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道具舞蹈是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道具种类繁多,其中头顶道具的舞蹈技艺是最具特色的,技巧精湛,道具舞的美与人体动作的美交织一起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选取北方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蒙古族,从个头顶道具舞蹈的形成原因,表现方式入手增加对头顶道具舞蹈的了解。逐步加深对头顶道具的认识,深刻了解“盅碗”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发展与运用,并结合舞蹈作品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沉淀其中的历史文化精神以及民族精神。
  关键词:头顶道具舞蹈;盅碗
  一、头顶道具舞蹈的产生
  道具舞蹈可划分成很多种,最特别的当属头顶道具舞蹈。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剧情所处的特定时代、地域和民族特色等多种信息的传递,同时诠释了头顶道具舞蹈的真正含义。
  (一)头顶道具的形式
  民族民间舞蹈中通常会用到各类道具,这些道具往往是老百姓生活中信手拈来的,多为生活道具和劳動工具,动物造型等。其中的头顶道具是舞者在表演时需将道具顶在头上,比如“碗、水罐、汤瓶、盘子”等 。
  (二)头顶道具舞蹈的产生
  草原文化下产生的“盅碗舞”
  内蒙古从西南往东北延伸,呈狭状,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其大草原生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之称,其经济种类也因此各不相同,在此背景之下,其舞蹈特点各有千秋。比如:其中部、南部的基本表演方式当属“盅碗舞”。
  “盅碗舞”又称“顶碗舞”其在蒙古民族舞蹈中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考察显示,该舞种于金元时期出现,由倒喇(蒙古语意即歌唱)演绎而成。《历代旧闻》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倒喇”穿新曲,瓯灯舞更轻;筝琶齐如破,金铁作边声;描述了该表演形式载歌载舞的场景。元亡明初,蒙古封建统治者退回到内蒙古草原,同时也将宫廷中的礼仪及歌舞带到民间。随后不久,该舞种在宴会上频频出现,流传至今,已变成鄂尔多斯等多地蒙古人的宴会敬宾必备即兴舞蹈。
  二、头顶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
  头顶道具是道具舞蹈的一个分支,所用道具也是生活用品。头顶道具不是直接选用这些用品来当作舞蹈艺术化的道具而是从生活中慢慢的发展而变化来的,所以头顶道具在生活节庆日的运用与舞蹈艺术化的运用有所不同。
  盅碗其实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用餐工具,在舞蹈表演时就成了表演的道具。人们敲击盅碗时,盅碗所发出来的声音非常清脆,舞者双手分别以食指和无名指夹住两只酒盅,中指则扣进入其中,通过两只酒盅的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并随之起舞。舞者在舞蹈过程中会将碗顶于头顶,为提升其难度和表演技巧,但当时并没有规定头顶道具盅碗的个数,盅碗也是生活中所用的,并不美观,但却能实现娱乐的效果。
  蒙古族的盅碗舞:该舞种在舞步、肩、手、臂等部位的动作中都必需带动呼吸,其呼吸过程表现出快吸慢呼的特征,并带动踏步、拖步而起伏,从而获得协调气力的效果。蒙古舞的体态呈后靠状,其动态为横伸,蕴含着其先祖的英雄史,与该民族的彪悍性格紧密相关,因此,该舞种通过重拍慢吐气的呼吸,表达出健壮的民族气息,并在此基本韵律的基础上再来协调身体,达到舞蹈的效果。
  “盅碗舞”的舞姿特征:该舞种利用娇美舞姿尽情展现该族人民在新生活里面的快乐之情,并充分体现了人们向往、憧憬美好未来的情感。该舞种以蒙古舞蹈独有的方式演绎出共时性的艺术亮点。从技能性动作的角度来看,这里所用的盅、碗等道具已经融为舞蹈语汇的有机体,不得单独分割出来。碗的数量、顶碗位置及其情境等方面都已历经几代舞者的尝试。该舞种的绕圆动律感极强,极具绕肩韵味,舞姿里面的手和肩的动作十分明显,体现出欢快、优美、矫健的风格,映射出蒙古人民的热情与豪放,并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蒙古族独舞贾作光编导、莫德格玛表演的《盅碗舞》从创立之日起,一直活跃在我国的舞台之上。揉肩揉臂配合时,酒盅将发生声响,让人似乎能闻到马奶酒的香味;其快板则通过圆场、碎抖肩、耸肩等动作演绎欢快的舞蹈情绪,就如牧民的欢喜之情牵动着观众的心情。酒盅所发的声音清脆悦耳,增加了欢快的氛围,快速的圆场宛如白云朵朵,将观者带入广袤的草原之中。顶碗的难点在于:平转与下板腰有着较大难度,而正是这些难度高的动作推动着整个舞蹈高潮的来临。
  结论:道具舞蹈凝聚着人们的美好意愿和高度的艺术创造,头顶道具舞蹈创造了精湛的表演技巧、扩大了舞蹈的表现领域,并以物传情、以物状景,使其道具舞蹈的美与人体动作美交织在一起,创造出奇妙的艺术境界与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头顶道具“盅碗”的认识,全面了解了头顶道具的发展历史,充分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审美特点及文化背景;从而展现了每一种民族舞蹈都在持续发展和创新,能更好地突显本民族的优势及其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 陈岗龙.蒙古民间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纪兰慰、秋久荣著.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 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苏尤格.安代的文化意识溯源.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
  [7]白翠英,陈稚卉主编.安代研究四十年.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陆修远,回族,籍贯:甘肃,西南民族大学,舞蹈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其他文献
