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是文明社会的一种文化活动、一种精神需求。改革开放以后,广西的旅游得到很大发展。但从思想认识上,还有欠缺,理论上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在广西要把民族文化引入旅游,丰富旅游的内涵,加强旅游的凝聚力。本文对旅游的本质,广西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内涵,旅游和民族文化的互动作了论述。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广西
【作 者】吴小凤,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185-005
Ethnic Culture:Soul of Tour in Guangxi
——Part I of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tour and culture in Guangxi
Wu Xiaofeng
Abstract:Tour is one kind of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needs in spirit of civilization. After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Guangxi’s tour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But there still has deficiency in thinking and acquaintanceship with the lack of deep discussions in theory. Thus the ethnic culture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the tour,and the intension of tour should be enriched,also the coherence of tour should be enhanced in Guangxi. The article makes a discussion on the essence of tour,the feature and connotation of ethnic cultur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ur and culture in Guangxi.
Key words:nationality;culture;tour;Guangxi
一
旅游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出现的一种文化活动和精神需求,这种需求从不自觉走向自觉,成为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也是世界上较早有旅游活动的民族。从文字创制就可知道中华民族旅游历史的悠久。“旅”字在汉字中是一词多义的词,而内涵以军旅和旅行为主要义项。就旅行这一主要义项来说,最早出现的词应该是在《易经》中的“旅”、卦、《易经》“疏”以为“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及后《礼记》《尔雅》等都解释了“旅”,也都是以“旅行”“羁旅”加以解释。由于旅游这一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以“旅”为词根就衍生出许多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词语。“旅行”“旅客”“旅店”“旅舍”“旅情”“旅思”“旅途”“旅宦”“旅人”“旅次”“旅夜”“旅馆”等等,这些词语反映了旅游事业的方方面面,从这些丰富的词语可以料想到我同古代旅游事业的繁荣与成熟。
民族文化旅游研究最初的“旅”多用“旅行”表示,这是符合当时“旅”的含义的。因为当时“旅”的内涵没有或很少有“游”,亦即“游玩”的内容。即如春秋战国诸子中许多人都“旅行”过,墨子、孔子、孟子都是这样,及至苏秦、张仪,也都如此。他们旅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推行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应该称之为政治旅行。后来,经济发展,商人阶层逐步形成并壮大,商人也要旅行各地,购销商品,所以旅又同商联在一起,成为“商旅”。《易·复》:“至日闭关,商旅不行。”①《岳阳楼记》所谓“商旅不行”则采之《易》。商人旅行必然是同经商活动联在一起的,所以商人的旅行,同后来的“旅游”也不一样。所以用“商旅”这一词来表述商人之旅。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为了当官,离乡别井到京城、到其他地方旅行,这种旅行,其目的也十分清楚,所以称之为‘宦游’,这些群体的人,为宦之余,也漫游山水,对旅游活动起推动作用。在政治舞台上也有失败的政客,他们被朝廷或政敌驱逐,流放穷乡僻壤。这些官员们被迫“旅”于他乡,这种“旅”是被迫的旅行,称之为“羁旅”。这种旅行同旅游也不一样。但这种旅行羁客如果能像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放心性于山水,这也就是向“旅游”转化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是超功利的,它不受外物逼迫,只是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提高精神境界,提高文化素养。只有在这种境界下,才能称之为旅游。
旅游,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是社会上层建筑,她有自身的活动规律,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有自身发展的轨迹。但是,她同上层建筑的各种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都有着密切关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她同民族文化的关系尤其密切,相互推动,相互进步。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活动,必然是以自身的文化为精神、为灵魂的。以广西的旅游为例,譬如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作为旅游景点,一直吸引着许多旅游者。当人们攀登山顶,俯瞰那排列齐整的一级级梯田,精神上为之震撼,一股豪气油然而生,对壮族人民的创造力、克服困难的伟大精神,感到无比骄傲和崇敬。又如桂林兴安的灵渠,那精巧的设计,永远的“三分漓水七分湘”;还有那一级级沿渠上下的三十六斗门,同今天的三峡船闸设计是完全一致的。两千多年前的工程设计,有这样高水平,充分说明了当时百越人的聪明才智。这也是旅游灵渠应吸取的民族之魂。旅游是文化。她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文化形态的思想、精神,使旅游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熏陶,从而提高民族的思想境界。
