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腰金带璀璨千年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y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博物院收藏了一套休宁县南宋墓出土的御仙花金带銙,墓主人为南宋名臣朱晞颜及其夫人洪氏。这套金带銙时代明确、纹饰精致、做工考究,可被视作判断南宋中期金银器断代研究的标准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考古出土实物、文献等资源,在讨论其形制结构、种类、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试图复原与阐释这套金带銙的使用方法及使用人群。
  一、灼灼重现
  1952年7月,安徽省休宁县发现一座古墓,业务人员赶到现场时,墓室已遭破坏,墓中遗物已被抢光。后经相关部门追查,收回一部分随葬品。据工作人员介绍,墓为长方形砖室墓,根据出土墓志及随葬器物类别,得知墓主人为朱晞颜夫妇。该墓出土的遗物以金银器为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套御仙花金带銙。
  金带由1件带头(或称玦)、圆形銙、带尾,以及8件方形銙等组成(图1),出土时不见带鞓。带头呈不规则长方形,残缺,前端宽短,缺活动的环形扣和舌,尾端窄长,末端有一圆形小孔,应是被用于固定在带鞓上。长14、宽7.7、厚0.9厘米,重41克。外围边框錾刻三角形和圆点纹组合的几何形纹样,框内饰3朵浮雕式缠枝莲纹;圆形銙带一侧有孔(图2),銙直径7.5~ 8.3、厚2.5厘米,重66.8克;方形銙长8.8、宽8、厚2.5厘米(图3),重98.6~103.4克;带尾(图4),又称挞尾、铊尾、插尾或鱼尾,尾端略宽呈圆弧状,长16.1、宽9、厚2.5厘米,重202.8克。圆形銙、方形鍱、带尾的正面均饰浮雕式缠枝花卉纹,花朵数量分别为3、5、9朵花卉。
  11件带銙正面纹饰均采用唐宋时期比较流行的金银器锤鍱高凸花工艺制作而成,经一些学者考证,除带头外,其余銙面所饰花卉为御仙花,花卉图案由花朵、花枝、花叶三部分组成,花朵形体硕大饱满呈椭圆状,花蕊、花瓣、花萼等均采用凸浮雕錾刻技法;花叶呈羽状葫芦形,在辽金瓷枕,乃至元青花上都能看见此类形制的叶片。整套金带纹饰构图繁密,层次分明,花枝缠绕,叶片藏匿于期间,若隐若现,妖娆灵动。金带銙边框则采用夹层法包镶,并使用焊接工艺围制而成,除带头背面经过包镶外,其他带銙背面皆裸露在外。
  二、前世今生
  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銙带。先秦时期,古人着服时在腰间束以丝织大带和革带,用以悬挂配饰或随身物件。到汉代中原地區流行纹饰繁缛的丝织大腰带,并用带钩、饰牌在带末端加窄带固定。两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使用带有环扣、垂环类的“蹀躞带”革质带具,后传入中原。入唐后,对“蹀躞带”进行了改良,摒弃了复杂的环扣和垂环,将金、银、玉作为装饰用于帝王、后妃、文武百官所服的腰带设计中,并用以区分官阶等级。至此,革质带具发展成为一种服带制度,这种銙带制度经过宋代的发展,对元明清时期的官服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般来说,一条完整的銙带包括带銙和带鞓,带銙,指皮革制的皮带身,外围用红黄两色丝、帛包裹;带銙指镶嵌于带鞓上的装饰构件,由带头(玦)、带銙、孔眼銙、带尾组成,其材质有金、银、铜、玉石,而皮革和丝、帛制品通常比较难保存,故出土时仅存金属或玉石质地的带銙。
  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宋代的革质带具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需要在带鞓上打眼,并通过移动带头扣舌在带鞓上的扣眼的位置来实现系戴和调节松紧。根据已出土实物(完整器比较少)和文献资料,带头一般为2件、带眼孔銙1件、方形銙的数量依据官品等级而定、带尾1件。如1973年江西遂川郭知章墓出土了一套金銙带(带鞓不存),包括大、小带头1件,桃形孔眼銙1件,带尾1件,方銙9件,共计13件(图5)。1959年江苏吴县吕师孟墓出土金銙带1套,包括带头1件、花形孔眼銙1件、带尾1件、方銙7件,共计10件(图6);朱晞颜墓所出金带包括带头1件、椭圆形孔眼銙1件、带尾1件、方銙8件。共计11件;另外,范文虎墓出土了一套玉质带銙(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银质大带头、桃形孔眼銙藏于安徽博物院),包括银质大带头1件(图7)、玉质小带头1件、桃形孔眼銙1件(图8)、带尾1件以及方銙8件。这类銙带因有两个带头一个带尾又被学界称为“双玦单挞尾式”銙带。通过对比可知,吕墓和朱墓所出带銙构件并不完整,都缺少小带头;另一类革质带具则无需在带鞓上打眼,通过带扣进行固定,可称之为带扣型銙带。大约在南宋中晚期即已出现。如朱晞颜墓出的一套玉质带銙,包括玉带环1件、带尾1件、鱼尾形銙2件、方銙4件,缺少带头(扣)(图9)。
