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校从2008级开始推行学年学分制管理制以来,学校在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管理制度运作机制等方面采取了系列举措。但是由于我校办学层次多样化、办学地域条件限制与师资不平衡等方面原因,按照目前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推行一段时间后,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解决现有与即将面临的问题,探索和改革出一条适应学分制的制度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新路子,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实现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深入推进学分制的各项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分制 教学管理 制度改革
一、学分制的源起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教学评估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它按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的总学分。学分制注重培养学生的个别性与差异性,其特征是:注重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具体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课,学校根据学生选课的结果再排课,基本做到每名学生人手一张课程安排表,因此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学分制管理。90年代后期,学分制教学管理在全国高校兴起。国内学者在介绍国外学分制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我国特色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践。在学分制的理念创新研究、课程体系研究、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教学运行和教学过程管理的研究、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学生管理及后勤服务体系等保障系统的配套措施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就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发展状况看,存在类型多、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及受限地域的特殊性,各类高校在实行和推进学分制管理的进程和背景呈现参差不齐。笔者本着服务地方高校,从所处高校百年办学历史背景和受地域限制等特殊现状的情况观瞻,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探索适应地方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借鉴其他高校已有的管理经验,是我校今后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实施学分制的优越性
学分制的实施可以丰富和改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奖优汰劣和鼓励冒尖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并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竞争状态。首先,从教学管理层面讲,实行学分制,能够使学生在修业年限、专业方向及课程选修等方面因其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趋向于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更多的人在多方面发挥能动性和自主性,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主观性和深造机会。其次,从学分制和学年制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学分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开放性、通用性、系统性、灵活性与加和性。
学分制与学年制对照表
从学分制与学年制比较表可以看出:实施学分制后,学生培养模式由整齐划一、千人一面逐步向個性化、多样化、复合型方向发展。因此,推行学分制势在必行。
三、推进实施学分制过程中的困境
目前,高校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从学年制过渡到学分制,我校仍处于所实施的学年学分制过渡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学分制管理制度。从2008年逐步实施学年学分制以来,通过几年的探索,在逐步推进和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课程资源,选课流于形式。
受办学条件的制约,我校还没有开设足够多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如选修课的数量不足,选课时间受限等原因,致使学生不能真正自由选课,尤其是跨年级、专业选课成为形式,这就使得学分制改革成效不高,不能立竿见影。
(二)缺乏选课指导,选课毁于任意。
学生选课时,没有配备相应的专业导师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的系统指导选课。主要基于学生的专业受限和课外兴趣选修课,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自主选课的能力受限和任意,导致学生盲目选课及选课多数基于趋易避难,甚至产生随大流、凑学分的心理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风气。
(三)缺乏优秀师资,选课沦为空谈。
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优秀教师。伴随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引进越来越严格,导致优秀师资相对紧缺。如数学类的通识选修课程只开设过一至两门选修课,几学年缺少开设数学类通识选修课的教师。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引进数学类师资困难,加之不能便捷共享高校优势课程资源互相认同及类于中心城市集中办大学城的师资互赢共利的优势资源。我校在引进人才方面改革难度大,现在主要倾向于引进人才的标准统一化,按照省委人才标准化人才引进措施,一般要求引进重点高校毕业的,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高职称或是专业学术带头人。加之我校本身所处地域条件和交通环境的制约,与所处一类省会城市中心或边缘的一、二、三线都市乃至诸多集中的大学城相比,客观上存在发展条件受限,在人才引进上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甚至存在“我们想要,别人不来”的状况。2008年改革实施学分制以来,从历年吉首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开课情况的统计调查发现,师资因素是导致很多课程无法开课的主要原因。师资和教学软、硬条件的限制,使得我校的学分制还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
(四)缺乏授课激情,选课成为应付。
受现在很多高校管理体制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在职称认定和岗位聘任上更多考虑的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精力的投入上不足。许多教师在花费大量精力职称晋升以后,仍需要承担大量科研任务。教学工作成为他们能少则少、能推则推的基准底线,只要基本满足完成教学工作量。科研能力的提高直接关乎教师个人利益、荣誉和优先评定职称的“优势天平”。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科研任务量的完成、职称平台的搭建和提高。这样改变了以“教学促科研”的初衷,更无法以满足教学和学生的开课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从深层次上导致学分制无法顺利实施的内、外因运作推动机制的积极促进。因此,近几年我校在本科教学管理过程中虽然推进实施了学分制,但改革成效不高。基于上述管理制度的滞缓,呈现教学管理不适应,选修课质量不理想、教学计划缺乏弹性、师资水平跟进不足、选课指导缺乏力度、教育资源共享欠缺、配套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找准的原因中分析修正策,切实推进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教学管理改革体制的制度引向,在实践中规范和完善我校的学分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发展的对策
