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OTT TV是三网融合的必然产物,它在教育服务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梳理了电视视频系统的发展,阐述了OTT TV的产生和OTT的主要相关技术,并对OTT TV中的教学视频进行分类,提出了OTT TV在教育中应用的几种模式和探索策略。
【关键词】 OTT TV;三网融合;教学视频;T-learning;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12—0078—07
一、引言
随着电视行业从三网融合、三屏融合、OTT一路走来,人们对智能化、信息化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业务融合的大门也开始向产业链完全放开。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Over The Top TV,OTT TV)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Over the Top”原指过顶传球,在此意指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通过互联网传输,将视频节目,如PPS、UUSEE等平台的内容传输到显示屏幕(包括电视)上。
OTT TV作为三网融合的产物,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的OTT TV在全世界发展得最快,据慧聪广电网2011年12月报道,OTT TV提供商Netflix的用户超过Comcast达到2400万[1]。美国今天OTT TV的现状,一定程度上是世界其他各国OTT TV前进的未来,本文主要以美国的OTT TV模式来探讨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OTT TV的出现将有望解决目前教育电视交互性差、信息流通的单向性、内容转瞬即逝等缺点。相对于网络上的教学视频,经过OTT内容开发商的整合,可过滤掉某些暴力信息,增加观看的流畅性,建立个性化的教学视频库,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泛在学习。结合电视的传播广度、互联网的内容丰富度和交互性以及移动设备的无处不在等优势,OTT TV为教育电视带来新的变革,将为促进全民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农村边远地区教育公平、教育改革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二、电视的变革及OTT TV的产生
1929年,德国第一个开始广播电视节目,紧接着,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也迅速效仿。1949年12月,第一条铺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缆开通使用,广播渠道迅速增加。在此期间,电视是单向的、被动的、后倾式的媒体,这种模型称作“单向的大众交流模型”[2]。直到20世纪70年代,第二个视频源程序由于录像带的产生而出现,数字技术应用于电视广播,于是电视在其发展历程中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进入80年代,日本开始以高清模拟电视为主要导向,而美国则以数字电视为发展方向。交互式的非线性数字电视节目或者说“交互式大众用户化模型”[3],带给用户新的电视体验,用户通过一些交互功能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节目中。到80年代末期,第一个数字广播节目诞生了,MPEG-2实现了模拟到数字的转换。由于视频点播系统的引入,电视变得更加人性化,用户已经不再受到限制。随着新的竞争进入市场,最终互联网创造了第三种模型。“多边社区模型”[4]等很多ISPs(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开始自己提供内容,为这个产业引入了新的挑战,如社交网、用户生成内容以及广告模式的革新。
今天,人们通过同轴电缆、卫星天线、DVD或者宽带连接等多种渠道获得电视视频,电视未来发展目标变得多元化,出现了数字高清电视、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移动电视以及OTT TV[5]。如图1所示,电视领域经历了从模拟、单向的广播到交互数字广播的转变。然而,新的转变正在进行,这个转变促使内容提供商和广播公司通过在传统的互联网上发送视频或电视。当观众很少看电视却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网上冲浪时,广播业被迫在互联网上发送内容。这种发展趋势的电视现在称为OTT TV。
“交互式IPTV实现了用户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是电信运营商主推的一种数字电视业务模式,其终端可以是电脑,也可以是机顶盒 电视机。”[6]移动电视是地面数字电视的拓展,包括手机电视、车载电视等,它的出现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视频信息。OTT TV的出现不仅符合三网融合的方向,还整合了IPTV和移动电视的优点,基于开放的互联网建立互联网视频服务,实现不同终端播放同一内容,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并分享。智能电视是OTT 业务的一个新趋势,可以实现“个性化”业务、自然的人机交互等功能。云电视是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与智能电视相结合的产物,是智能电视的发展趋势,也是云生活的一种,是电子家庭的中心,使家用电器通过“云”得以彼此交互,促进物联网的实现。如表1所示,OTT TV相对于其他视频设备具有海量的信息存储、操作简易、可拓展业务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 三网融合与OTT TV
(一) 三网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教育的媒体也不断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的迭代,而是媒体的融合。三网融合,即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后,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并逐渐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的过程。“OTT技术是当前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及时引进、吸收和再创新的一项融合业务层面的国际先进技 术。”[7]
(二) OTT的系统架构
OTT TV在2009年11月bci与endurance technology发布的报告,以及2010年9月connected tv网站发布的报告中被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将音视频直接发布到用户连接的设备上,允许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访问服务。