  三、暗藏玄机
  由于皮革带鞓早已腐烂,这套“双玦单挞尾式”御仙花金銙带的原始结构早已不清晰,带銙各个部件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也成了谜团。要复原其完整构造并展示其使用方法,我们只能依据部分学者相关研究、相关的文献、雕塑、壁画等材料作为复原参考。
  成都王建永陵中出土一组保存完好的“双玦单挞尾式”玉碾龙纹带,依据铊尾背面铭文,称之为“大带”。这套玉带由7件方銙、1件带尾、2件银带头(一件稍大,一件偏小)组成。銙和带头的尺寸为:方銙7.4×8.2、带尾19.5×6.9厘米,在永陵的后室石床上放置有王建石坐像:身着常服,带帽,腰围红鞓玉带,后腰为7件方銙相连而成的“排方”,带尾由右前方逆时针围腰而过,从上而下插入带鞓后,带尾的圆头端向下垂置。双手藏于袖中置腹前,故銙带前端结构不详。这尊石坐像为我们展示了五代时期“双玦单挞尾式”銙带的系戴方式。与之类似的还有北宋韩熙载的《韩熙夜宴图》中绘制人物,以及洛阳关林庙北宋砖雕上刻画的舞者身上腰带的系戴方式,说明当时十分流行将带尾垂于身后。冯汉骥曾对王建墓出土的这套玉质带銙进行过复原(图10):7件玉方銙被缀缝于2件带头之间的带鞓上,玉带尾被固定在另外一条打有扣眼的带鞓上,并通过挪动玉带尾端带鞓上的扣眼,进行松紧调节。如此,问题又来了,这种复原后的结构捆绑于腰间似乎很难做到7件紧密排列的玉銙正好位于腰后中间部位,另外,这两件大小不等的带头,应是有意为之,用以区别不同的功能。
  那么,接下来的一则材料,可以为我们打开思路。内蒙古地区辽陈国公主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双玦单挞尾式”玉銙银带,由长、短带组成,长带首端为金带头,后为紧密排列14件玉方銙和桃形孔眼銙,末端置带尾;短带首端为玉质带头,后并排6个穿孔,无玉方銙和带尾等装饰。左骏对长、短带的使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有6个穿孔的短带应是调节松紧之用,而桃形孔眼銙则应与短带小带头相连接。故,此类“双玦单挞尾式”銙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先将短带与长带相连接,长带带头位于身体左侧,短带位于身体右侧,其带尾插入长带带头,并通过孔眼固定。长带带尾逆时针围腰一周于身后自上而下插入带鞓内,带尾垂于后腰处。笔者认为此法可取,这样既保正了玉“排方”位于后腰正中间位置,也保证了带尾垂于身后的最佳长度。南宋朱晞颜墓所出带銙各部分构件与陈国公主的带銙基本相似(除缺少小带头),亦可采用此复原方式,其使用方法也应与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带銙相同。   四、藏礼于器
  两宋时期对官员服带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所佩戴的銙带在质地、纹饰、以及带鞓上的佩饰均有差别。这种森严的等级服带制度最早由唐高宗制定,“三品以上饰用玉銙革带,四、五品用金銙革带,六、七品饰银玦革带,八、九品及庶人饰鍮(黄铜)石、铜、铁銙革带”。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对带銙质地和数量作了更具体的规定,明确了唐中期以后的带具制度:“上元元年(760)八月,文武官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二銙,四品金鱼带(疑为金玉带),十一銙,五品金带十銙,六品、七品并银带九銙,八九品服并鍮石带八銙,庶人服黄铜铁带六銙。”
  唐睿宗时期又作了调整:“一品至五品并用金,六品、七品并用银,八品、九品并用鍮石。”
