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整合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中学英语这套教材对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容量大,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这几年新教材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如下的教材使用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终极表现就是开创适合自己区域、适合自己学校、适合自己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对外研版初中《英语》(新标准)教材的整合。
2.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思考
由于我县小学多数在农村,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匮乏等原因,很多学校无法正常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小学毕业生达不到《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致使初中新生的英语基础差而且参差不齐。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教学相对脱节,也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教材起点高、容量大,语言知识点多,词汇量大,学生学习有困难。对教师而言,教材难以驾驭,因为教学内容量大,要求高,每个模块的环节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常常感到任务量太大,时间不够,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各个层次初中学生的实际,从而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3.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探索
3.1 认真分析和推敲英语教材
学生的英语教科书是由英语教育专家们精心编写而成的。由于编写出来的英语教材受地区环境时代人员等因素影响,这种客观现状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和推敲教材,对教材的编辑思路、教材深广度、学科知识的网络结构及学科知识的呈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推敲。在此,我以英语七年级外研版教材为例。
3.1.1 将英语教材的编辑思路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联系和分析
我们清楚,每一套教材都有其编辑思路,我们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有必要思考:编辑者为何按如此思路编写?这样的思路是否符合自己教学现状的实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必要对其中某个思考角度进行调整或更改?之后我们进行适当的扬弃,这样的课程整合准备,针对性、可操作性是较强的。例如,在七年级英语(上)中,我们看到了4个Module(模块)的Starter(小学该学的主要内容)和10个Module的初一(上)学习内容。在内容的安排思路上,总体是出于"温故而知新""软着陆"的考虑。这就充分考虑了两种学生实际:小学没学好的和未学过英语的。
3.1.2 评估英语教材的深度广度
一套教材,在没有经过加工整合的前提下,它不可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想让学生吃透教材,学到必要的学科知识,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评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七年级英语(上)册主要学了比较简单的打招呼用语、介绍人或物的常用语,及如何简单地描述天气,事物的颜色、数量、方位,如何表示习惯喜恶等,深度广度适中。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内容老师理解起来已经不易,那么,这些内容在整合时就有必要灵活处理。如Module5 中的Language in use 部分,Past 6 中要求我们的学生谈论American food,老师和学生都不是美国人,能够展开谈多少呢?所以,通过对学科教材深度广度的评估,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模块或单元教学环节的整合。
3.1.3 分析英语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如果有些内容本应运用更直观更具体的手段呈现,而课程本身却有待商榷之处,那么这时教师就要改进其呈现形式,以提升教材的生动性可操作性。如英语课文对话内容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呈现;新的物品单词可以用真实影像呈现,如Module2中Part1 的简笔画图片太简单不好辨识,学生看了印象不深刻,假如用真实影像,效果就好多了。
3.1.4 用渐进思维对知识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如果学科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不够明晰,其原因很可能是其不符合常人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渐进思维,教材的过渡可能出现了跳跃或多次冗复。这种情况我们在整合英语教材的过程中应给予高度关注并加以改良。所以有时我们可能需要调整教学顺序,也可能需要课时的整合,以提高教学的紧凑性。例如,我们讲授七年级英语(上)时我们也可以将Starter中的Module1 与新课中的 Module1进行整合,因为两者都是 to give personal information ,都运用到相同的介绍用语。 Starter中的Module2与新课中的 Module3都运用到There is/are 的表达法,同样也可以考虑整合。
4.立足课堂实际,整合要有效
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时间跨度、环节和内容,并不意味着一节整合课是一成不变,处处适用的。有效的教学整合设计应立足学生,立足课堂实际,在实践中、实践后不断地调整整合。我们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影响上。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从教师的角度讲,我们可以充分预知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有效任务, 我们可以积极创设教师的示范空间,有效获得学生的认知反馈,并在寻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合力完成教学体验,实现有效教学。
实践证明,课程整合是推进新课改的有效方法,是极具操作性的发展内涵的有效方式。在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既立足原则又敢于打破原有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大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整合,唯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学的内容是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是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设定的,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终促进自己的英语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汪英云;王春景;试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的体会[J];山东外语教学;1993年02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整合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中学英语这套教材对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容量大,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这几年新教材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如下的教材使用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终极表现就是开创适合自己区域、适合自己学校、适合自己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对外研版初中《英语》(新标准)教材的整合。
