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经典,向大师致敬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刚过去的2014年年末,国外大师级的艺术家作品在中国一些著名展览馆和艺术区均有展出,包括毕加索、罗丹等知名大师作品展,抢尽了国内许多展览的风头,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经典复古艺术潮。虽然,大师名字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但由于国门的进一步开放,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传播,人们的审美眼界与艺术诉求越来越高,只有精心策划、视角多元的展出才能成为吸引人们的真正亮点。毕竟,现代人看待国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不再拘泥于传统说教式的流派、风格、内涵或者思想,而是更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审美以及精神诉求的作品,即使是“非主流”的艺术家作品。以下介绍部分精彩展览的经典作品,以期唤起观众对这些艺术大师的新的兴趣。新年伊始,让我们走近大师,走近经典。
  Editor’s note:
  At the end of 2014,some foreign masters’ works were shown in some famous museums and art zones in China, including Rodin and Picasso’s works, and they triggered a new retro art fashion. Even though the masters’ works contain great charm, however, because the rapid spread of digital and international techniques, people’s aesthetical tastes are growing gradually, only the exquisite exhibitions with delicate design and various perspectives may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s. After all, modern people intend to appreciate the masters’ works from their own interests, they prefer to appreciate the works which suit to their spiritual pursuits rather than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step that contains didactic approach, and they even prefer to study the non-famous artists’ works.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some excellent works in those exhibitions, At the beginning of new year,let us close to the masters and classical works.
  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与创造,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诉求。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文化,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艺术精品,历经千百年岁月的磨难,涤荡出无数光彩照人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今中外那些具有非凡才华的艺术家们,他们留下来的是思想深处的灵感和巨大的精神食粮,这宝贵的文化财富令后世心悦诚服。
  所谓经典
  经典是启迪智慧、愉悦情怀的书籍,使人变化气质、文明、进取,揭示物质、精神空间的意义与关联。
  经典是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的建筑,吸引着全世界的游人反复观摩,从中寻找各自特殊的身心体验。
  经典是经历风雨侵蚀的雕塑,凝聚着一个典型的事件、一段辉煌的情感乃至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时代或短短瞬间。
  经典是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音乐,让旋律如潺潺流水阳光般地温暖围绕你,给你情感上光辉灿烂的愉悦与精神上无限翱翔的自由。
  经典作品是跨地域、跨文化的人类珍贵文化遗产。向经典致敬,不仅可以提高欣赏能力,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净化心灵,剔除心中的浮躁,更重要的是激励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对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
  解读经典
  面对经典的艺术花园,别只是隔墙闻香,要走进去观赏、品尝。跟随各个时代最具天赋的艺术精英、文化智者,挖掘他们的超然思想,借鉴他们非凡的洞察力,学习他们特别的表现方式,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任何人都可以解读他们,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审美习惯与标准,对作品有个直观的认识。在基础上,去了解艺术家的时代背景,艺术家的生活经历,艺术家创作这件作品时的情感特征,作品所引起的时代影响,后代人对此作品的认知情况等等。然后,摒除个人好恶,再次对作品进行直观而深入的解读与剖析。