  北宋建立后,参照唐制,建立了新的带具制度。据宋史记载,带銙“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太平興国三年(978),太宗设立了文思院专门制造内用及赏赐用的服带。随后,又命李防制定了宋代特有的官员銙带等级制度,以金代玉,并将金带定为最高级官员的主要服带,大力优宠文臣。此后,宋真宗、仁宗对服带制度进行了补充,到宋神宗元丰改制前夕,北宋官员的服带制度已十分详细、严格,并逐成定制,两宋官员銙带几乎与后来的补服功能相似。
  在《宋史·服舆志》和《文献通考》中还详细记载了北宋官员金带銙样式和纹饰。例如纹饰有毬路、御仙花、师蛮、海捷、宝藏等共计17种。欧阳修又在《归田录》中对不同纹饰应赐予的官员等级做了规定:“‘玉不离石,犀不离角,可贵者唯金也’乃创金銙之制以赐群臣,方团毬路以赐两府(枢密院、政事院),御仙花以赐学士以上(三品官员)”。可见,方团带具组合限定于金毬纹路,御仙花、师蛮、海捷、宝藏等纹饰可被用于排方装饰。而御仙花带是北宋高级官员金銙带方銙装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朱晞颜墓出土的金带即为御仙花装饰。根据墓志记载,朱晞颜,字子渊,微州休宁县人,隆兴元年进士出身。官至工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兼知临安府。官居三品,使用金御仙花带,符合礼制要求。
  五、结语
  宋代服带制度是中国古代官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质地、纹饰以及方銙数量的服带,被用来区分官员等级,也是各级官吏彰显身份的重要载体之一。朱晞颜墓出土的“双玦单挞尾式”御仙花金带銙向我们展示了南宋中期官员带銙上华贵炫丽的纹饰、别出心裁的形制构造及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为我们研究宋代服带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扬州市博物馆保管部庄志军老师,南京博物院考古部甘恢元师兄以及该院保管部左骏老师,安徽博物院保管部王育茜、魏珺等同事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责任编辑:李红娟)
其他文献
中国书法是我国5D00年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书法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和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散发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  清代的书法被人们公认为是书道中兴的时代,在继承前朝书风的基础之上,又有所重振和复兴。清代前期,政治局势尚不稳,书法基本继承了明代末年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书
期刊
清代山西潞安知府高振宛墓志铭,建国后出土于河南省邓州市桑庄镇尹集村。现由其后人收集并安放在高氏进土陵园。此墓志为青石制,呈正方形,志盖已失。志石下部断裂经修复基本完整。高100、宽100、厚12厘米。志文阴刻,楷书,竖行,共31行,满行21字,约1100字(图1)。现将墓志录文标点并略加考释如下:  高公讳振宛,字子衡,号讷斋,穰之尹集人也。先世累代书香,科名蔚起,众生有巽禀,早岁能文,落笔冠其曹
期刊
旅顺博物馆收藏完颜娄室墓出土文物12件,包括荷叶形石饰1对、荷叶形石带具1对、白玉狮形佩饰1件、银镊子1件、银网冠1件、玉柄铁刀3件、透雕白玉荷花冠饰1对。其中冠饰有银网冠1件、透雕白玉荷花冠饰1对。另外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出版的《旅顺博物馆陈列品图录》中亦收录完颜娄室墓出土冠饰:花形金冠饰1件及鎏金巾环3件,这几件冠饰可以对研究金早期高级贵族墓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故在此一并做以探讨。一、完颜娄室及完
期刊
近几年,山东青州文物调查以及各类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陆续出土或发现了一批石刻文物。这些石刻文物或散布于乡野,或为个人收藏,有条件的则被征集入馆收藏。据初步统计,这些石刻文物以碑刻为主,详细种类有题记、碑刻、墓志、雕塑、经幢、建筑构件,其年代最早者可至南北朝,明清两代占绝大多数。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一批资料,笔者拟对掌握的新见石刻文物进行整理,以期抛砖引玉,使更多学者认识、了解并更加深入地挖掘出这批
