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龙岩客家民系舞蹈文化中的民俗信仰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h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能收获到许多富含着的关于创造此艺术种群的集体观念、宗教信仰及历史记忆。而舞蹈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所包含着的舞蹈动作、舞蹈构图、舞蹈音乐、舞蹈服饰、舞蹈道具等都是创造它的群体用来传递至关重要信息的某种强有力的文化符号。龙岩“采茶灯”作为闽西客家人民特有的文化艺术,之中饱含着龙岩客家民系的集体观念和信仰符号。本人深入田野对龙岩民间传统“采茶灯”的艺术形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由此来对龙岩客家民系的民俗信仰进行纵向剖析。
  [关键词]龙岩“采茶灯”;文化意识;民俗信仰
  龙岩苏坂乡美山村是福建省“采茶灯”艺术的发源地。2014年11月国务院将龙岩美山村的“采茶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十年申遗之路终于有所收获。由此,龙岩美山村“采茶灯”艺术成为福建“采茶灯”艺术的代表,更是满载福建客家民系文化的一重要艺术瑰宝。在龙岩市苏坂乡美山村保留着福建最为原始形态的“采茶灯”艺术。龙岩“采茶灯”传统民俗艺术以节庆游街、庙会祭祀、民间活动等形式出现,是此地客家人民的共同认知和历史记忆代代相传的代代相传的主要手段。龙岩“采茶灯”有史料可证的传承史长达280年,百年的经久不衰,其中承载的龙岩客家祖先希望代代延续的共同信仰我认为是源于中原文化的信仰归属和对龙岩本土文化的包容性。这二者也是龙岩“采茶灯”拥有如此形态特征的文化因素根源。
  一、中原文化的信仰归属
  客家人意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由于东晋时期战火纷飞而南下迁徙,由此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个群体,素有“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之称。而创造龙岩“采茶灯”的林氏先祖据《林氏番衍迁徙渊源谱》记载:早在晋永嘉元年(307年),比干后裔林氏先祖因北方战乱由下邳郡(今江苏邳县一带)南迁。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林禄奉诏守晋安郡,从此落居于闽,世称闽林始祖禄公派系。由此可证,龙岩客家民系之根源在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古代中原,因此龙岩客家民系文化的形成其渊源在于中原文化。魏晋时期,天下处于分势,儒学转盛为衰,玄学与印度东传而来的佛教相交汇,中原文化逐步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交融贯通的态势。历经时光洗练,在龙岩“采茶灯”中依然留有保有当时文化交融的缩影。
  (一)“采茶灯”文化意识中的佛家意识
  解构龙岩客家民系舞蹈文化中的民俗信仰,第一个层面应是解读龙岩客家人的宗教信仰。艺术自古以来与宗教信仰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传播宗教灵性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与手段。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龙岩“采茶灯”的发源地美山村村民的主要宗教信仰为佛教。在村里并不宽广的土地上,树立着大大小小多家佛家寺庙,寺庙名称多有龙字在其中,如“显龙宫”、“龙兴寺”等,这也是印证了中原文化“龙”的图腾崇拜,在“采茶灯”中即是舞蹈构图中的文化符号体现。“采茶灯”传承人之一的林奇英老先生说到,“采茶灯”是林氏先祖将宫廷乐曲与多种民间艺术的结合。流动变幻的舞蹈队形是“采茶灯”舞蹈的一个重要特点,而这些多变的舞蹈构图正是来自“舞龙”这项民间艺术与古时候战争阵法的结合。“采茶灯”的传统演绎方式是每逢春节,表演将从初一延续至十五,而表演的队伍首先从林氏祖祠开始表演,而后去到每个寺庙,再挨家挨户的游街拜年。因此,村里的每座庙宇里都搭建了戏台。而“采茶灯”里摘茶的舞蹈手势并不是常见的兰花指,而是与观音的手势相仿,拇指与中指捏起做采茶状。
  (二)“采茶灯”文化意识中的儒家意识
  中原文化的两大核心,与“龙”的图腾崇拜并列的即是儒家经典文化。除了对“龙”的信仰归属,“采茶灯”舞蹈中大多“走圆”的图示线条与讲究“对称”的舞蹈构图无不体现了“和合”与“阴阳相生”的儒家思想。传承龙岩“采茶灯”的第十六世林氏先祖林披是出身显赫的官宦世家,其世代都受到浓厚的中原士族文化思想教育,也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儒家思想另一重要思想就是“礼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林氏先祖非常注重艺术的教化作用,特将宫廷乐舞引回家中用于教育后代,是最初形态的“采茶舞”。据龙岩“采茶灯”传承人林水飘老先生(88岁)、林奇英老先生(84岁)和林昌鼎老先生(82岁)证实,目前已知最早的“采茶舞”用肢体语言表现杨家十二寡妇为远离奸臣陷害,带着杨氏家族至山林隐居,开山种茶,自强自立,繁衍生息的巾帼英雄形象,并用说唱艺术弘扬宋朝杨家将的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
