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捕蛇者说》之章法

来源 :语文建设·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捕蛇者说》是一篇流传千年的名作,分析其文章结构,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立意布局的技巧,还能提升他们的赏析能力。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较多差别,在阅读时会有晦涩难懂之感,因此在阐述章法前,应先对文章进行词语辨析,疏通文意,才能激发学生探讨章法的兴趣。章法就是文章的构成形态,以及作者处理篇章结构的方式。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围绕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探析作者是如何处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关系的。
  一、从语句辨析、解释过程中分析章法
  文章是由句与句连接、段与段组合而成。如果我们明确了文章的段落,找出关键句子,就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分段的做法目前还是存在争议的,但这种争议恰好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结构。巧妙地利用这些句子,既可以明白文章讲述的内容,又能够掌握作者构思的步骤,从而更好地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捕蛇者说》中就有一些关键语句,比如“永之人争奔走焉”。分析这个语句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行文技巧,把握文章大意。
  “永之人争奔走焉”,看到这句后,首先要进行古今异义词的辨析,正确理解句意。“走”字的意思不是现代汉语中“走路”,而是“跑”。这句话的意思是:永州的百姓奔跑相告,争先恐后地去做捕蛇这件事。通常情况下,奔跑相告的应该是件喜事,但永州百姓却是为了捕蛇,而且捕的是能致死的毒蛇,这不禁让读者陷入深思。
  其次,我们应该注意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根据文章开头的叙述,永州的野外有奇异的蛇,虽然毒性奇强,但把它做成药引,却能治疗怪病。所以官府把这种蛇作为赋税的一种。至此,引出“永之人争奔走焉”,把文章叙述的焦点由蛇转到人,既对上文作了一个小结,又反映了当时的民生,继而进入捕蛇的故事主体——蒋氏。
  再次,在展开与蒋氏个体的对话时,作者又顾及“永之人”的整体状态。蒋氏是永州百姓中的特殊人物,他享有捕蛇的专利,能够用蛇充当赋敛,但结果如何呢?祖父因此而死,父亲也因此丧命,自己更是几次死里逃生。换句话说,蒋氏尚且如此,那么不能捕蛇的永州百姓会如何呢?这也就为“永之人争奔走焉”的结果做足了铺垫。再以蒋氏与乡邻生活作对比,反衬出蒋氏的“快乐”。其实乡邻正是永州百姓的缩影,写乡邻生活的困苦,也反映了永州百姓生活的艰难。这里虽是由关键语句分析文章结构,其实是深入了解文章主旨的过程。但是,分析到这里并不足以将文章理解透。读到文章最后部分的“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再回味之前对永州百姓的描写,才能理解作者是以蒋氏代表永州百姓,并借永州百姓的生活状态反映唐代的苛政。
  最后,永州百姓奔走相告,是因为能够用蛇抵赋敛,而写永州百姓又是突出当时百姓整体的生存状态。我们把握了作者由永州百姓扩展到整个唐代百姓的写法,在此基础之上再次回顾“永之人争奔走焉”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就能体会到其承上启下,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普遍的妙用。
  《桃花源记》的关键句则出现在文章中间,即“避秦时乱”,此句之前是对渔人发现桃花源以及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状态的描述,之后转入桃花源内之人宴请渔人,渔人离开,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由此看出,抓住文中的关键句,以章法的角度来分析,能让我们对文章有整体的宏观把握,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要到文章深处去感受作者的写作方式,更好地认识到章法在文章分析上的重要性。而从关键句切入则是分析章法的重要途径,使我们在疏通句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文章怎样分段以及段落之间如何过渡。
  二、透过高频词语解析章法
  作文贵在立意。文章的立意有多种方式,以位置而言,或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或卒章显志,一语断定;或文腹而发,前有铺垫,后有申论。以主旨表达而言,有通过一个段落表达的,有些以语句的形式存在,有些则以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出现。这些高频词隐含了文章的重要信息,从中能够探究文章的内涵,解析文章的章法。《捕蛇者说》中出现了四次“毒”字。第一次出现在“余”与蒋氏的对话——“若毒之乎”,这个“毒”借“余”的问话点明了蒋氏的心理,既是对蒋氏话语的解释,又引入“余”作为提问的主体,方便下文蒋氏讲述三代人捕蛇的经历。第二次出现在蒋氏对乡邻生活场景讲述中——“呼嘘毒疠”。这个“毒”字既写出了永州赋敛带来的灾难,又与蒋氏的生活形成对比,照应了第一个“毒”字。第三个“毒”出现在蒋氏讲述的最后部分——“又安敢毒耶”,对应了“余”问话的“若毒之乎”。最后一个“毒”则直接点明了主旨,有了前三个“毒”字的层层铺垫,水到渠成的由蛇之毒转到赋敛之毒。到此我们发现前面写蛇之毒,其实是为了写赋敛之毒。再仔细分析文章开头写永州郊外的奇异的蛇咬人的话——无药可医,只能等死,虽然没有明写蛇毒,但也暗用了“毒”字。全文明写四个“毒”字,暗用一个“毒”字,可以说《捕蛇者说》由高频词语“毒”串联而成。