  由于时代不同,认识不同,即使经过深入解读后,不喜欢某些作品也没关系,毕竟它们启迪了你的思维。
  经典案例
  1.湖北美术馆:欧洲先锋——恩特林顿美术馆20世纪鉴赏
  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的文化献礼,湖北美术馆与法国恩特林顿美术馆共同主办了“欧洲先锋——恩特林顿美术馆20世纪藏品鉴赏”展览。恩特林顿美术馆馆长亲自挑选了22位艺术家的24件艺术珍品展出,这些艺术家是西方先锋派各个阶段的代表,而他们的作品更是充分展示了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轨迹,汇聚了罗丹、毕加索、莱热、杜布菲等世界著名艺术家、欧洲现代派代表。通过关注“欧洲先锋”展,观众由此了解“欧洲先锋”“巴黎画派”“立体主义”“欧普艺术”等等艺术概念以及著名艺术家的风格特色,以介绍世界美术史知识为目的,在民众美育教育中做了一次重要的普及与推广。
  2.国家博物馆: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
  2014年11月27日,“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是继“开拓者的远见与智慧——中法建交50周年回顾展”“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之后,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收官之作。整个展览分为“最初的岁月”“雕塑家的诞生”“渐臻成熟”“走进神秘的工作室”四大部分,展出了青铜、大理石、石膏等不同材质的作品139件。通过这些罗丹传世名作,展示了这位被誉为“现代米开朗基罗”的伟大雕塑家的艺术历程。难能可贵的是,那质地脆弱的61件石膏雕塑——由于材质脆弱,罗丹的石膏原作很少离开罗丹博物馆到国外巡展,这次大量石膏雕塑到北京展出,使人们有幸直观欣赏到作品原貌,从中体会到大师对于生命本身的尊重与情感,在观摩中感受触及灵魂的震颤。而罗丹工作室、罗丹餐厅的展出,更是可以让观众进一步对这位雕塑大师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香港大学美术馆:毕加索陶瓷展览/淄博市博物馆:“世纪巨匠与你面对面”2014中·淄博毕加索陶瓷艺术展
  ①9月3日至11月2日,“毕加索陶瓷展”在香港大学美术馆举行,80多件毕加索的陶瓷作品令港人大呼过瘾。毕加索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73年辞世为止,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陶瓷作品。陶瓷艺术作为毕加索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创作领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宽容度。他真诚而热情地拥抱着他的陶瓷艺术,以纯真的童趣和独特的视角,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凝固于釉土上,打破了人们对陶瓷黏土的偏见。毕加索以瓷器当作画布来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跟他的绘画、木雕和青铜雕塑相互关连,组成了多姿多彩的立体与抽象风格艺术系列。多样的技艺、独创的风格、非凡的创作力,皆彰显于这批手法精巧、釉色活泼的作品当中。
  ②9月8日上午,“世纪巨匠与你面对面”2014中国·淄博毕加索陶瓷艺术展在淄博市博物馆开幕。与中国观众熟悉的毕加索绘画风格不同,此次在淄博展出的毕加索陶瓷作品,与大自然、生活的贴近性更强,也更为具象化。《骑马斗牛士》《树枝上的鸟》《鱼》等50件毕加索陶瓷名作亮相,展示出由毕加索独创的在陶瓷创作领域前无古人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不仅要打破作品独一无二的常规,还要冲破那些对熔炉艺术品的美学束缚,为20世纪后半叶的艺术世界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有趣的亮点是,本次展览展出很多以猫头鹰为主题的作品,或者绘有大幅猫头鹰图案、或者是器皿成猫头鹰形状,集中反映了毕加索的“猫头鹰”情结。
  ③关于毕加索的陶瓷雕塑:毕加索在陶瓷创作初期,因为没能解决上釉和多重烧制的技术问题,往往是在粘土上直接描绘鸽子、猫头鹰等动物图案,强调色彩和几何装饰形态,实际上他是用这种陶瓷材料替代了原先的画布。后来通过对陶瓷制作技术的深入,尤其是对粘土属性、色彩、烧釉等方面的了解,开始对陶器的形态和比例进行调整。那些盘子、瓦罐、花瓶、小型器皿雕塑作品中,浸润着自然的温润气息,以简洁的线条、坚固的体块以及地中海系配色,形成了这些艺术品灵动的平面组合,富有趣味性的装饰感。后来,毕加索用电动燃煤窑炉自行烧制陶瓷,开始了他的陶瓷艺术成熟期。他做了大量猫头鹰主题的作品,具有神秘、优美的装饰感。
  经典思辨
  曾几何时,少数艺术家、文学家等知识分子因为自身的许多优势,其很多观点引进、推动了艺术经典作品的传播,却也由此引导与掺杂了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个人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审美与评判价值体系已经日益复杂,原先的少数精英分子引导大家的局面开始改观。比如在数字网络媒体的泛滥下,随着艺术作品与观众的国际往来的加剧,地球村的概念的形成,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更多领域的艺术品。恰恰在数字媒介的操纵下,超越了地域差别与文化层次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凭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标准,许多草根阶层借助现代传播体系,也具有了能使一件作品摆脱默默无闻的状态,也可能使一件普通的作品得到名不符实的宣传。现代社会里,很难说艺术评价的标准与主导话语权是来自知识分子还是来自大众。