二
广西是我国旅游大省,又是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许多景点都闪耀着民族文化的光芒,散发着地域文化的色彩。然而这些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科学的开发,使得旅游事业受到局限发展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以前,受“左”的思想影响,把旅游看作“游山玩水”,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加以批判,所以“文革”前没有真正旅游产业。“文革”十年是经济、社会的大破坏大灾难时期。“红卫兵大串联”的旅行是耗费国家资财,使我国经济社会濒临崩溃的“旅游”活动;而大破“四旧”对名胜文物大破坏,损失惨重,一些名胜文物已无法修复。打倒“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政策、体制的广阔空间,“旅游”提上了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柱的地位。但对旅游认识上仍有偏差,当时提出了“旅游是无烟工业”的看法,把旅游等同其它经济产业完全从赚钱的角度去发展旅游。这样,在一些旅游景区大建乱建宾馆、餐饮设施,有些景区被乱建、大建之风所破坏,不少地方受到污染。旅游事业走了一段弯路,其思想根源在于片面提出的“无烟工业论”忽略了旅游是文化的本质。经过大力的整顿,把乱建的宾馆、饭店及一些不当建筑拆除,重新规划治理,旅游产业走上正确的轨道。
到了第十个五年规划期间(2001-2006)广西旅游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十五”期间广西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593.37万人次,比“九五”(1996-2000)增加64.1%;国内游客2.58亿人次,比“九五”增长58.1%。“十一五”计划(2006—2010)入境游客达1.400万人次,国内游客4亿人次。这些增长表明了广西旅游产业发展还是十分迅速的。当然,也受诸多条件的制约,所以还不够理想。现在取得64.1%、58.1%的大幅度增长,应该说是很不错了,取得这些成绩,与开始注意旅游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活动之中,使旅游活动内涵更丰富,活动档次更高是密不可分的。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典型。《印象·刘三姐》诞生以后,为桂林山水文化添进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带动了桂林漓江和阳朔的旅游,旅游的人们在似烟似雾的漓江,似梦似幻地融入了以歌仙刘三姐为代表的壮族文化氛围之中,陶醉于诗中画里,享受着壮族文化的熏陶,思想上得到洗涤与升华。作为壮族自治区的广西,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必须优先考虑民族文化在吸引游人凝聚游人的作用,而通过旅游又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认为民族是有共同的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的心理状态的人群。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包括非物质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域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建筑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历史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湖泊、河流、瀑布、山峰等自然景观文化,这些都是广西旅游文化中民族文化的客体内涵,这些旅游文化的客体内涵是我们特有的地区所没有的,在构置广西旅游文化时,所必须突出的重要内容,通过投入,逐步提高,成为广西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品牌。
广西聚居的12个民族,一些民族还有若干支系,如壮族、瑶族等,这些民族包括民族分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欣赏、发掘各地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使之成为旅游活动的支柱和灵魂。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广西旅游行政部门为旅游发展做出了《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广西民族文化及旅游业进行了全面探讨规划,是一份很好的规划。但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不深,尤其是民族文化在促进广西旅游业的作用也研究得不够深入。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甚至在发展中破坏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民族文化,提高旅游品位,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使之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来,我们对民族文化进行发掘和整合,发掘了一批民族文化的旅游景点和目的地。如那坡的黑衣壮、龙州天琴的长衣壮,他们都是壮族,但生活习俗、衣着都有较大的差异。黑衣壮和长衣壮有深厚的本民族支系的传统文化,值得发掘整理,使之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的支柱。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也是瑶族主要聚居的县。金秀瑶族有盘瑶、茶山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五个支系,他们在族源、语言、文化、风俗、宗教居住生产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生活也各具鲜明特色,很值得深入探讨,并与旅游开发整合起来,使之成为旅游文化的核心。瑶族还有特殊的“法律”,也就是“石牌制”,这是一种“民族习惯法”,是瑶族人民为了维护治安,发展生产,构建社会秩序而共同制订、共同遵守的规约,这些规约有法律的性质,反映了民族传统精神、民族意志,这些都应该引入旅游文化的范围,丰富旅游文化的内容。
作为广西主体民族的壮族,历史悠久,热爱祖国,勤劳勇敢,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明代倭寇为害我国东部海疆,壮族首领瓦氏夫人应朝廷的召征带领壮族子弟兵,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江浙一带,参加抗击倭寇战争,重点保卫苏州。瓦氏夫人带领的壮族子弟兵数次打败倭寇,杀敌颇多,受朝廷赏赐。壮族人民爱国热情是很感人的,壮族又是文化发展的民族,宁明明江河岸石壁上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先人创作的瑰宝。近年开发的田阳县敢壮山文化,被认为是布洛陀始祖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忻城莫土司衙署,保持尚完好,是广西土司制度的宝贵历史遗存,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作为壮族土官文化的旅游地,这些都是壮族文化的精品。