  同样,我们用高频词语分析《桃花源记》,发现文章出现了四次“便”字,在“既出……不复得路”一段,“便”字用得非常特别,表明渔人做标记是不假思索的,顺着“便”字顺势推导,就会明白文章背后隱含的深意。在这一小节之前还有一句话含有“便”字,即“便要还家”。结合上下文,这两个“便”就能够让人顿然领悟行文的铺垫、照应。同时,这个“便”将村民的淳朴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表现出渔人的险恶用心和不良举动。同一个字放在不同地方,意思千差万别,在文章结构中起的作用也不同。这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作者的行文技巧,即在有了立意之后,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两篇文章,一篇是带有议论性质的“说”,一篇是类似寓言故事的“记”,在章法的层次上,均通过高频词透露主旨,安排文章层次。这让我们了解到高频词对文意理解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章法严谨之处,并以高频词这把钥匙打开了章法解析的大门。
  三、对比探究章法
  前面主要是通过语句与高频词语来解析章法。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对比理解文章段落的处理方式,体会对比运用的妙处。   《捕蛇者说》章法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安排结构才能论证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结论,写不出蛇之毒,赋敛的毒害就会流于空泛。作者在章法安排上多采用对比手法。第一段先写蛇毒,又写出这个社会上还有比蛇毒更毒的赋敛;如此之毒,永州百姓应该远远逃离,然而不但没有,反而争先恐后,冒死捕蛇。此处是人情的对比。第二、三、四小段,是全文的重心,将捕蛇者与纳税者对比,将蒋氏捕蛇的危险与纳税的沉重对比,蒋氏与乡邻的对比,一年两次死亡的威胁与天天威胁的对比,等等。即使是蒋氏这一个体,其心理也是充满矛盾,既想放弃冒死捕蛇的差事,又惧怕同乡邻因不能捕蛇而交纳重赋税的苦难,更见赋敛对百姓的残害。作者恰当地运用对比组合篇章,两两对照,以蒋氏为主,以乡邻为宾;写宾是为突出蒋氏,蒋氏与乡邻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既有具体事实,又形象生动地突出赋敛毒害,其章法安排之巧妙可见一斑。
  《桃花源记》以渔人眼中的桃花源生活与点题的“避秦时乱”对比,尤其是我们迷恋桃花源美景的同时,总会产生与现实生活对比的心理。桃花源中优美的环境,安宁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现实却是虚伪黑暗、战乱频繁。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便借助对比表现了出来。
  当然,对比只是众多文章章法的一种,但通过对比,我们举一反三,在分析章法时更能感受到文章结构的魅力和深意。
  四、重视字句的组合方式
  文章有整体的章法,还需要落实在字句上。《捕蛇者说》中赋敛之毒是以蛇毒衬托而出,因此句句围绕“蛇毒”来写:“无御之者”是说奇异之蛇最毒;“杀三虫”是写毒蛇作为药引;“争奔走焉”是叙述“永之人”对捕蛇这种事的态度;“若甚戚者”是寫蒋氏对捕蛇的态度;“则何如”是“余”想要更改捕蛇的差事;“之甚也”是写冒死捕蛇反而是件幸运的事;“久已病矣”句引申出下文的“捕蛇独存”;“弛然而卧”是写毒蛇存在,放心安眠;“旦有是哉”是用蒋氏捕蛇对比乡邻缴纳赋税;以“有甚于是蛇者乎”一句总结蛇毒,衬托出赋敛之毒。通读全文,句子有叙述,有承接,有伏笔,有过渡,有总结,层次井然,结构有据。
  《桃花源记》字句组合的难点主要在于桃花源这个地方近乎仙境,似曾有,又好像没有,是这个地方的最大特点。要解决这个难点,就需要在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恰当组合上下功夫。文章中,渔人是偶然发现的桃花源,开头用了“忽逢桃花林”这句来表达,“忽”和“逢”巧妙组合,让读者有“桃花林突然蹦出来”的感觉。这里的“忽”字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其能被发现就更让人感觉迷惑了。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很快能够明白:桃花源出现在渔人面前确实很蹊跷。我们理解了文中字与字之间的组合,就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而且“忽逢桃花林”与“处处志之”以及“迷”“不复得路”等又形成照应,突出桃花源的神秘。
  通过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感受到文章结构之妙,对文章主旨的感受也就更深刻了。文章的字句是为了落实文章的立意,是作者精心构建的,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我们从章法切入文章,就能够与作者共同构思,共同写作。这种章法分析方式就是全力学习文章结构,跟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写作的技巧。
  一篇文章的内涵是无限的,但需要读者从情感、语言、章法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比如,从章法角度看一篇文章,看到的就不仅是字句的表面意思,而是深入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章的文学艺术,也是富含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学理论。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前者主要指学生个人品质、思想的养成。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信息、积累阅历的基本途径,传统经典阅读教学更是以其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体现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传统经典文本时,应该有选择地强化其中的德育内容,更加充分地展示其中的精神价值,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记录了“亚圣”孟子的言行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章节之一,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但部分教师由于观念陈旧,教学时仍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中“转圈”;加上文本细读耐心不够,对小说中诸多关涉全篇的细节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致使学生既不能在涵泳文字中获得必要的语言素养,不能读出名篇艺术构思的秘妙,也不能从“这一篇”中窥见“这一本”的奥秘。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经典文本的细节中发现矛盾并