目前,由于我国OTT管控措施的实施,使OTT概念与国际信息技术领域的OTT概念有所差异,我国的OTT TV与 “全媒体广播电视”是密切相关和高度一致的,在技术实现模式和服务模式上更为具体。“在我国,OTT TV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管可控服务,接收终端一般为国产互联网电视一体机,如三星和LG推出的Smart TV等。”[8]本文中,笔者将重点基于国际上的OTT模式对其教育应用进行分析。 OTT TV的系统架构[9]如图2所示。内容准备由内容伺服系统将海量的视频存储,相当于一个视频库,将用户喜欢的视频存储并记录下来,内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视频内容。2011年11月,原国家广电总局181号文件颁发了7家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牌照。我国的OTT TV内容实施可管可控,不像美国等其他国家从各个环节都开放,保证了视频质量的提高。OTT的内容分发系统由专业公司进行解码,实现信号面向全世界进行视频公开和授权管理的传送,使得OTT的集成操作更加灵活,同一内容实现不同终端播放,满足用户对内容分销分发模式的需求。 DRM(数字权限管理)是生产者允许自己的内容发布到个人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解决了内容安全和用户使用权利的问题,保障了用户的付费内容可以跨网、跨屏接收,使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视频。广告整合是OTT系统的无缝互动性,让用户在OTT 终端上可以便捷地一键式订购商品或获得客服营销支持,使广告投放者能对受众更加精准匹配。基于双向的IP网络且用户行为可记录的业务环境,厂商可以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方便地对用户的行为实现分析和挖掘。
Adobe、Apple和Microsoft这三家重要厂商分别采取不同的编码方式、不同的保护方式以及不同的播放形式来运行OTT TV,具体内容可参见Olivier Milet的介绍[10]。
三、 OTT TV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 OTT TV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内容通过视频的形式,辅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以帮助教师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在课堂上无法实际操作的内容,同时又真实地记录了教学内容,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反复学习,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研究发现,教学视频是最理想的作为传统教师讲课的一种补充式学习工具[11]。OTT技术决定了相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终端进行播放,以视频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使学习内容更直观、更方便,更好地实现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
在我国,OTT TV的内容来源于获得互联网内容服务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如表1所示)。在国外,如美国,OTT TV内容来源渠道无限制,任何厂家都可以作为播放平台。在我国,OTT TV的教学视频是比在线教学视频更小的概念,与数字付费电视的视频类似。本文针对国外的OTT TV播放教学视频模式,即互联网针对电视机传送的IP视频,根据教学视频内容形式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演示讲解类、情节叙事类、课堂实录类和虚拟现实类。
1. 演示讲解类。根据播放内容又可细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演示操作类,如自学网站中flash、Dreamweaver设计教程、物理实验的操作、化学实验反应等,需要学习者高度集中注意力,适合电脑、电视终端播放,学习者可以边观看边操作。此类视频不宜过长,视频播放完,学习者及时操作并反馈;其次是微课程的教学视频,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微课程,教师将60分钟的课程精简到1到3分钟,针对某一实际问题或某一概念,通过ppt、短视频、flash等形式“运用建构主义方法转化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12]此类视频适合电脑、电视、移动设备等播放终端,学生可以作为闲暇时的知识补充,适合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最后是目前各网站上陆续开设的互动视频教学类,OTT TV的应用融入交互性,如可汗学院的网上修改作业的反馈环节,不仅使每位学习者知识基础更加稳固,同时让在线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小步子、个别化学习,YouTube-ED开设的直播教学视频,教师与学生在线实时直播教学,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英语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等交互性较强的教学视频网站,进行一对多或一对一的教学,适合个别化学习,此类视频适合电视、电脑等播放终端。
2. 情节叙事类。如央视科教频道摄制的《唐之韵》和根据历史题材拍摄的纪录片等,带有叙事情节或者故事内容的视频,这类题材的视频内容轻松,容易接受。拍摄内容多以空镜头为主,景别多以远景、全景为主,适合任意终端播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情操,使其在信息量大的环境下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
3. 课堂实录类。如《百家讲坛》、精品课程、国外公开课等,为观看者营造一个课堂氛围,拍摄时将教师和学生摄录在一个空间中,让学习者置身其中。适合在电视、电脑等终端观看,拍摄景别多以全景、近景为主,视频常嵌入ppt或word文档,小屏幕上清晰度差。这种看似传统的把课堂搬到电视或互联网上的集体远程教学模式,仍经久不衰,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传授最大的信息量,是目前教学视频的主流。
4. 虚拟现实类。如“第二人生”,这是国外开设的一个虚拟现实网站,利用模拟仿真技术构造另一个世界,力图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无缝对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产生为游戏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哈佛大学率先在“第二人生”开课,进行远程教学,免费提供教学。适合任意播放终端。目前,应用到教学中的虚拟仿真技术有物理实验、医学手术、体育技能等。OTT TV平台中,利用这种交互性使学习者深度参与来完成教学。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但随之产生的隐患也越来越明显,网络犯罪已经引起警方的介入,虚拟世界的立法与监管也开始推向公众层面。
OTT TV的教学视频相对于传统的有线电视视频有了更多的交互性,学生的深度参与、个性化服务、异时异地等特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学优势。将传统的演示讲解类视频时间缩短,更加适合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如目前的微课视频形式。OTT TV的情节叙事和课堂实录类视频,目前正处于不断改进探索阶段,如何充分发挥视频检索功能,以及如何改善传统的单向交流模式,是探索的重点;虚拟现实类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兴的教学视频,有利于促进OTT TV的游戏教学、寓教于乐及学生的深度参与。 (二)OTT业务应用于学校教育的案例介绍