我校教学运行与管理制度从学年制逐步过渡到学分制,与其他“985高校”和“211工程大学”的学分制相比有很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我校仍然继承和保留了学年制的计划性特点。按照目前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推行一段时间后,暴露出较多问题。如何解决现有与即将面临的问题,探索和改革出一条适应学分制的制度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新路子,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实现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深入推进学分制的各项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一是要更新教学观。教育主体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强化服务意识,把对学生进行咨询指导作为工作重点;二是更新素质教育思想观。由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向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三是更新教学管理观。打破原有“统一要求”下的教育观,实现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由重共性教育向重个性发展的价值观转变。基于课程理念的形成是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更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然而,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建构的基础——不同的课程观: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教师是中心;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2.课程实施的策略——不同的整合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则是第一要务;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必须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任务。当今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性文件,是高校的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它的内容涵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深化专业认知设定的专业必修课,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开发其潜能而设置的任意选修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知识结构特点,合理设计各教学模块所占比例和毕业总学分。同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遵循教育规律,重视课程的内涵建设,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的差异,重视培养方案的可选择性;既要进一步突出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又要拓展知识领域,形成开放的内容体系;既要给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又要充分考虑各个领域、各种类型和各种学习形式的课程平衡;既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把学时降下来,又要把课外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统一加上去,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合格人才、优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使各类人才都能获得发展的制度支持和空间。这样,本科教学质量才能落到实处,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因此,学分制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涵盖学生在校期间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全部教学活动。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外综合教育计划有机结合,按专业门类所规定的相应学分,让学生自主选修。同时,按照吉首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这一指导性文件,要求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降低一定程度的必修课程比例,扩大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增加选修课的类型和数量,提高选修课质量,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构建复合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体系。
(三)丰富选课资源。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行学分制的关键在于拥有充足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这样,才能使高质量的选修课作为学分制的支撑体系真正落到实处。要丰富选课资源,首先应该做到坚持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其次学校要实行专业课开放制,即允许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在全校各专业课程中任意选课,或选修其他专业组合模块乃至辅修其他专业。这样以便共享教学资源,能够将全校所有的专业课作为本专业之外学生的选修、辅修课程,大大扩充专业外学生选课的资源空间和供学生按需选择的自由度。这样做,首先释放了原来只供一个专业单独享用的教学资源,鼓励优秀师资扩充某些专业因招生限制或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转变等导致的一类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的课程能资源能共享,从而多渠道缓解课程资源紧张的状态。其次,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为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课程提供了条件,使学分制与个性化培养目标相一致。再次,可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引导作用。精品课程是具有相对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利用精品课程的网络课堂和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直接在网上学习和考试,从而使精品课程的优秀成果惠及师生。除此之外,学校还要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选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建立竞争机制———鼓励教师多开课、新开课、讲好课,保证学生所选课程既有质量,又有数量,既按学校要求,又尊重个人兴趣,从而形成课程数量足够、结构合理、风格多样和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群。
(四)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教”的监控。通过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校领导与教务管理部门及各院系教研室主任组织专业教师不定期地对教师的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等环节进行督导和评价,促进教师以严谨的态度治学,以饱满的热情教学,从而促进良好从教氛围的形成。具体措施:我校管理部门和教学院系从学分制逐步过渡以来,要求新课程改革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发展需求的满足,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选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盲目性,很容易在选课过程中出现忙乱和不知所措的现象,表现为随意性强、杂乱和零散的倾向。加之素质选修课等新课程的辅助开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只有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体现了多元智能性,只有尊重选择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选择是人的基本素质,学会选择与包容更是促进教育理念更新和扩充的客观要求。