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不应管得太多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初年,社会主义思潮即传人中国。当时,孙中山和同盟会的一部分会员向往社会主义,主张将中国建成“社会国家”。但是,梁启超等人则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为此双方展开过激烈争辩。它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论战。在这一论战中,梁启超等人有许多错误观点,但是,也有若干相当警辟的思想,例如1906年,他在《杂答某报》一文中说:
  既行社会革命,建设社会的国家,则必以国家为一公司,且为独一无二之公司,此公司之性质,则取全国人民之衣食住,乃至所执职业,一切干涉之而负其责任。
  梁启超所说的情况,使我们想起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也想起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义,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那时,不是想把什么都管起来吗?衣惟列宁装、毛式中山装;食惟食堂,粮油菜肉,或统购统销,或凭票供应;住惟福利分房;至于职业,国家统一分配,哪有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可言!
  梁启超反对国家管得过多,他说:“此等政府,果适于存在否乎?足以任此之人才有之乎?有之,能保其无滥用职权专制以为民病乎?能之,而可以持久而无弊乎?”梁启超毕竟有他的高明之处,他想得很深入。国家管得过多,必然管不好,也管不了。以食为例,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是管起来了,但是,只能啃窝头,吃红薯,最后,窝头、红薯也管不起了,只好供应稀粥;又后来,甚至连稀粥也供应不起来了。以住为例,国家实行福利分房,结果,无房户、缺房户越来越多。
  按照旧的社会主义概念,国家不仅要全面管生产,而且要全面管分配。对此,金天羽于1912年在《社会主义之商榷》一文中责问说:
  然而所谓分配之者,顾谁为分配乎?非小己之享特权者平?国家之权干涉将无限域而至于筐箧,试问专制君主曾有是乎?
  上引梁启超文提出,国家管得太多、太死,就会发生“滥用职权,专制以为民病”的情况,而金天羽则进一步提出,如果国家的权力没有“限域”,那末,这种“专制”就可能超越封建君主制。
  梁启超、金天羽反对社会主义,自应批评,但是,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应管得太多,否则,将易于滋生专制主义,却又是正确的。
其他文献
台湾《传记文学》自1962年出版至今,已达36年。该刊以发表民国人物传记及有关史料为特色,出版后,风行多年,长盛不衰,被誉为“民国史长城”。由于该刊系刘绍唐以个人之力创办,因此又被称为“野史馆”。最近,该刊为适应电脑世纪的到来,特别发行光盘版,时间起自1962年6月,止于1998年6月,共收72卷433期杂志,15000篇文章,一亿余字。内容包括自传、评传、年谱、回忆录、名人日记、重要手迹、珍贵史
期刊
1958年以后的中苏关系,已经处于每况愈下的境地。按照我们一般的了解,两年之后,即1960年苏联片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中苏关系就已经宣告破裂了。其实,历史却不是这样简单。的确,意识形态分歧的不可调和,赫鲁晓夫的傲慢骄横,确实在使毛泽东逐渐失去耐心。毛泽东自信真理在手,讲出话来也总是咄咄逼人。但考虑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想一想中国当时已经开始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即使是一向天
期刊
本刊面世以来,荷蒙同行各方关爱,所发文章,竞相转载、摘发;有些报刊不仅事先征得本刊同意,而且同时免费配发本刊目录及相关报道。这些做法,既方便了尚未订阅本刊的读者,也帮助本刊扩大了影响,至为感谢。但是,其间也发现了若干侵犯我刊权利的事例。其严重表现之一为:在转载或摘发时,竟居然不注我刊刊名,造成该报该刊首次发表的假象。这种情况,既违背了有关法规,也违反了出版行业公认的职业道德。  众所周知,版权为国
期刊
毛泽东一生中只出过两次国,一次是去莫斯科,另一次还是去莫斯科。第一次去莫斯科的经历,他终生难忘。他自己就讲过不下四五次,但每次讲的内容又都不完全一致。  毛泽东一生中只出过两次国,一次是去莫斯科,另一次还是去莫斯科。第一次去莫斯科的经历,他终生难忘。1956年,当可以公开批评斯大林的时候,他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苏联大使说,我当时访苏的主要目的就是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斯大林却不想签
期刊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铸:    历史不是我的专业,但我喜欢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我们读过去的一些党史和现代史书刊,常常感到史实不真,历史成了胡适所说的“任人打扮的女孩子”。贵刊出版后,令我惊奇,你们终于敢面对历史了。我特别欣赏关于朝鲜战争和中苏恩怨的系列,可惜运用的多是别人的材料。我们自己的呢?当然,我们的档案尚未公开,有很大难度,有些框子也难以逾越。但是,希望再不要把神话、童话搞成历史,尽可
期刊
1998年深秋的北京,暖如阳春。《百年潮》出版两周年暨改刊座谈会,于11月5日在新华社会议厅举行。两年来一直热情关心、爱护和支持本刊的首都学术文化界、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等六十余人,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  会议由本社社长郑惠主持。他说,《百年潮》面世以来,各方人士,包括在座的同志们,一直给予我们尽心尽力的帮助。特别是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时,大家总是对我们援之以手,打之以气,帮我们度过难关。经过两年
期刊
来台北,就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嘴里提到什么“男生”、“女生”。在我的印象里,“男生”、“女生”的概念只是针对在校的男女学生而言的,但在台北,人们却经常拿它们来泛指男人、女人。一次在中研院近史所招待日本东京大学著名教授滨下武志的晚宴上,听着某位教授“你们男生……我们女生……”地说个不停,看着在坐头发花白的诸多教授,不免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后来我和台北的朋友讨论这个问题,他们的解释是:用“你们男士”、“
期刊
何文辉 记录整理  袁庚,广东省宝安县人,1917年4月23日出生于一个海员家庭。袁庚具有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碰上了这个世纪的许多好事坏事。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东江纵队联络处长;解放战争中担任两广纵队作战科长、炮兵团长;五十年代担任外交官;“文革”中饱尝铁窗之苦;出狱后就任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足迹遍布亚、非、欧、美的许多国家。1978年10月,年逾花甲的袁庚赴香港招商局任常务副董事长,在蛇口开创了
期刊
中国古代是一个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宗法制农业社会,所以除“敬天”之外,又提倡“法祖”。凡祖宗,都是神;祖宗之法,都是“良法”、“美法”,无论如何动不得,变不得。  光绪二十三年(1897)冬,康有为第五次上书皇帝,提出“大集群臣而谋变政”等主张。皇帝本来想当面和康有为谈谈,但格于“四品以下不得召见”的“祖宗之法”,只好命王大臣代为问询。次年正月初三日,康有为到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西花厅接受召见。代
期刊
许多人大概都知道,毛泽东曾经被称为“亚洲的铁托”。最早把毛视为“亚洲的铁托”的,大概是俄国1人。1948年6月,以苏联为首的九国共产党情报局,宣布南斯拉夫共产党及其领导人铁托已经走上反苏的道路。在此之后到莫斯科或东欧去参加会议的中国人,就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俄国人在把毛泽东与铁托相提并论,并且亲耳听说过所谓毛泽东是“半个铁托”的说法。1949年4月,毛泽东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公开发表《中国会成为莫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