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龙年伊始,春雷乍响,新世纪以来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的主题依然剑指“三农”,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持续关注农业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
  在中国“十二五”规划进入承上启下、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农业科技保持住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带着这一采访主题,阳春三月,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
  专家简介:
  他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领路人;
  他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他的办公室就在北京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繁华地带,却始终把目光投在城市之外的广阔乡村。
  从延庆农场的基层员工,到农林科学院研究人员;从北京市农业局众人皆知的“笔杆子”再到自愿返回基层任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他实现了一般人难以实现的本真回归。之后十多年间,他跑遍了北京周边的郊区农村,田园沃野记录着他的踪迹,也记录着他温暖农心的赫赫战绩:他研究出来的红提、大桃、葡萄反季节栽培技术结束了北方地区冬季不能生产红提、葡萄的历史;他与他的团队研究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被誉为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培金技术”;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农业重点科技项目,开发出多种类型作物的营养诊断施肥技术、蔬菜水果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观赏植物水培技术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近20项重点土肥技术并推广应用,为京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建设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总结赵永志多年工作成果有七:一是破解了粮食增产与环境保护的两难课题;二是带领农民从盲目施肥转向“精准施肥”;三是实现了农业技术服务方式的创新;四是探索出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五是探索出在法律薄弱的情况下的肥料管理方法;六是初步建立起“北京数字化土肥”;七是提升了基层科技推广能力。
  立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浪头,赵永志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中国土壤肥料业6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而无数鲜花和光环背后,是他谦逊的为人和不辍的思考……
  ——立足现状,
  找准支点开启未来——
  记者:“喜看人勤春来早,又是一年农忙时。”赵站长,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应时应景的时刻采访您!新近公布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对此您有何见解?这一政策出台,又是在何种现状背景下产生的?
  赵永志: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我们国家结合当今农业的发展现状适时提出的方针政策。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农业在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从一个食不果腹的旧社会到国家仓廪殷实、百姓安居乐业,期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到今年为止,我们国家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了“八连快”。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世界不足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接近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了,在国家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什么问题该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呢?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获取农产品数量的同时,中国农业人也开始将关注的目光集聚到农产品和耕地质量上,即在注重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两者都要发展。但要实现这一愿景,中国目前还有很多制约。
  第一是资源短缺的制约。说到资源短缺,首当其冲是耕地的问题。都说大地是母亲,耕地是农业发展第一基本要素。离开了耕地,农业如同无水之鱼。但农业发展至今,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难题:一方面耕地数量几乎固定,难再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耕地不可避免地被占用,除经济建设外,耕地减少还有风化、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因素。所以保护耕地势在必行。我们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制定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力求将现有耕地保护起来,但不可否认,时至今日耕地减少的趋势依然存在,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扭转。那么,耕地在不可能增加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人口的增长,社会对大宗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这一难题?答案是依靠科技进步,保护耕地质量,提高单产!所以我们国家把科技发展放在了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
  第二是资源利用率低的制约。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在土地利用率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了二十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在耕地质量保护上有所欠缺。还有一点在肥料投入利用率上,我们国家投入氮磷钾的利用率在30%~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利用率达到了40%~60%。同样的化肥投入,利用率提高了,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减少化肥污染的风险,这对于正在进行经济方式转变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既然意义重大,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呢?最终还得指向科技!
  三是技术综合性差的制约问题。我们国家农业发展至今,有好多技术都是比较先进的,比如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技术依靠提高单产创造了养活中国人的奇迹。而新研究出来的农机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我们做得都还不错,但是仅局限在单项技术上,综合性很差,如何将这些技术综合起来利用,还需要对技术进行进一步创新。
  四是技术转化推广的问题。农业技术只有搬下高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落入百姓田间地头才能真正产生效应。要真正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应用率、覆盖率、贡献率,我们还有很长、很多路要走。例如多元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的问题、推广人员数量和素质的培养问题等。据农业部前些日子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平均一万农民只拥有十多个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这个数字不要说和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和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都没法比,这对技术推广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我们需要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技术创新上有很大改进。
  总之,科技是推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直接动力,但是具体到怎么发展、从哪些方面入手等诸多问题,依靠技术创新的同时,需要对北京市乃至整个国家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
  ——扩宽思路,
  科技创新系列诠释——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当今农业发展存在的诸多制约,那么面对这么多难题,我们该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呢?   记者:近几年,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兴名词——都市型现代农业,他与过去的传统农业有什么不同,其特点是什么?