广西其他少数民族,侗、京、仫佬、毛南、苗等民族,也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反映了各自民族的精神。如侗族的鼓楼民居、风雨桥,舞蹈音乐“多耶”;京族的独弦琴、服饰、音乐舞蹈,苗族色彩斑斓的腊染刺绣、织锦,芦笙、乐曲。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品在旅游中必须融进旅游全过程,使游客在精神上得到启示、享受和满足。
三
上面我们论证了旅游是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一种文化活动,而广西旅游,相较其他地区而言,有鲜明的特点。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它共有12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这是广西旅游文化得天独厚的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富矿”。
美丽的山水是广西自然美的资源。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常被用作表现广西山水美最形象的诗句。其实这是片面的,只描绘了以桂林为代表的山水,也就是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山山水水。广西曾被一些专家判定为没有丹霞地貌,其实广西富有丹霞地貌的区域。桂北资源县资江流域、八角寨,容县都峤山,桂平的白石山都是非常典型的丹霞地貌的风景区。资江两岸、八角寨,山势雄奇、险峻,容县都峤山气势磅礴、动人心魄。同别省的丹霞景观相比,彼处才真是不如都峤一小丘。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都形成了无数各具特色风格的奇观。自然景色的美,并不能脱离人存在而美,必然是人发现之后,赋予了人的认识,才把自然景色的美彰显出来。
广西的山水自然美,最先感受到的人群,自然是生活实践在广西的原住民族。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了山水的自然美,这都见诸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和传说中。宜州下枧河的山山水水是很美丽的,它的美丽景色都同刘三姐有关。在高山石壁上,横插着一段类似竹竿的石头,人们说,那是刘三姐挑柴的扁担,编了一段故事,这样,民族的文化就附丽于山水美之中。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中,山水自然美也是同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的,是少数民族审美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的审美创造,而不是独立于少数民族生活之外的纯粹的自然山水。
广西少数民族勤劳、智慧,富于创造性。他们创造的文化艺术作品也是旅游文化的内容。宁明县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先民的伟大创造,是壮族人民创作的艺术瑰宝。花山崖壁画创作的时代,专家们分歧不小,一般以为是战国早期至东汉时期的作品。这些二千多年前的作品,分布在明江江岸的悬崖石壁上,绵延数十里,有花山、珠山、龙峡山、达佞山、高山。清代《宁明州志》记曰:“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②虽然这些崖壁画的内容还是一个神秘的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从壁画的画面、构图、形象等方面欣赏就可以使旅游者得到美的感受。各处图景都洋溢出磅礴的气势、雄浑肃穆的氛围,画图粗犷奔放、静中寓动,给人以朴素、强悍的美感。现代人对花山崖壁画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既反映出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又反映出壮族人民成熟的艺术水平。这是广西旅游的热点目的地之一。
金秀瑶族自治县号称“瑶都”,有许多具有鲜明瑶族文化特色的景区。其中桐木镇帽合山岩画,是一幅有极高价值的岩画。帽合山岩画同花山崖壁画一样,充分反映了瑶族艺术的特色。画面宽9米,高2.2米,画面呈朱红色,以人物图像为主,也有一些马、龙、鸟等动物图像,是明代的作品,可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与巫师的崇拜有关。侗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比较丰富的民族,侗族的民居就是极有特点的建筑。侗族民居多系木瓦结构的房子,至今形式上仍保持古越人干栏式木楼的构造。木楼上上下下都是用杉木建造,柱、梁间都用榫头衔接,整座木楼不用一颗铁钉,木楼本身就可以作为旅游欣赏的景物。当然侗族建筑文化中,最具欣赏价值的建筑是风雨桥和鼓楼。侗族人民多是依山傍水而居,大小溪河遍布,或穿过山寨,或围绕山寨而流,这样的居住环境就需要构建桥梁以方便交通,所以侗族地区桥梁遍布,各种桥梁中以风雨桥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最高,最具文化内涵。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位一体的建筑,桥面建有回廊、亭翼飞翘,气韵生动。在这么复杂的建筑结构里,桥体也没有一个铁钉,侗族风雨桥建筑精美,艺术精湛,技术高超,已经成为旅游的热点目的地。风雨桥遍布侗乡,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侗乡有330多座,以广西龙胜、三江为最多,贵州黎平、湖南通道也不少。著名的有三江程阳风雨桥、巴团风雨桥,龙胜平等风雨桥等。建筑大师梁思成对程阳风雨桥给予高度评价,诗人、政治家郭沫若虽足迹未到侗乡,但所题程阳风雨桥的一首七律却颇为出色:“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二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侗乡的鼓楼也是建筑学上的奇葩,侗寨的鼓楼是一个村寨标志性建筑,为村民议事的地方,也是村民歌舞、集会的场所。整个建筑呈现塔形,结构雄伟,一般高15—20米左右。现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所建的鼓楼为最高、最雄伟,楼高41.7米,27层堪称“天下第一鼓楼”,留连其间,雄奇肃穆,给人以壮美的感受。鼓楼艺术性也很高,楼檐翘起如翼,如雄鹰展翅,木梁栋间雕龙画凤,花草飞鸟,雕刻细致精美,栩栩如生。旅游者至此均赞叹不已。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现在,许多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正是当地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旅游地。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也就积极地利用民族文化来吸引旅游者,利用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来吸引旅游者。云南在这个方面做得很成功,如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大理白族文化,丽江的纳西族文化,香格里拉的藏族文化等,都吸引大批的旅游者,成为旅游的热点。广西在这个问题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进一步提高认识,还要进一步发掘、研究、整理、宣传,使广西民族文化名扬四海,走出国门,推动广西旅游文化向前发展。
