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小剂量激素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前瞻性资料,选择急性肺损伤(ALI)患者40例,分为小剂量激素(甲泼尼松龙或等量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及患者临床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及患者临床表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治疗组血气分析中PaO2、氧合指数提高、C反应蛋白下降、患者临床表现明显改善,早期小剂量甲泼尼松龙可明显缩短患者缺氧及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同时能减少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急性肺损伤
急性肺损伤(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ALI进一步发展可演变成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前期阶段。现主要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急性肺损伤(ALI),对患者缺氧改善及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死亡率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10年8月收治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按照ALI病因分类,感染15例,创伤25例。入选患者甲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治疗组组21例,常规治疗组19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ALI/ARDS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2006)标准[1]。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住院后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C反應蛋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系统等方面检查评估,两组均给予常规组治疗,治疗组在确诊后给予甲泼尼松龙40~160mg/日,或地塞米松10mg/日,持续7天。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氧合指数、肝肾功能、血常规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及患者临床表现[2]。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sup>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PaO2氧合指数明显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显著差异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动脉血气PaO2氧合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临床疗效:治疗组21例,治愈好转18例,治愈好转率为85.71%;常规治疗组19例,治愈好转12例,治愈好转率为63.16%,两组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
讨 论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常见危重症,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虽不能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但仍推荐在ARDS早期、中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在宋志芳等[4]的研究中糖皮质激素可协助机械通气等治疗纠正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内源性ARDS的顽固性缺氧和休克。本文临床观察认为,早期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缩短患者缺氧时间,并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同时能减少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由于对ALI/ARDS的认识上的不足,在治疗急性肺损伤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目前还缺乏更多的循证医学资料,因此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证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J].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杂志,2007,16:343.
2 王春亭,张继承,孟玫.羟乙基淀粉130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13:258.
3 宋志芳,郭晓红,王树云,等.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6):343-353.
4 宋志芳,郭晓红,王树云,等.糖皮质激素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11):669-67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比较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急性肺损伤
急性肺损伤(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ALI进一步发展可演变成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前期阶段。现主要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急性肺损伤(ALI),对患者缺氧改善及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死亡率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10年8月收治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按照ALI病因分类,感染15例,创伤25例。入选患者甲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治疗组组21例,常规治疗组19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ALI/ARDS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2006)标准[1]。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住院后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C反應蛋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系统等方面检查评估,两组均给予常规组治疗,治疗组在确诊后给予甲泼尼松龙40~160mg/日,或地塞米松10mg/日,持续7天。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氧合指数、肝肾功能、血常规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及患者临床表现[2]。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sup>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PaO2氧合指数明显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显著差异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动脉血气PaO2氧合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临床疗效:治疗组21例,治愈好转18例,治愈好转率为85.71%;常规治疗组19例,治愈好转12例,治愈好转率为63.16%,两组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
讨 论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常见危重症,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虽不能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但仍推荐在ARDS早期、中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在宋志芳等[4]的研究中糖皮质激素可协助机械通气等治疗纠正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内源性ARDS的顽固性缺氧和休克。本文临床观察认为,早期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缩短患者缺氧时间,并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同时能减少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由于对ALI/ARDS的认识上的不足,在治疗急性肺损伤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目前还缺乏更多的循证医学资料,因此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证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J].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杂志,2007,16:343.
2 王春亭,张继承,孟玫.羟乙基淀粉130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13:258.
3 宋志芳,郭晓红,王树云,等.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6):343-353.
4 宋志芳,郭晓红,王树云,等.糖皮质激素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11):669-67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