  (三)“采茶灯”文化意识中的道家意识
  龙岩“采茶灯”在组建“采茶灯”表演时,必须祭祀敬拜九天田相公,苏坂乡美山村里至今仍保留有田相公的神牌。田相公全称为田都元帅,又称田公元帅,是福建、台湾一带的汉族民间信仰,道家神灵出身,是艺术界的保护神。田都元帅的神牌横楣上写着“轻歌曼舞”,两侧则写着“九天都院歌白云,十八学士醉青春”。神牌中田都元帅的两侧则跟随着金花银花小姐、千里眼顺风耳、鼓板先生和声音童子等小神。组建“采茶队”时,将神牌挂于大堂,将宰好的整猪、整鸡、整鸭和蒸米糕摆上,众人祭拜之后设宴庆祝“采茶队”正式成立。
  二、本地文化的意识反映
  龙岩“采茶灯”亦是中原农耕文明与龙岩本土“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福建地区,“茶文化”早在客家人民迁徙来此就有,与福建地区多山地丘陵,气候适宜茶植物的生长脱离不了关系。而“采茶灯”发源地龙岩美山村的地理环境就十分具有这种特点。美山村地处盆地,四面环山,并有一条河流将村庄环绕,形成河这边居住,河那边种植茶叶的古老遗风。艺术来源于生活,较早时期村民都是乘船到对面的山头种茶采茶,林氏先祖搬至此地后因地制宜,也将从宫廷传承出的“采茶舞”改编成包含当地文化生活的“采茶灯”,例如传统“采茶灯”中“双河船”的桥段,就是龙岩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集中体现。“双河船”再现的是村民们渡河采茶而后满载而归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先是“采茶姑娘”在“茶公”、“茶婆”的引导下一一入船,而后“茶公”、“茶婆”二人拿着桨随着音乐节奏做划桨状并带领一众采茶姑娘绕圆表示划船过河,再一一出船上山。舞的是本地的劳动生活,唱的是从中原迁来的故事。
  催紧战鼓催紧战鼓并司郎并司郎将司嘟;
  马腾腾保四马栽惯保回保四马;
  头载着鸟流魁身穿银耳鸟流袈;
  众将开科真淄公孙大丈夫莲花鼓嘟嘟嘟。
  三、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龙岩“采茶灯”文化是来源于客家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化和闽西悠久茶文化的双重文化。它所代表的悠久且丰富的文化因子是对古代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对闽西茶文化的包容。它所承载的这些厚重的文化因子对于福建省地区,乃至国家都是不可丢失的宝贵遗产。艺术随时代变化而变迁,以原始形态的“采茶灯”为根的“采茶灯”舞台艺术枝繁叶茂,但传统民间“采茶灯”作为树之根,它的原始形态传承者都已高领,它的民间传统形态保护更应受到重视。只有根稳扎于土壤,艺术之花才能更好地绽放。“民族认同感这种文化心理它是在其所处的民族文化氛围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传承发扬这种具有深刻的具有维系客家民族情感认同文化的艺术,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圆融归一”都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钢琴音乐以多声思维为其基本特征,而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则以单声思维为基本形态,这二者的结合,向人们展示了欧洲音乐文化与内蒙古西部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关键词】复调;倒影;变奏  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小曲和钢琴伴奏的创作,从中国钢琴的创作史来看,黎英海的钢琴小曲《打连成》《想亲亲》,陆华柏的《和林民歌》《大同府》,屠冶九给民歌配的钢琴伴奏《三天里路程两天倒》《阳婆里抱
期刊
【摘要】竹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称为“篴”。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  【关键词】竹笛;艺术演奏;音乐会  竹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称为“篴”。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竹笛由远古发展到现在,由民间到学院派,由伴奏乐器到舞台表演的独奏乐器,由它表现形式从乐曲独奏到竹笛乐团重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电力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确保其运行状态始终处于最佳就成为电力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继电保障系统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否做到高度的科学化则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为此,文章就从变电站测量信息故障子站实施方案的科学选择、硬件平台要以嵌入式系统为载体,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要以可靠、可扩充、可维护、高度开放为目标三方面入手,针对电力工程继电保障系统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方案做出具体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做‘四有’好老师,育桃李满芬芳”这句话,人尽皆知,然而随着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师资队伍的不断改革与壮大,教育教学形式、质量等诸多因素越来越备受教育部门、及广大学者、家长的关注与重视。当今,教师不仅要秉承教书育人、传承后继的精神,更要侧重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及良好形象的树立,这些方面都对学生起着客观因素的影响,正如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所说:“教给一个人智慧,却不教给他道德