四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旅游的发展必须同民族文化的开发相关联。就广西而言,没有民族文化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旅游文化。开发民族文化,使其在旅游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以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是广西旅游发展不易的方向。但是开发民族文化,就必定会使民族文化发生变化,在旅游活动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交往,也会互相影响,从而发生变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变化,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要发生变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③旅游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也会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就旅游文化中的民族文化而言,它的改变有正常的文化本身内在的要求,与时俱进,这种内在要求的变化,是渐进的、保持民族特色的,也有一种改变是强制外力强加的、破坏性的。最典型的诸如“文化大革命”对民族文化的大破坏,就是极端凶残的行动,最愚蠢无知的行为。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对文化最大的摧残、最大的劫难,秦始皇对文化的破坏摧残与之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现在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与旅游互动时,一定会发生碰撞,这种互动发生碰撞时,应对这种碰撞给予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保存民族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各民族人民靠自己的生存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所以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文明相融合而形成的特点。时代在前进、环境在变化,民族文化不可能静止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在变化中如何保持悠久历史铸造的民族特色,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这个问题负面的例子太多,大的如北京,至今还被人们谴责拆城墙倒四合院的愚蠢,小的如云南边远的小小古城丽江,如今几座星级宾馆,几条笔直的柏油马路,封杀了丽江古城,使丽江不再是丽江,给人们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特别是在发展旅游文化而把悠久的民族文化破坏了,将会留下千古骂名。变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是否能保持优良的民族基本特色,是否能保持审美特点而又发展美的审知。所以在旅游同民族文化互动时,必须谨慎地选择,谨慎地扬弃。既能达到发展旅游文化的要求,又能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特色。这两者并非水火,处理好是可以两者得兼的。
注释:
①《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文白对照十三经》,第25页。1995年8月广东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②清光绪《宁明州志》,转引自今《宁明县志》591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出版。
〔责任编辑:李 妍〕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广西
【作 者】吴小凤,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185-005
Ethnic Culture:Soul of Tour in Guangxi
——Part I of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tour and culture in Guangxi
Wu Xiaofeng
Abstract:Tour is one kind of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needs in spirit of civilization. After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Guangxi’s tour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But there still has deficiency in thinking and acquaintanceship with the lack of deep discussions in theory. Thus the ethnic culture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the tour,and the intension of tour should be enriched,also the coherence of tour should be enhanced in Guangxi. The article makes a discussion on the essence of tour,the feature and connotation of ethnic cultur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ur and culture in Guangxi.
