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0月10日,韩国海军在国会开展的海军国政监察工作中,正式公开提出了装备核潜艇的必要性,并承认已经成立筹备引进核潜艇的工作小组。这是韩国海军在2003年首次提出引进核潜艇后,再次正式提出装备核潜艇。
韩造核潜艇的进阶之路
韩国发展核潜艇的呼聲由来已久,而且一度有独立发展核武器的意愿。在美国的压力下,1974年韩国和美国签署了为期40年的《韩美核能合作协议》,禁止韩国进行铀浓缩或核废料处理。1975年,韩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另一方面,韩国是世界第五大核能国家,拥有21座核反应堆,支撑着国内40%的用电,可见其核工业体系的庞大和广泛。韩国拥有的原子能技术储备能够自主设计和研发核潜艇,一旦朝鲜采取核威慑或者美韩军事同盟可能解体,韩国就极有可能在必要时重启其核武计划。
卢武铉政府时期,韩国军方曾立项“632项目”,秘密研究核潜艇动力装置的小型化技术。据参与该计划的韩国海军退役上校武瑾植披露,“632项目”完成了潜艇及其小型核反应堆的基础设计工作。由于该计划被媒体曝光引起国际原子能机构关注,另外在获取浓缩铀的问题上没有得到美国的让步,项目下马。
2015年,韩美签署的修订后的《韩美核能合作协议》规定,韩国最高只能把铀原料浓缩到20%用作核燃料,而且需要在“和平使用核燃料”的前提之下。因此,韩国无法建造以高浓缩铀为燃料的核潜艇。
韩国现在又提出发展核潜艇的直接动机,与朝鲜近期的潜射导弹试射直接相关。2019年10月2日上午,朝鲜国防科学院在朝鲜东海元山湾水域成功试射了新型“北极星”3潜射弹道导弹(SLBM),还公布了“北极星”3在大气层外拍摄的地球照片,暗示可以打击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2017年,朝鲜曾经对外公布“北极星”3的设计图纸并宣布了研发计划。此前朝鲜已于2016年8月24日试射了“北极星”1,2017年2月12日和4月5日试射了“北极星”2。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春根认为,“北极星”1的长度约7米,而“北极星”3的长度在10米以上,最大射程可达1900千米左右。
2017年4月,参加总统竞选的候选人文在寅在竞选辩论时提出,韩国面临的时代需要核潜艇,他将推动讨论修改韩国与美国关于民用核能所签署的合作协议。文在寅上台后,为提高韩国对朝鲜海基核力量的威慑能力,2017年10月,韩国军方委托首尔的一家智库就建造和装备5000吨级核潜艇的可行性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评估。评估报告建议韩国海军发展一种类似法国5300吨“梭鱼”级的攻击型核潜艇。之所以选择“梭鱼”级作为母本,是因为其核反应堆采用低浓缩铀驱动,符合韩国实际需求且是“安全”的,可以避免违反与美国达成的核协议。报告估计,韩国只需要在7年投入1.3万亿~1.5万亿韩元,就可以自主完成核潜艇的建造。
朝鲜2017年11月29日发射“火星”15导弹后,次年朝美启动无核化谈判,之后朝鲜再没有进行导弹试射。2019年2月朝美河内谈判失败后,朝鲜从5月至9月先后进行了10次战术层面的近程导弹试射。这次潜射导弹试射是朝鲜在10月1日宣布重启无核化磋商13个小时后进行的,不仅标志着朝鲜的导弹发射活动又升级到战略层面,也暗含着对美韩威慑以提高谈判地位的意味。
因此,韩国提出发展核潜艇,既有短期应对,更是长远考虑。韩国海军参谋长深承燮认为,“核动力潜艇可以长时间在水里作战,是在探测到朝鲜的潜射弹道导弹(SLBM)之后持续对目标进行跟踪和打击的最有用武器”。在韩国看来,“核动力潜艇可以同时对朝鲜和周围国家的威胁形成有效遏制,非常有用且必要”。深承燮表示,韩国海军正与国防部、联合参谋部一起合作,努力引进核潜艇。
技术可行性
1991年前,韩国海军几乎没有任何建造正规潜艇的经验。在德国霍瓦尔特一德意志造船厂的技术援助下,韩国建造了9艘1200吨级的“张保皋”级和9艘1800吨级的“孙元一”级柴电潜艇。在“孙元一”号潜艇下水的2006年,韩国启动了3000吨级KSS-Ⅲ潜艇计划。这是韩国首个自行设计制造潜艇的计划,在经历了多年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后,韩国开始了自主设计研发潜艇之路。
2018年9月14日,KSS-Ⅲ潜艇的首艇“岛山安昌浩”号下水(题图),KSS-Ⅲ由此成为“岛山安昌浩”级。2019年6月底,“岛山安昌浩”号开始第一次海试。“岛山安昌浩”级潜艇由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负责研发,联合拥有潜艇建造经验和技术的现代重工(HHI)和大宇造船海洋(DSME)共同负责建造,还有法国、德国等相关造船企业。按照计划,“岛山安昌浩”级将建造9艘,以取代“张保皋”级。这9艘潜艇将分3批次建造,每批次3艘。第一批次潜艇将于2022年前服役,第二批次2024年前服役,至2029年前全部服役完毕。 建造核潜艇的计划一旦正式实施,预计在韩国计划建造的3 000吨“岛山安昌浩”级潜艇项目中,Batch-3最容易成为候补目标。“岛山安昌浩”级的Batch-1、Batch-2计划是在2020年至2027年间建造成搭载柴油动力系统的潜艇,但Batch-3还未制定出具体的建造计划。根据项目日程安排,Batch-3至少到2020年代后期才能建成。因此,将计划在2028年后建成的Batch-3的动力系统开发成核动力,是最现实可行的方式。