这样,既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好、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又从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环境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措施主要有:1.學校首先应贯彻普通高校的课程目标,做好选课指导的宣传与发动工作,要求学生学习选课指南和专业学分规定,提高对选课指导的共性认识,了解学校所开设的学习内容、模块、学分等总体要求,更要了解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总学分及模块要求;2.教务管理部门要做好选课指导的组织工作,协调各方力量、综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选课提供物质和智力准备;3.成立教学管理选课领导办公室和学校选课指导委员会;4.组织编写《吉首大学学生课程群及专业科目选课指导手册》,并编审学校选课课程表,应当包括的内容有:(1)各科目的课程结构简介。如介绍各学科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或系列的主要内容等;(2)专业科目的课程设计方案。如开设的学段、周课时和总学时数等;(3)各学科及专业科目的学分设置。(4)选课指导建议。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自身条件,以及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要求给学生选修本学科专业提出具体的选课指导性意见;(5)各专业科目的设计图表,建议用图表形式展示给学生。图表应包括年级、开课学段、模块或系列或者其代码、学分、学时、周课时、开课地点和授课教师等;(6)学制年限的课程设计总表。在学制年限内,可采取低年级的集中辅导和个别交谈相结合,定期答疑,协调与反馈等知识、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中、高年级的创新能力、兴趣培养,注重专业研究方向的导师负责制。 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及学生发展意向(如未来职业倾向、学生短期目标等)。2.学生的教育背景:指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结构、成长记录、家庭影响;3.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4.社会背景: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如就业现状、未来人才需求及社会、高校、企业的人才引进动向等。5.学校实际:学校的硬件、师资优势、人文环境、地域特点等。6.努力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建立合理的、更具可操作性的校内选课制度,要求明确而具体,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要求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和学生留出充分的余地和空间,同时课程的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的组合可以相互转换,学生做出选择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向学校申请调整,经过测试获得相应学分,即可转换。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在理工科学科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选修2—3个模块。在有效指导学生选课的同时还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1)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关系。指导学生选课,既要考虑到学术课程在整个课程或课程群结构中的比例,又要照顾到职业选择和生涯方面课程的分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定向提供支持;(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指导学生选课应当注意选修课的开设时间和开设方式,使选修课在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与必修课保持相应的连续性,体现出它们之间的互补;(3)学校开课与学生选课之间的关系;(4)学校应当首先调查学生选课的意向,然后才能做出选课指导。如果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则学校所开课程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学生选课的愿望,学校应当就此向学生给予说明并指引相关转换的课程体系。
此外,要加强对学生“学”的监控。一是利用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及时反馈给学生每一门已修课程的学习效果;二是各专业每学年要进行学分整理。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成绩多门不合格者给予严重警告,达到一定程度后采取降级或退学制,实行这种奖优汰劣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改革考试形式,实行学分制后,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主动权,应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如面试小论文、课程设计、试验考核、开卷与闭卷结合和上机操作等形式,从各方面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营造教学质量上得去,教学水平能提高,学生愿读,老师愿教的良好氛围。
五、推进发展学分制管理的意义
学分制的实施,首先,有利于形成教学课堂的多选择性,从而促进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学分制条件下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学生可根据社会需求、专业需要及个人兴趣选择相应的课堂。并通过文、理渗透,工、管结合的方式,构建适合社会发展的知识结构。其次,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各类人才。学分制条件下教学计划富有弹性,学生可自主学习,教师因材施教,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多选课,以缩短学业年限。同时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减少选修课或延长学习年限,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多规格、有特色、复合型人才。再次,学分制使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分制条件下教师资源的合理安排,打破部门所有制,促进教师多开课,开高质量的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加强,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实验室的充分开放,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利于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慢慢融入社会生活,使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工作中,真正巩固学生创新综合能力。这样,学分制才能体现教务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方向,才能更加体现每个高校的教学特色,认清我校所处层次与阶段,本着服务地方社会的宗旨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才能推动我校学分制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使我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萍.高校实行学分制后教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Vol.121No.5.
[2]王伟廉.关于大学学分制改革成效衡量标准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1):61-65.
[3]孙意远,黄元国,李漓,谢燕.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深化学分制改革之探索[J].湖南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84-88.
[4]李太平,刘燕楠.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性——兼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教育研究,2014(3):6-12.
[5]赵爱平,牛金成.大学教学的研究性与大学科研的教育性[J].辽宁教育研究,2008(6):74-77.
[6]马卫华,李石勇,赵敏,蒋兴华.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功利化倾向及对策探讨[J].教育研究,2007.Jan.Vol.24No.1:172-174.