Key words:nationality;culture;tour;Guangxi
一
旅游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出现的一种文化活动和精神需求,这种需求从不自觉走向自觉,成为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也是世界上较早有旅游活动的民族。从文字创制就可知道中华民族旅游历史的悠久。“旅”字在汉字中是一词多义的词,而内涵以军旅和旅行为主要义项。就旅行这一主要义项来说,最早出现的词应该是在《易经》中的“旅”、卦、《易经》“疏”以为“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及后《礼记》《尔雅》等都解释了“旅”,也都是以“旅行”“羁旅”加以解释。由于旅游这一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以“旅”为词根就衍生出许多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词语。“旅行”“旅客”“旅店”“旅舍”“旅情”“旅思”“旅途”“旅宦”“旅人”“旅次”“旅夜”“旅馆”等等,这些词语反映了旅游事业的方方面面,从这些丰富的词语可以料想到我同古代旅游事业的繁荣与成熟。
民族文化旅游研究最初的“旅”多用“旅行”表示,这是符合当时“旅”的含义的。因为当时“旅”的内涵没有或很少有“游”,亦即“游玩”的内容。即如春秋战国诸子中许多人都“旅行”过,墨子、孔子、孟子都是这样,及至苏秦、张仪,也都如此。他们旅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推行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应该称之为政治旅行。后来,经济发展,商人阶层逐步形成并壮大,商人也要旅行各地,购销商品,所以旅又同商联在一起,成为“商旅”。《易·复》:“至日闭关,商旅不行。”①《岳阳楼记》所谓“商旅不行”则采之《易》。商人旅行必然是同经商活动联在一起的,所以商人的旅行,同后来的“旅游”也不一样。所以用“商旅”这一词来表述商人之旅。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为了当官,离乡别井到京城、到其他地方旅行,这种旅行,其目的也十分清楚,所以称之为‘宦游’,这些群体的人,为宦之余,也漫游山水,对旅游活动起推动作用。在政治舞台上也有失败的政客,他们被朝廷或政敌驱逐,流放穷乡僻壤。这些官员们被迫“旅”于他乡,这种“旅”是被迫的旅行,称之为“羁旅”。这种旅行同旅游也不一样。但这种旅行羁客如果能像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放心性于山水,这也就是向“旅游”转化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是超功利的,它不受外物逼迫,只是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提高精神境界,提高文化素养。只有在这种境界下,才能称之为旅游。
旅游,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是社会上层建筑,她有自身的活动规律,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有自身发展的轨迹。但是,她同上层建筑的各种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都有着密切关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她同民族文化的关系尤其密切,相互推动,相互进步。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活动,必然是以自身的文化为精神、为灵魂的。以广西的旅游为例,譬如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作为旅游景点,一直吸引着许多旅游者。当人们攀登山顶,俯瞰那排列齐整的一级级梯田,精神上为之震撼,一股豪气油然而生,对壮族人民的创造力、克服困难的伟大精神,感到无比骄傲和崇敬。又如桂林兴安的灵渠,那精巧的设计,永远的“三分漓水七分湘”;还有那一级级沿渠上下的三十六斗门,同今天的三峡船闸设计是完全一致的。两千多年前的工程设计,有这样高水平,充分说明了当时百越人的聪明才智。这也是旅游灵渠应吸取的民族之魂。旅游是文化。她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文化形态的思想、精神,使旅游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熏陶,从而提高民族的思想境界。
二
广西是我国旅游大省,又是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许多景点都闪耀着民族文化的光芒,散发着地域文化的色彩。然而这些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科学的开发,使得旅游事业受到局限发展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以前,受“左”的思想影响,把旅游看作“游山玩水”,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加以批判,所以“文革”前没有真正旅游产业。“文革”十年是经济、社会的大破坏大灾难时期。“红卫兵大串联”的旅行是耗费国家资财,使我国经济社会濒临崩溃的“旅游”活动;而大破“四旧”对名胜文物大破坏,损失惨重,一些名胜文物已无法修复。打倒“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政策、体制的广阔空间,“旅游”提上了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柱的地位。但对旅游认识上仍有偏差,当时提出了“旅游是无烟工业”的看法,把旅游等同其它经济产业完全从赚钱的角度去发展旅游。这样,在一些旅游景区大建乱建宾馆、餐饮设施,有些景区被乱建、大建之风所破坏,不少地方受到污染。旅游事业走了一段弯路,其思想根源在于片面提出的“无烟工业论”忽略了旅游是文化的本质。经过大力的整顿,把乱建的宾馆、饭店及一些不当建筑拆除,重新规划治理,旅游产业走上正确的轨道。