Youtube作为国外OTT TV业务提供商之一,在学校教育应用中开创了自己的一种模式。Youtube教育栏目(Youtube EDU)是Youtube的子模块之一,其Youtube校园版(Youtube for school)于2011年开始推出。学校只要申请一个账号,便可以在Youtube上观看所有的免费视频,或者自定义本校所需的视频,并可以创建一个平台,将自己建设的视频资源公开供本校师生使用,在受控的条件下让全校学生随时随地看到Youtube中的教学视频和本校自己制作的教学视频资源,而教师和管理者则可以看到所有的视频以及相关评论等。Youtube提供了一个整合教学视频资源的平台,对我国OTT TV的教育应用有一定的启示。Youtube校园版的系统服务架构如图3所示[13]。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Byron Public Schools学区,2008年开始使用“Youtube for school”,学校“希望学生回家可以有教学影片帮助学习,于是教师自行录制影片,并将原本挡在校园外的 YouTube 开放,开辟专用频道将教师自制的影片上传,通常同一个主题有多位教师建立的影片可供选择”[14]。
“Youtube for school” 应用于教育整合了教育资源,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平台以及大量的教学视频。这种建设模式充分体现了OTT业务可管控和内容来源丰富的特点。
(三) OTT TV应用于教育的服务模式
OTT TV主要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文本、图片等,利用其“无处不在、可移动性”的特点为教学开创了多种发展模式。虽然目前OTT TV应用于教育的形式并不明显,但已开始蠢蠢欲动,以OTT TV业务提供商之一Youtube教育栏目的一些服务模式为例,可看出OTT TV应用于教育的服务模式主要有翻转课堂、家庭学习、远程教育等,这些教学模式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我们对OTT TV应用于教育的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 翻转课堂
OTT TV推动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的发展。OTT TV的时空随意化特点使教师与学生不必拘束在课堂中。“翻转课堂”的浪潮,使自主学习得以进一步深化。起初在全美国超过100个学校试行“Youtube For School Program”,现在所有的学校都可使用这项服务。“因为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影片,教师自制影片也有许多免费或便宜的工具可用,欧美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Flipped Classrooms(翻转课堂)教学法”[15] ,其课堂教学结构如图4所示[16]。
“微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后还可以享受更多的学习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乐学”。目前所谓的“微”终端,即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在“微课程”的开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移动终端操作简单,教师和学生很容易上手,更好地促进了数字化教学。江苏省常州市的很多学校利用ipad和智能手机开发学习课程,实现随时随地交流、学习和竞赛等活动,北郊小学的“imath课程”和北环路小学开发的“天禾学堂”[17]采用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数字化教学情境下,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认知,更是发展智力和交流技能的工具。“翻转课堂”的出现与“微课程”的应用是OTT TV应用于教学的最初雏形。OTT TV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方式如图5所示,学生可以课前在家中或者其他场所通过电视机或移动设备对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记录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并利用移动设备提交作业,进行比赛等活动,OTT TV 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撑。
2. 家庭学习模式
OTT TV相对于其他媒体终端,具有操作界面简单、老少皆宜、普及率高的优点。据2012年9月消费者追踪服务NPD公布的报告:45%的消费者主要在电视屏幕上看网络视频,PC只有31%。电视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视频观看终端。我国的OTT TV模式适合发展T-Learning。“T-learning被看做是交叉媒体和e-learning的整合。交叉媒体指的是超过一种媒介的使用。然而,传统意义的电视或者相关设备是T-learning的基本媒介,其他的设备是作为第二媒介来支持学习的。”[18] T-learning的定义如图6所示。T-learning不仅包括了电视和计算机技术,还包括移动技术和互联网协议(IP)技术的整合[19]。
从图7中可以看出,OTT整合了移动宽带和广播技术,将电信的IPTV与广电的数字电视相融合[20]。2011年10月,原广电总局出台的互联网电视监管政策181号文件中提出了中国的OTT TV发展模式,其所指的互联网电视还仅仅限于电视屏幕。所以我国的OTT TV模式,目前是电视为第一屏,电脑和移动终端作为第二屏。
T-learning“是以ITV(交互电视)学习的关键元素为基础。DTV(数字电视)技术是最基本的技术,但IP和移动技术是作为第二媒介来使用的。”[21] OTT TV的电视屏相对于传统电视具有可交互性,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喜好选择和创建自己的节目库。T-learning的学习模式与OTT TV的发展模式相吻合,以通过电视获取视频的方式为主,学生在家中进行个别学习,通过OTT TV形成虚拟小组,在小组中进行学习。“T-learning的常规类型有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非正规学习、乐学……在T-learning中通过交互式数字电视的学习,乐学比正式学习的形式更多,但是我们更倾向于深度参与学习”[22]。DTV可以放宽教育渠道,支持终身学习。OTT TV融合DTV渠道学习以及电信IPTV基于互联网的学习优势,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学习中进行交互,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使学习更倾向于深度参与学习,从而让学习者通过使用OTT TV来学习而不是通过看OTT TV来学习。 3. 远程教育