  尽管当前的各大美术学院、学术机构、著名艺术带头人仍然是经典艺术作品的评判主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商业机构、民间资本、精英或者普通大众的表述欲望也越来越强。商业时代来临之后,大众作为消费者开始涉足对艺术经典的认定,这也将导致艺术经典作品认定标准的多元化。许多人攻击、亵渎、解构乃至颠覆原先艺术教科书之中的一些经典,举荐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力图在艺术经典问题上表述自己的理想。究其根源,可以说这是在争夺隐藏于这个问题背后的文化话语权。
  以罗丹为例
  艺术品的解读,不仅要感知与感悟,还要借助于一定的逻辑思维与推理。因为艺术品本身并不存在不可更改的固定意义,它是开放的而多元的,需要充分调动欣赏者运用理性与感性去认知。世界是变化的,人的思维与认知也是如此。随着文化知识的增长、精神意志的成熟、辨别能力的增强,人们对社会事物的理解就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艺术品的解读,也应该是这样。
  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往往受到外界的引导、诱导或误导,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作品做出真实准确的理解,甚至自己有时也言不由衷。比如对于拥有“法国著名雕塑家”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之一”称号的奥古斯特·罗丹的艺术批评。
  目前国内对罗丹及其作品的解读与传播大致分为4个时期: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被誉为“中国罗素研究第一人”的张崧年、宗白华、李金发、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家、艺术家发表文章,介绍了罗丹及其雕塑并给予较高的评价。梁宗岱翻译出版了《罗丹论》,傅雷翻译了《罗丹艺术论》,《新青年》《少年中国》《奔流》《文学》等媒体也发表了罗丹的作品与介绍文章,这可谓是启蒙式的引进。建国后,配合文艺宣传的需要,刘开渠、邵大箴、奚静之等一些文化学者对罗丹艺术做出了一些普及性的宣传与研究、诠释。改革开放后,一批艺术家、学者和旅游公众进行海外考察“走出去”的认识与解读,政府、企业、个人以举办展览或购买收藏方式“引进来”的文化宣传,比如1993年中国美术馆的罗丹展览,让中国公众在国内看到了罗丹作品真容。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网络空前繁荣后,出现众多身份不同、职业各异的“网民”的在线解读等等。
  对于博伊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未必准确,但每个人都有解读艺术的权利、能力,乃至思维。“作品是一个谜,人是答案”,有100个人,也许就有对罗丹雕塑的100种理解。而要真正了解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需要读者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了解作品所处的社会背景,甚至要进入到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中寻找心灵的契合点。因此,真正能够理解大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内涵和本体的语言主旨精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是结语的结语
  艺术经典不会消失,因为它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审美特征,它的认定与传播,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演化。艺术经典作品的认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评判价值,人们会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艺术品给予论证与评述,并作出新的解读与阐释。这并不是因此而削减了艺术经典作品的伟大程度;相反,这恰恰证明了艺术经典作品所存在的典型性与确凿性。
  不管当代审美如何泛化,价值观念如何多元,不可否认,经典依旧是经典,它永远不会终结,而是会长久地对当代、将来的艺术发展,带来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思辨的契机。
其他文献
[摘 要]政府行为可分为“自利”行为和“他利”行为两种现代政府是“自利”行为和 “他利”行为的统一中国传统时代以及现阶段的政府,“自利”行为比较强大,而与之 相对应的“他利”行为表现不足,所以形成政府行为的不对称性和非均衡性根据“自利” 和“他利”的动力基础不同,公民精神的成长是构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外在推 动力   [关键词]政府行为;公共服务;公民[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栏目主持:李冰  本期主题:传统雕塑“时代转换”说  原始社会,先民砸石打磨,抟泥烧陶的行为,就是造型“雕”和“塑”的最初表现,映现着那时代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以实用和美观为先导,中国雕塑艺术产生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无论是陶彩泥塑、竹木牙雕,还是凿石琢玉、冶铁铸铜,以其丰富的造型经验和美学内涵,映射着人类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欲望。  随着西学东渐,现代文明与华夏传统相交融,社会也随之变
