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中揭露影响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因素,为增强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提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影响因素;对策
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在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实现财务治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应用和发展,审计委员会遭到的质疑声也接踵而至。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组织和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一、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研究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综述
审计委员会起源于西方国家,而且逐渐发展成熟。西方国家就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研究文献十分丰富,其研究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的角度,Mantza(1970)和Neumann(1977)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因素是其具有监管方面的专业技术和阅历,但是很多审计委员会成员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质。Cobb(1993)对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如独立性、任职期限、与审计师的私下接触、股票所有权等与其监督财务舞弊的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认为,独立性和任职期限是最重要的。April K1ein(2002)的研究则表明,当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降低,公司的可操纵性显著增加,公司发生舞弊的可能性也随之显著增加。Abott.et.al( 2000)和Bedard(2003)均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外部董事所占比例越高,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就越高。Krishnan Jananthi(2005)研究发现如果审计委员会具有财务专业知识,其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则较高,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则比较小。
从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实施效果的角度看,对于这一研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其一,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的。Birkett(1986)和DeZoort(1997)均认为审计委员会制度对公司治理效果不明显,远远小于预期的目标。其二,认为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是有效果的。Abbott(2004)认为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财务监控结构,有效地实施了监管职能。Sweeney和Sloan(1996)则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董事会里大多数是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比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董事会大多是内部董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小。
综上所述,国外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有效性研究,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非常丰富并且深入,为我国对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有效性研究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与参考。
(二)国内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综述
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的角度,王颖,王平心,吴清华(2006)通过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如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等角度来研究审计委员会在盈余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认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说明独立性对提高盈余管理质量有一定作用。翟华云(2006)研究了深、沪两市2002—2004年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得出设置了审计委员会以及审计委员会规模的扩大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但是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及会计专业人员方面未得出此结论。
从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实施效果的角度,杨忠莲、殷姿(2006)通过对2002—2004年深沪两市51家财务舞弊上市公司与51家非财务舞弊上市公司的配对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监管财务报表质量有显著作用,效果明显。李斌、陈凌云 (2006)的研究也认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比较低,证明了设立审计委员会能有效地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郑新源、刘国常(2008)研究认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低于未设立的公司。夏文贤、陈汉文(2006)从外部审计质量的角度,对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降低了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提高了外部审计质量。张阳、张立民(2007)却认为设立审计委员会从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有效提升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也不能让审计师免于因出具令上市公司不满的上年的审计意见而被改聘的命运。
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相比,我国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对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相关的实证研究比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审计委员会在我国从设立到发展还只是几年的时间,其效果还未凸显出来。再者研究的角度不够丰富,也不够深入。我国很多研究是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以及实施效果的角度,鲜有从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如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勤勉等角度来研究。
二、结论
(一)影响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因素
从对国内外审计委员会研究的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出,审计委员会的内部特征如独立性、专业性、职权、勤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说明审计委员会内部特征的完备性是其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1.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基本特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一般取决于其成员的独立性。只有审计委员会成员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不受制于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对实际情况和被监督者行为进行独立客观判断,才能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责。
2.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委员会成员具备充足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沟通内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内部审计制度实施,以及审核公司财务信息及其披露。这些都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具备相关足够的财务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审计委员会的职权。审计委员会的职权即职责和权力,他们是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董事会赋予的。只有明确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让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知道要干什么,要负什么责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从而发挥其有效性。
4.审计委员会的勤勉。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勤勉程度也是直接影响到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重要因素。如果成员没有勤勉的态度,那么就算成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拥有足够的权力和职责,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依然不能充分发挥。
(二)增强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对策
1.构建系统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体系,保证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发挥。完善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体系无疑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强力支撑。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法》应该对审计委员会制度作出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相关部门应对审计委员会的职权以及相关操作作出详细的规定,将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化和进行补充,通过法律来规范,审计委员会制度才能得以有效运行。
2.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保持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审计委员会的薪酬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的激励体制,来达到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目的。科学合理的审计委员会薪酬制度和激励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可以避免审计委员会成为公司管理层的“傀儡”而损害那些只能通过财务报告来进行决策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还可以避免审计委员会出于维护自身利害关系而影响履行监管的职责。
3.加强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谨慎地选择审计委员会成员,确保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委员会得以有效运作的又一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审计委员会成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以及丰富的职业经验,我国应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培训。否则,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与外部独立审计师的桥梁功能以及对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都无从说起。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影响因素;对策
