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为何“不用尚书郎”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8773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男权文化为阐释语境, 从《木兰诗》中折射出木兰身上受男权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意识和男性叙事主体的话语控制和欲望投射的角度,对七年级人教版教参中对木兰为何“不用尚书郎”作新的解读。
   【关键词】男权文化 话语控制 欲望投射
  花木兰是我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女英雄形象之一,同时也是最为著名、影响最广泛的女性英雄形象。木兰为何“不用尚书郎”?七年级人教版教参的解释是木兰不慕高官厚禄,显示了她的淳朴性格。须知在封建社会里,凭借功勋获取高官厚禄几乎是人人追逐的目标,那样能光宗耀祖荣华富贵,而在野为民只能忍受剥削和奴役。在赫赫战功面前,为什么甘愿弃高官不做?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木兰不图名利的个性使然吗?换言之,假设木兰想做“尚书郎”,可以吗?可能吗?鉴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本文中想从男权文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以求从新的角度对《木兰诗》中花木兰形象进行思考。
  一、《木兰诗》中折射出木兰身上受男权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意识
  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是绝对以男性为中心建立的,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女性缺乏和男性一样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機会。“三从四德”就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在汉族文化特别是儒家礼教中,要求女性必须以“四德”为立身规范。《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郑玄作注曰:“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东汉的班昭在《女诫·妇行第四》中对四德的阐释更为详细:“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在笔者看来《木兰诗》就是按照儒家的伦理规范对理想女性的要求来塑造木兰的,木兰完全符合四德的规范。
  1.妇德:从木兰参军目的看。
  她的目的与男性大不相同。班超投笔从戎,辛弃疾弃文从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功立业,留名史册。而木兰从军的原因则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花木兰毅然决然地顶替父亲参军,她主要是担心父亲年事已高,而她又没有身强体壮的兄长,只有一个比她更柔弱的姐姐,无人承担这项重大任务。这只能说明花木兰是从爱父母、关心姐弟的角度出发才作出痛苦的抉断。她的参军是因为“孝”。我们完全有理由想象,如果花木兰只是因为觉得自己有军事方面的天分和才能而从军,则很有可能被加上“离经叛道”的骂名,而不是如同今天我们了解的那样得到交口称赞。因为在男性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女性是根本不可能走上战场的。所以战争结束后,木兰“不用尚书郎”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对家庭的眷恋。这也充分说明这是木兰身上“妇德”的体现。
  2.妇言:即要求在不同的场合要言辞得当。
  诗歌中木兰的言语应对非常得体、周全。木兰胜利凯旋,天子厚赏,木兰用“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来作答。木兰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女人,所以没有资格去接受物质的赏赐和加官进爵。木兰可以用父亲的名义扮成男子身,参加战争,是因为她放弃了自己的性别,从而获得这样一种与男子同等的参战机会。但她却不能随着战争的转入和平而继续留在男人的世界里。与男人们一起参与朝廷事务的管理。所以木兰“不用尚书郎”以归心似箭作为辞官的理由,情辞具兼。正是木兰“妇言”的体现。
  3.妇容:木兰重返故里。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连串的动作,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后情不自禁的喜悦,充分体现出女性对容颜的珍爱。在《木兰诗》中的女英雄木兰,自始至终,都是以男性角色参与战争的。她想参与到男性的世界中去,首先就必须将自己身上的女性特征掩盖起来,最起码在表面上变成一个男性,她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在木兰的内心深处确实是“不爱武装爱红装”。所以在战争结束,为父亲为家庭排忧解难之后她才会干脆地说出“木兰不用尚书郎”。回家后迫不及待的换上自己的女儿装,这正是木兰身上“妇容”的体现。
  4.妇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当户织”所呈现的生活画面,是男性处于统治地位汉民族文化的男耕女织式的的典型特征。诗歌故事的开始就呈现出一个勤劳、能干的闺中少女形象。这也是木兰未参军之前的真实生活。我们可以想象那时她应该是很欢快的,只是战争使她心事重重——“不闻机杼声”。 在前面说过,木兰代替父亲走上战场是一种不得以,而不是她主观选择的结果。所以战争结束后,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让机杼声重新响起来,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可能就是木兰在征战多年艰苦的战争生涯中梦寐以求的。也是木兰的初衷所在。“木兰不用尚书郎”正是其“妇功”的体现。
  从受男权文化影响的“四德”角度,花木兰所表现出来的传统女性意识来看,木兰“不用尚书郎”并非花木兰的不慕荣利,而是花木兰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她不可能做“尚书郎”。
  二、男权文化中男性叙事主体的话语控制和欲望投射
  从文章繁简处理来看,《木兰诗》时空跨度很大,内容丰富。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忙碌身影,木兰奔赴战场途中的思亲情切,木兰回家后团聚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全诗只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六句关于战争的描写。这些固然能从侧面说明木兰经历战争的险恶,衬托木兰的勇敢,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展示战争的艰辛。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精彩内容可以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有关木兰如何作战一字未提。我们只能想象花木兰在战场上的勇敢表现,而没有任何文字可以佐证。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女英雄在战争中的勇敢,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本身。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这一特点来剪裁和叙事,突出的正是木兰的女性美德,弱化的正是木兰在战场的勇敢与坚毅。叙事繁与简的背后,是男性叙事主体的话语控制和欲望投射。《木兰诗》虽然是以木兰为叙述的主体,但真正的言说主体是男性,也就是说,这首诗想向世人传达的,并不是女性的英雄主义,也不是想表明在战争方面女性可以完全做到和男性一样,应该得到人们的公平对待。在男权文化处于统治地位的的话语中,木兰被塑造成一个完美的角色,拥有女性美丽动人的外表和温柔体贴的天性,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象男人一样走上战场,而且不被识破女性的身份。到了不需要的时候,还能毫无怨言的回到家庭,继续过平淡的生活。也正是因为站在男性的立场,不知名的《木兰诗》的作者,才能够用那样欢快明亮口吻描写木兰还家的场面,而不是为传统偏见阻碍了女性才能的发挥而发出愤怒的呐喊。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木兰“不用”尚书郎就有着深刻的悲剧色彩。木兰只是象征性地进入了男性的权利范畴,行使男性权利,她并没有为女性去争取这个权利。而且从站在男权文化角度的作者看来她也不应该去争取这个权利,也不应该做“尚书郎”。 林语堂说:“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引领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指导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 经典是安静的,它必须等到一个好的读者才能复活。通过本文对《木兰诗》这样的解读,希望自己能尽可能的做这样的一个读者。
