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殷钟麒《中国档案管理新论》有感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见证,更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与历史镜鉴。然而,近年来,受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的影响,让历史说话,却不用史实发言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里的“史”并非指对历史的主观判断,而是指基于史料的客观结论。这样一来,史学研究必然离不开史料搜求的真实、客观与全面。史料是学者治史的史源,是为学的基础。史料越坚实,做出的研究才越客观越有价值,得出的结论和判断才越可信越有说服力。
  殷钟麒先生在《中国档案管理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一书中指出,“盖档案为供办理文书处理之依据,行政过程之重要文献,无量贤才之结晶,材料丰富,记录翔实。无档案,则办案无所资,极难完成或充实其真正之意义,文献散失,史料无从搜求,故应以科学管理利于运用。”先生在这里充分说明了档案的史料价值,且先生所著《新论》第二章“档案之功用”对现今那些不注重档案这第一手史料来开展历史研究,而仅凭主观臆断来肢解、歪曲历史结论的现象极具批判价值与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关于历史研究得当与否与殷钟麒先生在《新论》中提到的“处理案件之当否”有极大地相近相通之处。二者都必须“固基于学养与经验”,需要有“档案之凭借”,且“思虑必须周详,推敲必须精密,平心静气以立言,扼要中肯以措辞,如此有正确之依据,始能产生必行之归结,令必遵,请必准,争必服,言必用也。”
  殷钟麒先生在《新论》“档案之重要性”一章的开篇中提到,“档案关系一代政治学术之盛衰者极大,中外各国莫不重视档案,把握档案,以为国家政治兴革之张本。”可见,档案在先生看来是国家兴替变革的张本。而笔者认为,之所以说档案是张本,考虑更多的应当仍是档案所能为我们所提供的“以史为镜”的价值与功能。殷钟麒先生在《新论》中多次强调,“档案为推进政治之利器,历史最有力之根据,应以科学管理,利于运用,若管理不善,史料保存固不可得,即作行政参考,亦有不能”。进一步而言,笔者认为先生《新论》中给予我们对档案史料价值的分析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档案是 “史料之一部或全部”。殷钟麒先生指出,“吾国为历史发达之国家,国有国史,省有通志,县有县志,家有家谱,官署之历史在档案,其编修史志,材料之取给,多有赖官署之档案”。是则,档案“为编修史志储备一种有系统之史料”。先生不仅论述了档案作为史料的“大而全”,而且也进一步阐发了档案与历史研究的关系。先生指出,“档案为史料的主要部门,无容或疑!美国史学家安息思于欧美档案之学,深有研究。著《档案说》有云:‘一切历史写本,皆非档案,而一切档案,则皆得称历史写本’”。这充分体现了档案作为史料,至为广泛的特点。
  第二,档案在“史源学上的价值最为崇高”。殷钟麒先生指出,“取档案以为史料,优点实多,盖档案为原始资料,而非滋生资料,为直接资料,而非间接资料,为第一等资料,而非第二等以次之资料,在史源学上之价值,最为崇高,其可节取之数量,虽有多寡之珠,然其全部,尽为可信,而伪造者少。”这里集中涵盖了档案作为史料所独具的原生性、真实性及丰富性的特点。而且,通过档案开展历史研究,能“在史料鉴定功夫上,省却时间和經历不少,量足珍也。”因此,历史研究,不应该只在历史书籍中研究,也不只单单在社会上搜求,而是更需要将重心放在“已往文件故纸堆中,断简残篇里用功夫”。
  第三,档案能佐证“历史结论、历史判断与历史真相”。殷钟麒先生指出,“研究各种社会科学,虽具有高深理想,详密计划,但是否有利无弊,尚待事实证明,参考档案,可以察知以往之演变情形,根据翔实记录,修正原有之理论,确定未来之指标,发抒议论,作政治之向导,促社会之进化,而不致徒尚空谈,无裨实际。”
  概而言之,殷钟麒先生在《新论》中关于档案之功用的详细阐释,不仅为我们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不注重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和分析,特别是档案文献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今后的历史研究如何看清并重视档案的史料价值提供了行动指南。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史料为支撑,善于用档案为依凭,这是我们构建正确历史观、正义观、是非观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捍卫历史、追求真理、坚守正义的必然之途。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生
其他文献
受访人物简介:成中英先生出生于南京,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得华盛顿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64年哈佛大学哲学专业博士学位。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曾多年担任耶鲁大学、柏林大学及牛津大学等校哲学讲座教授,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他是英文《中国哲学季刊》(JCP)创刊主编, 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创会会长及荣誉会长。学术上致力中西哲学(本体学、诠释学、逻辑学、道德哲学与管理学)理论发展与综合
