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学论争中的方法论、本体论问题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第一次美学论争,主要讨论美的主客观性问题,没有形成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自觉.它们分别依据物质本体论和社会存在本体论,得出了认识论的结论.在方法论方面主要是采用了演绎方法,即从物质或社会存在来推导出美的主客观性.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美学论争,主要讨论美的本质问题,其中反映论美学坚持物质本体论,而实践美学提出了实践本体论.在方法论方面,蔡仪一派主要是依据经验归纳方法,提出了"美是典型"的论断,而李泽厚则采用了逻辑-历史的方法,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观点.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展开了第三次美学论争,主要是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包括新实践美学和李泽厚后期美学的论争.后实践美学提出了存在本体论,而新实践美学也转向了本体论建构,如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李泽厚则建立了情本体美学.在方法论方面,后实践美学提出了现象学方法论,建立了审美现象学;而新实践美学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自觉,还是采用了逻辑-历史的方法.李泽厚依据中国文化传统,建立了情本体美学,属于经验归纳方法.
其他文献
岭南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岭南中医药学家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防病治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岭南人群的体质特征,形成了当地的大众化的保健方法,创造了独特的岭南中医药学和文化,也使得岭南中医药文化对民族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提升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家国同构文化的认同感.岭南中医药文化有着高度的包容性、实用性、开放性特点.其倡导的仁爱、俭约、务实科学、辩证、和谐等理念,在民族复兴与实现中国梦中有着"滋养万物,润物无声"的作用.岭南的中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10年了,这场翻天的革命,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走向,因而很快就有人开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并展开相应的研究.所以,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至今也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悠久,史学源远流长,一个世纪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不能说转眼即逝,却也是相对短暂.王朝时代的传统,是后世修前朝史,中间有较长时间的沉淀.辛亥革命史的纂修起步很早,一方面显示事情本身的极端重要,尤其是民初政局动荡,修史还有确立正统以凸显正当性的需求,另一方面,起步过早,资料准备不够充分,立论仓促,各执一偏,认识表浅以及聚讼纷
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发现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内隐认同上存在等级结构特性:高重要等级价值观表现出自动的自我和积极情感联结倾向,且这两种内隐偏向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然而,低重要等级价值观不仅没有明显的自动情感偏向,还在内隐水平上表现出与自我不相容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培育路径提供一定的启发,即可以从记忆加工、思维加工、自我情感加工和核心自我加工四个层面促进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从审美主体的认知意向出发,探讨审美体验活动的四重自由确证方式,不失为有益的理论尝试.从时空意识入手,审美体验呈现为时间-空间性构造;从文化想象入手,审美体验呈现为回忆-创造性构造;从自由意志入手,审美体验呈现为形象-伦理性构造;从生命理想入手,审美体验呈现为建构-反思性构造.基于审美体验的四重普遍确证方式,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审美体验者的丰富复杂的精神生活世界.
孙中山一生从未提过到“民本”二字,但人们一直认为他有民本思想,有鲜明的民本色彩,并且与中西文化和时代条件有关.1946年《地方自治月报》发刊词日:“基于中国数千年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以及国父三民主义的政治哲学,我们一贯的认识,是人民至上,建设第一,二十世纪是民主的时代,我国又在八年抗战饱受苦难之余,今天最大的任务,就是举国上下,协力一致,如何使人民能安定,社会有进步,打定民主的基础,走上建国的大道,建设成功一个富强康乐的三民主义新中国.”①可见社会早已将孙中山与民本主义联系起来.孙中山自己也说过:“余之谋
期刊
我们正在见证和参与着一个多元文化混杂和不断解辖域化的新游牧时代。在比较美学的理论框架中,东方美学的当代会通研究聚焦于三个关键词:多样性、混杂性和间性论。人类文化与世界美学的多样性是混杂性生成的基础,当今混杂性隐然成为了全球化的文化逻辑和伞状概念,促使传统思想定式的二元论转向多元流变的间性论。当代世界美学的多样性和混杂性生成了万花筒式的交互文化视界,由此对惯常的比较研究模式提出了新的理论挑战,催生了“间性文化美学转向”(Intercultur⁃al Aesthetics Turn),促使东方美学研究迈向以“
针对社会组织的既有研究较为关注制度环境的塑造作用,本文着力分析了社会组织成员的伦理状态,从而贡献了一个讨论社会组织的新视角.通过对一个以女性为主要成员的读书会的个案研究,本文说明了该社会组织运营的伦理基础乃是变迁社会进程中成员对于自我的追寻与表达.作为社会组织的读书会承载了女性成员不断向上超拔、追求"上进"的人生态度,构成了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拓展生活领域的组织基础,丰富了女性塑造内心世界的精神资源与技术.个体成员在社会组织中表达并强化了"上进自我"的心灵结构,同时这一结构仍然紧紧围绕家庭、社会和国家得到
"人的科学"概念来自潘光旦先生,它提供了一个从人看社会的视角,强调人的因素是认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基础.它与传统的从社会看人的角度有着极大的区别.按照费孝通的说法,前者是社会的心态秩序,后者是社会的生态秩序.本文以从人看社会的角度,强调"生活性"概念与传统社会学的"社会性"概念之间的对张及其关联,并提出,文学对生活性"细节"的深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活性"概念如何作为传统社会学的"异物",同时又如何构成了人与社会关系间不可或缺的维度.同时,死亡/哀悼和离家/思乡作为经典的生活性"细节",共同构筑了当代
加强文物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开发利用是文物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黄河流域文物具备承载历史久远、分布地域广阔、数量种类众多、地位和作用凸显等特征,但是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仍然存在保护边界不明确、保护对象不确定,区域综合发展不靠前、保护方式不先进,联动保护合力不强大、管理体制机制不协同等问题。文旅融合对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带来新动力、新机制、新载体和新挑战,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为文旅融合带来新模式、新场景、新生态和新机遇。文物保护利用创新的基本路径可归纳为:创新制度设计建设,强化政策配套支持;构建协同体制机制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显学,研究起点较高,常令新人望而生畏,发掘整理原始资料成为学术增长必不可少的突破口.自上世纪80、90年代起,黄彦、李伯新选编翠亨孙中山故居藏档,俞辛焞、王振锁等选编日本外务省档案中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资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馆藏辛亥革命时期档案,广东省档案馆选译粤海关档案中与孙中山活动有关的资料,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影印出版南京临时政府档案,以及各种学术期刊对于散见珍贵档案资料的公布,深刻反映了这一趋势.1笔者近年来也参与了宋庆龄基金会主持的宫崎家藏民国人物书信整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