期刊
摘要:机电工程往往规模较大,对安装技术的要求较高,想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掌握技术要点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这将决定工程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将围绕机电工程安装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两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机电工程;安装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引言:  在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下,机电安装需求提高,工程数量增加,对安装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管理、材料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着机电工程质
期刊
【摘要】音乐学这门学科或者这个名称不仅对一般读者,而且对专门从音乐工作的人也是比较陌生的。俞人豪先生讲授的两门课的讲稿加以整理,并根据近年来收集的资料做了一些补充,编成《音乐学概论》这本书。本文是笔者在研读了音乐美学这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在对中国近三年八大音乐类核心期刊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过后,由此对《音乐学概论》这本书产生的一些体会,对音乐学这门学科也开始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说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中具
期刊
【摘要】学堂乐歌作为我国现代化音乐教育的开端,其对近代音乐及现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学堂乐歌的代表,李叔同的《送别》是一首收藏价值极高且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艺术作品,《送别》是在借鉴西方音乐的基础上,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歌词的创作方面更是应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意境,词曲意味深远,意趣高远。  【关键词】学堂乐歌 ;审美意象;送别赏析  学堂乐歌开创了我国近现代学
期刊
[摘要]1949年至1966年是中国电影成熟发展的十七年,在这期间不仅创做出了大量优秀的影片,许多传唱至今的经典插曲也是源自此时。在众多的优秀插曲中笔者以获得格莱美奖提名的《百年留声》电影歌曲专辑的选曲为例,对“十七年”部分著名插曲进行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百年留声》;十七年电影;插曲;特点  从1905年影片《定军山》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一百一十年风雨历程。1931年影片《歌女红牡丹》的诞
期刊
2013年12月21日晚19:30西安音乐厅,笔者有幸再次近距离聆听到当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傅聪先生的现场演奏。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傅聪先生,精神矍铄依然,步履轻盈依旧,一如以往的中式长衫显得悠然而气度非凡。音乐从黑白键缓缓流淌,如歌如诉,如醉如痴,令人心潮澎湃,难以释怀。感于怀撼于情,特执笔再述傅聪先生一代钢琴大师自然而就的音乐修养和忠于原作的至高境界。  音乐会曲目包括不同时期四位作曲家的四首作品
期刊
[摘要]当代大型二胡协奏曲《风雨思秋》创作于2011年,本曲描绘的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女革命家秋瑾,表现了现代人对秋瑾的缅怀。整首曲子给人留下的是久久无法磨灭的记忆与心灵的震撼,同时表达了后人对先烈无限的追思。  [关键词]大型;二胡;协奏曲;秋瑾;赏析  二胡艺术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据有关文献的记载,它的前身是“奚琴”,在不断地创造、改进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