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仅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成效,以及事业单位各项服务职能的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合力、多措并举,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弊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文章首先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随后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就如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原则;改革建议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退休养老金实行“双轨制”,企业率先实现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新一轮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退休人员管理成本过高、退休金差别过大等,不仅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负担,而且不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和群体的权利公平。在这一背景下探究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可行性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度安排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1.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规定,共同承担相应的养老保险缴费义务,才能享受国家规定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权利。这样形成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责任,建立起由个人、单位与社会共同承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的筹资机制与分配机制,更利于养老保障从单位向社会的过渡。
2.量力而行原则。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并要基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并确定符合我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合理的待遇水平,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退休生活。
3.平稳过渡原则。实现“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新、老制度有效衔接的原则。改革前就退休的工作人员,我们称之为“老人”,比较新、老办法保持原有待遇不降低并享有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权利;在改革后退休的工作人员,也就是所谓的“新人”,建立“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中人”是指在改革前就已经参加工作,但其退休时间在改革后,这需采取科学合理的过渡性处理措施,合理确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保证工资待遇水平不会因改革导致降低。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创新运行制度和管理模式。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成本偏高,导致事业单位在开展其他工作时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例如,机关单位要单独成立离退休人员办公室,并安排工作人员,专职负责退休人员的相关事宜。此外还要定期组织学会活动,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费用。针对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创新管理方法,试行社会化管理,对接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方面是减轻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才的优化配置。
2.创新退休养老待遇确定机制。部分退休人员未摆正自己身份,存在攀比心理。在待遇上对标在職的工作人员,当在职人员福利待遇提高时,退休人员也要求同等的提升退休待遇。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已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比在职人员的工资还高的情况,对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改革中进一步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计算标准包括缴费基数、缴费年薪等。通过改革,使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更加科学与合理,既维护了员工的基本利益,同时又能够平衡在职员工和退休人员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在职人员的积极性。
3.调整待遇机制。自2015年全面推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机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例如三次局级奖励不再提高5%。但是由于监管工作不到位,导致这些国家明令取消的项目,并没有在基层事业单位贯彻落实。为此,要逐步建立起一套养老保险待遇调整的机制,一方面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科学性,例如要根据物价变动,适当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国家出台的改革新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4.改革养老保障的内在结构。在未进行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关于在职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没有强制要求,导致员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管理不够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都没有设立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等到这部分职工退休后,能够领到的养老金金额较少,不仅损害了退休人员的利益,而且也会导致在职人员没有继续参保的动力。通过此次改革,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在调整养老保障内在结构上。例如,机关事业单位除了要求全部在职员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外,还要借鉴企业做法,引进职业年金,通过丰富退休金的结构层次,体现出养老保险的灵活性。
二、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保障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既具有紧迫性,同时又具有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为了推动改革稳步的开展,就需要从政策层面开展顶层设计,以明文规定的形式,为接下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指导。例如,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一支专家、学者团队,到基层事业单位开展广泛调查,收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弊端。然后汇总信息,进行论证,得出结论,制定配套的改革政策。例如,要制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办法,职业年金投资管理办法等,为养老保险新政策的落地执行提供保障。此外,在这些新制度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相关人员也要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并进行制度的补充与优化,提高其实用性。
(二)注重部门协同,确保政策有效落实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已经实施3年,虽然制定了一些好的政策和方案,但是实际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基层事业单位,由于监管乏力,部门之间联系不足,导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效性不明显。因此,今后要重点做好事业单位内部平行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例如,要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效率,这样当上级部门出台新政策后,可以确保基层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同时,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发挥监督作用,约束基层部门将这些政策顺利实施。 (三)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主动性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最终还要由工作人员来落实,他们自身的工作素养、对政策的领会能力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都会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积极性,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转变管理方式,尽量让工作人员增加对政策的认同感,避免行政命令和强制接受。其次,要注重开展宣传,要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关你我,尽快完成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会让自己在今后受益。最后,要开展学习活动,领会本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制度规范。
(四)坚实社会基础,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一项新政策的实施,除了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提供智力支持外,还必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例如,以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透明,导致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存在诸多疑问,对“养老金双轨制”的公平性存在疑问。在改革后,要充分依托媒体的力量,包括广播、电视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等,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改革政策的具體内容。这样一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并且在全程监督下,逐步形成公平、公开的养老保险体制机制,切实维护退休人员的合法利益。
三、结束语
养老保险事关退休人员的根本利益,也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必须作出与时俱进的改革。要客观看待现阶段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并通过制定宏观改革政策,开展教育培训以及落实制度内容等措施,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在维护退休人员利益的基础上,也激发了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范曙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宁阳县为例[J].机构与行政,2016,(07):58-59.
[2]王洪春.机关事业单位“记账功能的统筹账户与实账的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模式设计[C]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14年年会,2015.