2.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思考
由于我县小学多数在农村,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匮乏等原因,很多学校无法正常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小学毕业生达不到《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致使初中新生的英语基础差而且参差不齐。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教学相对脱节,也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教材起点高、容量大,语言知识点多,词汇量大,学生学习有困难。对教师而言,教材难以驾驭,因为教学内容量大,要求高,每个模块的环节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常常感到任务量太大,时间不够,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各个层次初中学生的实际,从而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3.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探索
3.1 认真分析和推敲英语教材
学生的英语教科书是由英语教育专家们精心编写而成的。由于编写出来的英语教材受地区环境时代人员等因素影响,这种客观现状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和推敲教材,对教材的编辑思路、教材深广度、学科知识的网络结构及学科知识的呈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推敲。在此,我以英语七年级外研版教材为例。
3.1.1 将英语教材的编辑思路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联系和分析
我们清楚,每一套教材都有其编辑思路,我们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有必要思考:编辑者为何按如此思路编写?这样的思路是否符合自己教学现状的实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必要对其中某个思考角度进行调整或更改?之后我们进行适当的扬弃,这样的课程整合准备,针对性、可操作性是较强的。例如,在七年级英语(上)中,我们看到了4个Module(模块)的Starter(小学该学的主要内容)和10个Module的初一(上)学习内容。在内容的安排思路上,总体是出于"温故而知新""软着陆"的考虑。这就充分考虑了两种学生实际:小学没学好的和未学过英语的。
3.1.2 评估英语教材的深度广度
一套教材,在没有经过加工整合的前提下,它不可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想让学生吃透教材,学到必要的学科知识,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评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七年级英语(上)册主要学了比较简单的打招呼用语、介绍人或物的常用语,及如何简单地描述天气,事物的颜色、数量、方位,如何表示习惯喜恶等,深度广度适中。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内容老师理解起来已经不易,那么,这些内容在整合时就有必要灵活处理。如Module5 中的Language in use 部分,Past 6 中要求我们的学生谈论American food,老师和学生都不是美国人,能够展开谈多少呢?所以,通过对学科教材深度广度的评估,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模块或单元教学环节的整合。
3.1.3 分析英语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如果有些内容本应运用更直观更具体的手段呈现,而课程本身却有待商榷之处,那么这时教师就要改进其呈现形式,以提升教材的生动性可操作性。如英语课文对话内容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呈现;新的物品单词可以用真实影像呈现,如Module2中Part1 的简笔画图片太简单不好辨识,学生看了印象不深刻,假如用真实影像,效果就好多了。
3.1.4 用渐进思维对知识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如果学科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不够明晰,其原因很可能是其不符合常人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渐进思维,教材的过渡可能出现了跳跃或多次冗复。这种情况我们在整合英语教材的过程中应给予高度关注并加以改良。所以有时我们可能需要调整教学顺序,也可能需要课时的整合,以提高教学的紧凑性。例如,我们讲授七年级英语(上)时我们也可以将Starter中的Module1 与新课中的 Module1进行整合,因为两者都是 to give personal information ,都运用到相同的介绍用语。 Starter中的Module2与新课中的 Module3都运用到There is/are 的表达法,同样也可以考虑整合。
4.立足课堂实际,整合要有效
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时间跨度、环节和内容,并不意味着一节整合课是一成不变,处处适用的。有效的教学整合设计应立足学生,立足课堂实际,在实践中、实践后不断地调整整合。我们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影响上。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从教师的角度讲,我们可以充分预知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有效任务, 我们可以积极创设教师的示范空间,有效获得学生的认知反馈,并在寻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合力完成教学体验,实现有效教学。
实践证明,课程整合是推进新课改的有效方法,是极具操作性的发展内涵的有效方式。在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既立足原则又敢于打破原有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大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整合,唯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学的内容是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是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设定的,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终促进自己的英语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汪英云;王春景;试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的体会[J];山东外语教学;199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