期刊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构成要件之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语言能力为根本目标。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设科之根本,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突破语言困境的重要途径。教师须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其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从而令其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  一、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选择平面化  一般而言,语言应当是立体多
期刊
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名作《皇帝的新装》充满奇特的想象,拥有完整流畅的结构,是一篇优美的诗性童话。《语文建设》2018年第1期刊载的《〈皇帝的新装〉文本意义新解与教学重建》一文,提出了从“文本意义的自我性”“生成性的对话教学”“童话的生活教育价值”等三个方面对《皇帝的新装》进行教学重建。[1]这三个方面的逻辑依照文本—对话—生活顺序,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套路。该文的实质性问题在于:对《皇帝的新装》的
期刊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向来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处世态度闻名,并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等多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之中。但是作为教学文本,教参对它的解读往往集中于从文本自身出发进行名句鉴赏与主旨探微,忽略了作者范仲淹的人生经历与文章创作背景所带来的文化观照方面的内蕴。笔者以为,如果从知人论世角度出发去探索《岳阳楼记》的文化内涵,必然会对文本的解读和学生的学习
期刊
《故乡》自1921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后,人们对它的解读就从未停止过。这种阅读史既包括藤井省三所考察的与意识形态和中学教育联系起来的阶级分析[1],也包括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之后城市知识分子从“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归乡模式,城乡对立,精神家园的失落等角度出发进行的“再解读”[2]。随着思想和文化市场的愈加多元化,《故乡》的内涵不断被改写和重构。中国现代作家当中,还鲜有作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明确提出“高考语文科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2],探究能力作为最高能力层级,表现为“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3]。探
期刊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安徽中考”)语文试卷遵循“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欣赏评价”五个层级,在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以及品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试卷结构与往年一致,分为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三大板块(另有卷面书写5分),共19道题,总分为1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1]统编本教材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一,识字课程内容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意义,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其二,所编排的识字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识字学习与今后的语文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统编本教材为例,就小
期刊
细读文本对理解课文的内涵非常有帮助。教师在细读《马说》一文后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是依照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的要求来进行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细读,深入挖掘其内涵,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点明其中的寓意和内涵。这个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细读的基础之上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  《马说》是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文章语言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