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角色扮演转变到衍纸制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ant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衍纸是一门手工艺术,其作品颜色鲜艳,立体感强,形式多样。同时创作过程门槛低,容易上手,新奇有趣。在美术课堂进行衍纸制作,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不自觉地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课堂;角色;有意思;衍纸
  
  美术课堂进行衍纸创作会使课堂有趣、轻松、快乐,这是一场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的活力盛宴。衍纸教学是一种美术创新教学法,同时也是一种调动学习激情并投入到课堂中的好办法。美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在创作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逐步掌握正确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和思考。
  衍纸创作的美术课堂有下述明显优势:
  一、 可以创设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衍纸基本方法是刮、湾、卷、抽、粘、捏、压、叠、整,方法简单易学。使用多根五彩纸条,卷成形状多样的“零部件”,经过简单拼装就完成了一个衍纸作品。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别具一格的衍纸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提高,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角色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新课程第三册第一课《难忘的夏天》,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创设一种情境,以荷花和蜻蜓为切入点,请小朋友装扮荷花和蜻蜓,学生可以想出千姿百态的荷花和蜻蜓。用衍纸做出荷花和蜻蜓,让一朵朵荷花出现立体效果,同时一只只蜻蜓飞起来,感受衍纸的魅力。
  二、 创设开放式课堂
  衍纸创作这种创新的教学形式,教师采用衍纸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角色转变,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教学得到全面参与。同时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更增添课堂教学效果,在音乐和动漫的熏陶里,学生身临其境。
  新课程第二册下第4课《动物朋友》,在课堂上探讨狮子的外形,引导学生了解了狮子的生活情况和狮子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了解狮子的五官的形状,然后用衍纸做狮子的五官,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做出狮子的面具。把做好的狮子当面具,带在学生的头上,学生的学习热情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到狮子的角色中去。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狮子的制作进行详细的解说,使学生进入狮子角色。
  鼓励学生大胆想,积极提问。在学生欣赏艺术家做的狮子衍纸后,请学生欣赏狮子的每个精彩制作部位,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提出问题?提出了狮子鬃毛卷是怎么卷的呢?狮子的眼睛很大,很红,怎么制作呢?嘴巴很大,是什么形状的纸卷的,应该怎么卷的等等?提问增加了小组合作、师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能激发学生制作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到衍纸制作的乐趣。
  三、 追求高課堂效率,使课堂丰富多彩
  实现美术课程目标,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时教师做导演,领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有时教师做演员,通过一系列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在交往氛围中学会动脑,敢于提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前准备了大量信息资料,以师生谈话参与的形式导入课堂。如二年级下册的《树上树下》可以将一些动物通过树上树下有趣的故事导入课题,我们可以请小朋友去扮演大树。用不同的颜色衍纸做出树的不同部分,如树干的部分用什么颜色的衍纸,树枝部分,树叶用不同颜色叠加做出。由扮演大树的小朋友引起大家思考,大树很孤单,你们愿意做它的朋友嘛?你们扮演谁呢?小松鼠、小蚂蚁、小白兔,那你们的家安在哪里呢?激发学生思考和联想,最后小动物们身体每个部位都是用什么形状和颜色的卷做呢?这时学生带着自己的角色开始做衍纸树上树下的故事。通过学生角色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衍纸制作的兴趣,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就会转向老师,这时老师可以用教授衍纸制作的方法!
  从角色的转变到衍纸的制作,使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内容丰富,学生参与积极也得到有效提高,使课堂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瞬息万变的世界,不断有新的事物、新的材质、新的画种、新技法在涌现,飞速发展,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衍纸可以由平面绘画到立体绘画的转变,更好地激发教儿童心灵的天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冬红.追寻课堂教学的“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新校园[J].新校园,2011(3).
  [2]郑万余.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6).
  [3]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朱名燕.小学音乐美术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61.
  [5]张卫民.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0.
其他文献
摘 要:诵读课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生每天清晨面对的第一节课。如何规划好晨诵课,提升学生的诵读技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此次研究中,教师将根据教育经验,从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为他人提供合理的教育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课;指导方法;教学策略  诵读是带领学生感受文章灵魂、核心思想的重中之重,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品格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 要:英语课外阅读是学生丰富认知视野和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渠道,是学生不断积累语言文化知识的必要补充。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内外链接,围绕相应的主题进行深入构思,从而引领学生在由此及彼探知中丰富理解。探讨内外融合策略指导,利于学生在真正深入研读探知的基础上获得多元化理解。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外;语用  “读”展鳌头,已经成为英语课程教学的不争事实,已经成为学生积淀深厚语言文化知识
摘 要:园本培训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这一理念在教育领域得到了相关教育学者的认可,并在不断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其重要作用。园本培训与教师教学关系密切,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本园实际情况,探索如何创新园本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助力本园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培训;教师成长  园本培训就是立足于教师教学活动,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分
摘要:学生政治小论文是学科与生活、学科与社会的纽带,但在旧的考试评价机制下未获得应有的关注。本文就学生政治小论文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关系,学生政治小论文在其中的优势,体现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借助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让学生政治小论文重获新生。  关键词:学生政治小论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  从2014年教育部提出明确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实践证明,在数学课中进行“珠心算”训练,是培养儿童计算能力、提高儿童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珠算又有利于小学生手脑并用,既锻炼了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又促进了他们大脑的发育。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教学过程,低年级孩子的计算能力差异性较大,在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过程中,有时珠
摘 要:2017年新课标的颁行提出了数学建模的新要求,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数学建模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许多老师沉浸在旧式思维里,忽略了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价值。本文以新高考为背景,就新高考下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措施提出针对性意见,从加强日常教学、课外教学和开设选修课程三个方面为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提供对策。  关键词:数学建模;新高考;中学教学
摘要:教学模式创新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为首要出发点,重点分析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提高自主提问、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阶段涉及的数学原理常与生活息息相关,且该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进行小学数
摘 要:我国学术界将“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种隔代抚养的”称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常常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如何使留守儿童的生活回归正常化?本文通过了解本地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其不良行为习惯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隔代抚养  
摘 要:新课标首次强调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其中政治认同是第一位的,本文旨在探索在《共圆中国梦》一课中,培育学生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科教学有了新的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应运而生,虽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还未修改或者说还未弃用,《义
摘要:数学作为各大学科学习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一直是小学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自2014年教育部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来,就受到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关注与深度热议,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与探讨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向  华罗庚教授在《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中说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