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一知己 冒死葬邹容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5年4月4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报道:“兹闻邹容于昨日黎明四点钟时,病死狱中。由某君派人收殓,髀肉尽消,空存皮骨。生敬邹容者,当为惨然。”
  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自居的邹容因著《革命军》一书,慷慨入狱。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荣衔,崇祀宗烈祠。
  据邹容的同狱者章太炎先生(1903年,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说,邹容死状甚惨,口张目视,不忍卒睹,人皆疑为医师受贿害之。
  邹容的遗体放于狱方钉的一口极为简陋的薄棺内,弃置于狱外的万人冢地上。一位不知名姓的人,将刻有“周镕”的一方小碣埋于棺前。其时,正处在清王朝的虐政之下,谁敢冒杀身之祸,来殓葬这位革命志士呢!
  消息传到日本,正在东京成城学校学习的刘三闻讯,焦急不安。
  刘三原名刘季平,上海华泾人,平生嫉恶如仇,交友肝胆相照,人皆以义士呼之。邹容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刘三在日本留学时,十分钦佩邹容,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刘三闻悉挚友遗体不知何处,决定回国寻找。
  1906年初,刘三返回祖国。他独自潜行至监狱附近的万人冢地,但见一片露骨朽棺,不知哪一具棺材是邹容的。他接连辩识数日,也没有找到。
  一天,刘三又到万人冢地徘徊,遇到一个老狱卒,就上前悄悄打问。老狱卒喝道:“你问此事,朝廷知道了,要杀头的。快走吧。”劉三忙递上银钱,老狱卒附耳道:“曾有人在棺前竖有石碣一方,上面刻着‘周镕’二字。”
  第二天黄昏,刘三拿了一把小铲,凡棺前有泥土隆起的地方,都一一铲去泥土细细辨认,终于在一具已裂缝的棺前,铲得刻有“周镕”两字的小碣一方。
  “荣弟,刘三看你来了!”他抱住石碣,悲不自禁。
  回到华泾家中,他与妻子商定,就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中,选择地势较高的三亩作为邹容的墓地。
  1906年4月3日,也就是邹容周年忌日那天凌晨,刘三雇了一条民船,唤了四位乡亲,行至万人冢的荒僻处。
  日落时分,他们将邹容的棺材连同石碣一并用毡毯包裹起来,放到船上,星夜返航至华泾。等到灵柩安放入椁,封土竖碣,天色已近拂晓。
  1938年,义士刘三去世。临终前,他嘱咐女儿刘缙、女婿周梦飞,日后一定要好好保护邹容墓地,女儿、女婿含泪点头,刘三瞑目。■
其他文献
沃特·罗利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603年,他受人诬告,被判处死刑,在伦敦塔中关了13年,是历史上在伦敦塔滞留时间最长的一名囚犯。  在污水遍地、潮湿阴暗的牢房里,他用了12年的时间写就《世界史》。  历史究竟该怎么写呢?在狱中,他抓紧时间,想在生命结束之前完成他的《世界史》。然而,有一件事情却几乎击碎了他的梦想。一天,看守他的两个狱卒发生了争执,罗利从头到尾目睹了这场争吵。与此同时,他的一个朋友
期刊
是谁第一个喊出了“毛主席万岁”?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二十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也有人认为是195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的最后一条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其实,都不对。第一个喊
期刊
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农历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着丰盛的晚餐,一边观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这真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然而,每年的春节,总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1951年2月5日——我在朝鲜战场上过的那一个特殊的除夕之夜。  1951年春节前夕,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退到“三八线”以南,并抛出了“停火建议”的协议。  美军在这时抛出“停火建议”,只不过是为了争取喘息,准备再
期刊
一、逮捕了一对儿美国间谍,妻子劝丈夫交待了吧    1951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逮捕了一对儿美国间谍,男的叫李克(中国名字),女的叫李又安(中国名字),两人都是受美国情报部门派遣来到中国的。  李克、李又安夫妇被抓后,北京市公安局侦讯处预审员齐超立即对他们进行了提审。  李克被押到预审室,样子十分傲慢。齐超是第一次审外国人,心里没有底。齐超问过姓名、年龄、住址等基本情况后,突然问:“你知道为什么会
期刊
古时候的1两银子能做些什么呢?让我们通过《水浒》,到800年前的北宋年间看一看。  第四回,鲁智深在五台山下定做了一条62斤的水磨禅杖和一把戒刀,用的还是“十分好铁”,一共花了5两银子。  第十回,著名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不过是拿出了一两银子,就叫小二“取三四瓶好酒”,“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一两银子下馆子请客吃饭可以這样爽快,当时银子值钱,可见一斑。  第十四
期刊
一、志同道合,二人同成为新文化启蒙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    胡适与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两个巨人,初为同道,后来奔向不同的方向。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相互对立,但私交却胜似亲人。他们各自的思想与品性至今仍值得世人解读,而两人之间的友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值得人们深思与怀念。  胡适与陈独秀都是安徽人。胡适出生于皖南山区的绩溪,绩溪襟山带水,风光旖旎,民风淳朴。胡适的性格很像这里的田园山水,一派自然风光
期刊
一、论往昔,“海盗”大家都有过    中国有“假货”是不争的事实,但冷静地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和结构性难题,美国、日本等国也都有过造假的历史。  1842年,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首度参观访问美国波士顿,眼见当地书店里摆满了英国作家的盗版书。他新作的小说《圣诞颂歌》在英国售价2.5美元,美国盗版却仅卖6美分。他没有从美国出版商那里拿到一毛钱。狄更斯气愤地写信回国说:“当我想到这天大的不公时,
期刊
★ 徐佳标,新四军第三师十旅特务团班长。  1945年9月6日两淮战役中,他背插红旗,攀登淮阴城南门城墙时身负重伤,陷入昏迷状态。醒来后听到敌机枪在叫,马上咬牙冲上前,用腹部堵住敌人枪眼,掩护突击队登城,壮烈牺牲。淮阴被攻克,伪二十八师被全歼。三师指挥部和师党委追授徐佳标“淮阴战斗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佳标班”,淮阴城南门被命名为“佳标门”。    ★ 王正同,东北野战军一纵某团二连排
期刊
闲来翻阅史书时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同盟国、轴心国两大阵营之间硝烟弥漫外,居然还有动物“参战”,还屡立战功!    一、虾群蹦跳弄声响,引爆水雷伤德军    二战中,德军发明了“音响水雷”,布设在经常有盟军船队和潜艇出入的大西洋某海域。  音响水雷威力非常大,触之则舰毁人亡。  一天,布雷海域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德军官兵欣喜异常。可是赶到爆炸海域一看,居然没有发现一艘炸坏、炸沉的盟军船
期刊
一、就这样当了兵    1938年的中国,风雨飘摇,日军铁骑恣意践踏我大好河山。  这年6月末的一天,20岁的郭荣昌步行到泌阳县城,给在学校教书的父亲送衣裳。  郭荣昌在县行政公署附近歇息时,遇到了一个腰挎手枪、卫兵模样的国民党军人。这位军人问他:“老乡,你从哪儿来呀?”“我从乡下来。”郭荣昌说。这位军人拍了拍郭荣昌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这时,从院内走出一位30岁左右的国民党军官,那个卫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