到了第十个五年规划期间(2001-2006)广西旅游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十五”期间广西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593.37万人次,比“九五”(1996-2000)增加64.1%;国内游客2.58亿人次,比“九五”增长58.1%。“十一五”计划(2006—2010)入境游客达1.400万人次,国内游客4亿人次。这些增长表明了广西旅游产业发展还是十分迅速的。当然,也受诸多条件的制约,所以还不够理想。现在取得64.1%、58.1%的大幅度增长,应该说是很不错了,取得这些成绩,与开始注意旅游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活动之中,使旅游活动内涵更丰富,活动档次更高是密不可分的。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典型。《印象·刘三姐》诞生以后,为桂林山水文化添进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带动了桂林漓江和阳朔的旅游,旅游的人们在似烟似雾的漓江,似梦似幻地融入了以歌仙刘三姐为代表的壮族文化氛围之中,陶醉于诗中画里,享受着壮族文化的熏陶,思想上得到洗涤与升华。作为壮族自治区的广西,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必须优先考虑民族文化在吸引游人凝聚游人的作用,而通过旅游又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认为民族是有共同的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的心理状态的人群。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包括非物质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域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建筑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历史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湖泊、河流、瀑布、山峰等自然景观文化,这些都是广西旅游文化中民族文化的客体内涵,这些旅游文化的客体内涵是我们特有的地区所没有的,在构置广西旅游文化时,所必须突出的重要内容,通过投入,逐步提高,成为广西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品牌。
广西聚居的12个民族,一些民族还有若干支系,如壮族、瑶族等,这些民族包括民族分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欣赏、发掘各地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使之成为旅游活动的支柱和灵魂。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广西旅游行政部门为旅游发展做出了《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广西民族文化及旅游业进行了全面探讨规划,是一份很好的规划。但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不深,尤其是民族文化在促进广西旅游业的作用也研究得不够深入。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甚至在发展中破坏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民族文化,提高旅游品位,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使之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来,我们对民族文化进行发掘和整合,发掘了一批民族文化的旅游景点和目的地。如那坡的黑衣壮、龙州天琴的长衣壮,他们都是壮族,但生活习俗、衣着都有较大的差异。黑衣壮和长衣壮有深厚的本民族支系的传统文化,值得发掘整理,使之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的支柱。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也是瑶族主要聚居的县。金秀瑶族有盘瑶、茶山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五个支系,他们在族源、语言、文化、风俗、宗教居住生产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生活也各具鲜明特色,很值得深入探讨,并与旅游开发整合起来,使之成为旅游文化的核心。瑶族还有特殊的“法律”,也就是“石牌制”,这是一种“民族习惯法”,是瑶族人民为了维护治安,发展生产,构建社会秩序而共同制订、共同遵守的规约,这些规约有法律的性质,反映了民族传统精神、民族意志,这些都应该引入旅游文化的范围,丰富旅游文化的内容。
作为广西主体民族的壮族,历史悠久,热爱祖国,勤劳勇敢,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明代倭寇为害我国东部海疆,壮族首领瓦氏夫人应朝廷的召征带领壮族子弟兵,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江浙一带,参加抗击倭寇战争,重点保卫苏州。瓦氏夫人带领的壮族子弟兵数次打败倭寇,杀敌颇多,受朝廷赏赐。壮族人民爱国热情是很感人的,壮族又是文化发展的民族,宁明明江河岸石壁上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先人创作的瑰宝。近年开发的田阳县敢壮山文化,被认为是布洛陀始祖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忻城莫土司衙署,保持尚完好,是广西土司制度的宝贵历史遗存,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作为壮族土官文化的旅游地,这些都是壮族文化的精品。