  (浙江新昌县城关中学;312500)
其他文献
【摘 要】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但能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课堂学习,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 情境 导入  李渔在《闲情偶寄·大收煞》中说过:“但其会合之故,须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由车戽,最忌无因而至,突如其来。”数学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理想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拥有更深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內涵,充满生命的激情和幸福的体验。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通过教师课前预习的设计,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通过教师有效的设计,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通过教师对作业认识的改变,让学生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高效课堂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教师能够认真思考,积极面对。   【关键词】高效课堂 自学 课堂设计  课堂,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单一传输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提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先进的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却忽略了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情感教学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情感教学的内涵以及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在英语课堂上实施情感教学。   【关键词】情感教学 英语课堂 教学措施  如果在课堂中师生内心缺乏情感交流,那么学生的学习时将会觉得味同嚼蜡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我们学校为学生建立了一个“七彩种植园”,让学生在这片乐土里感受种植的魅力。种植是学生们乐于从事的实践性活动,提供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活动,从中获得直接感知和技能、乐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苯酚》一节的教学,在实验探究、理论探究上进行了尝试,旨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团结协作意识。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实验探究 理论探究 能力培养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为解决问题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通过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老师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正符合这一教学需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学案式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应该是学习者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的主动构
期刊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在《中国高等教育》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中说到开放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它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开放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和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自20世
期刊
【摘 要】速度选择器的作用是让具有待选速度的带电粒子沿直线轨迹通过装置。本文讨论的是带电粒子在速度选择器中作曲线运动的情况及其可能轨迹。   【关键词】速度选择器 带电粒子 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高中物理选修3-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98页《问题与练习》第3题介绍了速度选择器。  速度选择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平行板器件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相互垂直。具有不同水平速度的带
期刊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化學实验教学中的隐性因素会在学生的无意接触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运用巧妙,不仅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关键词】隐性因素 化学教学 应用  课程中的隐性因素一般通过暗示、仿行、个案化、自主化、灵活应用等多种途径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实验是学习、体验和探究化学的重要方式、手段。教师往往采取
期刊
【摘 要】有人认为,《水浒》篇目如《拳打镇关西》、《风雪山神庙》等,暴力倾向过大,应从中学教材中撤下。当然,也有许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水浒》中的暴力描写,主要是梁山人那些非作战事件的杀人案,作一番认真的分析。  【关键词】水浒 暴力描写 梁山好汉  综观梁山人非直接作战行为的杀人事件,唯虐杀沧州小衙内一案,是这些好汉们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当然,我们在这里首先要明确,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