以农远工程为例,“针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OTT可以增加化肥育种、科学养殖等相关内容;而针对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OTT可以提供丰富的儿童教育与娱乐内容,未来更有望借助视频通话的方式实现远程在线教育,助力打造‘信息农村’和‘教育农村’”[23]。OTT TV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IPTV的发展经验,IPTV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对OTT TV的发展有更多的指导意义。“Youtube for school”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让他们享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OTT提供了一个平台,整合教育资源,让教师更高效地进行教学,学生更安全地享受学习资源,这样教师和家长便可以放心地与学生进行远距离教学,并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育电视开发新兴媒体要结合自身经济实力进行,考虑到投入产出问题,原则上可以借助现有的IPTV技术设备、节目资源和人力物力,如台州电大的IPTV远程教育平台[24]。OTT业务相对于IPTV有较强的交互性和个性化服务功能,视频资源更丰富,支持多种使用终端,可以减少数字鸿沟,跨越地域界限,促进全民教育的开展。因此,可以在IPTV教育应用的基础上拓展增值业务,利用现有的规模及用户群开展OTT建设,使远程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OTT的可增值业务注定其发展道路的长远性,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现代化学习方式在OTT TV终端使用中得到充分发展。但资源整合配置、教学课程评价、信息技术应用、视频内容的建设等,仍然是OTT教育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 探索策略
1. 更新节目创作理念。作为一种新兴媒体,OTT带给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是:一、学习者的深度参与。OTT TV的互动性,使传统的教育电视由“灌输”式变为探索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学习形式与朋友、同学、教师甚至是陌生人进行实时或异步交流;二、海量的学习内容,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内容;三、时效性。Youtube上每天上传大量视频,学习者不用每天面对陈旧的学习内容和过时的科技信息等。根据以上学习特点,可以看出OTT TV的节目创作与传统电视有着很多不同,“新兴媒体需要更新节目理念,不是将传统的电视节目直接搬上网,也不是传统电视节目的简单碎片化处理”[25],需要将上述特点融合进新的节目创作中,并不断探索与改进新的节目形态。
2. OTT TV作为教育电视新兴媒体,需要复合型创作人才。“要想真正发挥新兴媒体融合的‘力量倍增器’功能,就要建设一支跨媒体、复合型的采编队伍。”[26]新媒体的创作环境,需要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情况下,要求创作者既懂得教育,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要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对新媒体制作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3. 教育视频的建设与维护需要进一步加强。美国Youtube校园版将众多学校的教育视频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将各个学校开设的微课整合到一起,进行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并能创建一个只供学校内部使用的模块。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教育视频还处在建设阶段,下一步便是如何进行更好地维护。大量的视频数据如何有效地分类、如何保存、如何管理评价信息等都需要教育云平台进行相应的整合优化。
4. 开发多渠道的教学课程评价和多种评价方式共存。OTT TV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需要不同的评价方式。OTT TV平台建设需要有多种渠道的课程评价,其特点之一是可追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学习过程具有可记录性,对学习者可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开展课程评价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目、理论背景和使用的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如在T-learning中,对于正式学习,学习任务必须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师生评估、生生评估、家长评估等多种方式实现;在非正式学习中,学习任务则需要自我评价。
四、 总结
目前,很多OTT TV内容提供商已经开始致力于教育服务,以打造三网融合的教育服务平台为目标,整合全球最优质的教育多媒体资源,通过数字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向广大教师、孩子和家庭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教育服务。新的数字化教学改革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来整合新技术。OTT TV的发展必将对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美OTT市场主体差异分析[EB/OL]. http://info.broadcast.hc360.com/2011/12/200857482784.shtml.
[2][3][4] Ulrike Lechner, Johannes Hummel. Business Models and System Architecture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From a Sociological Phenomenon to Peer-to-Peer Architectu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002,6(3):41-53.
[5][6] 数字电视领域相关概念[EB/OL]. http://www.docin.com/p-501080030.html.
[7][9] 荆苏丹,曹三省,赵荣娇等. 面向三网融合与全媒体环境的OTT系统关键技术分析[J]. 2011中国数字电视与网络发展高峰论坛,2011:98-103.
[8] 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视频OTT移动终端视频[EB/OL]. http://www.docin.com/p-551195425.html.
[10] Olivier Milet. Over the Top(OTT)Content Delivery[EB/OL]. http://ebook.lmtw.com/cyfx/201009/589.html. [11] Dugonik B, Plenkovi’c M. The Role of Future Generation Hybrid TV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J]. Informatologia, 2012, 45(2): 103-114.