作者简介:陈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原则;改革建议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退休养老金实行“双轨制”,企业率先实现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新一轮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退休人员管理成本过高、退休金差别过大等,不仅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负担,而且不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和群体的权利公平。在这一背景下探究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可行性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度安排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1.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规定,共同承担相应的养老保险缴费义务,才能享受国家规定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权利。这样形成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责任,建立起由个人、单位与社会共同承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的筹资机制与分配机制,更利于养老保障从单位向社会的过渡。
2.量力而行原则。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并要基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并确定符合我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合理的待遇水平,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退休生活。
3.平稳过渡原则。实现“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新、老制度有效衔接的原则。改革前就退休的工作人员,我们称之为“老人”,比较新、老办法保持原有待遇不降低并享有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权利;在改革后退休的工作人员,也就是所谓的“新人”,建立“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中人”是指在改革前就已经参加工作,但其退休时间在改革后,这需采取科学合理的过渡性处理措施,合理确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保证工资待遇水平不会因改革导致降低。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创新运行制度和管理模式。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成本偏高,导致事业单位在开展其他工作时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例如,机关单位要单独成立离退休人员办公室,并安排工作人员,专职负责退休人员的相关事宜。此外还要定期组织学会活动,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费用。针对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创新管理方法,试行社会化管理,对接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方面是减轻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才的优化配置。
2.创新退休养老待遇确定机制。部分退休人员未摆正自己身份,存在攀比心理。在待遇上对标在職的工作人员,当在职人员福利待遇提高时,退休人员也要求同等的提升退休待遇。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已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比在职人员的工资还高的情况,对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改革中进一步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计算标准包括缴费基数、缴费年薪等。通过改革,使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更加科学与合理,既维护了员工的基本利益,同时又能够平衡在职员工和退休人员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在职人员的积极性。
3.调整待遇机制。自2015年全面推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机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例如三次局级奖励不再提高5%。但是由于监管工作不到位,导致这些国家明令取消的项目,并没有在基层事业单位贯彻落实。为此,要逐步建立起一套养老保险待遇调整的机制,一方面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科学性,例如要根据物价变动,适当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国家出台的改革新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4.改革养老保障的内在结构。在未进行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关于在职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没有强制要求,导致员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管理不够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都没有设立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等到这部分职工退休后,能够领到的养老金金额较少,不仅损害了退休人员的利益,而且也会导致在职人员没有继续参保的动力。通过此次改革,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在调整养老保障内在结构上。例如,机关事业单位除了要求全部在职员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外,还要借鉴企业做法,引进职业年金,通过丰富退休金的结构层次,体现出养老保险的灵活性。
二、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保障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既具有紧迫性,同时又具有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为了推动改革稳步的开展,就需要从政策层面开展顶层设计,以明文规定的形式,为接下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指导。例如,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一支专家、学者团队,到基层事业单位开展广泛调查,收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弊端。然后汇总信息,进行论证,得出结论,制定配套的改革政策。例如,要制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办法,职业年金投资管理办法等,为养老保险新政策的落地执行提供保障。此外,在这些新制度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相关人员也要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并进行制度的补充与优化,提高其实用性。
(二)注重部门协同,确保政策有效落实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已经实施3年,虽然制定了一些好的政策和方案,但是实际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基层事业单位,由于监管乏力,部门之间联系不足,导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效性不明显。因此,今后要重点做好事业单位内部平行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例如,要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效率,这样当上级部门出台新政策后,可以确保基层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同时,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发挥监督作用,约束基层部门将这些政策顺利实施。 (三)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主动性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最终还要由工作人员来落实,他们自身的工作素养、对政策的领会能力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都会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积极性,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转变管理方式,尽量让工作人员增加对政策的认同感,避免行政命令和强制接受。其次,要注重开展宣传,要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关你我,尽快完成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会让自己在今后受益。最后,要开展学习活动,领会本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制度规范。
(四)坚实社会基础,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一项新政策的实施,除了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提供智力支持外,还必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例如,以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透明,导致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存在诸多疑问,对“养老金双轨制”的公平性存在疑问。在改革后,要充分依托媒体的力量,包括广播、电视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等,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改革政策的具體内容。这样一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并且在全程监督下,逐步形成公平、公开的养老保险体制机制,切实维护退休人员的合法利益。
三、结束语
养老保险事关退休人员的根本利益,也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必须作出与时俱进的改革。要客观看待现阶段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并通过制定宏观改革政策,开展教育培训以及落实制度内容等措施,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在维护退休人员利益的基础上,也激发了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范曙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宁阳县为例[J].机构与行政,2016,(07):58-59.
[2]王洪春.机关事业单位“记账功能的统筹账户与实账的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模式设计[C]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14年年会,2015.
作者简介:陈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