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温与围产儿预后10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DA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89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成熟,皮肤菲薄,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容易散热,受冷时无寒战反应,主要靠体内棕色脂肪化学产热,所以在护理新生儿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易窒息缺氧,出现低体温,甚至体温不升的现象,应引起每个护理人员的重视,对刚出生的新生儿要积极采取保暖措施,使之尽快复温,特别是寒冷季节,要保持产房温度25~28℃,斷脐后即刻把新生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保持恒温,否则易造成新生儿“寒冷损伤”及其他新生儿并发症。我们将我院分娩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经过积极复温50例的新生儿,观察产后6小时以内的体温变化及预后。另一组为未采取任何复温措施的50例新生儿,对预后情况进行对照,发现两组有明显的差异,这更加证明做好新生儿复温的重要性。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①观察组:2008年出生的50例新生儿,孕周36+3~40+6周,体重2500~4150g。②对照组:2008年出生的50例新生儿,孕周35+4~41周,体重2250~4200g。
  观察组:保持产房温度25~28℃,新生儿出生瞬间,置放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处理新生儿;处理新生儿时动作要准、快,用干纱布擦干全身,治疗巾包裹新生儿胸腹,以减少体表散热;新生儿由产房转至母婴同室病房途中用棉被包裹;保持母婴同室温度26~28℃;将新入院的婴儿放至复温床内,并在每2、4、6小时复测体温,若有体温不升者,放入暧箱保暧。
  
  结 果
  
  50例新生儿产后6小时内体温变化:入室时新生儿体温不升者占72%,经过复温6小时体温升至35℃以上者占96%。见表1。
  


  50例对照组并发症及预后:所观察的50例新生儿经过复温处理后,均未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由此说明出生后6小时的新生儿复温很有必要,有一定临床意义。见表2。
  
  讨 论
  
  新生儿出生前后环境——母体子宫、温度适中、相对稳定,胎儿体温略高于母体体温0.5℃,当胎儿脱离母体后,环境发生改变,从温暖湿润的环境进入冷而干燥的环境中,并且要经过处理脐带、测身长、体重等一系列常规处理,待转入母婴同室病房,发现50例新生儿当中,有36例体温不升。
  新生儿从离开母体到适应周围环境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为其创造适合于新生儿生活的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使新生儿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最少,而又能保持正常体温;反之,会使新生儿受到寒冷、刺激,首先通过血管收缩维持体温,增加耗氧量,组织内缺氧,无氧酵解代谢过程增加,体内酸性物质聚积,消耗体内储存的糖,造成低血糖,低血糖又引起脑功能不良,不能有效调节低温而使体温更低,继而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而发生肺透明膜病,同时低温还可导致黄疸加重,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而体温所致的新生儿硬肿症临床上更多见。但是,如果采取复温措施是能够避免低温危害的,所以作为一名产科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新生儿复温,并配合医疗、耐心、细致严密观察,从而减少低温所造成的各种并发症,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觀察局部封闭治疗几种局限性顽固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对多种皮肤病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96例皮肤病,有效率达89.79%。结论:局部封闭治疗局限性顽固性皮肤病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关键词 局部封闭 神经性皮炎 局限斑块 疥疮结节 结节性痒疹 瘢痕疙瘩 曲安奈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49    资料与方法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48    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收治HIV/AIDS病例201例,其中HIV感染期20例,AIDS期181例。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云南省疾病控制中心(CDC)及文山州CDC实验室确认,诊断符合美国CDC诊断标准;机会性感染诊断依据《艾滋病诊疗指南》。  免疫功能评价: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注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法。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3月行宫腔镜下插管注药甲氨蝶呤(MTX)20mg+全身MTX5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20例,术后应用及口服中药治疗,术后随访其受孕情况。结果:20例中2例发展为陈旧性宫外孕经手术切除,18例治愈,未发生破裂现象及病情加重。结论:宫腔镜下插管注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增加了药物在局部对胚胎孕囊杀伤作用,使之不迅速生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62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2月收治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5~52岁,40岁以下16例。既往有类似发作史3例,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例,均无家族史。发病时间:夜间14例,晨起3例,白天1例。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例,酗酒2例,剧烈运动、劳累3例,月经前期1例,无明显诱因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青霉素的剂量与钩端螺旋体病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均用大剂量的青霉素,其中60例在使用青霉素前加用安定和地塞米松。结果:本组60例治疗方法一致的病例,无1例发生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结论:治疗诊断明确的钩端螺旋体病,用大剂量青霉素,无赫克斯海默尔反应,临床症状改善快,疗程短。  关键词 钩体病  doi:10.3969/j.issn.100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50    資料与方法    2000~2007年收治阴茎硬结症患者35例,年龄40~65岁,平均48岁,病程3~12个月。硬结均位于阴茎背侧白膜下,单发23例,多发12例,大者3.4cm×3cm,小者2.5cm×2cm。勃起时疼痛34例,弯曲35例,不同程度影响性交32例。曾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者32例,手术切除硬结后复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产妇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的分娩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186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根据产妇的意愿采取半卧位、蹲位、侧卧位等自由体位,接生时采用半卧蹲体位。对照组采取床头抬高20°~30°的截石位分娩。比较两组第二产程的长度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1),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5)。结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Orr式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和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式(FJI)消化道重建术对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7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两种术式在早饱感、倾倒综合征及反流性食道炎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FJI吻合术后早期适应性好。但反映营养状况的体重变化、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180例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Leep刀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80例,Leep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75%,两组比较,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治愈率高,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功效。  关键
期刊
摘 要 目的:比较高压氧治疗在新生儿窒息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5年来收治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高压氧治疗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Ⅱ组治愈率达76%,总有效率为94%,致死率为6%。结论:Ⅱ组患儿比Ⅰ组患儿恢复更快,治愈率提高,致死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 综合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