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苔茶“钾”天下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成语对贵州多多少少总是带有一点“偏见”,比如“黔驴技穷”、“夜郎自大”。其实,这是历史和贵州开的一个玩笑,人们以讹传讹地给贵州贴上了文字标签。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此黔非彼“黔”,此夜郎亦非彼“夜郎”。当代的贵州是一个绿茶秀甲天下的西南产茶省,技并不穷,而属于古夜郎国的石阡县则是一个“泉茶合璧”的特色茶乡,以地下温泉、地上苔茶著称,而且一,最儿也不“自大”。产茶史虽由来已久,且文化底蕴深厚,但长期以来却总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直到近些年来搭上了贵州茶产业高速发展的快车,品质独特的石阡苔茶之价值与魅力才日益凸显,成为贵州茶叶的新秀,而石阡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苔茶之乡。
  从石阡县近十年来的茶产业发展轨迹来看,无论是县委、县政府、茶企还是茶农,都围绕着苔茶这个“圆心”画产业之“圆”,通过温泉、旅游助力苔茶产业,把“圆”画得更大,让它变成可以让茶农钱包鼓起来的惠农产业。9月16日,“中国苔茶之乡·石阡首届苔茶文化旅游节”将在这里拉开帷幕,这个“温情脉脉”的茶乡也将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展现她的别样风情,让人们从一枚茶叶的脉络上看到石阡茶产业的全息图像。“石阡苔茶钾天下”是石阡苔茶的一句的“独立宣言”,这不仅仅是要表达茶中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钾元素,而且是要向外界传达它“茗”扬天下的壮志雄心。且听石阡县“父母官”赵贡桥如是说。
  
  从“长寿之乡”说起
  
  《海峡茶道》:赵书记,先前我们曾看过一份资料,上面提到石阡除了是中国苔茶之乡、中国温泉之乡外,还是贵州长寿之乡
  其长寿之乡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的?
  赵贡桥:我们石阡县约有45万人口,全县百岁以上老人有39人,占全县人口比例的8.67/10万,远远超过了省级标准(5/10万)。在这30多位老人中,有的可能会因过世而使人数略减,但还有不少八九十岁的准百岁老人作为后备力量,我县目前80岁以上的长寿人群达6800人,占全县人口的16%。根据中国老年学会制定公布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办法》,硬性指标是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要达到75/10万,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岁。我县是贵州省7个长寿之乡中唯一一个有资格申报“国家级”的单位,目前,我们正着手申报“中国长寿之乡”。预计会在2012年年初批下来。
  《海峡茶道》:石阡县有这么多的长寿老人,是不是和当地的资源条件有关?
  赵贡桥:这是肯定的。石阡县的定位是:“泉茶和璧,养生天堂”。石阡县自然生态环境保存的相当完好,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全县有20多处温泉自然出露点,地下已探明的温泉总流量有2.2万吨/日,而开发利用的还不到1万吨/日。石阡人洗温泉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且产茶历史悠久。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石阡还是中国矿泉水之乡。温泉不仅仅可以用来洗浴,而且还可以直接饮用,富含氡、锶、硒等元素,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水都是直接装瓶的。所以,曾有人这样说:“你们真奢侈,都是用矿泉水来洗澡。”好水泡好茶。长期以来,当地人就养成了泡澡、泡茶的生活习惯,再加上优美的生态环境,长寿的人就自然多了。
  《海峡茶道》:您说的“好水泡好茶”,水质对苔茶品质特征的形成是不是有影响?
  赵贡桥:源于石阡境内佛顶山周围的苔茶树品种与石阡温泉处在同一个区域环境,苔茶从源头开始就得到温泉水的
  滋润,经过长期的自然繁衍形成独特的品质和极具价值的保健养生功能。制成的茶,绿润多毫,栗香显且持久隽永,滋味醇厚甘爽,芽头有不易散脱的特性,这对制作高档绿茶塑型极为有利,是制作高档绿茶理想品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春茶干茶,含氨基酸2.6%、茶多酚27.2%、儿茶素总量18.1%、咖啡碱4.9%,水浸出物43%,且含钾、锌、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钾含量最高,达18185.3mg/kg。所以。就有“石阡苔茶钾天下”的提法。同时,钾又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尤其是炎夏和从事高温及体力劳动者,大量出汗容易使钾丢失,常饮苔茶能补充体内微量元素的流失。因而民间流行“常饮石阡苔茶,能帮劳工解乏祛困,可助文人兴思想句”和“石阡茶,温泉茶,天天喝,九十八”的说法。
  
