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诱导的古诗教学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思就是说心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成为诗,是作者感情激动的产物。
  古人作诗无不是心有所想、情感爆发、无处宣泄;或感时恨别、忧国思家,或怀才不遇、慷慨激扬。故借诗歌发发牢骚、抒抒气闷、发泄胸中的情感。无论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的《离骚》;還是“慷慨任气、建安风骨”的“三曹七子”;抑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工部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这些无不是借诗歌来抒情言志,寄托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一定的篇幅,这些古诗大多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之作。所以,教学古诗时必须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笔者以为用“情感诱导”这四个字来概括抓住思想感情的古诗教学方法甚为精当。
  一、抓住古诗写作背景,烘托诗歌情感气氛
  每一位诗人都处在当时独特的历史背景中,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作者在立场、爱憎以及愤世疾仇,摇旗呐喊无不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地位息息相关,特别是那些忧国忧民之作就更是时代的传声筒、历史的代言人。所以,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应当将诗歌的写作背景阐述清楚,让学生“进入角色”——仿佛置身于作者当时的历史氛围,这样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讲解古诗,必定起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不吃力,教师教起来也轻松。例如,我在教“诗史”杜甫的《春望》时,先将作者亲身经历的唐代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给学生介绍清楚,极力渲染作者亲眼目睹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痛苦不堪的悲凉心境以及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压抑心情。把这些时代背景阐释完后,在逐句讲解诗的意思,同学们果然一点就通,理解得很透彻。
  二、抓住诗歌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掌握诗意
  《汉书·艺文志》中说:“诗言志,歌咏言。”但凡诗人作诗无不有所表达,虽然古诗短小精炼,但就是这寥寥数字中包含着重大的主题、丰富的情感、强烈的爱恨,所谓“言简意赅”就是此理。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就要抓住诗魂——思想感情进行引导,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让学生跟着诗人或喜悦或忧愁、或思念或痛楚、或悲愤或怒骂、或讥讽或嘲笑。
  下面笔者就将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按主题形式分类阐述“情感诱导”方法的使用:
  第一,写景类。写景诗大多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的字面是写景的,其实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这类古诗要将蕴含的思想感情剖析出来,不能空洞地讲景,更不能景情脱裂、因情误景。
  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通篇写景,有动有静,动静相生,写出初夏荷花池塘的美丽景色。诗人把日常生活里平凡景物注入自己的热爱、喜悦之情,才把这些普通的景物写得如此之美。
  第二,怀乡类。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在小学阶段列选了很多,诗从或写景或叙事或回忆来表达寄身他乡怀念故里的思想感情。教学这些诗歌就要借助诗句、联系实际将诗中那种深深的惦念或悲凉之情渗透给学生。
  怀乡诗最著名的要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用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集中表现诗人身居异地,恰逢重阳佳节,加倍思念家中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感时类。诗人中有许多士大夫之流,即使没有晋升士大夫之列,也多有一些卓有见识关心国事的“文面小吏”和满腔热血,渴望报效祖国征战沙场的热血男儿。他们有的用诗歌发表政见;有的用诗歌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激情;有的用诗歌表达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这部分古诗可以在把握诗人的感情的基础上很好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恨诗人之所恨,爱诗人之所爱。
  第四,赠别类。赠别类诗多是文人墨客、迁客骚人表达与友人不忍分别之作,教学时只要把握诗人那种依依惜别、与朋友的深情厚谊就轻车熟路了。
  第五,说理类。哲理诗后来形成一种流派,其实古诗中就有一些包含哲理,给人启示和教育之作。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学这类诗都有一定的难度,难就难在要把诗中含着的哲理阐明清楚,使学生明白诗人的写作意图,懂得诗中的道理。
  小学古诗教学如果只是记作者、讲字词、背诗句的话,可谓容易。然而要使学生正真理解诗意,了解诗歌的情感和想象;使学生受到诗歌的陶冶和熏陶,领略诗歌蕴含的美感和诗情画意,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由情入意,情感诱导。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入手,抓住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思想来教学古诗,虽说不上是什么上上之策,但总比空洞地读、背、抄、写强一点。教学无定法,关键在于应用得法。广大的前辈、同仁们,你们以为然否?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为教学拓展了多元化的应用,有利于智力残缺儿童的思维拓展和思维开发。特别是能在情景中充分调用学生的感觉器官,改变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死记硬背的现象。本文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教学提出了应用策略。  在培智语文课堂中拓展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有利于智力缺陷的学生能够依靠个人兴趣进行知识拓展,进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索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的主导下,为语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极大增加了教育管理的复杂性与层次性,传统中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此,中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迎合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新公共服务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应用,为管理者提供了创新思路参考。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服务学生,而非服务分数成绩,其重视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实现,以维护学生利益为根本,以提高学校的集体价值为目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期刊
一、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特征与价值  (一)特征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有着几大显著特征:第一,实验内容趣味性。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时才会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产生的学习动力也会更加持久。和传统数学教学相比,实验教学通过相关操作将抽象和枯燥的数学知识简易化,拉近和学生之间距离,一定程度还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第二,实验过程体验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数学过
期刊
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觀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价值观,主要指针对人际关系而言,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标准和看法。中国传统价值观,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主要分成六个部分: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2.知行合一观;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4.爱国主义精神;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二)社
期刊
“雏鹰争章”活动是1993年启动的“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少工委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把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  “雏鹰争章”活动是浙江省少先队组织一直坚持的品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指教师在初中三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课本中section A,3a以及section B,2b中所呈现的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一)研究的目标  在中华人民
期刊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都已经加强了对学习风格因素的关注,而对学习风格的分析需要借助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进行推进。  目前,很多教师都已经尝试使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作为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化研究的辅助。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而学习风格的形成原因既有学生心理层面的因素,也有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学习
期刊
一、角色扮演——感受教师的爱  “德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在学校,教师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学生,爱着学生,有严爱,有慈爱,但是,学生真的感受到教师的爱了吗?  看看自己的学生,有着很多典型的“00后”的表现: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可他们觉得还不够;教师为他们付出了全身心的爱,他们觉得是应该的;身边的朋友也爱着他們,他们却视而不见……一直很佩服桂贤娣老师,她的
期刊
一、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  陶行知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人类在漫长的繁衍发展中,人们的创造力也通过祖祖辈辈相传下来,这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幼儿从生下来的一刻就表现出了优秀的创造潜能,一旦遇到有利的环境,其创造潜能就会得到激发和发展。如,从幼儿懵懂认知周围事物到学会人际交往,再到观察自然的绚丽,感知复杂的社会,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幼儿的创造。幼儿的创造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