[7]蔡虹.学生科研能力与教师科学教研的关联探索[J].广西轻工业,2009.12.Vol.12No.1:174-17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移动学习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 学分制 教学管理 制度改革
一、学分制的源起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教学评估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它按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的总学分。学分制注重培养学生的个别性与差异性,其特征是:注重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具体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课,学校根据学生选课的结果再排课,基本做到每名学生人手一张课程安排表,因此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学分制管理。90年代后期,学分制教学管理在全国高校兴起。国内学者在介绍国外学分制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我国特色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践。在学分制的理念创新研究、课程体系研究、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教学运行和教学过程管理的研究、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学生管理及后勤服务体系等保障系统的配套措施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就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发展状况看,存在类型多、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及受限地域的特殊性,各类高校在实行和推进学分制管理的进程和背景呈现参差不齐。笔者本着服务地方高校,从所处高校百年办学历史背景和受地域限制等特殊现状的情况观瞻,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探索适应地方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借鉴其他高校已有的管理经验,是我校今后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实施学分制的优越性
学分制的实施可以丰富和改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奖优汰劣和鼓励冒尖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并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竞争状态。首先,从教学管理层面讲,实行学分制,能够使学生在修业年限、专业方向及课程选修等方面因其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趋向于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更多的人在多方面发挥能动性和自主性,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主观性和深造机会。其次,从学分制和学年制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学分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开放性、通用性、系统性、灵活性与加和性。
学分制与学年制对照表
从学分制与学年制比较表可以看出:实施学分制后,学生培养模式由整齐划一、千人一面逐步向個性化、多样化、复合型方向发展。因此,推行学分制势在必行。
三、推进实施学分制过程中的困境
目前,高校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从学年制过渡到学分制,我校仍处于所实施的学年学分制过渡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学分制管理制度。从2008年逐步实施学年学分制以来,通过几年的探索,在逐步推进和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课程资源,选课流于形式。
受办学条件的制约,我校还没有开设足够多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如选修课的数量不足,选课时间受限等原因,致使学生不能真正自由选课,尤其是跨年级、专业选课成为形式,这就使得学分制改革成效不高,不能立竿见影。
(二)缺乏选课指导,选课毁于任意。
学生选课时,没有配备相应的专业导师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的系统指导选课。主要基于学生的专业受限和课外兴趣选修课,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自主选课的能力受限和任意,导致学生盲目选课及选课多数基于趋易避难,甚至产生随大流、凑学分的心理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风气。
(三)缺乏优秀师资,选课沦为空谈。
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优秀教师。伴随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引进越来越严格,导致优秀师资相对紧缺。如数学类的通识选修课程只开设过一至两门选修课,几学年缺少开设数学类通识选修课的教师。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引进数学类师资困难,加之不能便捷共享高校优势课程资源互相认同及类于中心城市集中办大学城的师资互赢共利的优势资源。我校在引进人才方面改革难度大,现在主要倾向于引进人才的标准统一化,按照省委人才标准化人才引进措施,一般要求引进重点高校毕业的,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高职称或是专业学术带头人。加之我校本身所处地域条件和交通环境的制约,与所处一类省会城市中心或边缘的一、二、三线都市乃至诸多集中的大学城相比,客观上存在发展条件受限,在人才引进上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甚至存在“我们想要,别人不来”的状况。2008年改革实施学分制以来,从历年吉首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开课情况的统计调查发现,师资因素是导致很多课程无法开课的主要原因。师资和教学软、硬条件的限制,使得我校的学分制还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
(四)缺乏授课激情,选课成为应付。
受现在很多高校管理体制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在职称认定和岗位聘任上更多考虑的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精力的投入上不足。许多教师在花费大量精力职称晋升以后,仍需要承担大量科研任务。教学工作成为他们能少则少、能推则推的基准底线,只要基本满足完成教学工作量。科研能力的提高直接关乎教师个人利益、荣誉和优先评定职称的“优势天平”。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科研任务量的完成、职称平台的搭建和提高。这样改变了以“教学促科研”的初衷,更无法以满足教学和学生的开课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从深层次上导致学分制无法顺利实施的内、外因运作推动机制的积极促进。因此,近几年我校在本科教学管理过程中虽然推进实施了学分制,但改革成效不高。基于上述管理制度的滞缓,呈现教学管理不适应,选修课质量不理想、教学计划缺乏弹性、师资水平跟进不足、选课指导缺乏力度、教育资源共享欠缺、配套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找准的原因中分析修正策,切实推进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教学管理改革体制的制度引向,在实践中规范和完善我校的学分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发展的对策
