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以鲁迅名义获奖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鲁迅先生是一座高峰。这座高峰高得难以测量,以至于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感到无法超越,难望项背。
  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文坛在改革开放后设立了“鲁迅文学奖”(以下简称“鲁奖”),作为文学的最高奖项,就是为了鼓励一代代作家来攀爬这座高峰,登顶之上高扬鲁迅精神的伟大旗帜。
  应该承认,自从1986年“鲁奖”创立以来,在推动中国文学事业发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获此殊荣,像春天里盛开的繁花令人陶醉其中;许多作家由此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犹如天上的繁星照亮了中国文坛的夜空。“鲁奖”成为了中国作家的骄傲和当代文学的标杆。
  但是,随着中国的巨大变革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鲁奖”的评选结果也不断引来社会的争议。特别是当一些官员、商人、教授以某种标新立异的“羔羊体”、“打油诗”而折桂的时候,当一些著名作家的弘观巨著竟然以零票出局的时候,让“鲁奖”饱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与奚落。
  无论是赞誉或质疑,我们愿意将其视为一种时代的选择。每个时代的大众对文学作品有不同的口味和需求,每个时代的作家有不同的创作理念与灵感来源,因而,我们不能将哪个年代的作品作为模本,更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可以简单复制鲁迅。只要能站在时代的潮头,写出反映时代生活本质、揭示社会前进真谛而又脍灸人口的作品,理应就是好作品。
  不过,如果是以名人冠名的奖项,其作品总该体现出其应有的特质与品格,这是我们觉得一些“另类”文学引发争议的根本所在。“鲁奖”既然冠以鲁迅的名义,于一般人来讲很容易将其与鲁迅的精神与品格联系在一起。
  鲁迅的精神与品格到底是什么呢?但凡学过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都不陌生,那就是他的“战斗精神”。鲁迅最具价值的作品是他的杂文,人们对鲁迅杂文的最常见的形容是“匕首”和“投枪”,还有他的“硬骨头”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敢向刀丛觅小诗”,这些家喻户晓的诗句,可以说就是鲁迅品格最凝练的概括。他的“匕首”、“投枪”不仅投向黑恶反动势力,也投向顽劣不争的国民,因而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能够划破夜空,刺向苍穹,从不妥协与屈服。
  毛泽东一生中,赞扬得最多的文化人,大约非鲁迅莫属了。其中,出言最重的,又属《新民主主义论》一文。那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这是对鲁迅盖棺定论的最强音,也是鲁迅精神的最精辟写照。
  当然,我们如今早已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新中国。65年来的风雨征程,当今中国正屹立于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豪迈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有可能一些人认为,鲁迅的“战斗精神”已经过时了。
  鲁迅精神真的过时了吗?估计所有作家包括广大读者都不会这么认为。鲁迅在概括他写作的目的时曾说过: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的时候似地正在做着美梦的青年”,三是他的敌人。对照鲁迅写作的三个目的,每一条都符合我们当今时代的需要,每一条都是我们当代作家们理应具备的责任感。
  鲁迅对社会最底层的关切,对民间疾苦和精神奴役的怜悯,以及他对现实和历史直面思考的精神,现在中国社会依然需要。鲁迅作品中体现出的疼痛感、批判性、独立精神与思考深度,依然是当下人们对“鲁奖”评选作品的一种期待。
  因而,每一届“鲁奖”评选,人们关心的,还是获奖作品的文字是否具备足够的思想深度,真正承担起历史的责任;能否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表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貌。这既是所有关心“鲁奖”的人们的愿望,也是写作者们的追求。
  本期专题,本刊记者采访第一至五届鲁迅文学奖的六位获奖代表,他们有的从事小说创作,有的专攻报告文学,有的是杂文作家;他们中有的是专职作家,有的是学者,有的是官员;他们中,有的获奖后被赞誉为实至名归,有的则曾广受质疑。我们只是希望看到,他们在日复一日的书写中,力求稍稍无愧于“鲁迅”这个名字,以及他所身体力行的不朽精神。
其他文献
应向阳很少在微博上晒生活,因为工作太忙了。忙着跟知名风险投资谈判,引入投资和资源。忙着成立子公司,进行产品升级。忙着对产品的生产基地进行布局。“一入江湖万火牛”,这个25岁的小伙子,暂时还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他目前最大的享受是创业的激情燃烧。  应向阳,1989年出生,福建师范大学毕业,福州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从小痴迷科技,喜欢动手实验,佩服马云、周鸿祎这样连续创业、敢于颠覆传统模式的企业家
期刊