  举全县之力发展苔茶
  
  《海峡茶道》:苔茶是野生茶树品种,它如何进行规模化种植的?
  赵贡桥:石阡苔茶的母树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属古树系列,是研究贵州地方茶品种苔子茶生态课题的活标本。发展苔茶就是靠提纯、选育、扦插这样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行育苗,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产生不了新的基因型,即后代的遗传信息与母本相同。
  《海峡茶道》:目前,苔茶种植面积有多少?
  赵贡桥:现在全县茶园面积达25万亩,其中苔茶老茶园有3万亩。近年来新发展了7万~8万亩,并计划以375~4万亩/年的速度增长。在“十二五”末,全县茶园面积将达到30万亩,无性良种水平达95%,干茶总产量达5万吨,茶叶产值达22亿元。茶农收入达1亿元。茶业将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
  《海峡茶道》:看来,石阡县委、县政府对苔荼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
  赵贡桥:我们是举全县之力发展苔茶,主要出台了四项举措:第一,扩大茶园面积,每株茶苗以0.12元的保护价收购,而其它茶区多是每株8分到0.1元不等;第二,县委、县政府四套班子先后到浙江以及福建安溪、福安等产茶区考察取经。并分别成立了茶叶管委会、茶叶管理局和茶叶协会,在18个乡镇建立了生态茶叶管理站,配备了懂技术、业务能力强的茶叶辅导员,这样全县抓茶业的就有200多人;第三,2007年石阡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茶业,如扶持、奖励、贴息等,还有水、电、路等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以茶产业为平台,围绕茶产业规划引导,整合优化各类资金高达上亿,发挥出项目资金的集聚优势;第四,我们还请来了高级营销策划专家姚研成进行品牌策划,“石阡苔茶钾天下”就是他提出的。每年我们还到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地参加茶博会,扩大品牌影响力,每年花在茶博会上的钱都不少于500万。
  《海峡茶道》:发展茶产业需要资金的投入,石阡县当前的招商引资规模如何?
  赵贡桥:石阡现有中小型茶叶加工企业30多家,除了本地企业之外,还吸引了苏、浙、闽、台、粤等地的客商,吸引资金已达20个亿。像来自台湾南投的隆泰集团,主要是生产茶饮料的,由石阡县提供茶叶原料,隆泰集团提供茶叶加工技术和免费提供加工机械来实现合作。此外,还有如广东的南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的泰和茶业、江苏的大海集团等等,在带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民营茶企以及茶叶个体加工户的发展、壮大。
  
  实现三“县”合一
  
  《海峡茶道》:据我所知,兄弟湄潭县茶产业发展地也是非常迅速的,建有规模化的茶产业集群,如遵义市绿色食品工业园,集聚了一批茶业龙头企业石阡县是否也有类似的举措呢?
  赵贡桥:是的,我县的茶业也是规模化经营。栽培方面,2010年我县在龙塘镇大屯村建立了万亩高标准生态苔茶示范园,并陆续新建7个500亩以上的石阡苔茶母本园,在保证产制优质苔茶的同时,发展茶园生态旅游,与茶园基地建设融为一体;加工方面,我县去年5月建立了新型工业园区,目前已有4家茶企入驻。此外,我县斥资8000万在武陵山打造占地1000亩、可容纳500家茶商入驻经营的“中国西部茶都”,现已开工建设。
  《海峡茶道》:石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而且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如仡佬族的毛龙、石阡茶灯等,如何将它们与茶结合呢?
  赵贡桥:茶、温泉、石材工艺和旅游是石阡的四大产业。石阡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务院参事王秉成来石阡考察时曾说:“国酒茅台,国水石阡”,同时它也是中国苔茶之乡。我县着力以温泉文化为龙头,以乡村旅游(如茶山生态游)和夜郎文化为两翼,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和旅游品牌打造,深度挖掘石阡苔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茶文化,将茶、泉、仡佬文化、夜郎文化捆绑打造,提高品位,形成特色,不断丰富茶文化;大力提升石阡茶叶品位,提升“中国苔茶之乡”的影响力,实现“旅游县”、“公园县”和“疗养县”三“县”合一的目标。
  