“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系列活动的正式启动。也展示了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文明古都之一的郑州,决心把自身打造成现代文化大都会的意志和具体实施的宏伟方略。仿佛令人依稀听到了3600年前古老商都重新崛起于东方大地的坚实足音。  “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国内应征作品700余件,国外100余件,经过遴选,最后评选出56件作品参展。同时特邀28位国内著名雕塑家
大塚康生(1931-2021)日本动画师  大塚康生去世没出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悼念,但宫崎骏一定更寂寞了。2018年4月高畑勋去世后,宫崎骏从东映动画公司时期起就合作的前辈就所剩无几了。  2021年3月15日,在东京池袋举办的东京动漫节颁奖典礼上,吉卜力工作室的负责人铃木敏夫宣布了大塚康生过世的消息,他说:“大塚康生先生在今天早上离开了我们,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天。感谢他一直以来的照顾,愿他安息。”
[Anthony Stones FRBS]撰稿冯向红[Lily Feng]翻译    “艺术有着自身魅力的感染力……她给人以感动、启示和深思……好的艺术作品需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和社会的评判,还需要与包括种族主义的偏见在内的因素做斗争……”(摘自I·沃特斯2005年演讲)    I·沃特斯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左翼社会党主要的艺术家和雕塑家之一,他于1930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的Solihull地区,于20
内容摘要:鼓浪屿作为福建厦门的一个小岛,因其特殊的历史和人文原因,岛上建筑独具一格,风格秀丽,形式多样,展现出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雕饰作为建筑艺术文化的精华,不仅展现了建筑构件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并在建筑作品中呈现出生活与建筑本身高度地融合与统一,集中外化了建筑的精神和气质。本文试从鼓浪屿建筑中雕饰用材、表现形式、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研究和探讨雕饰在鼓浪屿建筑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特色。  关键词:雕
现在大家似乎都喜欢跟“土豪”这些高大上的交朋友,而“人民”似乎是灰头土脸早被人遗忘了,所以在北京798 -些艺术区里, “艺术为人民服务”这类话经常被一些前卫机构无厘头拿来挪用,更多被视为是一种反讽或者调侃。  其实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民共和国,国家最广大主体的人民,却被自己的人民视为最底层,甚至有人把“人民”异化称之为“草民”“贱民”。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建
2020年12月31日,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第十六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与创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创作管理处主办,围绕郅敏的雕塑艺术展开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郅敏教授介绍了他的艺术实践经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内院外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这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创作中的转化生成进行深入探寻的论坛,论坛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
玻璃艺术目前似乎还是玻璃专业艺术家圈内的玩意,在艺术界中还算不上普及,但近几年有两个重要的国际玻璃展,在艺术界掀起了不小的涟漪。  个是北京789白盒子当代艺术展《剥离·玻璃国际艺术展》。这个展主要是中央美院的几个当代的雕塑艺术家,像隋建国、展望、吴永平、卢征远等不是完全做玻璃的艺术家,和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艺术学校玻璃系主任Michael AllenRogers,他引荐国际团队来参展。国际策展人
[摘 要]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单向度理论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相结合,深刻地揭露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他用犀利的语言批判了现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人的单向度性、政治领域的单向度性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度性。这些思想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尔库塞;人的异化;单向度;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