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用老师的姓氏导入:
老师姓董,族人们爱把它写成另外一个错别字:草字头下一个冬天的“冬”,凑巧的是老师就出生在冬天,更巧的是今天这堂课的内容也与冬天有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种开头形式,拉近老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落实字、音、形教学,是一个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生字认读,辨别生字的偏旁结构,以巩固掌握。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课文,老师做出恰当的点评。
紧接着,我抛出一个问题:“这是篇短小精致的游记,张岱在文中也简要的交代了自己的游踪,你能找出来吗?”在短时间内同学们找出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用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等四处,我给予及时的肯定后,让男女生搭配朗读,感受文章的行文线索。
有了之前的铺垫,我进入下一个环节——品悟“痴”。我先发问: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很轻松地回答了。我追问:对张岱去西湖看雪,舟子用哪个字来评价的?学生齐答了“痴”。为了方便理解“痴”的含义,我让学生用地方方言解释,同时告诉他们,字典中的解释之一就是“傻”。接着,我进一步追问:那舟子是不是认为张岱傻呢?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同意张岱傻的也就一两个学生,显然,大部分学生是受到了课外教辅书的知识拘囿。在短暂的沉默后,我引导学生通过 “喃喃”和“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感叹号的分析,从而明确:舟子是不能理解张岱的,与张岱是有心理距离的,在他眼中,张岱是傻傻的。
在学生若有所思地表示认同之后,老师顺水推舟要求找出文中张岱傻的举动。
学生一:张岱看雪的时间不同寻常。“是日更定矣”,说明是晚上八点左右去看雪的。
学生二:他看雪是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时去的,说明当时天气非常冷。
学生三:他看雪的方式也很独特,“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顺势问:张岱是一个人去湖心亭的吗?
很多学生纷纷否定,并能够找出足以证明的句子。我问学生:这是不是前后矛盾了?通过讨论,得出统一的结论:舟子和张岱道不同,志不合。
学生四:张岱遇到金陵人时“强饮三大白而别”。
此时我顺势引导:“强“为何意?学生回答了已注的注释后,我问: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张岱的酒量如何?在得到统一的意见后,我又问:那么张岱为何要尽力喝三大白呢?学生们纷纷发言。一位女生说,张岱已经把两个金陵人当做自己的知己了。
我稍作小结:“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大文学家欧阳修也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张岱之痴亦不在酒,而在于人啊!何为知己呢,看看张岱自己是怎么来诠释知己的?(ppt展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张岱一位有喜好之人可以结交,更何况是有共同癖好之人。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呢?
由此引出雪景的赏析。学生齐读了赏景的两句,我请两位学生分别翻译,要求第二句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量词。请男同学读第一句雪景的句子,想达到大气、磅礴的语势(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要求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同学们基本上能回答出“白茫茫、空旷”等感觉。我故作玄虚,对学生们说:老师觉得原句中的“与”太拖沓了,就去掉了这个词,只是用一个顿号,怎么样?并用ppt展示了原句和改句。学生自己品读后,有个男生回答:“少了‘与’后,好像不连贯了,读起来有停顿了。”另一个学生答到:“原句写出了天、云、山、水融为一体,难以分辨,而改句的事物间似乎有了界限。”学生的回答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品悟的能力不可小觑。此时,我指导学生品读这句话,怎样读出那种水天一色的韵味呢?学生的回答同样精彩,一个学生说,可以把“与”读得绵长些,也应该把“一”处理为重音。接着就按学生的了朗读处理品读韵味。
有了之前的讨论,我接着请女生朗读完第二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后,也同样来了个改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学生们也很快地发现了两句的区别。一个学生说,原句中的量詞非常小,这样就可以显示出这些景物的渺小,从而反衬出天地之大。
很精彩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抓住时机,出示了ppt:太仓一稊(tí)米,大海一浮萍。 ——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同时小结:这样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天地之大,人事之渺小,我之渺小。看来这些量词还真不能随便更换的,那么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来修饰呢?这样自然就引出了白描手法。先使用ppt告诉学生什么是白描及作用——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白描原是中国写意山水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白描可用于写人、写事、写景。
我接着又借用白描手法,指导学生走进张岱的内心情感世界。我问:白描手法把我们带入到水天一色、混沌一片的雪景世界中,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张岱赏此景时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有的学生说是伤感,有的学生说是孤独,还有的学生说是人世无常、世事苍茫……
于是,我建议全班同学再次齐读这两句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张岱的深沉感慨。
一堂课到了尾声,学生们对文本也有了更深沉的体悟。我的最后总结是:张岱表达的情感是寄寓在叙事中的,更是饱含在写景之中的。由景生发出来的情,也是多重的,复杂的,眼中的张岱还是那么傻、呆吗?我们对“痴”是否有了另外的解读呢?那就是痴迷,字典中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极度痴迷于某物、某人、某事。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雪景,痴迷于志趣相投的知己,痴迷于不随世俗的夜游。老师想引用一段话,送给彼时的张岱先生和在座的各位同学,ppt呈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在现实中实在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前人有言:“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课外阅读: 张岱《夜航船》 余秋雨《夜航船》