期刊
2月7日,农历大年初三,哈尔滨的温度比年前低了好几摄氏度。虽然外边寒风凛冽,但是位于中央大街中段的中央书店却是一派热闹景象。作为哈尔滨的文化品牌,中央書店已经陪伴读者走过了近17年的阅读时光,今年书店也喊出了“过年不打烊,书香过新春”的口号,用书香温暖冰城。春节逛中央书店已经成为不少哈尔滨人的习惯,而不少外地游客也会在此时前来观光,所以春节期间中央书店的客流量很大。
期刊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大国者,亦非坚船利炮也,乃高素质国民也。教育之终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大国之自强自新。究竟如何培养一个大国国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应有的素质,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打开心界,学会正确地看待世界,这也许是出版界和教育界共同的一道难题,也是一片鲜有人探索的领地。《大国教育——陶妙如教育随笔》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经问世即引起广泛关注,
期刊
为灵魂而读书,注定是远绝喧嚣的红尘孤旅。对于我个人而言,读书大多是为满足好奇心和愉悦心情,比如,由于工作原因加之个人爱好,异域文化对我有强烈的吸引,我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在阅读的路上,总会遇到不同的风景,“读不下去的书”素来都是人类阅读生活的高级修炼和进步之源。随着自己年龄阅历和阅读能力的增长,现在读不下去的书几年后再读时也许就会有久别重逢的愉悦感。  这些年我的读书方式是树式的,有主干,也有沿
期刊
5月17日,第四届中欧国际文学节在北京欧盟驻华代表处拉开帷幕。中欧国际文学节将围绕“了不起的当代女性”“中欧写作者在关注”“零距离接触欧洲顶级插画师”“欧洲大师故事坊”四条主题线在北京开展近百场文化活动。  从5月17日到6月5日,中欧国际文学节在北京中信书店启皓店、中信书店富力店、中信书店世贸天阶店、以及老书虫书店开展近百场活动。来自欧盟的28位获奖作家与中国作家进行深刻的交流,分享他们宝贵的经
期刊
天津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有过精彩的表现。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的问津书院,则是一家民办文化传播机构,六年来其影响已超出天津,直接辐射到京津冀及其他更远的省份。“问津”这个有明显天津文化标志的称谓,以“乡土阅读”理念的实践推广为中心,用“乡土情怀”紧紧抓住各界学人和社区居民,并将他们高度凝聚集在一起,开展多种类型的地域文化传播活动,为天津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探究和建设起到了独特作
期刊
《操盘手3:一念天堂》  花 荣 著 49元  东方出版社 2018年1月  故事围绕草根职业操盘手乔风、大四学生吉小鸟、富家子弟祁斯鸣,女主人公安彤展开。四人约定联手打造中国股市版的“百万英镑”游戏。股市里不僅有财富与欲望,还有温暖和幸福。
期刊
拉丁语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方(Latium,意大利文为Lazio)的方言,后随罗马帝国势力扩张和基督教传播而流传于欧洲,20世纪以前拉丁语在国际上是一种比较通行的语言。  清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时任内阁大学士的和硕庄亲王允禄传下一道雍正帝的谕旨,要在宫廷内部设立西洋学馆,由法国传教士巴多明任馆长,从“内务府官员人等子弟内,有情愿学习西洋人字语者,拣选十数人”学习拉丁语。  这是清王朝开
期刊
2018年11月7至17日,海峡两岸经典书院学术论坛会议在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书院学会一行,有来自岳麓书院的邓洪波副会长、嵩阳书院的宫嵩涛副会长、东林书院的荣俊炎副会长、筼筜书院的王维生副会长、白鹿书院的邢小利副会长等13人应邀赴台湾参访交流。9日、10日两天参加高雄师范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经典书院学术研讨会议,与会代表与台湾书院同人作了学术交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出版海峡两岸经典书院论文集
期刊
伟大的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春的强调。关于读书学习与社会文化形态的关系,他特别指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海淀区委、区政府坚持将全区全民阅读工作,置于中關村文化科技融合新生态的文化空间导向之中。海淀区文化委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最好的文化属于人民”为宗旨,以高质量、深内涵、强品牌、广惠及为标准,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