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北京“两会”前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达到2069.3万人,再次考验北京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北京市人大代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李其军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提出,北京对资源的聚集效应以及较好的民生服务,对于人口具有吸铁石作用,但大城市病也非常突出。弹丸之地,已无法承受无边界的人口之重,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和政府管理幅度都已达到极限,人口已到了非控不可的时候。
分析近期发布的北京市各项人口统计数据,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明显趋势:
从流动人口规模来看,进入21世纪,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梳理近年来流动人口增量不难看出,近两年,流动人口的增速出现下降趋势。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年增加量为37.5万人,出现自2006年以来增速的首次放缓。2012年增量再降至31.6万人,为近年来流动人口增量最少的年份。
谈及原因,李其军认为,流动人口增速下降既与居留成本提升、限购政策出台等因素有关,也与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人口调控政策有关。
从流动人口分布来看,流动人口继续向城市发展新区转移,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首都核心功能区流动人口密度继续上升。快速聚集的流动人口填补了因旧城改造而疏散出去的户籍人口,人口疏散的效果被削弱。“中心过密、外围过重、整体失衡的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从人口城镇化程度来看,北京市人口城镇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200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比例是77.54%,2012年升至86.20%,12年间增加了8.66个百分点。“北京市人口城镇化的提速,前期源于县改区、乡改镇,之后郊区县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流动城镇人口大量增加等因素起到了推动作用。”
北京市人大代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李其军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提出,北京对资源的聚集效应以及较好的民生服务,对于人口具有吸铁石作用,但大城市病也非常突出。弹丸之地,已无法承受无边界的人口之重,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和政府管理幅度都已达到极限,人口已到了非控不可的时候。
分析近期发布的北京市各项人口统计数据,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明显趋势:
从流动人口规模来看,进入21世纪,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梳理近年来流动人口增量不难看出,近两年,流动人口的增速出现下降趋势。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年增加量为37.5万人,出现自2006年以来增速的首次放缓。2012年增量再降至31.6万人,为近年来流动人口增量最少的年份。
谈及原因,李其军认为,流动人口增速下降既与居留成本提升、限购政策出台等因素有关,也与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人口调控政策有关。
从流动人口分布来看,流动人口继续向城市发展新区转移,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首都核心功能区流动人口密度继续上升。快速聚集的流动人口填补了因旧城改造而疏散出去的户籍人口,人口疏散的效果被削弱。“中心过密、外围过重、整体失衡的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从人口城镇化程度来看,北京市人口城镇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200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比例是77.54%,2012年升至86.20%,12年间增加了8.66个百分点。“北京市人口城镇化的提速,前期源于县改区、乡改镇,之后郊区县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流动城镇人口大量增加等因素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