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臭椿沟眶象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臭椿沟眶象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臭椿沟眶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臭椿沟眶象;发生;防治方法;宁夏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20-01臭椿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圆整如半球状,颇为壮观,叶大荫浓,秋季红果满树,适应性强、萌蘗力强,具有较强的抗烟能力,是宁夏黄河平原行道观赏、工矿区绿化和盐碱地水土保持及土壤改良的优良树种,也是宁夏山区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宁夏平原造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臭椿沟眶象又名椿小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隐喙象甲亚科沟眶象属,危害臭椿根部的树皮和树干的木质部,轻时造成树干腐烂、掉皮、流脓,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以致死亡。臭椿沟眶象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强、传播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其对臭椿的危害性不亚于天牛对杨树的危害[1-3]。
  199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地掀起了绿化造林的热潮,臭椿沟眶象通过调入的千头椿苗木侵入到银川市,并随着苗木的调运迅速扩散至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地区,对园林绿化及农田林网造成了严重危害。臭椿沟眶象对宁夏臭椿的危害引起了自治区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宁夏将臭椿沟眶象作为该区重点检疫对象,多次下发文件,严禁各地调入调出臭椿苗木。在宁夏林业检疫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防治,沟眶象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 形态特征
  幼虫:体长10~15 mm,有皱纹布于背部两侧,头部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成虫:体长11.5 mm左右,体宽4.6 mm左右,头部有小刻点,额部窄,前胸前窄后宽,前胸背板和鞘翅上密布粗大刻点和白色鳞片形成的大斑,稀疏掺杂红黄色鳞片,体色黑色;卵:长圆形,黄白色;蛹:长10~12 mm,黄白色[4]。
  2 生物学习性
  作为常见的蛀干害虫,臭椿沟眶象在宁夏地区1年发生2代,越冬场所为树干内和土壤内,通常以幼虫和成虫形态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幼虫化蛹,6—7月成虫羽化,羽化后开始取食嫩梢、叶片、叶柄等,7月为羽化盛期,成虫危害期1个月左右,经7~10 d卵期。孵化后先为害韧皮部,然后为害木质部,成虫熟化后在木质部坑道内化蛹,蛹期10~15 d。
  3 危害特点
  臭椿沟眶象主要以幼虫蛀食根部、根际、树皮和木质部。危害症状是树干或枝上出现灰白色的流胶和排出虫粪木屑,轻时造成树干腐烂、掉皮、流脓,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以致死亡。
  4 防治方法
  4.1 加强检疫
  春秋造林绿化期,各地检疫部门要加大调运及产地检疫力度,从源头抓起,严防带虫植株调入调出。一经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严重受害株立即烧毁。
  4.2 做好虫情监测和疫情资料归档
  各地要完善病虫害虫情监测网络建设,定期开展监测预报工作,每年进行2次普查,准确掌握虫情动态,为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检疫部门要做好沟眶象疫情疫区资料的管理工作,及时掌握虫情变化动态,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
  4.3 提高认识,慎重规划
  在造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和苗木调运单位要提高认识,严格按照检疫部门归档的疫区档案資料,慎重规划臭椿的适栽区域和配置方式,尽量营造混交林。调运苗木的过程中,坚持就近调运原则,避免将带虫植株带入非疫区。
  4.4 加强苗圃及林地管理
  育苗和绿化单位要加强优质壮苗的培育和林木抚育管理工作,通过林业技术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同时,在管理中对受害严重、生长极弱的植株应及早伐除焚烧。
  4.5 人工捕捉和杀灭
  利用臭椿沟眶象成虫不喜飞、多在树干上活动及假死性(受到外界突然震动,害虫不动并坠落)等习性,于5月上中旬、7月底至8月中旬2次成虫盛发期,捕捉杀灭成虫。在有危害症状的树体上,用螺丝刀拨开树皮,捕杀幼虫。
  4.6 物理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在距树干基部30 cm处缠绕塑料布,使其上边呈伞形下垂,塑料布上涂黄油,阻止成虫取食、危害。
  4.7 化学防治
  5月上中旬、7月底至8月中旬2次成虫盛发期,在树干基部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辛硫磷颗粒剂3~5 g/株毒杀,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灌根或喷雾,用绿色威雷300~400倍液喷雾;于5月底和8月下旬幼虫孵化初期,利用幼龄虫咬食皮层的特性,在被害处涂煤油、溴氢菊酯混合液(煤油和2.5%溴氢菊酯各1份);或在树干基部30 cm处打孔注吡虫啉、氯胺磷原液,大树3~6孔,小树1孔,每孔注药3~5 mL,然后用黄泥堵孔,以防治幼虫。
  5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郎杏茹,孙普,等.宁夏引黄灌区沟眶象及臭椿沟眶象生物学习性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12):33-34.
  [2] 吴琼.臭椿沟眶象危害及其防治[J].甘肃林业,2011(6):36.
  [3] 李娜.臭椿沟眶象的危害与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1(13):60.
  [4] 张桂兰.臭椿沟眶象的发生及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11(4):36.
其他文献
摘要化肥利用率低不仅造成过量施肥,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浪费资源,加重农民经济负担,同时造成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从旱田和水田2个角度综述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式、方法,力求为扭转“增肥不增产”、“土壤养分过量累积”、“养分损失严重和生产效率下降”的现行局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肥料利用率;旱田;水田;提高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
摘要 介绍溧水县青梅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青梅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青梅产业;現状;对策;江苏溧水  中图分类号 S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317-021 溧水县青梅产业发展现状  溧水是南京秦淮河的发源地,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良,
摘要 介绍了水稻抛秧栽培的优点,从育秧准备、播种、苗期管理、抛前准备、大田抛栽、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水稻抛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21-01水稻抛秧栽培在邳州市张楼办事处推广10余年,已成
摘要分析了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瘟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5-0153-01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真菌性病
摘要 对比分析井水灌区、江水灌区水稻生产现状,指出井灌区水田由于漏水较重,导致浅水天天灌。因此,土壤和根系通气性好,水稻分蘖充足,稻谷成熟度好,产量高于江水灌区。  关键词 井灌区;水稻;高产;成因;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 S51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48-02白城市有水田逾13.3万hm
摘要 以鲁麦22为试材,研究微晶化磷矿粉对小麦生长、吸磷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化磷矿粉能显著提高小麦分蘖数,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叶片SPAD值和干物质含量;也可以促进小麦秸秆和籽粒磷素的积累;还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微晶化磷矿粉较过磷酸钙节约成本202.5元/hm2,纯收入增加0.69%,有利于农民增收。由此认为,微晶化磷矿粉是一种增产、经济的新型磷肥。  关键词 微晶化;磷矿粉;小
摘要 在对衢州市西区常山港左岸生态防洪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景觀设计进行规划,并提出植物配置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防洪堤;常山港;景观设计;浙江衢州  中图分类号 TU985.1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80-03
摘要介绍了中浙优1号在浙南山区种植的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中浙优1号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中浙优1号;栽培技术;浙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76-01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摘要总结了超试6号玉米示范方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科学施肥、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苗期管理、穗期管理、花粒期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试6号;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97-02    超试6号(示范代号)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究成功的玉
摘要阐述了我国运动环境的现状,通过分析气候环境条件对人体运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利用植物、改善体育运动场所环境的建议,以期降低不利因素对人运动能力与健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运动环境;现状;不利因素;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229-02    近些年,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和环境恶化,体育、环境和健康三者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