从韩国国内报道来看,在核潜艇计划中,韩国国防部将起统管职责,具体参与部门包括韩國海军(ROKN)、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和韩国核能研究所(KAERI)。
韩国已经储备了相当程度的核潜艇相关建造技术。在最核心的部件核反应堆研究方面,韩国核能研究所于2002年开始研发SMART-P型一体型核反应堆的技术验证堆。2008年6月,该技术验证堆建成,设计高度10米,直径5米左右,设计寿命约30年。该验证堆只用于技术验证,而不能用于艇载。在核燃料方面,韩国已经可以提取浓度20%的浓缩铀,除了换料频繁这个缺点,足以用于核潜艇。
在核潜艇艇体建造方面,韩国已经拥有2400吨级AIP常规潜艇建造和维护经验,相关建造技术比较成熟。3000吨级“岛山安昌浩”号采用了单壳体为主的混合壳体结构,其流线型艇体、十字尾舵等设计,与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法国海军“梭鱼”级攻击型核潜艇基本相似。而且,“岛山安昌浩”号的水面排水量高达3300吨,水下排水量达3900吨。按照计划,未来“岛山安昌浩”级潜艇的水下排水量将达4100吨。“岛山安昌浩”号潜艇装备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KS-VLS),在现有常规潜艇中极为少见,普遍装备在核潜艇上。“岛山安昌浩”号艇体中央配备了3组双联装共6个发射单元,可以发射韩国国产的“玄武”2弹道导弹和“玄武”3巡航导弹。以上技术数据,已经十分接近常规潜艇的上限,未来韩国可能在该级潜艇全部建成或服役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核潜艇。
制约因素
综上分析,单就技术层面而言,设计和建造核潜艇对韩国造船巨头而言并非难事。但是要将核潜艇的武器系统和动力系统整合到潜艇平台上,韩国还需要外国造船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援助。目前来看,仿制法国“梭鱼”级核潜艇的方案相对来说最为可行。不过,韩国是否拥有足够的财力和国际空间推动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现代核潜艇既复杂又昂贵,在海军主战装备中仅次于航母。韩国仅凭一己之力,可能需要至少10年才能造出第一艘核潜艇,近20年才能建成一支核潜艇部队。韩国军方为每艘潜艇开价11亿美元,似乎也过于乐观。法国“梭鱼”级每艘16亿美元,韩国缺乏建造经验必然会付出更多的学习成本。韩国国家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金大年认为,国产核潜艇的建造将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其单艇成本预计也会超过韩国政府估计的约11亿美元。如果韩国希望能够尽快拥有核潜艇,应该考虑购买攻击型核潜艇或根据外国许可证生产。另外,2019财年韩国国防预算为420亿美元,11亿美元造价意味着每艘核潜艇将占用年度国防预算的近3%,要在国会审议环节与F-35战斗机、“全球鹰”无人机、航母、预警卫星以及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等重大国防项目的竞争中胜出,并非易事。
就算钱关好过,韩国核潜艇计划的最大障碍仍来自政治领域。韩国是《核不扩散条约》(NPT)的签约国,承诺不超限度使用接近核武器级别的高浓缩核燃料。而核潜艇配备的反应堆恰恰需要高浓缩核燃料,以便在狭小的艇体内装进尽可能强大的核反应堆。以这种方式建造核潜艇,韩国就是“对核不扩散机制阳奉阴违”。此外,韩国拥有核潜艇违背“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宗旨(这包括日本、朝鲜、韩国“无核化”和美国战术核武器不前移)。“无核化”的“核”不仅仅包括核弹,还包括其它用于军事目的的“核”用途,包括用于核潜艇的“核装置”等。一旦韩国考虑“拥核”,必然会进一步刺激朝鲜大力发展更强有力的“核导”武器,甚至日本也会提出“拥核”主张。因此,韩国无论以何种方式“拥核”都是对“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挑战,必会招致周边国家的反对。
如果考虑到文在寅政府致力于缓和韩朝间的紧张关系,核潜艇计划就显得更为扎眼了。此前,特朗普政府曾表示愿意与韩国商谈放松军控机制,允许后者开发威力更强、射程更远的战略武器。但是,美方对韩国的任何“核”承诺,都可能扰乱美朝领导人进行直接对话的安排。在各方积极推动韩朝和美朝首脑会谈的当下,公开讨论核潜艇建造计划确实非常敏感,这也影响了韩国引进核潜艇的现实可能性。
正如美国《新闻周刊》所言,既然韩国已经处于美国的核保护伞之下,就没有充分理由谋求全新的、昂贵的且有局限性的战略反击能力以威慑朝鲜。即便在朝鲜半岛局势最为紧张之际,韩国也曾表示,它拥有“广泛的”报复计划以回击入侵,但如果仅仅针对朝鲜,那么核潜艇的威力依然有些过剩。
毫无疑问,装备核潜艇能极大地拓展韩国海军的作战能力,但韩国政府能否承受起高昂的经济和政治代价,有待于局势演变和进一步观察。
【编辑/山水】