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光影 定格精彩瞬间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鍾赐佳先生
  是一位醉心摄影的艺术家,在四十余年的拍摄历程里,用精诚的匠心展现了摄影艺术的光幻世界。他见证了一代香港人的城市记忆,用作品展现魅力四射的艺术殿堂,定格了无数个动人的瞬间,让稍纵即逝的影像散发无穷无尽的艺术感染力。他的作品与时俱进,经由时间的沉淀越发熠熠生辉。
  四十餘载艺术之路
  1975年,鍾赐佳先生结识了摄影界的一些朋友,无意中看见他们拍摄的作品,一种难以言喻的艺术魅力瞬间叩开了他的心扉,从此,摄影走进了他的生活,成为了他追求的梦想。摄影,作为他毕生挚爱的艺术,陪伴他度过生命中众多难忘的时刻。沉浸在摄影狂热中的他,开始传道授业,把自己对於艺术的体验和理解,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更多的人。
  为了更好地融入摄影创作氛围中,鍾赐佳先生加入了众多摄影学会。他也在後期不断与其他摄影爱好者相互交流,切磋经验,拜师取经,共同探寻摄影的艺术魅力。
  1981年,他聚集了一众同学挚友,创办了恩典摄影学会,旨在通过摄影联结一众志同道合的好友,借鑑业界优秀经验,与他们一起外出採风,捕捉景物瞬间独有的神韻。迄今为止,会员们已经一同走过了37个春秋。
  此外,他还担任了众多比赛的评委,也参与摄影教学。优秀的学生频出,创作佳作无数,这让他无比欣喜,而他在学生们的作品中亦收获了许多新兴的想法,这让他受益良多。
  几十年对摄影的坚守,鍾赐佳先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诸多荣衔。他的作品取材包罗万象,既有广阔的草原上纵马奔驰的汉子,也有雄奇的山巅上一株株傲然的生命,还有海洋中姿态万千的生物……或触动心弦,或引人遐思,或让人热血奔湧,心潮澎湃,一次次向众人展现了万千世界的奥妙和生命的魅力。其作品中的瑰丽的艺术世界之所以脱颖而出,与其精深的艺术研习历程不无关係。
  追求独特,對艺术深入思考
  每一个真正热爱艺术的摄影师,对摄影都有自己的思考。“好的照片不一定美奂绝伦,但一定是一张有灵魂的照片,是事物本身的美感和摄影师的灵魂之美的完美结合,能表达出艺术家的精神之美,让人一见倾心。”鍾赐佳先生如是认为。
  为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鍾赐佳先生跨越了祖国的南北边界,遍访各处名川胜景,巧妙地运用光影,用镜头刻画了千姿百态的生活风貌。为了开阔视野,使作品越来越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他遊历於美国、日本、欧洲各国之间,用东方人的视野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用镜头记录和表达每一个动人心魄的场景。
  作品拍好之後並非将其束之高阁,鍾赐佳先生需要在成百上千相似的作品中选出最与众不同的瞬间,选出最具价值的作品。这是一个复杂的抉择过程,但每个摄影师都必须经历这样的磨练,因而他不惧繁琐,始终乐此不疲地做着。
  他不喜欢将自己的摄影作品做後期的修饰,而是保留照片原本的风貌。天然的光晕、色泽、质感从来是自然赋予人类诚挚的礼物。他认为好的照片在於拥有本真的美感,能传达生命的魅力,而不是依靠後期外来元素的雕琢。
  “摄影是一种做减法的艺术,它不同於作画,作画可以通过不断地修饰去创作。”鍾赐佳先生如是说。摄影创作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已经定格,後期的美化无论在视觉上多麽丰富,依然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光圈快门所形成的影像规律。凡是不自然的雕饰,都无法真正打动人们,是对大众视觉上的掠夺和欺骗。
  作为摄影师,最激动和骄傲的事情无非是拍到了独一无二的照片。这些照片的价值有待时间去验证,但它会指引人们去探索影像背後的未知与神秘。追求艺术的独特和真实,这是他对摄影艺术最本真的敬畏与热爱,更是他孜孜以求的摄影境界。
  随着摄影现代化的腳步前进
  国际沙龙摄影在其发展最辉煌时期,曾湧现出了一批批顶尖的摄影艺术师,堪称业界的先行者,鍾赐佳先生即是其中之一。
  20世纪70年代,当代艺术的出现让摄影的艺术内涵更为丰富,当代艺术家也被称为“学院派”,他们注重照片的瞬间性,表达浓厚的情感内涵。这些艺术主张与当时业界的权威沙龙摄影的主张大相迳庭,一时引起了广泛爭议。在一派否定声中,越来越多人渐渐地意识到,当代艺术摄影也有优秀的作品,不能一概而论,两者逐渐包容融合。“也许我们之间艺术主张完全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同是摄影爱好者,依然可以做朋友。”鍾赐佳先生笑着说。
  鍾赐佳先生经历了摄影技术的变革,见证了香港几十年来繁荣发展的历程。时至今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摄影技术更为普及,从旧式的胶卷照片,到数码摄影,再到手机美颜,“拍摄”已经出现在各大社交软件平台,越发平民化。图像泛滥,质量良莠不齐。数码摄影技术刚开始让他有些不适应,但是无论如何,摄影对他依然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让他迎难而上,用开放博大的胸怀接纳新生事物。
  “有时候我也考虑,不用数码相机而继续用胶卷拍照,但是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推动着我前进,学会数码摄影是必要的。”鍾赐佳先生认为,儘管摄影技术不断变化革新,摄影所珍视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好的照片与摄影师的功底不可分割。通过努力学习,他最终克服了现代技术上的困难,甚至达到了可以向学生授业解惑的程度。但他对摄影的探索远不止於此,可以说他在艺术道路上是永不止步的。
  在胶卷时代,好的照片是“三分拍,七分洗”。冲洗和挑选考验的是摄影师精心製作的耐心 ,每一张放置在暗房中的照片对鍾赐佳先生来说都充满神秘的魔力,每一张挑好的照片都历经精心的筛选和製作,因此那时的照片是弥足珍贵的,是经过精良的製作和用心打磨後,最终筛选出来的成果。如今进入数码摄影时代的摄影师,照片随时可留,並可以在拍摄後及时观赏拍摄的效果,後期也可以进行“再创作”,无疑提供了更多便利。但鍾赐佳先生始终认为,如今世界並不缺乏摄影的人,缺乏的是独特的照片,以及精诚的匠心。
  閒暇时,鍾赐佳先生的镜头也记录外孙的童真时刻,镜头下的孩子天真可爱,充满童趣,他分外珍视与家人共处的美妙时光,如今的他家庭温馨,孩子都已事业有成。摄影赋予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感性天赋,用镜头留住点滴的珍贵,他将继续在摄影之路上心无旁骛地前行,让摄影随着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前进,摄出属於新时代的一番艺术天地。