老师姓董,族人们爱把它写成另外一个错别字:草字头下一个冬天的“冬”,凑巧的是老师就出生在冬天,更巧的是今天这堂课的内容也与冬天有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种开头形式,拉近老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落实字、音、形教学,是一个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生字认读,辨别生字的偏旁结构,以巩固掌握。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课文,老师做出恰当的点评。
紧接着,我抛出一个问题:“这是篇短小精致的游记,张岱在文中也简要的交代了自己的游踪,你能找出来吗?”在短时间内同学们找出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用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等四处,我给予及时的肯定后,让男女生搭配朗读,感受文章的行文线索。
有了之前的铺垫,我进入下一个环节——品悟“痴”。我先发问: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很轻松地回答了。我追问:对张岱去西湖看雪,舟子用哪个字来评价的?学生齐答了“痴”。为了方便理解“痴”的含义,我让学生用地方方言解释,同时告诉他们,字典中的解释之一就是“傻”。接着,我进一步追问:那舟子是不是认为张岱傻呢?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同意张岱傻的也就一两个学生,显然,大部分学生是受到了课外教辅书的知识拘囿。在短暂的沉默后,我引导学生通过 “喃喃”和“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感叹号的分析,从而明确:舟子是不能理解张岱的,与张岱是有心理距离的,在他眼中,张岱是傻傻的。
在学生若有所思地表示认同之后,老师顺水推舟要求找出文中张岱傻的举动。
学生一:张岱看雪的时间不同寻常。“是日更定矣”,说明是晚上八点左右去看雪的。
学生二:他看雪是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时去的,说明当时天气非常冷。
学生三:他看雪的方式也很独特,“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顺势问:张岱是一个人去湖心亭的吗?
很多学生纷纷否定,并能够找出足以证明的句子。我问学生:这是不是前后矛盾了?通过讨论,得出统一的结论:舟子和张岱道不同,志不合。
学生四:张岱遇到金陵人时“强饮三大白而别”。
此时我顺势引导:“强“为何意?学生回答了已注的注释后,我问: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张岱的酒量如何?在得到统一的意见后,我又问:那么张岱为何要尽力喝三大白呢?学生们纷纷发言。一位女生说,张岱已经把两个金陵人当做自己的知己了。
我稍作小结:“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大文学家欧阳修也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张岱之痴亦不在酒,而在于人啊!何为知己呢,看看张岱自己是怎么来诠释知己的?(ppt展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张岱一位有喜好之人可以结交,更何况是有共同癖好之人。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呢?
由此引出雪景的赏析。学生齐读了赏景的两句,我请两位学生分别翻译,要求第二句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量词。请男同学读第一句雪景的句子,想达到大气、磅礴的语势(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要求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同学们基本上能回答出“白茫茫、空旷”等感觉。我故作玄虚,对学生们说:老师觉得原句中的“与”太拖沓了,就去掉了这个词,只是用一个顿号,怎么样?并用ppt展示了原句和改句。学生自己品读后,有个男生回答:“少了‘与’后,好像不连贯了,读起来有停顿了。”另一个学生答到:“原句写出了天、云、山、水融为一体,难以分辨,而改句的事物间似乎有了界限。”学生的回答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品悟的能力不可小觑。此时,我指导学生品读这句话,怎样读出那种水天一色的韵味呢?学生的回答同样精彩,一个学生说,可以把“与”读得绵长些,也应该把“一”处理为重音。接着就按学生的了朗读处理品读韵味。
有了之前的讨论,我接着请女生朗读完第二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后,也同样来了个改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学生们也很快地发现了两句的区别。一个学生说,原句中的量詞非常小,这样就可以显示出这些景物的渺小,从而反衬出天地之大。
很精彩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抓住时机,出示了ppt:太仓一稊(tí)米,大海一浮萍。 ——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同时小结:这样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天地之大,人事之渺小,我之渺小。看来这些量词还真不能随便更换的,那么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来修饰呢?这样自然就引出了白描手法。先使用ppt告诉学生什么是白描及作用——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白描原是中国写意山水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白描可用于写人、写事、写景。
我接着又借用白描手法,指导学生走进张岱的内心情感世界。我问:白描手法把我们带入到水天一色、混沌一片的雪景世界中,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张岱赏此景时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有的学生说是伤感,有的学生说是孤独,还有的学生说是人世无常、世事苍茫……
于是,我建议全班同学再次齐读这两句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张岱的深沉感慨。
一堂课到了尾声,学生们对文本也有了更深沉的体悟。我的最后总结是:张岱表达的情感是寄寓在叙事中的,更是饱含在写景之中的。由景生发出来的情,也是多重的,复杂的,眼中的张岱还是那么傻、呆吗?我们对“痴”是否有了另外的解读呢?那就是痴迷,字典中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极度痴迷于某物、某人、某事。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雪景,痴迷于志趣相投的知己,痴迷于不随世俗的夜游。老师想引用一段话,送给彼时的张岱先生和在座的各位同学,ppt呈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在现实中实在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前人有言:“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课外阅读: 张岱《夜航船》 余秋雨《夜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