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洋鬼子”汤姆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书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外国留学生,这些老外都挺逗,以下是老外汤姆的几则逸事,我在这儿重点介绍一下。
  
  我不是曹操
  
  汤姆的汉语名字叫超超,这家伙几乎对什么都有意见,唯独对睡觉没有意见。他从来不用闹钟,也倡议我们不要用闹钟,以免打搅他的睡眠,而上课的铃声才是他的闹钟。“超超。”老师开始点名了,没人应答。“没来是吧?”老师提起笔,正要把他划入黑名单,这时超超冲了进来。“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老师笑着说。“对不起,先生,”汤姆被嘴里的面包噎得直翻白眼,半天才缓过气来,“您叫错了,我是超超,不是曹操。”
  
  独占鳌头
  
  在学成语的课上,汤姆将“独占鳌头”读成了“独占鱼头”。我说你就认识下面的“鱼”吧,那个字是“?仳o”不是“yú”。记住,没有“独占鱼头”这一说。汤姆很不服气地点点头。
  在一次聚会上,汤姆把整个鱼头都拨给了我。我很纳闷:以前和汤姆在一起吃饭,每次吃鱼,他都抢鱼头吃,鱼肉都留给了我。西方人饮食看重营养,鱼的营养大部分都在头部。不过喜欢吃鱼肉的我不以为意,甚至有些乐此不疲。我把鱼头又给了汤姆,“鱼头营养多,还是你吃吧。我吃鱼肉都吃习惯了。”我伸手去夹鱼肉。“NO,NO!你总是吃鱼肉不吃鱼头,会营养不良的。这回要好好补补才对。”我只好吃那鱼头。而汤姆这小子一边吃,一边还不时地用充满诡异的目光瞟我,嘴角还露出坏笑。我想,不知道这家伙今天想搞什么鬼花样。当我吐出最后一根鱼刺,咂吧咂吧嘴唇后,汤姆突然站了起来,“明,你说没有‘独占鱼头’,今天你一个人独吞了整个鱼头,这叫不叫‘独占鱼头’呢?”其他食客听后都狂笑不止,我则为自己独吞整个鱼头而羞愧,而汤姆还一脸严肃地说:“我决定申请专利。”
  
  谁的字最草
  
  汤姆有次肚子疼,我送他去了校医院,医生检查后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的是什么?”汤姆指着药方说。我说我看不懂,也不认识是什么字。“那不是汉字吗?”我说是,但在医院里,汉字只当密码用,咱们外行人看不懂。“哦……”汤姆点了点头。
  下午我去看他,问肚子还疼吗,他说肚子不疼了,这会儿却又头疼。“怎么头又疼了?”
  “你看这个药方,不,是这份密码,我破译了半天——要知道,我老爸可是个密码学的专家,从小我也是耳濡目染。可是我弄得头都快炸了,却一个字都没破译出来。我算是服了,中国写字最潦草、最酷毙的还是医生啊!”(编辑 牙 子)
其他文献
伊格尔顿 (TerryEagleton)无意於一般地对“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之类的问题进行探讨 ,而是从全新的审美视角开具了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处方” ,这一处方即从具体的特
本文认为 ,必须改变以往自然型图案创作中对自然美全然进行直接再现的创作思维方式 ;自然形图案的创作实践使命在于作者必须发现自然事物的生命本质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有机
曹好胜家住春秋山半山腰,穷乡僻壤。要命的是,他早年丧妻,一个人拉扯着一儿一女。但这个男人却人如其名,十分好强,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双双考上大学不算,还
我初中刚毕业那会儿,因有病在家小养一年,准备来年考高中。因不是什么大病,闲着也是闲着,父亲就托人在镇上的信用社给我找了一份临时工作。我上了3个月班后,领导觉得我干得还不错,就放心把会计和出纳的活全交给我一个人干了。  有一天,在我工作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储户来取钱,我无意中少给他算了5角钱利息,他也不问,拿上就走了。他走后,我又把正确的数目再改写到存单上去。虽然存单上有改过的痕迹,但那也是正常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一头彪悍的非洲豹向一大群羚羊扑去,羚羊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但对那些和它靠得很近的羚羊,它却像未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躺在了血泊中。  非洲豹为什么不放弃先前那只羚羊,改追其它离得更近的羚羊呢?原来,因为非洲豹已经跑累了,而
据说 ,第一个千禧年来临之际基督徒都很紧张 ,因为耶稣要来人世巡查 ,看看人类是否按照他们与上帝的约定行事了。所以当时的欧洲有许多建筑都停建了 ,生怕上帝看到后感到人类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发展规律原理来把握西方美学史 ,论证中世纪美学思想恰恰构成了西方美学史发展历程中否定的一环 ;同时 ,中世纪美学思想又是古希腊、罗马美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缔造者之一 ,是中国最早提出比较完善的美学本体论来的学者。王国维的美学本体论基本上援自叔本华的生命哲学 ,但王国维融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他自己的
还记得前些日子读美国历史学家托尼·朱特生前的回忆散文《记忆的小屋》,其中提到一个段子。他带十二岁的儿子去看弗朗索瓦·特吕弗在1959年拍摄的经典影片《四百击》。令他
在我们学校,几乎人人都认识计红老师。计老师40岁左右,瘦瘦的,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她的出名呀,可和那幽默的话语、严谨的作风是密不可分的。说她和蔼可亲吧,有时她也会狠狠地教训你一顿;说她严肃吧,有时她又会亲切地问你这问你那,让你感觉很温暖。  在升入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正是计老师。   计老师在开学第一天便自我介绍道:“我就是不怕麻烦的班主任计老师!”过了不久,同学们就开始称她为“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