到柬埔寨,怎能不看《吴哥的微笑》?  柬埔寨暹粒以吴哥窟闻名于世。白天逛吴哥窟,晚上看《吴哥的微笑》演出,已经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选择。  《吴哥的微笑》是中国第一个国外驻场演出节目,由中国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文投)与柬埔寨国家文化部联合创作。截至2019年5月底共演出了3400多场,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200万人观看,9年来总收入达到了3000多万美元,为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解构主义建筑中的符号解构与空间情感塑造的理论意义及实践运用。从解构主义的背景、理论、实践入手,对解构主义基本概况进行介绍及解构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介绍。通过分析丹尼尔·李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案例,展现解构主义建筑中符号解构与空间情感塑造的运用与实践。总结了解构主义建筑中的符号解构与空间情感塑造所带来的形式美感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解构主义;符号解构;空间情感;犹太人博物
期刊
摘 要:曾令荣是广西当代优秀青年作曲家,《海耕谣》是其重要的一部合唱作品,该作品中多处使用京族海歌《党的恩情比海深》中的音乐素材,本论文对其中应用了这首海歌中音乐素材的几处结合其和声编配进行论述。  关键词:广西;合唱作品;海耕谣;京族海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民歌的海洋,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丰厚,为合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合唱创作从一开始便走出一条民族化发展道路。经过几代
期刊
摘 要: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居住着47个民族成分,居住着2181万少数民族群众,在辛苦的劳作之余,他们需要文化娱乐节目来丰富生活、愉悦精神,而用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的影视作品正是各民族同胞最为喜爱并乐于选择的文化传播娱乐形式,是他们汲取精
期刊
摘 要:位于山西阳朔市始建于辽代的应县木塔,是当今我国及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塔式古建筑。应县木塔主体结构又可分为五层塔身、四层平座和一层塔顶,共十层重叠的结构。木塔采用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由于全木制的结构等特点,应县木塔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抗震防雷的杰出代表。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种种自然及人为因素木塔残损严重,亟待科学的修缮保护。  关键词:应县木塔;木结构;抗震防雷;
期刊
摘 要: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后呈现出音乐人、画家、企业家三个不同领域的三段式故事片段,并与中国本土气息相结合,使故事在具备现实基础的同时充满丰富的戏剧感。本文以主题音乐《重生》为例,分析其深情悠扬和澄澈柔情音乐主题的配乐联觉性。  关键词:自然灵动;深情悠扬;澄澈柔情;联觉性  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讲述一家名为“无名杂货店”的店铺,人们只要在晚上
期刊
摘 要: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其深厚的底蕴养料滋养着各个领域文化的发展,无论在诗歌、曲艺、民族器乐等方面都如苍劲古树般枝繁叶茂。随着丝绸之路的打开,大量的外来艺术、音乐传入中国,使中国的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姿。那么一定要说的就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一部分是由外传入中国的。比如说:二胡、扬琴、琵琶、唢呐等。这些乐器至今仍然都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琵琶作为中外“联姻 ”的产物,被誉
期刊
摘 要: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浮世”,指生死轮回和人世虚无缥缈。浮世绘表现了当时喜闻乐见的市井百态,不仅反映出当时的人生观,而且有着某种色情意味。梵高,马奈,莫奈,德加,高更等印象派画家都受到过浮世绘的影响。  关键词:浮世绘;《百日红》  《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几乎成为浮世绘的代表之作,也是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中的两幅堪称传世经典之作。  
期刊
一、座次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 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之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期刊
摘 要: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越来越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中开始引进和推行相关的“非遗”文化课程内容,力求展现自身的专业特色,培养综合技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在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为例,尝试性的为“非遗”文化在高职艺术教育中的长效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艺术教育;潮阳英歌;长效发展机制  近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