[12] 焦健利. 微课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13] Youtube for school[EB/OL]. https://support.google.com/youtube/answer/2695317?hl=zh-Hans
【关键词】 OTT TV;三网融合;教学视频;T-learning;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12—0078—07
一、引言
随着电视行业从三网融合、三屏融合、OTT一路走来,人们对智能化、信息化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业务融合的大门也开始向产业链完全放开。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Over The Top TV,OTT TV)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Over the Top”原指过顶传球,在此意指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通过互联网传输,将视频节目,如PPS、UUSEE等平台的内容传输到显示屏幕(包括电视)上。
OTT TV作为三网融合的产物,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的OTT TV在全世界发展得最快,据慧聪广电网2011年12月报道,OTT TV提供商Netflix的用户超过Comcast达到2400万[1]。美国今天OTT TV的现状,一定程度上是世界其他各国OTT TV前进的未来,本文主要以美国的OTT TV模式来探讨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OTT TV的出现将有望解决目前教育电视交互性差、信息流通的单向性、内容转瞬即逝等缺点。相对于网络上的教学视频,经过OTT内容开发商的整合,可过滤掉某些暴力信息,增加观看的流畅性,建立个性化的教学视频库,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泛在学习。结合电视的传播广度、互联网的内容丰富度和交互性以及移动设备的无处不在等优势,OTT TV为教育电视带来新的变革,将为促进全民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农村边远地区教育公平、教育改革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二、电视的变革及OTT TV的产生
1929年,德国第一个开始广播电视节目,紧接着,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也迅速效仿。1949年12月,第一条铺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缆开通使用,广播渠道迅速增加。在此期间,电视是单向的、被动的、后倾式的媒体,这种模型称作“单向的大众交流模型”[2]。直到20世纪70年代,第二个视频源程序由于录像带的产生而出现,数字技术应用于电视广播,于是电视在其发展历程中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进入80年代,日本开始以高清模拟电视为主要导向,而美国则以数字电视为发展方向。交互式的非线性数字电视节目或者说“交互式大众用户化模型”[3],带给用户新的电视体验,用户通过一些交互功能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节目中。到80年代末期,第一个数字广播节目诞生了,MPEG-2实现了模拟到数字的转换。由于视频点播系统的引入,电视变得更加人性化,用户已经不再受到限制。随着新的竞争进入市场,最终互联网创造了第三种模型。“多边社区模型”[4]等很多ISPs(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开始自己提供内容,为这个产业引入了新的挑战,如社交网、用户生成内容以及广告模式的革新。
今天,人们通过同轴电缆、卫星天线、DVD或者宽带连接等多种渠道获得电视视频,电视未来发展目标变得多元化,出现了数字高清电视、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移动电视以及OTT TV[5]。如图1所示,电视领域经历了从模拟、单向的广播到交互数字广播的转变。然而,新的转变正在进行,这个转变促使内容提供商和广播公司通过在传统的互联网上发送视频或电视。当观众很少看电视却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网上冲浪时,广播业被迫在互联网上发送内容。这种发展趋势的电视现在称为OTT TV。
“交互式IPTV实现了用户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是电信运营商主推的一种数字电视业务模式,其终端可以是电脑,也可以是机顶盒 电视机。”[6]移动电视是地面数字电视的拓展,包括手机电视、车载电视等,它的出现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视频信息。OTT TV的出现不仅符合三网融合的方向,还整合了IPTV和移动电视的优点,基于开放的互联网建立互联网视频服务,实现不同终端播放同一内容,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并分享。智能电视是OTT 业务的一个新趋势,可以实现“个性化”业务、自然的人机交互等功能。云电视是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与智能电视相结合的产物,是智能电视的发展趋势,也是云生活的一种,是电子家庭的中心,使家用电器通过“云”得以彼此交互,促进物联网的实现。如表1所示,OTT TV相对于其他视频设备具有海量的信息存储、操作简易、可拓展业务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 三网融合与OTT TV
(一) 三网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教育的媒体也不断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的迭代,而是媒体的融合。三网融合,即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后,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并逐渐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的过程。“OTT技术是当前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及时引进、吸收和再创新的一项融合业务层面的国际先进技 术。”[7]
(二) OTT的系统架构
OTT TV在2009年11月bci与endurance technology发布的报告,以及2010年9月connected tv网站发布的报告中被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将音视频直接发布到用户连接的设备上,允许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访问服务。