我校教学运行与管理制度从学年制逐步过渡到学分制,与其他“985高校”和“211工程大学”的学分制相比有很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我校仍然继承和保留了学年制的计划性特点。按照目前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推行一段时间后,暴露出较多问题。如何解决现有与即将面临的问题,探索和改革出一条适应学分制的制度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新路子,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实现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深入推进学分制的各项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一是要更新教学观。教育主体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强化服务意识,把对学生进行咨询指导作为工作重点;二是更新素质教育思想观。由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向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三是更新教学管理观。打破原有“统一要求”下的教育观,实现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由重共性教育向重个性发展的价值观转变。基于课程理念的形成是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更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然而,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建构的基础——不同的课程观: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教师是中心;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2.课程实施的策略——不同的整合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则是第一要务;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必须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任务。当今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性文件,是高校的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它的内容涵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深化专业认知设定的专业必修课,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开发其潜能而设置的任意选修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知识结构特点,合理设计各教学模块所占比例和毕业总学分。同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遵循教育规律,重视课程的内涵建设,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的差异,重视培养方案的可选择性;既要进一步突出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又要拓展知识领域,形成开放的内容体系;既要给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又要充分考虑各个领域、各种类型和各种学习形式的课程平衡;既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把学时降下来,又要把课外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统一加上去,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合格人才、优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使各类人才都能获得发展的制度支持和空间。这样,本科教学质量才能落到实处,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因此,学分制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涵盖学生在校期间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全部教学活动。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外综合教育计划有机结合,按专业门类所规定的相应学分,让学生自主选修。同时,按照吉首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这一指导性文件,要求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降低一定程度的必修课程比例,扩大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增加选修课的类型和数量,提高选修课质量,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构建复合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体系。
(三)丰富选课资源。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行学分制的关键在于拥有充足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这样,才能使高质量的选修课作为学分制的支撑体系真正落到实处。要丰富选课资源,首先应该做到坚持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其次学校要实行专业课开放制,即允许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在全校各专业课程中任意选课,或选修其他专业组合模块乃至辅修其他专业。这样以便共享教学资源,能够将全校所有的专业课作为本专业之外学生的选修、辅修课程,大大扩充专业外学生选课的资源空间和供学生按需选择的自由度。这样做,首先释放了原来只供一个专业单独享用的教学资源,鼓励优秀师资扩充某些专业因招生限制或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转变等导致的一类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的课程能资源能共享,从而多渠道缓解课程资源紧张的状态。其次,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为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课程提供了条件,使学分制与个性化培养目标相一致。再次,可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引导作用。精品课程是具有相对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利用精品课程的网络课堂和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直接在网上学习和考试,从而使精品课程的优秀成果惠及师生。除此之外,学校还要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选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建立竞争机制———鼓励教师多开课、新开课、讲好课,保证学生所选课程既有质量,又有数量,既按学校要求,又尊重个人兴趣,从而形成课程数量足够、结构合理、风格多样和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群。
(四)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教”的监控。通过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校领导与教务管理部门及各院系教研室主任组织专业教师不定期地对教师的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等环节进行督导和评价,促进教师以严谨的态度治学,以饱满的热情教学,从而促进良好从教氛围的形成。具体措施:我校管理部门和教学院系从学分制逐步过渡以来,要求新课程改革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发展需求的满足,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选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盲目性,很容易在选课过程中出现忙乱和不知所措的现象,表现为随意性强、杂乱和零散的倾向。加之素质选修课等新课程的辅助开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只有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体现了多元智能性,只有尊重选择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选择是人的基本素质,学会选择与包容更是促进教育理念更新和扩充的客观要求。这样,既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好、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又从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环境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措施主要有:1.學校首先应贯彻普通高校的课程目标,做好选课指导的宣传与发动工作,要求学生学习选课指南和专业学分规定,提高对选课指导的共性认识,了解学校所开设的学习内容、模块、学分等总体要求,更要了解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总学分及模块要求;2.