其他文献
【本刊讯】6月28日晚,中国澳门阿尔巴尼亚文化经济促进会假澳门悦榕庄悦榕宴会厅举行成立一周年晚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局刘伟明副局长,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总理特使、农业及农村发展局总裁Mrs.Frida Krifca,阿尔巴尼亚农业及农村发展部副部长Mr.Dhimiter Kote,阿尔巴尼亚农业及农村发展局支付授权总监Mr.Erand Saliaj,阿尔巴尼亚农业及农村发展局推广及通讯部专员Mr.
期刊
工艺概述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艺林。並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和百态千姿的造型艺术,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異纷存彩、经久不衰。  由於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製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於成熟,此後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其产品畅销国内外,
期刊
【本刊讯】2018年8月9日-12日,“香港国际吉他嘉年华2018”在香港演艺学院举办了一连四天超过60场的国际级精彩节目,数十位香港知名人士到场出席参与。  开幕礼当晚出席的嘉宾有香港国际吉他嘉年华2018荣誉顾问区瑞强先生、香港演艺学院院长Prof. Adrian Walter, AM、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教授太平绅士、美国领事馆副领事Mr. Thomas Hodges、日本领事馆代表、商
期刊
出来玩一趟,带点什麽礼物回去给亲朋呢?在澳门,答案简单明了:大马路上、机场码头的遊客们,几乎人手一份遊澳纪念品——手信。  手信是什麽  手信,在台湾也称作伴手礼,往往指人们外遊时为亲友买的小礼物。华人社会人情味浓厚,凡出外或回乡,为表关怀与礼数,都会购买小礼物送给亲友。除当地特色产品外,手信也可以是有当地特色的T恤衫、钥匙链、冰箱贴等,都並非价值不菲的名贵物品,但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5月14日,为期5天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有文化产业综合馆、时尚設计馆、影视动漫遊戏馆、新闻出版馆、数字文化馆、艺术品馆、一带一路·国际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艺美术馆9个展馆,还在深圳各区设立了67家分会场。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集中展示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本刊讯】2018年6月21日,《原·野》邓予立摄影展(香港慈善站)於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5楼隆重开幕,各界朋友到场支持,场面热闹。曾俊华大紫荆勳贤、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行政总裁江伟智、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广兆,紫荆杂誌社社长杨勇等嘉宾出席主礼。  本次《原·野》摄影展,为香港亨达集团创办人兼名誉主席邓予立先生亲赴茫茫非洲大草原拍攝,作品记录了万物诞生、求存、繁衍、死亡,周而复始、生生
期刊
【本刊讯】濠江激荡,众聚澳门心;盛世莲开,共圆中国梦。2018年6月26日,由今日华人出版社主办,澳门闽台总商会、澳门福建体育总会、华人国际传媒集团协办的《傑出人物》澳门特辑新书发佈会暨傑出人物年度奖颁奖典礼在澳门凯旋门大酒店4楼宴会厅隆重举行。现场还启动了《盛世濠江》纪念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型画册启动礼,为2019年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献礼。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台湾事务部徐莽
期刊
奚培正先生职业安全和ISO諮询顾问,在为他人提供相关諮询的同时,也唤起了更多人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他将这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此外,他还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不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资金支持,更出心出力,为他们送去关心和陪伴。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温暖。  传播安全理念 严守生命底线  二十年前,职业安全和ISO对於很多香港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对於奚培正先生
期刊
廖书兰博士  她人如其名,“书”是她心头之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她热爱文学,醉心诗词,於她而言,最惬意之事莫过於,俯首案头,在字里行间追寻着那一抹抹沁人的书香。“兰”是她气息,是心灵渴望达到的修养。她拥有如兰般的气质,在匆忙的生活步调中,自持一份閒适、自然、优雅与澹泊。  写作是一生的兴趣与执著  她曾做过播音主持,也曾做过新闻记者,但有一个身份卻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作家。如果说人生如
期刊
张国强先生一生与体育结缘。年轻时,他是驰骋运动场的运动员,退役後,他致力於体育用品的製作和改良,完成了从运动员到企业家的完美蜕变。虽已退役,他亦心繫运动场,为推动香港体育事业向前发展,取得更加辉煌的战绩,他将其毕生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不仅将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发扬光大,更为香港的体育界发掘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坚持,成就梦想  张国强先生与体育的结缘,似乎是一种命中注定,他从小就具有极高的运动天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