广西其他少数民族,侗、京、仫佬、毛南、苗等民族,也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反映了各自民族的精神。如侗族的鼓楼民居、风雨桥,舞蹈音乐“多耶”;京族的独弦琴、服饰、音乐舞蹈,苗族色彩斑斓的腊染刺绣、织锦,芦笙、乐曲。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品在旅游中必须融进旅游全过程,使游客在精神上得到启示、享受和满足。
三
上面我们论证了旅游是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一种文化活动,而广西旅游,相较其他地区而言,有鲜明的特点。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它共有12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这是广西旅游文化得天独厚的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富矿”。
美丽的山水是广西自然美的资源。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常被用作表现广西山水美最形象的诗句。其实这是片面的,只描绘了以桂林为代表的山水,也就是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山山水水。广西曾被一些专家判定为没有丹霞地貌,其实广西富有丹霞地貌的区域。桂北资源县资江流域、八角寨,容县都峤山,桂平的白石山都是非常典型的丹霞地貌的风景区。资江两岸、八角寨,山势雄奇、险峻,容县都峤山气势磅礴、动人心魄。同别省的丹霞景观相比,彼处才真是不如都峤一小丘。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都形成了无数各具特色风格的奇观。自然景色的美,并不能脱离人存在而美,必然是人发现之后,赋予了人的认识,才把自然景色的美彰显出来。
广西的山水自然美,最先感受到的人群,自然是生活实践在广西的原住民族。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了山水的自然美,这都见诸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和传说中。宜州下枧河的山山水水是很美丽的,它的美丽景色都同刘三姐有关。在高山石壁上,横插着一段类似竹竿的石头,人们说,那是刘三姐挑柴的扁担,编了一段故事,这样,民族的文化就附丽于山水美之中。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中,山水自然美也是同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的,是少数民族审美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的审美创造,而不是独立于少数民族生活之外的纯粹的自然山水。
广西少数民族勤劳、智慧,富于创造性。他们创造的文化艺术作品也是旅游文化的内容。宁明县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先民的伟大创造,是壮族人民创作的艺术瑰宝。花山崖壁画创作的时代,专家们分歧不小,一般以为是战国早期至东汉时期的作品。这些二千多年前的作品,分布在明江江岸的悬崖石壁上,绵延数十里,有花山、珠山、龙峡山、达佞山、高山。清代《宁明州志》记曰:“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②虽然这些崖壁画的内容还是一个神秘的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从壁画的画面、构图、形象等方面欣赏就可以使旅游者得到美的感受。各处图景都洋溢出磅礴的气势、雄浑肃穆的氛围,画图粗犷奔放、静中寓动,给人以朴素、强悍的美感。现代人对花山崖壁画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既反映出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又反映出壮族人民成熟的艺术水平。这是广西旅游的热点目的地之一。
金秀瑶族自治县号称“瑶都”,有许多具有鲜明瑶族文化特色的景区。其中桐木镇帽合山岩画,是一幅有极高价值的岩画。帽合山岩画同花山崖壁画一样,充分反映了瑶族艺术的特色。画面宽9米,高2.2米,画面呈朱红色,以人物图像为主,也有一些马、龙、鸟等动物图像,是明代的作品,可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与巫师的崇拜有关。侗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比较丰富的民族,侗族的民居就是极有特点的建筑。侗族民居多系木瓦结构的房子,至今形式上仍保持古越人干栏式木楼的构造。木楼上上下下都是用杉木建造,柱、梁间都用榫头衔接,整座木楼不用一颗铁钉,木楼本身就可以作为旅游欣赏的景物。当然侗族建筑文化中,最具欣赏价值的建筑是风雨桥和鼓楼。侗族人民多是依山傍水而居,大小溪河遍布,或穿过山寨,或围绕山寨而流,这样的居住环境就需要构建桥梁以方便交通,所以侗族地区桥梁遍布,各种桥梁中以风雨桥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最高,最具文化内涵。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位一体的建筑,桥面建有回廊、亭翼飞翘,气韵生动。在这么复杂的建筑结构里,桥体也没有一个铁钉,侗族风雨桥建筑精美,艺术精湛,技术高超,已经成为旅游的热点目的地。风雨桥遍布侗乡,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侗乡有330多座,以广西龙胜、三江为最多,贵州黎平、湖南通道也不少。著名的有三江程阳风雨桥、巴团风雨桥,龙胜平等风雨桥等。