目前,由于我国OTT管控措施的实施,使OTT概念与国际信息技术领域的OTT概念有所差异,我国的OTT TV与 “全媒体广播电视”是密切相关和高度一致的,在技术实现模式和服务模式上更为具体。“在我国,OTT TV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管可控服务,接收终端一般为国产互联网电视一体机,如三星和LG推出的Smart TV等。”[8]本文中,笔者将重点基于国际上的OTT模式对其教育应用进行分析。 OTT TV的系统架构[9]如图2所示。内容准备由内容伺服系统将海量的视频存储,相当于一个视频库,将用户喜欢的视频存储并记录下来,内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视频内容。2011年11月,原国家广电总局181号文件颁发了7家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牌照。我国的OTT TV内容实施可管可控,不像美国等其他国家从各个环节都开放,保证了视频质量的提高。OTT的内容分发系统由专业公司进行解码,实现信号面向全世界进行视频公开和授权管理的传送,使得OTT的集成操作更加灵活,同一内容实现不同终端播放,满足用户对内容分销分发模式的需求。 DRM(数字权限管理)是生产者允许自己的内容发布到个人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解决了内容安全和用户使用权利的问题,保障了用户的付费内容可以跨网、跨屏接收,使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视频。广告整合是OTT系统的无缝互动性,让用户在OTT 终端上可以便捷地一键式订购商品或获得客服营销支持,使广告投放者能对受众更加精准匹配。基于双向的IP网络且用户行为可记录的业务环境,厂商可以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方便地对用户的行为实现分析和挖掘。
Adobe、Apple和Microsoft这三家重要厂商分别采取不同的编码方式、不同的保护方式以及不同的播放形式来运行OTT TV,具体内容可参见Olivier Milet的介绍[10]。
三、 OTT TV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 OTT TV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内容通过视频的形式,辅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以帮助教师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在课堂上无法实际操作的内容,同时又真实地记录了教学内容,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反复学习,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研究发现,教学视频是最理想的作为传统教师讲课的一种补充式学习工具[11]。OTT技术决定了相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终端进行播放,以视频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使学习内容更直观、更方便,更好地实现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
在我国,OTT TV的内容来源于获得互联网内容服务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如表1所示)。在国外,如美国,OTT TV内容来源渠道无限制,任何厂家都可以作为播放平台。在我国,OTT TV的教学视频是比在线教学视频更小的概念,与数字付费电视的视频类似。本文针对国外的OTT TV播放教学视频模式,即互联网针对电视机传送的IP视频,根据教学视频内容形式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演示讲解类、情节叙事类、课堂实录类和虚拟现实类。
1. 演示讲解类。根据播放内容又可细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演示操作类,如自学网站中flash、Dreamweaver设计教程、物理实验的操作、化学实验反应等,需要学习者高度集中注意力,适合电脑、电视终端播放,学习者可以边观看边操作。此类视频不宜过长,视频播放完,学习者及时操作并反馈;其次是微课程的教学视频,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微课程,教师将60分钟的课程精简到1到3分钟,针对某一实际问题或某一概念,通过ppt、短视频、flash等形式“运用建构主义方法转化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12]此类视频适合电脑、电视、移动设备等播放终端,学生可以作为闲暇时的知识补充,适合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最后是目前各网站上陆续开设的互动视频教学类,OTT TV的应用融入交互性,如可汗学院的网上修改作业的反馈环节,不仅使每位学习者知识基础更加稳固,同时让在线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小步子、个别化学习,YouTube-ED开设的直播教学视频,教师与学生在线实时直播教学,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英语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等交互性较强的教学视频网站,进行一对多或一对一的教学,适合个别化学习,此类视频适合电视、电脑等播放终端。
2. 情节叙事类。如央视科教频道摄制的《唐之韵》和根据历史题材拍摄的纪录片等,带有叙事情节或者故事内容的视频,这类题材的视频内容轻松,容易接受。拍摄内容多以空镜头为主,景别多以远景、全景为主,适合任意终端播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情操,使其在信息量大的环境下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
3. 课堂实录类。如《百家讲坛》、精品课程、国外公开课等,为观看者营造一个课堂氛围,拍摄时将教师和学生摄录在一个空间中,让学习者置身其中。适合在电视、电脑等终端观看,拍摄景别多以全景、近景为主,视频常嵌入ppt或word文档,小屏幕上清晰度差。这种看似传统的把课堂搬到电视或互联网上的集体远程教学模式,仍经久不衰,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传授最大的信息量,是目前教学视频的主流。
4. 虚拟现实类。如“第二人生”,这是国外开设的一个虚拟现实网站,利用模拟仿真技术构造另一个世界,力图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无缝对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产生为游戏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哈佛大学率先在“第二人生”开课,进行远程教学,免费提供教学。适合任意播放终端。目前,应用到教学中的虚拟仿真技术有物理实验、医学手术、体育技能等。OTT TV平台中,利用这种交互性使学习者深度参与来完成教学。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但随之产生的隐患也越来越明显,网络犯罪已经引起警方的介入,虚拟世界的立法与监管也开始推向公众层面。
OTT TV的教学视频相对于传统的有线电视视频有了更多的交互性,学生的深度参与、个性化服务、异时异地等特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学优势。将传统的演示讲解类视频时间缩短,更加适合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如目前的微课视频形式。OTT TV的情节叙事和课堂实录类视频,目前正处于不断改进探索阶段,如何充分发挥视频检索功能,以及如何改善传统的单向交流模式,是探索的重点;虚拟现实类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兴的教学视频,有利于促进OTT TV的游戏教学、寓教于乐及学生的深度参与。 (二)OTT业务应用于学校教育的案例介绍