  赵永志:以北京为例,北京农业走过了一段从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发展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传统农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在经济落后,市场化程度很低的计划经济时期,农民需要吃什么就生产什么,很少富余。农民自顾不暇哪还有闲心为城市居民考虑?所以这一时期,对于北京市民来说,政府给多少粮票就只能买多少粮食。
  城郊型农业是以市场为主导,农业发展和城市需求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模式。市场经济盘活了农民的思想,产生了城郊型农业,而这一模式在保障农民需求的同时,更多考虑的是怎么保障城市居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丰富不丰富的问题,种植之外,还大力发展畜牧业,喂养奶牛保证城市鲜奶供应,饲养鸡鸭鹅,保证肉类供应等,城市居民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城市和农村需求结合考虑。
  都市型现代农业在概念上又进了一步。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首都社会经济建设整体发展为蓝图,以首都功能定位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政策支持为引导,以科技服务为支撑的集生产、生态、生活、教育示范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型农业。例如现在农产品讲究品质,走精品、高端、高效、生态、安全、绿色、有机之路,铸造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品牌已经成为潮流;例如,品质之外,现今都市型农业还讲求多样化,农民生产不再只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产品,而向多样化、多品种化发展。比如特色优质蔬菜、果品、花卉、药材等,特色农业和创意农业层出不穷,如“草莓、蔬菜、花卉立体栽培”,“有机大桃、苹果栽培”,“南果北种”等;而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更是吸引了无数市区游客观光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又成为农业发展另一条新兴之路;观赏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尤其是为城里的孩子了解农业和农耕文化打开了便捷通道,发挥了农业教育的功能作用。这就是让人为之兴奋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体现在多功能作用上。
  记者:说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我们知道,您和您的团队多年来为首都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过许多重要贡献,多年工作您总结出北京都市型农业工作的特点是什么?您和您的团队为建立首都都市型农业又做了哪些工作?
  赵永志:我认为北京农业的最大特点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宏观是要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有所了解,对首都农业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现状的有所掌握,而微观则体现在我所从事的土肥工作上。
  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很少,北京的农业资源也一样。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高单产,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发展低碳绿色农业无疑是唯一出路。围绕一系列目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工作,概括有五点:一是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土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化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培肥提升地理技术,推广使用专用配方肥料,节约肥料,提高效益,保证质量,降低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进行有机蔬菜生产中土肥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出有机栽培中主要蔬菜品种的肥料使用技术规程;试验总结出有机栽培基地废弃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技术模式,并在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进行示范推广,为全市有机蔬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进行循环农业土肥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的综合与循环利用的有机立体栽培技术,积极推动郊区低碳农业发展;四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土肥服务技术,结合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推广观赏型植物水肥调控栽培技术;五是新型肥料示范推广及应用技术。通过实验示范,筛选、推广出一批适合郊区需要的生态、安全、高效的新型肥料等。
  土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集基础性、公益性、服务性、科学性、重要性于一体的重要工作,要想建立一个美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仅从土肥工作来看,如果做不到与时俱进,并将技术成果落到田间地头,蓝图终将只是蓝图而已。
  记者: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土肥技术与食品安全,在很多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事情,但是您曾说过“土肥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源头”,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赵永志: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大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关心。但很少有人会留意到,其实土肥技术是关系食品安全源头的关键所在。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每个过程都会有安全问题,但最重要的还属源头问题。而土地,恰恰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所在。都说大地是农业的母亲,作为农业母体的大地,即耕地健康不健康,关系到农产品“子女”们健康不健康的问题。土肥技术好不好,科学不科学,关系到耕地质量和土壤健康,关系到生态环境和生产性能、品质、效益,尤其是品质与安全,例如,食品的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含量、作物的农药残留等,都与土肥技术息息相关。俗话说得好:“预防为主,防治为补”,源头的概念非常重要,既然我们知道土肥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所在,就必须抓好科学施肥技术,抓好耕地土壤健康技术研究与推广,特别要做到技术落地,就要加强技术物化推广与服务,如专用配方肥、新型肥料等,这些肥料质优、高效、安全,同时价格也比较贵,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鼓励补贴等,所以说只有土肥体系更加规范、健全,土肥技术更加科学、实用,才能从源头上做好食品安全防范,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我与农业的爱恨情缘——
  记者:说了这么多对农业的观点,您对自己却很少提及。我们知道,时至今日,您已经在农业战线上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很想了解一下您与农业的结缘历程,是什么信念让您一直坚守这一方土地?