期刊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与茶有关的文学史、农业史、贸易史与宗教史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人日常生活中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互动。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茶的制作、饮用及所使用器具,已经依靠传世文献、出土器物与其他图像材料的相互佐证建立了历史性的时空序列。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指出中国古代的饮茶方式经历了由药茶、羹茶、煎茶到点茶、泡茶的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人们所使用的茶器也存在着
期刊
2016年11月,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接到报案称,有人在官桥镇大韩村古文化遗址内盗掘文物。公安部与国家文物局强力督办,枣庄、滕州两级公安机关历时8个多月,成功侦破此案,打掉以秦某、高某为首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包括2名公安部A级通缉令逃犯,追缴涉案文物229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46件。其中,公安机关收缴的院公戈对研究枣滕地区东周文化遗存,完善
期刊
“有宋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特昌,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靡所不备。”宋代是中国文化黄金时期,而茶文化更是蔚为大观。  宋代茶文化继承唐、五代的成就,并在浓厚的文化背景和繁荣的经济基础上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和完善,茶文化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大观茶论》开篇所说的“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盛,烹点之妙,莫不成造其极”,表明宋代茶事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盛世之清尚”。尽管
期刊
权杖,昭示身份、政权和神威的象征。在人们的印象里,比较集中地发现于古埃及、西亚、安纳托利亚、黑海及里海周边地区。古埃及法老有权杖,西方的一些王室、军事首长、各宗教领袖们有权杖,近现代尚存的原始部落也有花样多多的权杖(图1)。中国的皇帝、藩王、官吏等的权力象征,一般都是等级森严、质地优良、形制繁多、大小不一的玺印。南宋匪山一战被元军大败后,丞相陆秀夫眼见回天无力,为免受辱,不忘把象征治国大权的玉玺栓
期刊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①三足乌载着太阳升起和降落,鸟对于崇拜太阳的东夷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有:“殷契,母曰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鸟是商代祖先崇拜的重要对象。《殷墟小屯·文字丙编》117条,“翌癸卯,帝不令凤?贞、翌癸卯,帝其令凤”,卜问的是帝令不令凤,凤来不
期刊
荷包,古人用来盛放小物件的小型口袋,外出时则将其系于腰带间上,亦称荷囊。清人汪汲《事物原会》称:“晋《舆服志》:文武皆有囊缀绶,八座尚书则荷紫,乃负荷之荷,非荷渠也。今谓之囊日荷包本此。”  早在商周时,荷包已在民间出现。时代不同、盛放物品不同,古代荷包亦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同时,荷包在民间保持装随身小物件时,在官服中又成了身份的重要标志物。本文拟从荷包名称、造型、功能等方面综合论述荷包的演变,以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