栏动作难度较大,若方法不当,动作不协调,极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建议教师多引导幼儿进行无障碍跨跳练习,待动作协调之后再选择饮料瓶等危险性较小的材料做栏架。待绝大多数幼儿熟练掌握基本动作之后再启用20、30、40厘米高的木质栏架,让幼儿逐步增加难度进行练习。
三、跨跳过程应有趣
创设一定的情境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态度的培养。否则,枯燥单调的练习不仅容易导致幼儿疲劳和转移注意力,还会挫伤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因此,建议以举办“小小运动会”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激发幼儿学习跨栏的积极性。
夯实基础很重要
江苏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幼儿园 朱 麟
对于原方案中第二环节的安排,我有一些想法:
一、基本动作是重中之重
原方案中幼儿没有进行难度较低的跨栏练习,教师在幼儿没有掌握基本跨栏动作的前提下就直接让他们选择不同高度的花栏进行练习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做幼儿容易盲目选择较高的花栏,或者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而不敢跨栏。另外,基本动作掌握不到位也很容易使幼儿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危险,最终影响他们对跨栏的兴趣。
二、不要为了自主而自主
教师安排幼儿自主探索的目的是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而实际上幼儿对跨栏并没有多少经验,要他们自主探索并提炼动作要领难度较大。建议在第一次探索后直接引导幼儿说出做法,由教师归纳动作要领,再示范并引导幼儿无障碍练习。在无障碍练习中,为了避免枯燥可采用比赛、小组观摩等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动作,为正式跨栏作好准备。
三、提升难度的时机要适当
提供不同高度的花栏让幼儿自主练习,是为了鼓励幼儿挑战自我。但这需要幼儿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把它放在以学习基本动作为重点的第二环节显然不合适,不如放在最后。那时幼儿已能熟练跨栏,也有了一定的运动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挑战不同的高度,或在一边观战休息,这样既调适了幼儿的身体状态,又尊重了他们的意愿。
合理设计各环节
辽宁大连市西岗区教师幼儿园 李 媛
原方案有许多亮点,如教师让幼儿模仿刘翔来学习跨栏动作,让幼儿交流经验来提炼动作要领,设置不同高度的“花栏”供幼儿自主选择,给予幼儿足够的练习时间,等等。但原方案中也有一些做法值得推敲:第一,应根据活动内容进行热身运动,如对助跑跨跳而言,教师应多带领幼儿抬腿和活动脚踝,以提高活动效果,避免幼儿受伤。第二,在分组竞赛时,教师增加了“赶鸭子”的动作要求,明显妨碍了幼儿助跑跨跳。建议在幼儿练习时设置连续障碍,这样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达到锻炼的目的。
教学活动要有梯度
浙江宁波市江北求知幼儿园 张美华
原方案是一次高结构的体育教学活动,我认为有三处地方需要仔细推敲。首先,一味地进行技能练习和竞赛,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会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其次,环节推进太快,在幼儿还没有正确掌握动作要领的情况下,就调整花栏高度和进行边赶“鸭子”边跨跳的比赛,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三,材料投放的梯度不够,没有给能力弱的幼儿充分尝试、体验的机会。建议作如下调整:首先,让幼儿练习无障碍跨栏,掌握动作要领;其次,从低到高设置三种不同高度的花栏,并分别标上“▲”的标志:“▲”为第一层次(30厘米),“▲▲”为第二层次(40厘米),“▲▲▲”为第三层次(50厘米),从而照顾到不同体能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感。在接下去的练习中,教师可采取递增跨栏数量的方式,使幼儿既保持新鲜感,又感受到不同的挑战,生发不断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到战胜自我的快乐。
自主探索 勇于挑战
江苏常熟市星城小学幼儿园 黄晓燕
活动时直接给每两个孩子提供一组跨栏(两把椅子和一根牛皮筋),让孩子从自己能够跳过的高度开始,比原方案中提供30、40、50厘米的跨栏更为灵活、开放。由于大班幼儿都有一定的跨跳经验,教师可先让每个幼儿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挑战自我,然后分享经验,着重提炼出该动作要领:助跑快、蹬地起跳有力。接下来的环节可依然以分散探索、自主选择跨跳高度为主。幼儿在跨过自己选择的高度以后,可自行调节牛皮筋高度,不断挑战自我,最终探索发现自己最高的跨跳水平,以实现“勇于挑战自我”这一目标。
此外,该跨跳活动还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牛皮筋的长度应大于100厘米,保证幼儿有80厘米的跨跳幅度,增强幼儿自我挑战、获取成功的信心。二是跨栏位置的摆放要合适,用小椅子和牛皮筋搭成的跨栏方向要统一,距离要合适,保证幼儿练习跨跳时助跑充分。
遵循规律 重视练习
江苏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 蒋锡云
心理学家指出,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它与其他技能的学习一样,也要经历形成、保持和迁移的过程。原方案的第二个环节基本可以看作是幼儿助跑跨跳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此时幼儿主动地慢节奏地练习、体会、观察非常重要。开始模仿学习时,他们的精神和全身肌肉会紧张、呆板、不协调,这些都是正常的。此时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动作要领,只会使幼儿更加忙乱,不知所措。幼儿将外部语言指令表现为肢体动作需要一个过程,反复练习有助于幼儿建立动作之间的联系,并使动作逐步达到“自动化”程度。但要注意的是,练习时不应有太多的干扰,立即增加花栏高度和数量、边运球边跨跳等都会增加动作的难度,使幼儿产生紧张感,从而难以达到巩固动作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