  赵永志:真心来讲,我对农业的感受,走过了一段由恨到爱的心路历程。要说与农业结缘,是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了的。我出生于贫穷农村,父母都是务农的,家里兄弟5人,还有叔叔、奶奶,人口众多,常常吃不饱饭。我的父母非常能干,但因农业收入微薄,纵使早出晚归辛勤劳碌却也不够家用。后来我上城里念书,看到城里孩子,感觉他们总有一种优越性,学习、经济条件都比农村孩子好很多,“恨农”的情绪由此而生。所以当时我和很多农村孩子一样,寒来暑往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能“跳出农门”。终等到高考填报志愿的最后关口,也许是对农业潜移默化的微妙感情,我却鬼使神差地在填报医学专业的同时也填报了农业!初衷很简单:就是因为深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想要帮助农民改变穷苦生活现状。没想到,恒持一念,成就永恒,也成就了我一生的农业事业。所以刚开始走上农业从业之路的时候,我内心依然是挣扎矛盾着的,一方面想要为农民贡献一己之力;另一方面因为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对农业歧视,一提到农业总感觉低人一等。但多年干下来,我确实热爱农业了!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真正的热爱!   为什么?因为从事农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看那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五颜六色的花海,你的心情会变得很舒畅;你看那小小嫩芽,在风里雨里破土而出傲立寒霜,你的内心也会跟着变得很强大……所以我总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种子那么弱小都能顽强生存,更何况我们?从农给了我一个豁达开朗的心态。
  农业还培养了我的责任心。我本身是农民的孩子,身体里流淌着农民的血。农民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了我。所以我经常告诉我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都要有责任心,要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自己。当我最终走上从农之路了以后,我再告诉我自己:你毕竟受党和国家的培养,学了那么多农业基础知识,你应该把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给生你养你的农民!
  农业培养了我与人交流的能力。农民朋友大多淳朴开朗,有很强的个性。与他们交流能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还能学到很多我专业知识里面没有的农业经验。但要交往起来也很复杂,得要讲求技巧。通过多年磨合,我与很多农民成了能交心的好朋友。
  农业培养了我的大局意识。农业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讲求团队协作。除了农民从事农业劳作讲求协作之外,农科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政府、企业从事与农相关的各种工作都讲求合作,要树立一个大局意识。特别是我当站长以后,在建立体系,进行人才队伍培养,带领队伍从事农业调查研究,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我讲一定要树立一个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因为大家都是相通的,只有合作才能创造多赢的局面。
  农业让我有成就感。每当看到那一望无际、金灿灿的麦田,看那一片片红扑扑挂着的沉甸甸的果品……哪怕不是我能收获的果实,我也发自内心地笑,因为那上面也饱含着我的心血,也有我的一份贡献。再有,从事农业工作那么多年,出了一些成果,写了一些文章,还有人说我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我为此而感到特别高兴,因为我获得了老百姓的肯定与赞扬,他们欢迎我,喜欢我,评我为劳模,而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了这么多份爱,我也感激他们。我还感谢我的团队,没有他们我哪来的这些收获!
  再有,我感觉我从事农业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你们别瞧不起农业,在这个远离喧嚣、宁静安乐、淡泊名利的场合里,你的心是安静的。哪天不高兴了,心情不愉快了,我就开着个小车看地去,一看到那些绿油油的植物,沉甸甸的果实,一看到淳朴的农民,什么不开心的事儿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身体也因多活动而变得健康起来了,这是从事其他行业所不能拥有的。
  记者:从事农业研究多年,您结交了很多农民朋友,其中很多成为彼此能交心的至交。您是如何做到的呢?在与农民朋友的交往中,您有何技巧?