  后记
  
  中国苔茶之乡·石阡首届苔茶文化旅游节即将拉开帷幕,全县上上下下都在奔忙筹备,齐心协力念好这部古老而又年轻的“茶经”,在访谈的过程中,说起石阡的茶,石阡的水,石阡的文化,如数家珍,而且语气中能明显地感觉到一种自豪与自信。
  此季虽已入秋,这座西南小城依然绿环翠绕,漫涌的温泉,恬静的茶山,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充溢着丰沛的活力,不远处,一幅石阡苔茶形象广告上,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仡佬族老人,手执一个粗朴的陶壶,目光如炬。缓缓地将茶汤倒进陶碗中,黄绿明亮的茶汤中还漂浮着几枚的翠绿芽叶。不言而喻,也许这就是对石阡苔茶最好的诠释。
其他文献
中国很多地方的名茶都以曾是哪朝哪代的贡茶为荣。以茶为贡品,在唐代就有记载。  封建帝制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封疆大吏守土有责,把当地最好的土特产精心挑选派人敬奉皇家,是为人臣的应尽职责。说白了,地方官的职位与奉禄都是皇帝赏赐的,不管是督抚还是太守县令,不过是皇帝在各地的代表,是奴仆。如果不懂上贡是义务,误以为能当官全靠的是个人能力与运气,得到好东西只顾自己享受,那么就有被论欺君之罪的危险。
期刊
主持:卦卦  嘉宾:钟月玲(深圳某杂志茶专栏作家、中医营养师)  壹茶当家(茶叶发烧友,酷爱茶膳)  大志(网络茶膳达人,中医师)    饮茶健康,这恐怕是大众对茶最直接的认识。茶,无论何时何地,什么季节都可以品饮;无论身体有什么样的状况需要调节,它似乎都具有为之对应的功效。炎炎夏日,饮茶消暑成了许多茶友的首选,但怎样饮茶才算得是健康的呢?  《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茶的:“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
期刊
宁波是座很“潮”而且很有故事的城市。悠哉漫步,或者搭乘公车,游览于熙熙攘攘的闹市区,每行一小段,总会不经意地捕捉到这样混搭的风景:时髦的高楼大厦间,露出黑瓦灰墙建筑古香古色的一角,或是夹藏着“海派味”十足的石库门。华灯初上时,闪烁的霓虹灯给这座城市抹上了靓丽的浓妆,艳而不俗,尤其是处在甬江、余姚江与奉化江三江交汇处的“老外滩”,新旧建筑错落其间,再加上耳边还时不时传来软绵绵的“阿拉阿拉”的宁波话,
期刊
原名“椿圮埔”的竹山镇是南投县最早开发的地方,自古即是著名的“入爵地”,号称“前山第一城”。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照镜山等地大量种植茶树,目前茶园已扩及至山坪顶、后埔、社寮、瑞竹、大鞍、软鞍、流滕坪、杉林溪、延平、延山、羊仔弯以及龙凤峡等处,海拔高度有300米~1800米的极大差异。尽管高山茶区主要在杉林溪与大鞍山两地,不过由于“杉林溪高山茶”的名气太大,连带也使得各区茶品竞相以杉林溪茶为号召
期刊
公元1725年,安溪铁观音横空出世,它以“半发酵”的独特制作技艺,首开全球繁育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法的先河,在历经百年世事沉浮中,铁观音保持了清新如昨的“观音韵、圣妙香”一贯品质。从此以后,安溪茶商和安溪铁观音便不断以惊人的创新能力折服。近日, “安溪茶事活动的新长征”又翻开了新的篇章,“安溪铁观音·香韵满三晋”系列茶文化活动正式登陆山西太原,安溪铁观音再次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万里茶路与丝绸之路被
期刊
常常,人们形容一个人爱喝茶会言其“嗜茶”,而“奢茶”程度更甚,有着超乎常理、过分的意味,用时下流行的字眼表达便是“控”。  虽然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与柴米油盐酱醋这些“厨房必需品”等而视之。但是它的身份有时却非常特殊,身价甚至可以贵比黄金,成为深受上流社会追崇的“杯中之物”,即“茶奢”。茶为奢侈品,古已有之。帝王将相奢茶,即有茶奢:唐“茶奢”阳羡茶,天子未尝,百草不敢先开花;宋“茶奢”龙团凤饼,徽
期刊
嶙峋起伏的奇峰,意趣无穷的怪石,变化莫测的云海,千奇百怪的苍松,构成黄山无穷无尽的神奇美景,印象里的黄山是如此的旖旎多姿。  但是她的美远不止此、就像武夷山盛产好茶一样,这里也是一座浸润在茶香中的名山,好茶俯拾皆是,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松萝绿茶……茶季来此,使可见识“春风走几步,茶香飘万里”的场面。  所以,这个春天背上背包,觅着茶香,向黄山出发  从黄山市到黄山风景区的中心地带汤口镇,一路上满布
期刊
2011年7月8日~10日,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贵州省相关部门支持协办的“2011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张玉香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于培顺到会指导工作。
期刊
在《论语·里仁》中记载了孔夫子曾说过的一句话:“富与责,是人之所欲也。”早在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认识到对富裕与显责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所在。人们常常把“富”与“贵”二字相提并论,其实不然,“富”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就是“有钱”;“贵”则是精神生活的提升,也就是“有身份、有地位”。富不一定贵,贵也不一定富。然而,若要在富与贵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那就是“富”人、“责”人以及“富贵”人对奢侈品的追求。 
期刊
云南之行是一次老天的馈赠,在冥冥当中,让我见到了茶的神奇。最初对普洱茶的印象,以为是垂垂老朽,蛮荒之味。渐至了解,便愈尊崇。普洱茶,像是一位老者。在那些古茶山之中,藏着地老天荒。  三月的春光,千年的古茶,新芽里流淌的是千百年来的天地之味。寻访云南古茶,短短的二十天行程,只能窥其一斑,却珍贵而难忘。    01 初入千家寨    临行之前,我手绘了三幅云南地图:一幅从昆明到普洱市到西双版纳,再从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