Youtube作为国外OTT TV业务提供商之一,在学校教育应用中开创了自己的一种模式。Youtube教育栏目(Youtube EDU)是Youtube的子模块之一,其Youtube校园版(Youtube for school)于2011年开始推出。学校只要申请一个账号,便可以在Youtube上观看所有的免费视频,或者自定义本校所需的视频,并可以创建一个平台,将自己建设的视频资源公开供本校师生使用,在受控的条件下让全校学生随时随地看到Youtube中的教学视频和本校自己制作的教学视频资源,而教师和管理者则可以看到所有的视频以及相关评论等。Youtube提供了一个整合教学视频资源的平台,对我国OTT TV的教育应用有一定的启示。Youtube校园版的系统服务架构如图3所示[13]。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Byron Public Schools学区,2008年开始使用“Youtube for school”,学校“希望学生回家可以有教学影片帮助学习,于是教师自行录制影片,并将原本挡在校园外的 YouTube 开放,开辟专用频道将教师自制的影片上传,通常同一个主题有多位教师建立的影片可供选择”[14]。
“Youtube for school” 应用于教育整合了教育资源,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平台以及大量的教学视频。这种建设模式充分体现了OTT业务可管控和内容来源丰富的特点。
(三) OTT TV应用于教育的服务模式
OTT TV主要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文本、图片等,利用其“无处不在、可移动性”的特点为教学开创了多种发展模式。虽然目前OTT TV应用于教育的形式并不明显,但已开始蠢蠢欲动,以OTT TV业务提供商之一Youtube教育栏目的一些服务模式为例,可看出OTT TV应用于教育的服务模式主要有翻转课堂、家庭学习、远程教育等,这些教学模式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我们对OTT TV应用于教育的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 翻转课堂
OTT TV推动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的发展。OTT TV的时空随意化特点使教师与学生不必拘束在课堂中。“翻转课堂”的浪潮,使自主学习得以进一步深化。起初在全美国超过100个学校试行“Youtube For School Program”,现在所有的学校都可使用这项服务。“因为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影片,教师自制影片也有许多免费或便宜的工具可用,欧美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Flipped Classrooms(翻转课堂)教学法”[15] ,其课堂教学结构如图4所示[16]。
“微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后还可以享受更多的学习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乐学”。目前所谓的“微”终端,即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在“微课程”的开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移动终端操作简单,教师和学生很容易上手,更好地促进了数字化教学。江苏省常州市的很多学校利用ipad和智能手机开发学习课程,实现随时随地交流、学习和竞赛等活动,北郊小学的“imath课程”和北环路小学开发的“天禾学堂”[17]采用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数字化教学情境下,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认知,更是发展智力和交流技能的工具。“翻转课堂”的出现与“微课程”的应用是OTT TV应用于教学的最初雏形。OTT TV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方式如图5所示,学生可以课前在家中或者其他场所通过电视机或移动设备对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记录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并利用移动设备提交作业,进行比赛等活动,OTT TV 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撑。
2. 家庭学习模式
OTT TV相对于其他媒体终端,具有操作界面简单、老少皆宜、普及率高的优点。据2012年9月消费者追踪服务NPD公布的报告:45%的消费者主要在电视屏幕上看网络视频,PC只有31%。电视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视频观看终端。我国的OTT TV模式适合发展T-Learning。“T-learning被看做是交叉媒体和e-learning的整合。交叉媒体指的是超过一种媒介的使用。然而,传统意义的电视或者相关设备是T-learning的基本媒介,其他的设备是作为第二媒介来支持学习的。”[18] T-learning的定义如图6所示。T-learning不仅包括了电视和计算机技术,还包括移动技术和互联网协议(IP)技术的整合[19]。
从图7中可以看出,OTT整合了移动宽带和广播技术,将电信的IPTV与广电的数字电视相融合[20]。2011年10月,原广电总局出台的互联网电视监管政策181号文件中提出了中国的OTT TV发展模式,其所指的互联网电视还仅仅限于电视屏幕。所以我国的OTT TV模式,目前是电视为第一屏,电脑和移动终端作为第二屏。
T-learning“是以ITV(交互电视)学习的关键元素为基础。DTV(数字电视)技术是最基本的技术,但IP和移动技术是作为第二媒介来使用的。”[21] OTT TV的电视屏相对于传统电视具有可交互性,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喜好选择和创建自己的节目库。T-learning的学习模式与OTT TV的发展模式相吻合,以通过电视获取视频的方式为主,学生在家中进行个别学习,通过OTT TV形成虚拟小组,在小组中进行学习。“T-learning的常规类型有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非正规学习、乐学……在T-learning中通过交互式数字电视的学习,乐学比正式学习的形式更多,但是我们更倾向于深度参与学习”[22]。DTV可以放宽教育渠道,支持终身学习。OTT TV融合DTV渠道学习以及电信IPTV基于互联网的学习优势,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学习中进行交互,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使学习更倾向于深度参与学习,从而让学习者通过使用OTT TV来学习而不是通过看OTT TV来学习。 3. 远程教育