教务管理部门要做好选课指导的组织工作,协调各方力量、综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选课提供物质和智力准备;3.成立教学管理选课领导办公室和学校选课指导委员会;4.组织编写《吉首大学学生课程群及专业科目选课指导手册》,并编审学校选课课程表,应当包括的内容有:(1)各科目的课程结构简介。如介绍各学科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或系列的主要内容等;(2)专业科目的课程设计方案。如开设的学段、周课时和总学时数等;(3)各学科及专业科目的学分设置。(4)选课指导建议。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自身条件,以及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要求给学生选修本学科专业提出具体的选课指导性意见;(5)各专业科目的设计图表,建议用图表形式展示给学生。图表应包括年级、开课学段、模块或系列或者其代码、学分、学时、周课时、开课地点和授课教师等;(6)学制年限的课程设计总表。在学制年限内,可采取低年级的集中辅导和个别交谈相结合,定期答疑,协调与反馈等知识、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中、高年级的创新能力、兴趣培养,注重专业研究方向的导师负责制。 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及学生发展意向(如未来职业倾向、学生短期目标等)。2.学生的教育背景:指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结构、成长记录、家庭影响;3.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4.社会背景: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如就业现状、未来人才需求及社会、高校、企业的人才引进动向等。5.学校实际:学校的硬件、师资优势、人文环境、地域特点等。6.努力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建立合理的、更具可操作性的校内选课制度,要求明确而具体,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要求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和学生留出充分的余地和空间,同时课程的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的组合可以相互转换,学生做出选择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向学校申请调整,经过测试获得相应学分,即可转换。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在理工科学科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选修2—3个模块。在有效指导学生选课的同时还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1)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关系。指导学生选课,既要考虑到学术课程在整个课程或课程群结构中的比例,又要照顾到职业选择和生涯方面课程的分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定向提供支持;(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指导学生选课应当注意选修课的开设时间和开设方式,使选修课在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与必修课保持相应的连续性,体现出它们之间的互补;(3)学校开课与学生选课之间的关系;(4)学校应当首先调查学生选课的意向,然后才能做出选课指导。如果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则学校所开课程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学生选课的愿望,学校应当就此向学生给予说明并指引相关转换的课程体系。
此外,要加强对学生“学”的监控。一是利用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及时反馈给学生每一门已修课程的学习效果;二是各专业每学年要进行学分整理。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成绩多门不合格者给予严重警告,达到一定程度后采取降级或退学制,实行这种奖优汰劣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改革考试形式,实行学分制后,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主动权,应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如面试小论文、课程设计、试验考核、开卷与闭卷结合和上机操作等形式,从各方面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营造教学质量上得去,教学水平能提高,学生愿读,老师愿教的良好氛围。
五、推进发展学分制管理的意义
学分制的实施,首先,有利于形成教学课堂的多选择性,从而促进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学分制条件下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学生可根据社会需求、专业需要及个人兴趣选择相应的课堂。并通过文、理渗透,工、管结合的方式,构建适合社会发展的知识结构。其次,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各类人才。学分制条件下教学计划富有弹性,学生可自主学习,教师因材施教,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多选课,以缩短学业年限。同时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减少选修课或延长学习年限,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多规格、有特色、复合型人才。再次,学分制使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分制条件下教师资源的合理安排,打破部门所有制,促进教师多开课,开高质量的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加强,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实验室的充分开放,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利于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慢慢融入社会生活,使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工作中,真正巩固学生创新综合能力。这样,学分制才能体现教务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方向,才能更加体现每个高校的教学特色,认清我校所处层次与阶段,本着服务地方社会的宗旨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才能推动我校学分制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使我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萍.高校实行学分制后教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Vol.121No.5.
[2]王伟廉.关于大学学分制改革成效衡量标准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1):61-65.
[3]孙意远,黄元国,李漓,谢燕.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深化学分制改革之探索[J].湖南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84-88.
[4]李太平,刘燕楠.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性——兼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教育研究,2014(3):6-12.
[5]赵爱平,牛金成.大学教学的研究性与大学科研的教育性[J].辽宁教育研究,2008(6):74-77.
[6]马卫华,李石勇,赵敏,蒋兴华.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功利化倾向及对策探讨[J].教育研究,2007.Jan.Vol.24No.1:172-174.
[7]蔡虹.学生科研能力与教师科学教研的关联探索[J].广西轻工业,2009.12.Vol.12No.1:174-17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移动学习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