向往已久的延安  在一 二·九运动中,许德珩、劳君展夫妇与在北平组织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共党员徐冰、张晓梅夫妇之间的关系逐渐密切,并且彼此信任。1936年10月初,徐冰、张晓梅夫妇到许家做客。他们说,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封锁,延安的物资十分匮乏。干部指挥作战时没有表,冬天来了,大家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生活状况十分困难。许德珩、劳君展闻听当即表示他们要买一些物品送给毛润之。徐冰说,最近有一辆卡车要去延安
期刊
编者按:  2014年8月22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中国和世界政治舞台杰出政治家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15年前,在邓小平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小平同志的小女儿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的作者,写下长篇连载,从一个特殊角度记述了小平同志在十年浩劫中起伏跌宕的政治历程与家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并以《我的感情流水账——父亲邓小平在动乱岁月》为题,在《中华儿女》杂志上连载9期,反响强烈,不仅
期刊
数字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媒业的走势,改变了广大读者、观众、手机用户的生活习惯,悄然间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时代。当今的中国有超过6.32亿的网民,有超过5.27亿的智能手机使用者,有超过1.66亿的数字电视用户,全新的媒体环境几乎影响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中国人的生活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节奏滚滚向前。这种空前的改变,背后有政府的推动,有企业的创造,更有高校的孕育与前导。  大学始终是新时代
期刊
开栏的话:  2015年10月10日,中国致公党将迎来90周年华诞。近90年来,中国致公党高举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大旗,逐步坚定政治信仰、不断提升参政自信,致力为公、侨海报国,充分行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为构筑和谐政党关系、推进协商民主、共建政治文明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回顾中国致公党近90年的历程,是中国致公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成长的发展史;是中国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
期刊
在圆梦园一期工程的中轴线上,除了“中国梦碑”与“和碑”,还有一座“圆和梦碑”——一个足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半圆形双面石墙。墙上刻着日月星辰、古代先贤的各种雕像及王殿明本人的一首以“和”为主题的诗:“天和日月星,地和有五行。人间求和道,无处不光明。”  与前两座铜碑的明亮与大气相比,这座石碑显得更加庄严与厚重。碑身周围除了两棵柏树,还环绕着几株白杨树。其中一棵因距离石碑太近,竟将碑身遮去了一大片。  
期刊
春归人未归,凭海临风惊杜宇。醒盼梦还盼,同心携手祭炎黄。一湾浅浅的海峡,是两岸同胞诉不完、道不尽的乡愁。幸而,13年前“两马”航线通航,打破了两岸交流的坚冰,乡愁终于不再仅仅寄于那枚小小的邮票。  在这条见证两岸亲情的航线上,返乡台胞见到的第一位祖国亲人,就是福建边防总队福州边检站的检查员。正是他们在三尺验证台上的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以真诚微笑连接两岸割不断的骨肉亲情,用贴心服务表达着对旅客们的殷
期刊
赵子忠的办公桌前,一幅巨大的“硅谷”彩喷画占据了一整面墙壁。每天开始办公前,他总要抬头瞧瞧这个被誉为“全球做新媒体心脏”的地方,望望全球著名风投云集的“sands road”,看看宁静的斯坦福大学。“我办公桌的位置是苹果、谷歌、思科公司所在,旁边就太平洋,而我的座位在中国,在中国传媒大学。这幅图就在眼前,逼着我思考怎么可以把全球最好的经验、优势、思想用于中国。”  坐在巨幅“硅谷”前,中国传媒大学
期刊
2014年金秋时节,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他刚参加完9月的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媒体融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研讨会,又出席10月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等跨洲、跨界、跨海的文化交流活动,忙碌充实,异彩纷呈。  走下诸多大会的演讲台,埋身于自己办公室一摞摞整齐的文献资料之后,廖
期刊
艺术永远是孤独的。只有在孤独中,伟大的艺术家才能沉浸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林风眠就是这样一位画坛大师,他在孤独的一生中坚韧无愧于自己的事业,对中西艺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和创作面貌。  林风眠(1900年-1991年),广东省梅县人。享有国际声望的画家之一,现当代美术的宗师,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