以农远工程为例,“针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OTT可以增加化肥育种、科学养殖等相关内容;而针对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OTT可以提供丰富的儿童教育与娱乐内容,未来更有望借助视频通话的方式实现远程在线教育,助力打造‘信息农村’和‘教育农村’”[23]。OTT TV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IPTV的发展经验,IPTV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对OTT TV的发展有更多的指导意义。“Youtube for school”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让他们享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OTT提供了一个平台,整合教育资源,让教师更高效地进行教学,学生更安全地享受学习资源,这样教师和家长便可以放心地与学生进行远距离教学,并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育电视开发新兴媒体要结合自身经济实力进行,考虑到投入产出问题,原则上可以借助现有的IPTV技术设备、节目资源和人力物力,如台州电大的IPTV远程教育平台[24]。OTT业务相对于IPTV有较强的交互性和个性化服务功能,视频资源更丰富,支持多种使用终端,可以减少数字鸿沟,跨越地域界限,促进全民教育的开展。因此,可以在IPTV教育应用的基础上拓展增值业务,利用现有的规模及用户群开展OTT建设,使远程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OTT的可增值业务注定其发展道路的长远性,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现代化学习方式在OTT TV终端使用中得到充分发展。但资源整合配置、教学课程评价、信息技术应用、视频内容的建设等,仍然是OTT教育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 探索策略
1. 更新节目创作理念。作为一种新兴媒体,OTT带给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是:一、学习者的深度参与。OTT TV的互动性,使传统的教育电视由“灌输”式变为探索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学习形式与朋友、同学、教师甚至是陌生人进行实时或异步交流;二、海量的学习内容,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内容;三、时效性。Youtube上每天上传大量视频,学习者不用每天面对陈旧的学习内容和过时的科技信息等。根据以上学习特点,可以看出OTT TV的节目创作与传统电视有着很多不同,“新兴媒体需要更新节目理念,不是将传统的电视节目直接搬上网,也不是传统电视节目的简单碎片化处理”[25],需要将上述特点融合进新的节目创作中,并不断探索与改进新的节目形态。
2. OTT TV作为教育电视新兴媒体,需要复合型创作人才。“要想真正发挥新兴媒体融合的‘力量倍增器’功能,就要建设一支跨媒体、复合型的采编队伍。”[26]新媒体的创作环境,需要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情况下,要求创作者既懂得教育,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要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对新媒体制作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3. 教育视频的建设与维护需要进一步加强。美国Youtube校园版将众多学校的教育视频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将各个学校开设的微课整合到一起,进行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并能创建一个只供学校内部使用的模块。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教育视频还处在建设阶段,下一步便是如何进行更好地维护。大量的视频数据如何有效地分类、如何保存、如何管理评价信息等都需要教育云平台进行相应的整合优化。
4. 开发多渠道的教学课程评价和多种评价方式共存。OTT TV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需要不同的评价方式。OTT TV平台建设需要有多种渠道的课程评价,其特点之一是可追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学习过程具有可记录性,对学习者可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开展课程评价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目、理论背景和使用的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如在T-learning中,对于正式学习,学习任务必须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师生评估、生生评估、家长评估等多种方式实现;在非正式学习中,学习任务则需要自我评价。
四、 总结
目前,很多OTT TV内容提供商已经开始致力于教育服务,以打造三网融合的教育服务平台为目标,整合全球最优质的教育多媒体资源,通过数字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向广大教师、孩子和家庭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教育服务。新的数字化教学改革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来整合新技术。OTT TV的发展必将对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美OTT市场主体差异分析[EB/OL]. http://info.broadcast.hc360.com/2011/12/200857482784.shtml.
[2][3][4] Ulrike Lechner, Johannes Hummel. Business Models and System Architecture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From a Sociological Phenomenon to Peer-to-Peer Architectu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002,6(3):41-53.
[5][6] 数字电视领域相关概念[EB/OL]. http://www.docin.com/p-501080030.html.
[7][9] 荆苏丹,曹三省,赵荣娇等. 面向三网融合与全媒体环境的OTT系统关键技术分析[J]. 2011中国数字电视与网络发展高峰论坛,2011:98-103.
[8] 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视频OTT移动终端视频[EB/OL]. http://www.docin.com/p-551195425.html.
[10] Olivier Milet. Over the Top(OTT)Content Delivery[EB/OL]. http://ebook.lmtw.com/cyfx/201009/589.html. [11] Dugonik B, Plenkovi’c M. The Role of Future Generation Hybrid TV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J]. Informatologia, 2012, 45(2): 103-114.
[12] 焦健利. 微课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13] Youtube for school[EB/OL]. https://support.google.com/youtube/answer/2695317?hl=zh-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