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政府通过融资举债能够拓展资金来源,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地方資金缺口,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公共资源建设的顺利发展。但是,随着地方政府融资规模的不断增加,其中也有不少问题浮出水面,如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回流缓慢、融资体制限制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安全稳定发展。本文将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既有问题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对策;改革方向
地方融资平台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区域财政压力,通过平台融资促进了资金流通,带动了金融产业的发展。但是,地方融资平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风险因素,这就需要对这一平台体系做进一步完善,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这样才能适应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在促进金融资金流通的同时,还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单一,以土地融资为主
如果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状态,那么土地财政运行将更加活跃,这就造成地方政府举债过度问题。如果经济增速放缓,则土地财政将大幅缩水,这样,地方政府融资偿债能力将有所下降,而银行对土地的估值也会随之下降,如果资金链断裂,有可能造成本金及利息难以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进而造成地方财政风险,银行也会由此陷入业务风险,最终地方实体经济也将受到牵连。
(2)资金的投入与回流问题
地方政府融资主要用于基础建设中,这些建设项目多数建设周期长,效益回收缓慢,这就使地方融资的投入和回流面临较大风险,融资公司本息压力也会增加。在债务压力下,地方融资公司会“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换旧债”,公司运行也将选入困境。公司被迫用优质资产弥补资金缺口,从而造成优质资产占比减少,进而导致更大的金融风险。
(3)地方融资平台的体制问题
当前,国内融资及运作体制有待健全,信息披露不够完善。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存在多头管理问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平台责权不清,这就为道德风险和金融管理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风险因素不断聚集的背景下,中央政府着手争端,先后发布各类通知和指导意见,对地方融资情况进行严格监管。政府融资虽然限制条件不断增加,但是仍需从体制方面进行完善才能获得实质性效果。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改革方向
(1)平台运作向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
在未来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中,将改变以往公益性融资中存在的体制错位问题,突出运作的经营性。在融资收益方面不再以政策性至今为主,而是通过经营逐渐获得自主现金流。融资平台转型后将具备法人资质,无论是确定项目主体还是投资控股都将从以往单一平台融资运作模式转变为综合性市场化运作方式,创建经营实体,改变以往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的融资模式,进而转变为以投资经营为主的控股公司。这就需要对现有融资平台实施充足,增加市场化运作元素,重点发展燃气、公交等经营性项目。鼓励私人成本投入,和政府共同经营广告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还要丰富特许经营项目,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改善社区及养老服务,为公益事业发展创造稳定的现金流。
(2)平台公司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虽然已经逐步向公司治理结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到政企不分的影响,其运作还不过规范,多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而且融资平台中还有不少的事业单位法人。针对这一问题,在未来融资平台发展改革中,首先要加速平台转型,确定独立法人资质,根据公司法规定建立起董事会制度,从而实现监督制衡作用。二是确定公司成员角色,高管层不得有公务员,改变原本平台运作中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建立起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平台运营和市场需求相一致。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增加独立董事和监事人员占比,减少行政干预。四是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监管作用,提高资产运作、资金管理的公开透明性,加大对公司的考核力度,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
(3)大力发展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中,可以引入PPP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犹如到公共服务建设领域,这样的运作模式不但有利于分散融资风险,而且还能对社会资源起到良好的调剂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PPP平台建设,提高其运行操作的规范性,同时在平台股权设置中引入多元化途径,提高平台未来融资能力,结合PPP模式拓展资金来源,摆脱单一性融资途径的局限性,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市场完善和资金调控等提高平台运作的市场化属性,提高其经营收益价值。
(4)加强各监管机构的沟通
地方融资平台运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这就使银行对平台债权的了解和确认有很大障碍,银行无法及时掌握债务确权进度,因此在风险监管中时效性较弱。基于此,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和银行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起融资平台、银行机构和地方政府协调共享式的信息传播机制,这样银行就能够根据平台运作以及政府债务预算对其融资债券进行科学评估,并做好政府性债务预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对金融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融资平台运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程度相关部门要结合融资平台发展需求,尽快更定科学有序的管理方法,避免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加剧,缓解银行融资信贷压力,这样才能为地方融资平台营造更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融资平台改革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弋代春,樊纲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土地市场参与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10)
[2]刘立峰,关于保留部分政府融资平台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5(10)
