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抗反流手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3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组,Nissen360°治疗归入观察组,Toupet270°治疗归入常规组。结果:观察组术后Visick评分Ⅰ+Ⅱ级率88.89%提升,Ⅲ+Ⅳ级率11.11%降低,对比常规组手术数据,P<0.05;除上腹痛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GERD-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率83.33%高于常规组50.00,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方案治疗,可有效改善反酸、烧心、腹痛及恶心症状,减轻上述症状程度,高效可行。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腹腔镜下抗反流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5.4;R656.61 【文献标识码】A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anti-reflux surgery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un Xibao, Qin Hong
  (Qingdao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antireflux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Methods: 36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from April 2020 to April 2021 were selected, randomized, Nissen 360° treatment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oupet 270° treatmen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Results: Grade + rate increased 88.89%, and + rate decreased 11.11%. Compared with the surgical data, P<0.05; except upper abdominal pain, the GERD-Q scores were lower than routine Group, P<0.05; in the observed group, the symptom response rate was 83.33% higher than 50.00 and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cid reflux, heartburn, abdominal pain and nausea symptoms, reduce the above symptoms, efficient and feasible.
  【Key word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laparoscopic anti-reflux surgery; efficacy
  肠道病变中,慢性病变胃食管反流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诊治周期长,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影响身心健康,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胀满及疼痛等,甚至继发食管癌。早在20 世纪90年代,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就已用于临床治疗中,尤其抗反流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1]。近年来,食管裂开疝修补与胃底折叠术用于胃食管反流治療中。其中食管裂孔疝可辅助食管裂孔疝中内容物复位,是临床常用外科手术,先缝合食管裂孔,再进行补片修补,但整体疗效有限。胃底折叠术时,于胃底局部创建包绕圈,分为Nissen360°、Toupet270°两种术式,但两种方案疗效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36例作为样本分析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2020年4月-2021年4月,选入3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观察组,11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21-77岁,均值(53.72±3.24)岁;常规组,12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22-78岁,均值(53.69±3.19)岁。选入标准:出现烧心、反流、吞咽障碍症状;长期服药;知情同意;开展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排除标准:肝肾病变;难以有效沟通、神经病变[2]。对比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样本资料,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开展Nissen360°折叠术治疗,方案如下:基础操作同常规组,判断食管下段解剖关系后,利用无损钳将胃底后壁绕过食管送至右侧,同时牵拉胃短血管前壁送至食管右侧,准备非吸收线缝合固定,建议2-3针即可,保障胃底处创建2.0-2.5cm包围圈,呈360°包围。完成手术后,利用鼻饲管给予营养,至术后1d上午停止,将鼻饲管拔除,术后1-2周,给予流食,术后2-4周过渡为普食。持续给予2-3周抑酸剂。患者出院前,告知居家修养1-2周后,方可外出活动,同时注意规划日常饮食,嘱咐患者避免用力排便、避免过劳。
  常规组开展Toupet270°折叠术治疗,方案如下:创建气腹,将腹腔镜以三孔法置入,随后将裂孔疝囊、食管游离,结合实际食管裂孔长度,缝2-5针,准备补片将裂孔覆盖。固定胃后壁,准备非吸收缝合线,在食管左右缝2-3针,保障胃底处创建2.0-2.5cm包围圈,呈270°包围。   1.3 观察指标
  评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Visick评分[3],评级标准如下:Ⅰ级无症状;Ⅱ级症状轻微,对日常生活无影響;Ⅲ级伴有中毒反流性胃炎症状,可经药物缓解;Ⅳ级症状严重,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CERD-Q量表评估患者症状评分[4],包括烧心、反酸、上腹痛、睡眠障碍、OTC用药及总分等几项,得分低,提示症状改善佳。
  1.4 统计学研究
  由SPSS21.0计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各数据,%、x±s是胃食管反流病样本计数、计量指标记录形式,X 2、t对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差异进行检验。P<0.05,可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胃食管反流患者手术前后Visick评分差异
  观察组术后Visick评分Ⅰ+Ⅱ级率88.89%提升,Ⅲ+Ⅳ级率11.11%降低,对比常规组手术数据,P<0.05;治疗前两组Visick评分无差异,P>0.05。如表1。
  2.2 分析两组胃食管反流患者手术前后GERD评分差异
  除上腹痛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GERD-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胃食管反流患者GERD评分对比,P>0.05。如表2。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口腔、食管、呼吸道或肺内,诱发一系列病变,常见病症包括烧心、反酸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食管外症状,包括哮喘、咳嗽等。相关文献报道,GERD全球发病风险高达5-15%,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5]。我国多项研究表明,我国人群每周烧心发病率在1.83%、反流发病率在4.23%,烧心、反流总发病率达5.16%,整体发病风险较西方国家低[6]。分析原因,可能与我国大众对GERD认知不足,将部分食管外症状与心血管病变、呼吸系统病变相混,但GERD已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尽早诊治对改善患者病症而言极为重要。