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在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实现财务治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应用和发展,审计委员会遭到的质疑声也接踵而至。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组织和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一、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研究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综述
审计委员会起源于西方国家,而且逐渐发展成熟。西方国家就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研究文献十分丰富,其研究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的角度,Mantza(1970)和Neumann(1977)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因素是其具有监管方面的专业技术和阅历,但是很多审计委员会成员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质。Cobb(1993)对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如独立性、任职期限、与审计师的私下接触、股票所有权等与其监督财务舞弊的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认为,独立性和任职期限是最重要的。April K1ein(2002)的研究则表明,当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降低,公司的可操纵性显著增加,公司发生舞弊的可能性也随之显著增加。Abott.et.al( 2000)和Bedard(2003)均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外部董事所占比例越高,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就越高。Krishnan Jananthi(2005)研究发现如果审计委员会具有财务专业知识,其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则较高,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则比较小。
从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实施效果的角度看,对于这一研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其一,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的。Birkett(1986)和DeZoort(1997)均认为审计委员会制度对公司治理效果不明显,远远小于预期的目标。其二,认为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是有效果的。Abbott(2004)认为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财务监控结构,有效地实施了监管职能。Sweeney和Sloan(1996)则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董事会里大多数是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比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董事会大多是内部董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小。
综上所述,国外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有效性研究,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非常丰富并且深入,为我国对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有效性研究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与参考。
(二)国内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综述
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的角度,王颖,王平心,吴清华(2006)通过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如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等角度来研究审计委员会在盈余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认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说明独立性对提高盈余管理质量有一定作用。翟华云(2006)研究了深、沪两市2002—2004年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得出设置了审计委员会以及审计委员会规模的扩大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但是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及会计专业人员方面未得出此结论。
从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实施效果的角度,杨忠莲、殷姿(2006)通过对2002—2004年深沪两市51家财务舞弊上市公司与51家非财务舞弊上市公司的配对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监管财务报表质量有显著作用,效果明显。李斌、陈凌云 (2006)的研究也认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比较低,证明了设立审计委员会能有效地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郑新源、刘国常(2008)研究认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低于未设立的公司。夏文贤、陈汉文(2006)从外部审计质量的角度,对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降低了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提高了外部审计质量。张阳、张立民(2007)却认为设立审计委员会从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有效提升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也不能让审计师免于因出具令上市公司不满的上年的审计意见而被改聘的命运。
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相比,我国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对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相关的实证研究比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审计委员会在我国从设立到发展还只是几年的时间,其效果还未凸显出来。再者研究的角度不够丰富,也不够深入。我国很多研究是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以及实施效果的角度,鲜有从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如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勤勉等角度来研究。
二、结论
(一)影响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因素
从对国内外审计委员会研究的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出,审计委员会的内部特征如独立性、专业性、职权、勤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说明审计委员会内部特征的完备性是其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1.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基本特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一般取决于其成员的独立性。只有审计委员会成员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不受制于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对实际情况和被监督者行为进行独立客观判断,才能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责。
2.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委员会成员具备充足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沟通内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内部审计制度实施,以及审核公司财务信息及其披露。这些都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具备相关足够的财务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审计委员会的职权。审计委员会的职权即职责和权力,他们是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董事会赋予的。只有明确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让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知道要干什么,要负什么责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从而发挥其有效性。
4.审计委员会的勤勉。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勤勉程度也是直接影响到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重要因素。如果成员没有勤勉的态度,那么就算成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拥有足够的权力和职责,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依然不能充分发挥。
(二)增强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对策
1.构建系统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体系,保证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发挥。完善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体系无疑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强力支撑。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法》应该对审计委员会制度作出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相关部门应对审计委员会的职权以及相关操作作出详细的规定,将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化和进行补充,通过法律来规范,审计委员会制度才能得以有效运行。
2.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保持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审计委员会的薪酬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的激励体制,来达到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目的。科学合理的审计委员会薪酬制度和激励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可以避免审计委员会成为公司管理层的“傀儡”而损害那些只能通过财务报告来进行决策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还可以避免审计委员会出于维护自身利害关系而影响履行监管的职责。
3.加强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谨慎地选择审计委员会成员,确保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委员会得以有效运作的又一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审计委员会成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以及丰富的职业经验,我国应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培训。否则,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与外部独立审计师的桥梁功能以及对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都无从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