  赵永志:做农民工作一定要学会先做农民,先做学生。为什么?虽然我经过系统、专业的理论学习,但农业中很多实践经验(比如农时的掌握),只有长期耕作在田间地头,才能掌握得更为透彻。所以很多实践的东西,需要我们虚心地去请教农民兄弟。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你跟他们打交道,跟他们学技术,他们觉得你没架子,才乐意跟你交往。
  此外,跟农民打交道,包括谈话交流、指导、培训等,一定要注意对象和谈话技巧,一定要注意科普化,比如我讲配方施肥技术,我会这样说:“配方施肥就跟咱们吃饭一样,一顿饭菜摆在你的面前,有馒头有米饭,这是主食,就跟作物需要的氮磷钾一样,是主要营养元素。但是光有主食还不行,你还得需要肉、小菜吧,这叫微量元素,搭配起来叫营养配餐。我们人需要合理搭配营养配餐,作物也需要搭配,缺什么就要补什么。”这么一比喻,他们很快就能懂了!他们听得懂就乐意接受,所以和农民打交道,就一定要这样,这样你才能广交朋友。
  很多时候,我们所研究出来的成果,不是自己认为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而要让农民朋友理解它有多重要,并且自觉用到田间地头中去,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这也是我多年为农的初衷,毕生奋斗的梦想。
其他文献
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从几乎是零起点到5项“世界之最”,中国高铁仅用了6年时间。  山西大学计算机应用系毕业生、火车司炉、副司机、人事劳动定额员、技术干部,从一个几乎是对高铁技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的副总经理、学科的带头人,他却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  2007年,中国首条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在遂渝线顺利竣工并通过专家组验收。该试验段突破
摘 要 以在华留学生和出国学生为主的“桥梁人群”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承担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对此,河北博物院设计了“文化彩虹桥”跨文化研学旅行项目,以“桥梁人群”为受众,帮助其提升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打造跨文化传播的全新路径。  关键词 研学旅行 跨文化传播 活动设计  0 引言  以在华留学生和出国学生为主的“桥梁人群”在跨文化传播中,一直扮演着重
摘要:新城市主义思想及理论对城市空间开发与再生产具有重要的警示与借鉴意义,已成为许多政府实施空间优化与治理的重要准则。论文基于相关理论梳理,结合济南市新东站TOD规划设计实践解析,分析新城市主义理论对区域性交通枢纽规划乃至城市空间单元规划的影响机制,并系统总结城市规划实践过程中实施新城市主义理论应秉承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TOD;济南新东站  中图分类号:F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追逐着一个有关于“深蓝”的海洋梦。事实证明,民族的昌盛兴衰与深海的强弱忧戚相关。近期,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正加速走向深蓝,走向深海远洋,实现强军梦、强国梦。  使命即是召唤。  在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追梦之程”里,有这样一支队伍,在新中国海军几大人才培养院校熠熠星空里,也许,它不是最亮的那一颗,但却是独有的那一颗:在63年前孕育了海军航空兵兵
摘要:针对产业关联效应的描述分析,基于产业复杂网络构建了由产业关联个体、产业关联层级和产业关联整体构成的关联结构指标。利用国家和山东省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发现化学、金属冶炼加工、交通与信息设备制造、物流和金融等产业关联效应较强,是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和经济基础结构主干产业,体现了我国工业化后期和信息化前期的结构演化特征,但总体上关联效应的区域与产业异质性较强。在“供给侧改革”、“双创
何子英/译    编者按: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集大成者,鲍伯·杰索普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随着国内政治哲学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开展,杰索普及其国家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术界的深入交流是未来学术增长的重要形式之一,由郁建兴教授组织撰写的这组文章就体现了这一点。  在“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一文中,杰索普认为国家是多形态的结晶体,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影响国家转型的三大趋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3.05.004  (接上期)  1 导言  地方政府的行动和领导力对实现国家节能或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至关要紧。地方政府可通过小规模的示范,协助检验新政策或新方案是否有效。由于实施规模较小,且可能尚无国家立法机关的规范,地方政府实施开创性政策或做法时,通常较为容易。在地方取得成功后,试点政策或做法可以
摘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山东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山东省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着管理组织不够健全、行政管理机制亟需改善、涉农涉地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等政府管理问题。基于此,构建面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政府管理体系框架,并从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健全政府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三个方面保障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价值。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代耕农”在珠三角已经形成一个有着特殊苦难的弱势群体。“代耕农”作为真实个体的负面社会心态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心态对其社会行动产生消极影响,并往往酿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后果。通过对惠州博罗“代耕农”社会心态的调查分析可知,“代耕农”群体的生活满意感偏低,职业积极性不高;社会压力感一般,日常生活压力较大;对政府信任感较高,较满意政府的相关服务;社会公平感一般,地位平等赞同度
关键词:京津冀人口;第三产业;四大行业;匹配度  作者简介:赵成伟,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6);孙启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6)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18.06.007引 言  津冀地区作为首都经济圈,区域发展不均衡,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人口向首都北京过度集中(张耀军,柴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