[3]李天德,陈志伟.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探析[J]中州学刊.2015(04)
作者简介:谢颖珍,出生年月:1977年6月,性别:女
民族:汉族,籍贯:江西省赣州市,当前职务:财务经理,当前职称:中级,学历:大专,研究方向:财务类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对策;改革方向
地方融资平台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区域财政压力,通过平台融资促进了资金流通,带动了金融产业的发展。但是,地方融资平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风险因素,这就需要对这一平台体系做进一步完善,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这样才能适应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在促进金融资金流通的同时,还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单一,以土地融资为主
如果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状态,那么土地财政运行将更加活跃,这就造成地方政府举债过度问题。如果经济增速放缓,则土地财政将大幅缩水,这样,地方政府融资偿债能力将有所下降,而银行对土地的估值也会随之下降,如果资金链断裂,有可能造成本金及利息难以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进而造成地方财政风险,银行也会由此陷入业务风险,最终地方实体经济也将受到牵连。
(2)资金的投入与回流问题
地方政府融资主要用于基础建设中,这些建设项目多数建设周期长,效益回收缓慢,这就使地方融资的投入和回流面临较大风险,融资公司本息压力也会增加。在债务压力下,地方融资公司会“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换旧债”,公司运行也将选入困境。公司被迫用优质资产弥补资金缺口,从而造成优质资产占比减少,进而导致更大的金融风险。
(3)地方融资平台的体制问题
当前,国内融资及运作体制有待健全,信息披露不够完善。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存在多头管理问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平台责权不清,这就为道德风险和金融管理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风险因素不断聚集的背景下,中央政府着手争端,先后发布各类通知和指导意见,对地方融资情况进行严格监管。政府融资虽然限制条件不断增加,但是仍需从体制方面进行完善才能获得实质性效果。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改革方向
(1)平台运作向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
在未来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中,将改变以往公益性融资中存在的体制错位问题,突出运作的经营性。在融资收益方面不再以政策性至今为主,而是通过经营逐渐获得自主现金流。融资平台转型后将具备法人资质,无论是确定项目主体还是投资控股都将从以往单一平台融资运作模式转变为综合性市场化运作方式,创建经营实体,改变以往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的融资模式,进而转变为以投资经营为主的控股公司。这就需要对现有融资平台实施充足,增加市场化运作元素,重点发展燃气、公交等经营性项目。鼓励私人成本投入,和政府共同经营广告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还要丰富特许经营项目,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改善社区及养老服务,为公益事业发展创造稳定的现金流。
(2)平台公司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虽然已经逐步向公司治理结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到政企不分的影响,其运作还不过规范,多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而且融资平台中还有不少的事业单位法人。针对这一问题,在未来融资平台发展改革中,首先要加速平台转型,确定独立法人资质,根据公司法规定建立起董事会制度,从而实现监督制衡作用。二是确定公司成员角色,高管层不得有公务员,改变原本平台运作中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建立起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平台运营和市场需求相一致。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增加独立董事和监事人员占比,减少行政干预。四是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监管作用,提高资产运作、资金管理的公开透明性,加大对公司的考核力度,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
(3)大力发展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中,可以引入PPP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犹如到公共服务建设领域,这样的运作模式不但有利于分散融资风险,而且还能对社会资源起到良好的调剂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PPP平台建设,提高其运行操作的规范性,同时在平台股权设置中引入多元化途径,提高平台未来融资能力,结合PPP模式拓展资金来源,摆脱单一性融资途径的局限性,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市场完善和资金调控等提高平台运作的市场化属性,提高其经营收益价值。
(4)加强各监管机构的沟通
地方融资平台运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这就使银行对平台债权的了解和确认有很大障碍,银行无法及时掌握债务确权进度,因此在风险监管中时效性较弱。基于此,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和银行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起融资平台、银行机构和地方政府协调共享式的信息传播机制,这样银行就能够根据平台运作以及政府债务预算对其融资债券进行科学评估,并做好政府性债务预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对金融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融资平台运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程度相关部门要结合融资平台发展需求,尽快更定科学有序的管理方法,避免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加剧,缓解银行融资信贷压力,这样才能为地方融资平台营造更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融资平台改革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弋代春,樊纲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土地市场参与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10)
[2]刘立峰,关于保留部分政府融资平台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5(10)
[3]李天德,陈志伟.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探析[J]中州学刊.2015(04)
作者简介:谢颖珍,出生年月:1977年6月,性别:女
民族:汉族,籍贯:江西省赣州市,当前职务:财务经理,当前职称:中级,学历:大专,研究方向:财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