  目前临床常用抗反流手术包括Nissen360°与Toupet270°两种。其中Toupet270°是指将胃底折叠270°,适用于吞咽困难、食道蠕动力低、消化道狭窄者;Nissen360°是指将胃底食管完全覆盖,可有效规避术后胀气、吞咽困难症状,目前上述术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Toupet270°与Nissen360°手术争论点主要为抗反流屏障强度,强度不足、强度过高均会影响疗效。部分学者建议采取“定制策略”理念,针对性确定手术方案,但此论点仍有待临床证实,不可盲目套用[7]。因此本文对腹腔镜胃底折叠术临床治疗价值进行分析,以期确定高效手术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Visick评分Ⅰ+Ⅱ级率88.89%提升,Ⅲ+Ⅳ级率11.11%降低,对比常规组手术数据,P<0.05。表明两种术式均可促进患者康复,且Nissen360°治疗患者预后更佳。分析另一组数据可知,除上腹痛外,观察组患者术后烧心、反酸、睡眠障碍、OTC用药、总分等各项GERD-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分析原因可知,两种术式均属于胃底折叠术,治疗期间需创建胃底包绕圈,手术目的均为折叠胃底缓解症状,手术操作差异为折叠后创建包绕圈包绕角度,由于GERD患者发病机制为抗反流屏障损伤、松弛,尤其存在食管裂孔疝者,发生GERD后,食物反流可经食管进入胸腔,可见胃底折叠术包裹范围越高,对GERD患者物理缺陷改善效果越佳。此外,为提升胃底折叠术疗效,术后需指导患者健康生活、纠正不良饮食,以规避并发症风险,尤其伴吞咽困难者,进食期间需养成多咀嚼习惯。
  综上所述,GERD患者选取Nissen360°术式治疗,可改善反酸、烧心症状,减轻病情程度,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瑞,李治仝,刘福荣,等.腹腔镜新型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疗效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35(12):943-946.
  [2]李治仝,汪忠镐,韩新巍,等.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0(5):546-551.
  [3]于涛,于磊,张葆勋,等.腹腔镜Ⅴ型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J].中国医师杂志,2020,22(06):857-860,865.
  [4]马志伟,滕继平,庄步峰.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029(004):16-17.
  [5]彭延春,刘祥尧,赵司卫.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不同抗反流术式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9,025(004):11-18.
  [6]贺德志,王小彤,刘冰熔,等.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9):682-685.
  [7]章纪叶,王知非,刘军伟,等.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治疗胃食管反流206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035(003):207-2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年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与激素指标、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40例年龄不同PCOS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SHBG值将其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同时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35岁组,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SHBG与空腹胰岛素(FINS)、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和血脂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患者外周血当中固有淋巴细胞变化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任意筛选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5月治疗于我院的风湿免疫科病患者,并且符合相应年龄段,且规避免疫有关病症及其家族史遗传的身体健康群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当中ILC、B细胞、CD4+T与CD8+T细胞百分比值,解析ILC各亚组之间的变动偏差,区别于B细胞、T细胞亚群相互间的关联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2型糖尿病开展不同剂型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讨论。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9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根据所选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进行治疗,一共30例纳入成为一组,剩余一组病人接受肠溶性二甲双胍口服片进行治疗,一共30例纳入成为二组,最后病人接受缓释型二甲双胍口服胶囊进行治疗,一共30例纳入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选取时间分布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全部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依据,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有效性情况。结果:80例冠心病患者当中,通过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有56例,发病率达
期刊
【摘要】肿瘤因其发病机理不明确,患病致死率高,治疗极其困难。传统治疗方法均存在毒副作用大,药物作用靶点不清晰,肿瘤复发率高等问题。随着肿瘤生物學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新方向。本文对肿瘤免疫治疗方案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嵌合抗原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归纳总结嵌合抗原受体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嵌合抗原受体  【中图分类号】R730.5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全身亚低温治疗(MH)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88例足月HIE患儿。根据治疗起始时间进行分组,A组44例在6h内予以MH治疗,B组44例在6-12h予以MH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0min,对比两组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以传统体位及改良膀胱结石位实施手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586例拟择期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手术时体位不同分组,采取传统俯卧位的患者纳入常规体位组,采取改良膀胱结石位的纳入改良体位组,对比不同体位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价值。结果:改良体位组碎石手术用时(35.26±5.94)min,碎石手术过程失血(52.45±11.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急诊一体化绿色通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7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急救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则实行急诊一体化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量、止血时间和入院时间,以及可能手术治疗、再次出血和患者死亡的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血站乙肝核酸检测质量监测工作的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价实验室核酸检测系统对不同浓度的HBV样本的检测能力。方法:采用Tigris核酸检测系统(美国盖立复公司)对69份不同浓度的乙肝病毒样本进行检测。在3天内完成所有样本的3次联检检测,联检反应性的样本在1天内完成3次乙肝鉴别检测。结果:浓度为>50IU的样本联检检出率为100%,联检阳性样本鉴别实验阳性率为100%;浓度为1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4月,将64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接受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指标:疗效、症状积分、血气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指标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研究组各项症状积分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