建筑大师梁思成对程阳风雨桥给予高度评价,诗人、政治家郭沫若虽足迹未到侗乡,但所题程阳风雨桥的一首七律却颇为出色:“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二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侗乡的鼓楼也是建筑学上的奇葩,侗寨的鼓楼是一个村寨标志性建筑,为村民议事的地方,也是村民歌舞、集会的场所。整个建筑呈现塔形,结构雄伟,一般高15—20米左右。现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所建的鼓楼为最高、最雄伟,楼高41.7米,27层堪称“天下第一鼓楼”,留连其间,雄奇肃穆,给人以壮美的感受。鼓楼艺术性也很高,楼檐翘起如翼,如雄鹰展翅,木梁栋间雕龙画凤,花草飞鸟,雕刻细致精美,栩栩如生。旅游者至此均赞叹不已。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现在,许多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正是当地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旅游地。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也就积极地利用民族文化来吸引旅游者,利用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来吸引旅游者。云南在这个方面做得很成功,如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大理白族文化,丽江的纳西族文化,香格里拉的藏族文化等,都吸引大批的旅游者,成为旅游的热点。广西在这个问题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进一步提高认识,还要进一步发掘、研究、整理、宣传,使广西民族文化名扬四海,走出国门,推动广西旅游文化向前发展。
四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旅游的发展必须同民族文化的开发相关联。就广西而言,没有民族文化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旅游文化。开发民族文化,使其在旅游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以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是广西旅游发展不易的方向。但是开发民族文化,就必定会使民族文化发生变化,在旅游活动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交往,也会互相影响,从而发生变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变化,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要发生变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③旅游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也会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就旅游文化中的民族文化而言,它的改变有正常的文化本身内在的要求,与时俱进,这种内在要求的变化,是渐进的、保持民族特色的,也有一种改变是强制外力强加的、破坏性的。最典型的诸如“文化大革命”对民族文化的大破坏,就是极端凶残的行动,最愚蠢无知的行为。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对文化最大的摧残、最大的劫难,秦始皇对文化的破坏摧残与之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现在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与旅游互动时,一定会发生碰撞,这种互动发生碰撞时,应对这种碰撞给予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保存民族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各民族人民靠自己的生存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所以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文明相融合而形成的特点。时代在前进、环境在变化,民族文化不可能静止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在变化中如何保持悠久历史铸造的民族特色,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这个问题负面的例子太多,大的如北京,至今还被人们谴责拆城墙倒四合院的愚蠢,小的如云南边远的小小古城丽江,如今几座星级宾馆,几条笔直的柏油马路,封杀了丽江古城,使丽江不再是丽江,给人们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特别是在发展旅游文化而把悠久的民族文化破坏了,将会留下千古骂名。变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是否能保持优良的民族基本特色,是否能保持审美特点而又发展美的审知。所以在旅游同民族文化互动时,必须谨慎地选择,谨慎地扬弃。既能达到发展旅游文化的要求,又能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特色。这两者并非水火,处理好是可以两者得兼的。
注释:
①《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文白对照十三经》,第25页。1995年8月广东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②清光绪《宁明州志》,转引自今《宁明县志》591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出版。
〔责任编辑: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